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数,,则.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等差数列中,若,则( )
A. B. C. D.
3、函数的反函数是( )
A. B.
C. D.
4、 条件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D.充要条件
5、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距与频数如下:
组距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50] |
(50 , 60] |
(60 , 70] |
频数 |
2 |
3 |
4 |
5 |
4 |
2 |
则样本在上的频率为 ( )
A.. B.. C.. D.
6、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1,+∞),则关于x的不等式>0的解集为( )
A.(-1,2) B.(-∞,-1)∪(2,+∞)
C.(1,2) D.(―∞,―2)∪(1,+∞)
7、已知函数的导数为且图象过点(0,-5),当函数取得极小值-6时,x的值应为( )
高三数学试卷(理) -第1页-(共8页)
A.0 B.-1 C.±1 D. 1
8、设函数,若f(a)>1,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3,+∞) D.∪(0,+∞)
9、已知等差数列{an}中,若,则 ( )
A. B. C.240 D.360
10、已知数列{}中,,,(),则( )
A. B.2 C. D.
11、已知函数f (x)的定义域为[a,b],函数f (x)的图象如右图所示,
则函数f (| x |)的图象是( )
A. B. C. D.
12、已知为偶函数,且,当时,若,则( )
A. 2006 B. C. D.
13、函数的定义域为
14、设函数在点处连续,则=
高三数学试卷(理) -第2页-(共8页)
15、过曲线上点P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则点P的坐标为
16、某单位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人数之比依次为15∶3∶2,为了了解该单位职员的某种情况,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样本中业务人员人数为30,则此样本的容量n=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且,;中,点 都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求通项,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p: 在上是增函数,q:方程x2 + (m – 2 )x + 1 = 0有两个正根,若p和q有且只有一个正确,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12分)
甲、乙两人在罚球线投球命中的概率分别为,投中得1分,投不中得0分。甲、乙两人在罚球线各投球一次,求两人得分之和ξ的数学期望。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在时有极值,其图象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
(Ⅰ)求m,n的值;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两个函数,.
(Ⅰ)解不等式
高三数学试卷(理) -第3页-(共8页)
(Ⅱ) 若对任意[-3,3],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在(0,1)上是增函数.
(1)求实数a的取值集合A;
(2)当a取A中最小值时,定义数列{an}满足:,
且 (b为常数),试证明:
高三数学试卷(理) -第4页-(共8页)
福州市八县协作校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联考
福州市八县协作校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联考 高三年数学试卷(理科) (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长乐七中陈莺文 校对:谢星恩参考答案
高三年数学答案(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D |
A |
B |
B |
C |
C |
C |
B |
D |
A |
B |
C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 14、 15、 16、40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
18、在上是增函数,
高三数学答案(理) -第1页-(共4页)
方程x2 + (m – 2 )x + 1 = 0有两个正根
19、依题意,记“甲投一次命中”为事件A,“乙投一次命中”为事件B,则
甲、乙两人得分之和ξ的可能取值为0、1、2,则ξ概率分布为:
ξ |
0 |
1 |
2 |
P |
|
|
|
Eξ=0×+1×+2×=
答:每人在罚球线各投球一次,两人得分之和ξ的数学期望为.(没有“答”扣1分)
20、(Ⅰ)
()在时有极值,其图象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
高三数学答案(理) -第2页-(共4页)
(Ⅱ)由(Ⅰ)得
21、(Ⅰ)设函数的图象上任一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则 .
∵点在函数的图象上.
即 故
由可得:
当时,
此时不等式无解。
当时,
高三数学答案(理) -第3页-(共4页)
因此,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另解:得
,因此,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Ⅱ)依题意:
22、(1)在(0,1)上是增函数
(2)
以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
②
由①知
即
由①②知对一切
高三数学答案(理) -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