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0525  80533  80539  80543  80549  80551  80555  80561  80563  80569  80575  80579  80581  80585  80591  80593  80599  80603  80605  80609  80611  80615  80617  80619  80620  80621  80623  80624  80625  80627  80629  80633  80635  80639  80641  80645  80651  80653  80659  80663  80665  80669  80675  80681  80683  80689  80693  80695  80701  80705  80711  80719  176998 

科目: 来源:2010届高三物理每周精析精练:直线运动 题型:选择题

 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8s末开始刹车,经4s完全停下.设刹车过程中汽车也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前后两段运动过程中汽车加速度大小之比是  (   )

A.1∶4.

B.1∶2.

C.1∶1.

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届高三物理每周精析精练:直线运动 题型:选择题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A、B、C三点,已知AB=BC,AB段平均速度为20 m/s,BC段平均速度为30m/s,则可求得(    )

A.速度V    

B.末速度Vc    

C.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届高三物理每周精析精练:直线运动 题型:计算题

 一辆沿平直路面行驶的汽车,速度为36km/h.刹车后获得加速度的大小是4m/s2,求:

(1)刹车后3s末的速度;

(2)从开始刹车至停止,滑行一半距离时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届高三物理每周精析精练:直线运动 题型:计算题

 2008年8月9日,中国选手陈燮霞以抓举95公斤、挺举117 公斤、总成绩212 公斤夺得举重48公斤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举重运动是力量与技巧充分结合的体育项目,就“抓举”而言,其技术动作可分为预备,提杠铃,发力,下蹲支撑, 起立 ,放下杠铃等六个步骤,如下图所示照片表示了其中几个状态,现测得轮子在照片中的直径为1.0cm,在照片上用尺量出从发力到支撑,杠铃上升的距离为h1 =1.3cm,已知运动员所举杠铃的直径是45cm,质量为150kg,运动员从发力到支撑历时0.8s.g=10m/s2。(从发力到支撑过程:可简化为先匀加速上升达到最大速度,再竖直上抛达到最高点)试估算 :

(1)从发力到支撑这个过程中杠铃实际上升的高度h=?

(2)从发力到支撑这个过程中杠铃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3)若将运动员发力时的作用力简化为恒力,则该恒力有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届高三物理每周精析精练:直线运动 题型:计算题

 一物体由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最初的3秒内的位移为s1,最后3秒内的位移为s2,若s2-s1=6米,s1∶s2=3∶7,求斜面的长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届高三物理每周精析精练:直线运动 题型:计算题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质量均为m=0.8kg,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A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B物块不受拉力作用的υ-t图象,求:

(1)物块A所受拉力F的大小;

(2) 8s末物块A、B之间的距离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届高三物理每周精析精练:直线运动 题型:计算题

 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 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 m处作了标记,并以V=9 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 m。求:

(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01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 题型:单选题

 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01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01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 题型:单选题

 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    )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