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并且把第一象限分为Ⅰ、Ⅱ、Ⅲ三个区域.现在把电阻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P1和P2,并联的总电阻设为R,下列关于P1与P2的大小关系及R的伏安特性曲线所在的区域正确的是
A. 特性曲线在Ⅰ区,P1<P2 B. 特性曲线在Ⅲ区,P1>P2
C. 特性曲线在Ⅰ区,P1>P2 D. 特性曲线在Ⅲ区,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为m的卫星发射前静止在地球赤道表面。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R。
(1)已知地球质量为M,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求此时卫星对地表的压力N的大小;
(2)卫星发射前随地球一起自转的速度大小为v0,卫星发射后先在近地轨道上运行(轨道离地面的高度可以忽略不计),运行的速度大小为v1,之后经过变轨成为地球的同步卫星,此时离地面高度为H,运行的速度大小为v2。
a.求比值v1/ v2;
b.求比值v0/ 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物块M位于斜面上,受到平行于斜面的水平力F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如果将外力F撤去,则物块 ( )
A. 会沿斜面下滑 B. 摩擦力的大小变小
C. 摩擦力的大小变大 D. 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个“V”型玻璃管倒置于竖直平面内,并处于E=1×103V/m、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个带负电的小球,重为G=1×10-3N,电量q=2×10-6C,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球与管壁的摩擦因数μ=0.5。已知管长AB=BC=2m,倾角a=37°,且管顶B处有一很短的光滑圆弧。
求:
(1)小球第一次运动到B时的速度多大?
(2)小球运动后,第一次速度为0的位置在何处?
(3)从开始运动到最后静止,小球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sin37°=0.6,cos37°=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A=2kg,mB=1kg,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
(1)F=5N时,求A、B的加速度
(2)当F=10N时,求A、B的加速度
(3)当F为多少时,A相对B滑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V,除蓄电池、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压表(量程3V);
B.电流表(量程0.6A);
C.电流表(量程3A);
D.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1A)
(1)电流表应选_______;(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I图象,则蓄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 V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m=2.0kg的物块,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下的推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F=10N,sin37=0.60,cos37=0.8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块运动过程中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物块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3)物块开始运动5.0s所通过的位移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先用欧姆表的“×10”档粗测一电阻阻值,欧姆表示数如图所示,现欲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定其阻值,给出下列仪器供选用:
A.9V电池
B.电流表(0~0.6A,)
C.电流表(0~0.1A,)
D.电压表(0~3V,)
E.电压表(0~15V,)
F.滑动变阻器(,0.1A)
G.滑动变阻器(,1A)
H.导线、电键
(1)上述器材中应选用_____________(填代号)。
(2)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滑雪运动是把滑雪板装在靴底上在雪地上进行速度、跳跃和滑降的竞赛运动.滑雪运动中当滑雪板相对雪地速度较大时,会把雪内的空气逼出来,在滑雪板与雪地间形成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大大减小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然而当滑雪板相对雪地速度较小时,与雪地接触时间超过某一值就会陷下去,使得它们间的摩擦力增大.假设滑雪者的速度超过8m/s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由变为.一滑雪者从倾角的坡顶A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B处为一光滑小圆弧)后又滑上一段水平地面,最后停在C处,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已知AB坡长L=24m,取g=10m/s2,sin37°=0.8,求:
(1)滑雪者从静止开始到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所经历的时间;
(2)滑雪者到达B处时的速度大小;
(3)若滑雪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求滑雪者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相距0.4 m的点电荷A、B,A带电+Q,B带电-9Q。现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恰好使三个点电荷均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C的带电性质及位置应为
A. 正,B的右边0.4 m处
B. 正,B的左边0.2 m处
C. 负,A的右边0.2 m处
D. 负,A的左边0.2 m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