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要求: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会用斜二侧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象它们的位置关系。2、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概念,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3、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4、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空间向量坐标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5、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及其性质;掌握用直角坐标计算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公式;掌握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6、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等概念。7、掌握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所成的角、距离的概念。对于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或在坐标表示下的距离。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掌握两个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8、了解多面体、凸多面体的概念,了解正多面体的概念。9、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会画直棱柱的直观图。10、了解棱锥的概念,掌握正棱锥的性质,会画正棱锥的直观图。
11、了解球的概念,掌握球的性质,掌握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1、已知直线m,n,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②若;③若;
④若异面直线m,n互相垂直,则存在过m的平面与n垂直.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已知平面α、β、γ,直线l、m,且,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②;③;④.则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3、如图,点E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DD1
的中点,则过点E且与直线AB、B1C1都相交的
直线的条数是:
A.0 B.1
C.2 D.无数条
4、已知四个命题:
①若直线l∥平面,则直线l的垂线必平行于平面;
②若直线l与平面相交,则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经过l与平面垂直;
③若一个三棱锥每两个相邻侧面所成的角都相等,则这个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④若四棱住的任意两条对角线都相交且互相平分,则这个四棱柱为平行六面体.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在正三棱锥S-ABC中,侧棱SC⊥侧面SAB,侧棱SC=,则此正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6、在空间中,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若两直线a、b分别与直线l平行,则a//b
②若直线a与平面β内的一条直线b平行,则a//β
③若直线a与平面β内的两条直线都垂直,则a⊥β
④若平面β内的一条直线a垂直平面γ,则β⊥γ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底面边长与高相等,截面PAC
把棱柱分成两部分的体积之比为5∶1,则二面角P-AC-B
的大小为 :
A.30° B.45°
C.60° D.75°
8、球面上有A、B、C三点,其中任意两点的球面距离都等于大圆周长的,过A、B、C
的小圆圆心到△ABC的边BC的距离为1,那么球的面积为
9、P是正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CC1上一点(侧棱端点除外),则∠APB的大小满足:
A. B.
C. D.以上都有可能
10、锥体体积V可以由底面积S与高h求得:. 已知正三棱锥P-ABC底面边长为2,体积为4,则底面三角形ABC的中心O到侧面PAB的距离为 .
11、如图,在棱长为3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M、N分别是棱A1B1、A1D1的中点,则点B到平
面AMN的距离是 ( )
A. B.
C. D.2
12、如图,矩形ABCD中,DC=,AD=1,在DC上截取DE=1,
将△ADE沿AE翻折到D1点,点D1在平面ABC上的射影落在
AC上时,二面角D1-AE-B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 .
13、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E是A1C的中点,且交AC于D,。
(I)证明:平面;
(II)证明:平面;
(III)求平面与平面EDB所成的二面角
的大小(仅考虑平面角为锐角的情况)。
14、如图,P-ABCD是正四棱锥,
是正方体,其中。
(1)求证:;
(2)求平面PAD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
大小。
15、如图,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4,高为6,点是高的中点,点是侧面的重心.求:
(1)、两点间的距离;
(2)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3)直线与底面所成的角.
16、矩形ABCD中,,沿对角线BD将三角形ABD向上折起,使点A移动到点P,使点P在平面BCD上的射影在DC上(如下图F)。
(I)求证:PD⊥PC;
(II)求二面角P-DB-C的大小;
(III)求直线CD与平面PBD所成角的大小。
17、已知四棱锥P-ABCD(如图),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 侧棱PA⊥底面ABCD,M、N分别为AD、BC的中点. MQ⊥PD于Q,直线PC与平面PBA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Ⅰ)求证:平面PMN⊥平面PAD;
(Ⅱ)求PA的长;
(Ⅲ)求二面角P-MN-Q的余弦值.
18、如图:已知在中,,,平面,,是 的中点.
(1)求直线和所成的角;
(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3)若是线段上的一个动点,请确定点的
位置,使得平面平面.
19、如图,在直三棱柱中,,
,为的中点,D在A1B1上
且.
(I)求证:平面⊥平面;
(II)求二面角的大小.
高考数学直线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九、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参考答案
1、D;2、C;3、B;4、D;5、;6、B;7、A;8、;9、D;10、;
11、D;12、
13. (I)证:三棱柱中, 又平面,
且平面,平面
(II)证:三棱柱中,中
是等腰三角形,
E是等腰底边的中点,
又依条件知,且
由①,②,③得平面EDB
(III)解:平面,且不平行,
故延长,ED后必相交,设交点为E,连接EF,如下图
是所求的二面角,依条件易证明
为中点,A为中点,
,, 即
又平面EFB,,是所求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边中点,
故所求的二面角的大小为
14、解: 以A1B1所在直线为轴,A1D1所在直线为y轴,A1A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1)设E是BD的中点,∵P-ABCD是正四棱锥,,
又, , ,
∴ = (-2,2,0), = (1,1,2),
∵ .=0,∴ ⊥,即 。
(2)设平面PAD的法向量是m = (x,y,z), ∵= (0,2,0) , = (1,1,2) ,
∴ Þ Þ ,
取得m = (-2,0,1),∴cos<m,n> = = - ,
。
15.解: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底面的中心,∥,∥.
则有关点的坐标为,,.
∵是的中点,是的重心,
∴它们的坐标为,.
(1).
∴、两点间的距离为.
(2),,设、的夹角为,,
∴.
∴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3)是的中点,可以证明直线是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
故与所成角就是与平面所成的角.点的坐标为(0,2,0)
∴=(0,2,0),=(0,,-1).
设、的夹角为,则.
∴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16、(I)证明:∵四边形ABCD为矩形,∴BC⊥CD,DA⊥AB,∵A点移动到了P点
∴PD⊥PB,又∵P点在平面BCD上的射影在CD上,∴过P点作PF⊥CD
∴PF⊥面BCD,∴BC⊥面PCD,∴BC⊥PD,∴PD⊥面PBC, ∴PD⊥PC
(II)解:∵PF⊥面BCD, ∴过点F作FE⊥BD,连结PE
∴∠PEF为二面角P-BD-C的平面角,∵PD⊥PC,∴△CPD为Rt△
,
又∵在中,,∴PE=3
,
(III)解:过F点作FG⊥PE,由(2)可知FG⊥面PBD,连结GD
∴∠GDF为直线CD与平面PDB所成的角
∵在中,,∴DF=2
∵在中,,,
,
17、解:(I)以A为坐标原点,分别以AB,AD,AP所在的直线为x轴,y轴和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图略).
设PA=a,则A(0,0,0),B(2,0,0)C(2,2,0),D(0,2,0)P(0,0,a),
M(0,1,0),N(2,1,0).
∴MN⊥平面PAD. ∵MN平面PMN,∴平面PMN⊥平面PAD.
(II)平面PBA的一个法向量为.
∵直线PC与平面PBA成角的正弦值为
即
(III)由(I),MN⊥平面PAD,知PM⊥MN,MQ⊥MN,
∴∠PMQ即为二面角P-MN-Q的平面角.
而
18、解:(1)延长到使,连结、,是中点,所以.
故直线和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就是和所成的角…2分
∵平面 ∴,又. ∴.
是中点,故.所以,又,因此为等边三角形.所以 ∴直线和所成的角是
(2)设到平面的距离为,则
∵,, ∴
(3)由上可知,,又是中点,故,
由平面平面,∴应平面
故,即应为过的的垂线和的交点.
由,所以的中垂线过点,即为点.
19、解:(I)证明:在△ABC中,AC=BC,M为AB的中点,∴CM⊥AB,
又∵三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
∴平面ABB1A1⊥平面ABC ∴CM⊥平面ABB1A1,
而CM平面CMD, ∴平面CMD⊥平面ABB1A1
(II)解法一
过M作ME⊥BD于E,连结CE,
∵CM⊥平面ABB1A1
∴ME是CE在平面ABB1A1上的射影,∴CE⊥BD, 所以∠CEM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1,则AB=,,
取MB的中点F,则BF=,
∴
由得:
在Rt△CME中,tan∠CEM=
所以∠CEM=
即二面角的大小是
解法二(向量法):以C为原点,分别以CA 、CB、CC1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令=1,
则C(0,0,0),A(1,0,0),A1(1,0,1),
B(0,1,0),B1(0,1,1),M(,,0),
D(,,1),C1(0,0,1),
∴,.
设平面CBD的法向量为,则
取,则,∴.
而平面MBD的法向量是=(,,0),
∴cos<,>=,即<,>=
如图可知,二面角为锐角,∴二面角的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