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2342  42350  42356  42360  42366  42368  42372  42378  42380  42386  42392  42396  42398  42402  42408  42410  42416  42420  42422  42426  42428  42432  42434  42436  42437  42438  42440  42441  42442  42444  42446  42450  42452  42456  42458  42462  42468  42470  42476  42480  42482  42486  42492  42498  42500  42506  42510  42512  42518  42522  42528  42536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用vt表示小球某时刻的速度,△v表示小球速度的改变量,s表示小球的位移,Ek表示小球某时刻的动能,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各图的关系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物体从一行星表面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自开始下落计时,得到物体离行星表面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8m/s2

B.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

C.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0m/s

D.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物理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他们经多次实验和计算后发现:在地面上沿抛出的速度方向水平放置一把刻度尺,让悬挂在抛出点处的重垂线的投影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上,则利用小球在刻度尺上的落点位置,就可直观地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如下图四位同学在刻度尺旁边分别制作了速度标尺(图中P为重垂线所指位置),其中可能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或质子

B.元电荷是指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带电体

C.元电荷是指带电量为1.60×10-19C的带电体

D.带电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物体质量为m=0.4kg、电量为q=+2.0×10-2C,与水平绝缘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0.2,水平轨道与半径为R=0.4m的竖直光滑半圆形绝缘轨道相切于B点,AB间距为L=1.0m,轨道整体固定在地面上,空间内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1.0×102N/C。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物体在半圆形轨道上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与物体在AB间时对轨道的压力之比,称为物体运动的压力比,则:

(1)若使物体运动的压力比为24,则物体在出发点A的速度应为多大?

(2)若物体在出发点A开始水平向右运动,并沿圆弧轨道由D点飞出,则物体运动的压力比及物体在出发点A的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3)若使物体运动的压力比为1.5,则物体运动后停的位置距离出发点A的距离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地球和某行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同向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轨道半径为r=1.50×1011m,运转周期为T=3.16×107s。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的角叫地球对该行星的观察视角(简称视角),如图甲或图乙所示。当行星处于最大视角处时,是地球上的天文爱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佳时期。已知某行星的最大视角为14.5°.求该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转周期.(sin14.5°=0.25,最终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质量为m=2.0kg的小滑块,由静止开始从倾角的固定的光滑斜面的顶端A滑至底端B,A点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5.0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 ,试分析:

(1)滑块滑到底端B的瞬时速度大小.

(2)从A滑到B过程中何时重力的功率最大,其值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⑴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位同学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A.用天平称出重锤和夹子的质量

B.固定好打点计时器,将连着重锤的纸带穿过限位孔,用手提住,且让手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C. 接通电源,松开纸带,开始打点.并如此重复多次,以得到几条打点纸带

D.取下纸带,挑选点迹清晰的纸带,记下第一个打下的点O,在距离O点较近处选择几个连续计数点

E. 测出纸带上各个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得到这些点对应时刻重锤下落高度

F.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出这些点对应时刻的物体速度

G.利用上述数据,计算各点对应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和动能增量,并进行比较

以上步骤中,不必要的步骤是   (填写代表字母);

有错误或不妥的步骤是      (填写代表字母).

⑵某同学用正确的步骤和操作进行试验,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电源频率为50赫兹,O为打下的第一个点(初速度为零),各相邻的点间距如图所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重锤质量为1.0kg,则从O到C这段时间内,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     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1所示的读数是                mm.

⑵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2所示的读数是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拴接,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a)所示。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b)所示。从木块A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木块B将要离开地面时的这一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设此过程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A.力F一直增大

B.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减小

C.木块A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

D.两木块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