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高频感应炉是用来熔化金属并对其进行冶炼的,图是冶炼金属的高频感应炉的示意图。冶炼炉内装入被冶炼的金属,线圈通入高频交变电流,这时被冶炼的金属就能被熔化,这种冶炼方法速度快,温度容易控制,并能避免有害杂质混入被冶炼金属中,因此适于冶炼特种金属,该炉的加热原理是( )
A.利用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焦耳热
B.利用红外线
C.利用交变电流的交变磁场在炉内金属中产生的涡流
D.利用交变电流的交变磁场所激发的电磁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代汽车中有一种先进的制动系统——防抱死(ABS)系统。它有一个自动控制刹车系统的装置,原理如图所示。铁质齿轮P与车轮同步转动。右端有一个绕有线圈的磁体,M是一个电流检测器。当车轮带动齿轮转动时,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由于轮齿靠近线圈时被磁化,可以起到集磁作用,从而增加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这个电流经电子装置放大后能控制制动装置。齿轮P从图示位置按顺时针方向转过角的过程中,通过M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 )
A.总是从左向右
B.总是从右向左
C.先从左向右,后从右向左
D.先从右向左,后从左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闭合金属导线框水平放置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增加时,则( )
A.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一定增大
B.线框中的感应电流可能减小
C.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从上向下看一定沿顺时针方向
D.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从上向下看可能沿逆时针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2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图2处于静止状态,其中=10N、=2N,若撤去力,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10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 (D)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其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为(V);副线圈接有“220 V 40 W”的白炽灯泡一只。当输入端接通电源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0 V
B.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10 V
C.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为额定功率的
D.若将灯泡与副线圈断开,则副线圈两端电压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集装箱吊车的交流电动机输入电压为380 V,则该交流电电压的最大值为 V。当吊车以0. 1 rn/s的速度匀速吊起总质量为5.7kg的集装箱时,测得电动机的电流为20 A,则电动机的工作效率为 。(g取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R1阻值等于滑动变阻器总阻值的3/4,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那么,滑片P由中点向上移动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始终小于U;
(B)电流表的示数始终大于I;
(C)电压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D)电流表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把电阻R、电感线圈L、电容器C分别串联一个灯泡后并联在电路中。接入交流电源后,三盏灯亮度相同。若保持交流电源的电压不变,使交变电流的频率减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灯泡将变暗
B.灯泡将变暗
C.灯泡将变暗
D.灯泡亮度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在直角坐标XOY的第一象限内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0.5V/m,垂直纸面向里的边界与X轴平行的匀强磁场B=0.4T,一开口向上光滑绝缘圆筒内有一内径略小的带正电小球m=1kg,q=+10C,圆筒的长度与匀强磁场的宽度相等,由O点开始,圆筒向右以v0=5m/s匀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圆筒运动到P点(P在磁场上边界)时小球恰好滑出筒口并且有了与X轴正向夹角θ=600斜向上的速度,之后小球在电场中运动,重力加速度取10m/s2求:小球再次回到与P点等高时的坐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5-3-3所示,一物体以初速度v0冲向光滑斜面AB,并能沿斜面升高h到达B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物体冲出C点后仍能升高h
B.若把斜面弯成如图所示的圆弧形,物体仍能沿AB′升高h
C.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或弯成圆弧状,物体都不能升高h,因为机械能不守恒
D.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或弯成圆弧状,物体都不能升高h,但机械能仍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