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有关水螅、海葵、海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属于腔肠动物 B.它们的体表有刺细胞
C.它们的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D.它们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2.( )下列有关涡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 B.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
C.涡虫有口有肛门 D.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3.( )下列有关蛔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A.蛔虫身体细长,有口无肛门 B.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能防止寄主消化液的侵蚀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 D.蛔虫的生殖器官发达,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 )4.右图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之一——蚯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端是蚯蚓的前端 B.①是蚯蚓的环带
C.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②组成 D.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 )5.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 B C D
6.( )“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这段话可以用来描写下列动物中的
A.蜈蚣 B.蜘蛛 C.鳌虾 D.蝗虫
7.( )小明在参观海洋馆时,认识了一种新的生物--海马,它身体侧扁,全身无鳞,躯干被骨板包围,有脊柱,在水中能以直立状前进,有鳍,用鳃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海马属于
A.甲壳动物 B. 鱼类 C.软体动物 D.无法判断
8.( )鲫鱼不断地用口吞水,由鳃孔排出水,其意义是
A.让食物随水进入口中,完成摄食和消化作用
B.吞水排水,调节身体重量,有助于游泳
C.吞入新鲜水,保持体内外水分的平衡
D.水中氧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内,血液中二氧化碳渗出毛细血管排入水中,从而完成呼吸作用
9.( )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在水中生殖,在陆上发育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D.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上
10.( )有一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体内受精,受精卵有卵壳保护。据此我们可初步判断它属于
A.鱼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11.( )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表有外骨骼的动物生活在陆地上,体表有贝壳的动物都生活在水中
B.体表有角质鳞片的动物都生活在水中,皮肤裸露的动物水陆两栖
C.用鳃呼吸的动物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的动物生活在陆地上
D.有鳍的动物生活在水中,有翼的动物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1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诗中的莺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①体表被覆羽毛 ②前肢变成翼 ③体内有气囊 ④胎生哺乳 ⑤体温恒定 ⑥变态发育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⑥
13.( )在非洲雨林中,生活着一种飞鼠,体表长有皮毛,前肢和身体之间有薄膜相连,会在空中滑翔,体温恒定,胎生。小飞鼠靠母乳哺育长大。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飞鼠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哪一类
A.鸟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哺乳类
14.( )家兔是草食性哺乳动物,下列身体结构特点与其食性无关的是
A.盲肠发达 B.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
C. 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D.体表被毛
15.(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
A.骨、关节和骨骼 B.骨、肌肉和骨骼
C.骨、关节和肌肉 D.骨骼、肌肉和神经
16.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17.( )下列四种动物,若依据身体内部结构分类,除哪种动物外,其他三种可划为同一类群
18.( )饲养员给猴子喂食时,不慎把一个甘薯掉到水池里,一只猴子用了很长时间捞到了这个被水洗净了的甘薯。以后只要饲养员给猴子吃甘薯,猴子就拿着甘薯到水池中擦洗,不再吃沾有泥的甘薯了。关于猴子这种行为的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B.这种行为是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
C.这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利 D.这是一种与先天性行为无关的行为
19.( )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
A.群体内部形成了一定的组织 B.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有的群体内还形成了一定的等级 D.群体内部的成员之间都通过气味进行信息交流
20.(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动物的数量越多,对植物的生长越有利
D.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
( )21.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开展了消灭麻雀运动,而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其原因不包括
A.麻雀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B.麻雀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麻雀可以捕食农业害虫 D.麻雀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2.( )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23.( )细菌与真菌的共同特征是
A.都是多细胞生物 B.都有真正的细胞核
C.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D.营养方式都是异养
24.( )酵母菌和乳酸菌都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种有益微生物。有关二者与其利用匹配关系,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酿造酒 B.乳酸菌——酿造醋
C.酵母菌——做馒头 D.乳酸菌——酸奶
25.( )炎热的夏天,食物很容易变馊,引起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A.夏天空气潮湿,化学物质的污染严重 B.食品本身的营养物质含量过高
C.温度较高,食物中的细菌、真菌大量繁殖 D.炎热的夏天,食物的水分蒸发过快
26.判断题(对的在题前括号内打“√”,错的在题前括号内打“×”)
( )(1)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
( )(2)蚯蚓的运动是仅靠刚毛完成的。
( )(3)节肢动物的足分节,但触角不分节。
( )(4)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 )(5)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27.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的动物类群。每类动物都有其特有的结构,请用线将下列动物类群与其特有的结构连接起来。
①哺乳动物 A 刺细胞
②节肢动物 B气囊
③软体动物 C贝壳
④鸟类 D 外骨骼
⑤腔肠动物 E膈
28.(6分)右上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
(1)请将下列特征填入恰当的位置。A ;B ;C 。
①卵生; ②体温恒定; ③用四足在陆地上运动;
(2)D表示三者的共同点,请至少写出三点。
④ ;⑤ ;
⑥ 。
29.(5分)请写出下列结构图中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
① ; ② ; ③ ;④ ; ⑤ 。
30. (6分) 1798年,意大利人拉扎罗斯•帕兰扎尼对夜行性动物在夜间如何活动很感兴趣。他研究发现:猫头鹰夜间捕食主要靠视觉,若把它放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它就捉不到老鼠了。可蝙蝠不是这样,他在一个大房间里纵横交错地拉上许多线,并在线上挂上铃铛,然后将几只蒙眼蝙蝠放进去,结果蝙蝠竟能飞翔自如,捕虫过程中从未碰到线。
(1)蝙蝠是胎生动物,属于 纲,体温 。
(2)上述用蝙蝠所做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蝙蝠在飞行时能顺利避开障碍物与耳有关。要求:写出操作步骤和预期的实验结果。
31.(5分)右图是伸肘和屈肘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③是一块骨骼肌,它由①
和② 组成的。
(2)图中④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图中⑤所示肌肉的名称是 。
(3)在 的控制和调节下,④和⑤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屈肘动作。
32.(5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杏仁能杀死昆虫,可以作为自制毒瓶的毒剂。果真如此吗?他们决定自己动手进行探究。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过程及结果。①取250mL玻璃瓶2只,标号为A、B。在A瓶中放入15克捣碎的杏仁,加水浸湿,在浸湿的杏仁上放一张吸水纸,拧紧瓶盖,放置48小时后备用。B瓶中除不加杏仁外,其他条件与A瓶相同。②48小时后,将10只0.3克重的蚱蜢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放入A瓶和B瓶,拧紧瓶盖。③观察并记录蚱蜢的活动状态,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蚱蜢的状态 时
间 实验处理 |
60秒 |
70秒 |
80秒 |
A瓶:加入捣碎的杏仁,加水 |
活跃 |
不活跃 |
死亡 |
B瓶:不加杏仁,加水 |
活跃 |
活跃 |
活跃 |
(1)在实验中,A瓶和B瓶除是否加入杏仁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 。
(2)实验结果表明,杏仁 (能、不能)杀死昆虫。
(3)有人认为蚱蜢不是杏仁杀死的,而是玻璃瓶中缺少空气而“憋”死的,你认为是否可能? 。为什么? 。
(4)如果要你证明捣碎的杏仁只有加水后,才能起到毒剂的作用,则需要设置C瓶与A瓶进行对照,C瓶的实验处理是
33.(6分)明明同学的弟弟饭前总不爱洗手,为让他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明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用随手可得的材料和弟弟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两个馒头和两个干净的塑料袋,一起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冷却后让弟弟尽快用手在甲馒头上按一下,再用肥皂把手认真洗干净后,在乙馒头上按一下。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塑料袋,并密封好。一起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甲、乙馒头的变化。请就此探究过程回答:
(1)将两个馒头和塑料袋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 。
(2)“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 步骤。
(3)本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填“甲”或“乙”)
(4)“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塑料袋,并密封好”,其中“密封好”的目的是: 。
(5)细菌的生活必须具有的基本条件是: 。(任写一种)
(6)请你预测实验结果: 。
34. (7分)下图是家鸽的骨骼图和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家鸽哪些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于飞翔。
(1)家鸽的身体呈 形,这种体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 。
(2)观察家鸽的骨骼,可以发现[ ] 很突出,适于附着发达的胸肌,长骨中空,内有空气。
(3)家鸽等适于飞翔生活的鸟类,一般具有独特的 呼吸方式,提高了对氧气的摄入能力。其中,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 ,[b] 的主要作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