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378  16386  16392  16396  16402  16404  16408  16414  16416  16422  16428  16432  16434  16438  16444  16446  16452  16456  16458  16462  16464  16468  16470  16472  16473  16474  16476  16477  16478  16480  16482  16486  16488  16492  16494  16498  16504  16506  16512  16516  16518  16522  16528  16534  16536  16542  16546  16548  16554  16558  16564  16572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三根轻线结于O点,并分别与套环A、B和重物C连接,A、B环重均为50N,套在水平横杆上,C重为120N,AO与BO两线等长并与横杆的夹角均为37°,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sin37°=0.6,cos37°=0.8)求:
(1)AO与BO两线中的张力大小;
(2)A环所受杆的弹力与摩擦力的大小;
(3)若将B点向左移一点后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与原来相比,A环所受线的拉力、杆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分别如何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甲、乙两运动员做接棒练习,甲在接力区前s0=18m处作了标记,并以v1=8.5m/s的恒定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的同时起跑,并做匀加速运动,在速度达到v2=8m/s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求:
(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做《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时.
(1)实验时先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此时记下弹簧秤示数、细绳套方向和O点位置;再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
0点
0点
,做好有关记录.
(2)实验时得到结果如图所示,(F′与A、O共线,A端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用一只簧秤拉时测得的力是
F′
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用DIS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如图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图中固定在小车上的是
位移
位移
传感器的
发射器
发射器
部分.本实验通过
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
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
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通过
在小车上加配重片
在小车上加配重片
来改变小车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质量为60kg的物体,而在一个做匀变速运动的升降机内却最多能举起质量为80kg的物体,以向上为正方向,则此升降机的加速度为
-2.5
-2.5
m/s2(重力加速度g=10m/s2),升降机的运动方向是
向上或向下
向上或向下
(选填“向上”、“向下”或“向上或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1后立刻做匀减速运动,再经时间t2汽车静止,设全程为d,则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2d
t1+t2
2d
t1+t2
,汽车第一段运动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2d
t1(t1+t2)
2d
t1(t1+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一块质量M为7kg的物体悬挂在一根质量m为1kg、长L为2m的均匀直杆OA的A端处,杆可绕过O点且垂直于纸面的固定轴无摩擦地转动.一根细纲丝CD拉住这根杆,使它保持在水平位置,OD的长度l为1.5m,细纲丝与杆的夹角θ为30°,则杆所受到的顺时针力矩有
2
2
个,钢丝对杆的拉力大小为
200
200
N(重力加速度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球从离地高35m的平台开始以30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从抛出到落地所需要的时间为
7
7
s,整个过程中的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70
70
m/s(重力加速度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下图所示,光滑的斜槽由槽板AB、BC组成,AB与BC的夹角大于90°,质量为m的球放在斜槽中,当斜槽和球一起沿水平面向右运动时,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和轨道对小球的弹力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