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
2、内容(⑴⑵⑶):
⑴制定《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 ①新中国的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⑵选举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⑶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
采用公元纪年。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标志:开国大典。
3、意义:
①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了;
②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4、盛况: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54门礼炮齐鸣28响。
1、时间:1951年10月。
2、标志: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拉萨,
3、意义: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实现统一。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措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
1、开始时间、标志: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结果: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3、意义: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1、背景(了解不需背会):①美国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同时,美国还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②美军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③应朝鲜政府的请求抗美援朝。
2、目的:保家卫国。
3、开始:1950年10月。军队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4、英雄人物: 黄继光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口。邱少云在大火烧身的情况下,严守潜伏纪
律,壮烈牺牲。 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
5、结束时间、标志: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
6、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7、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我们应当学习志愿军的什么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想一想: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宪法的内容、性质是什么?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
2、宪法内容: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同印度代表谈判中,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中、印、缅共同倡导。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影响: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参加万隆会议
①时间:1955年;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②性质: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会议。
③总理对万隆会议有什么贡献?
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圆满成功。
④“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分别指什么?
同:指各国面临着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异:指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是过渡时期,即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2、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时间:1953—1957年
②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③内容: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④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
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建成了通往西藏的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
1、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途径:①农业:走集体化道路,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3、性质:是社会主义改造。
4、结果: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5、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想一想: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标志是什么?
第5课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我国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有: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达标自测]
1、图1、图2两件历史事件之间历经了
A.20年 B.28年 C.38年 D.60年
2、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
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完成
4、某旅行社设计了“上海-南昌-延安-北京”这样一条红色旅游线路,你认为这条线路设计的主题是为了展示
A.土地革命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5、每逢星期一,我国中小学校都举行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下列会议中,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6、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7、下列事件均发生于60年前的1949年,其先后顺序是 ①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②北平和平解放 ③举行开国大典 ④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8、在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9、 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结束的标志是
A.清朝统治被推翻 B.抗日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下列哪些节日的由来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①端午节 ②青年节 ③建军节 ④国庆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中国共产党完成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12、某同学举办“西藏历史变迁”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的是
①唐蕃会盟碑 ②玄奘西行 ③金奔巴瓶 ④人民解放军进入拉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 A.50周年 B.60周年
14、下列人物没有参加抗美援朝的是
A.彭德怀 B.黄继光 C.邱少云 D.叶挺
15、图表法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下列表格内容反映的是
时间 |
开展地区 |
涉及人口 |
主要意义 |
1950-1952年冬 |
新解放区 |
3亿多 |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17、同学们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两张图片,它们共同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标志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19、学习历史,要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以下哪一项属于历史观点?
A.1950年6月,《土地改革法》颁布 B.1950年冬,全国土改分批进行
C.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21、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
部门 |
工业 |
农林水利 |
交通运输 |
文化教育卫生 |
其它 |
投资比例 |
58.2% |
7.6% |
19.2% |
7.2% |
7.8% |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l:7.9。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23、读图(见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21页),我国“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25、某同学用以下图片制作了一块展板。如果为这块展板选一标题,最合适的应是
A.中国工业的近(现)代化历程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
C.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D.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历程
26、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27、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时间是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28、我国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
A.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9、“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A.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30、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3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3、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建国后生意兴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A.继续经营,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C.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34、以下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行业 |
参加合作社或公私合营的户数 |
农业 |
87.8%参加合作社 |
手工业 |
91.7%参加合作社 |
资本主义工商业 |
私营工业的99%和私营商业的82.2%实现公私合营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35、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36、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党带领中国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 B.“一国两制”构想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三大改造和南京解放 D.改革开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7、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C.转变为国营企业
41、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A.朋友遍天下 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科教兴国
42、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设经济特区 B.民族区域自治 C.设特别行政区 D.一国两制
43、某班要出一期“历代政府对西藏的管辖”黑板报,下列材料可供选择的是
①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②清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
③清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 ④新中国设立西藏自治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4、为西藏取得巨大进步提供保障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C.民族区域自治 D.西部大开发
45、为维护、巩固民族团结,我们要
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④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6、周思来与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求同存异”
47、周恩来是我党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某校举办周恩来事迹展,应选取的素材是
①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②领导南昌起义 ③领导秋收起义 ④参与解决西安事变
⑤出席万隆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48、1953年底,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49、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会议是1955年召开的
A.巴黎和会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1、时间:1956年 北京(P31)
2、主要内容: 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②规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3、意义: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出现失误的原因、表现、影响、教训分别是什么?
1、原因:①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急于求成,
④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3、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4、经验教训(启示):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
1、开始时间、标志: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2、斗争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
1、红卫兵、造反派掀起夺权狂潮,造反派武斗。
2、形成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3、最大冤案:刘少奇被诬陷迫害致死。(说明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2、影响: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②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④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⑤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
必须反对个人崇拜;必须健全民主和法制;必须重视经济建设。
第8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1、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66年10月:成功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实现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
3、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4、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5、1949年: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先后成立。
6、什么是“两弹一星”? 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第9课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2、中美建交
1、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能够进入联合国?
①主要原因是新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事务中
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②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有什么意义?
中国正式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1、“小球”转动“大球”比喻什么?
比喻由“乒乓外交”开始,中美关系逐步改善并进入正常化阶段。
2、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定了《中美联合公报》,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尼克松访问中国
的那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3、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4、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5、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
[达标自测]
1、下列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不正确的是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实施“一五”计划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中共“八大”
4、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出现这则报道的历史背景是
A.福建农民科学种田 B.当时“浮夸风”盛行 C.福建实行分田到户政策
5、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6、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天宫一号 B.嫦娥一号 C.东方红一号
8、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以下人物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10、领导河南兰考人民治理灾害,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
A.邓稼先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雷锋
11、“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①艰苦创业 ②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下列四幅图中反映我国20 世纪70 年代外交成就的有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上题中图B反映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新闻照片,这一历史事件出现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中日关系缓和 C.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17、1971 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结合右图判断,这一“转折点”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取得外交胜利
B.中国代表团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8、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是在哪一届联合国大会上
A.第24届 B. 第25届 C. 第26届 D. 第27届
19、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美国乒乓队访华
2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迅速。下列成就不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
A.重返联合国 B.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C.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21、学完中国现代史后,小华同学得出这样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下列叙述能够体现这一认识的有
①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②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我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开始进入小康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新中国出现建交最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3、右图(图略)是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时的情景,这一历史现象说明
A.两国有了正常外交关系 B.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两国开始了友好交往
24、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重要成果是
A.帮助中国重返联合国 B.促成乒乓外交 C.发表联合公报
25、握手是一种礼节,国家领导人之间的握手更是寓意深刻。对下列这组“握手”照片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最早与新中国建交 B. 中美重视两国关系发展
26、右图漫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40年来中美关系的状况,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最主要信息是
A.中美关系日趋紧张
B.美国公开否定中美联合公报
C.美国对华政策阳奉阴违
D.美国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27、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两国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这意味着
A.中美正式建交 B.中美两国不再对抗
C.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有利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8、下列历史事件,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有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参加华盛顿会议 ④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⑤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29、尼克松曾说:“(1972年)我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历史的一个星期。”在这个星期里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0、小刚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为该图片配上的标题,恰当的是:
A.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31、列外交活动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是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建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时间是
A.1964年 B.1966 C.1970年 D.1999年
33、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错失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A.原子弹爆炸 B.蒸汽机 C.蒸汽机车 D.螺旋桨飞机
34、下列哪项科技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
35、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的是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B.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载人航天飞船邀游太空
36、共和国走过60年风风雨雨,实现了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这证明了:
①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已经实现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③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7、图中的人物“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位科学家是
A.邓稼先B.詹天佑C.袁隆平D.侯德榜
38、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
①“两弹”成功研制 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③籼型杂交水稻 ④“东方红一号”卫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9、新中国诞生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发展壮大,其标志是
A.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 B.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
C.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D.发射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40、2009年10月l日。在国庆阅兵式上,多种新型战略导弹通过天安门广场。外国军事评论家称,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这支部队创建于
A.1949年B.1964年C.1966年D.1970年
4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有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送入太空轨道 ④“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构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2、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
[一穷二白]
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根据材料分析,改变现状的途径是什么?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方针?
[神奇逆转]
年份 |
项目 |
粮 |
棉 |
钢 |
煤 |
1952年 |
总产量 |
1.64亿吨 |
130.4亿吨 |
135亿吨 |
0.65亿吨 |
比1949年增长 |
36% |
193% |
754% |
105% |
|
1957年 |
总产量 |
1.95亿吨 |
164亿吨 |
535亿吨 |
1.3亿吨 |
比1952年增长 |
19% |
26% |
296% |
100% |
材料二
(2)分析1952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49年增长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重大挫折]
(3)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说明理由。并分析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点知识结构]
[单元知识梳理]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时间:1978年12月,北京
2、主要内容: 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③形成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3、意义:①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
首先在什么地方展开?改革的措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首先在农村展开(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尝试)。
2、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1、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为引进外国资金,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2、我国开放的经济特区有哪些?经济特区的创建有什么作用?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⑴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后来开放的海南省是最大经济特区。
⑵作用:特区的创建,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的进程。
⑶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顺序)怎样?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1、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亩产量,
被外媒称为“东方魔稻”。
2、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1986年3月,
中央决定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八六三计划”;
3、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1、目的: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
2、任务: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3、重大举措有:
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②发展高等教育:1977年底恢复高考。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
2、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3、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中国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共夺得金牌15枚。
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1、“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谁提出来的?这一构想首先是针对什么问题的?
提出:邓小平;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
2、“一国两制”目的是什么?含义(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⑴目的:实现祖国统一。
⑵主要内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台湾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⑶意义: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促进了香港、澳门的回归和繁荣,对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具有重要作用。
3、“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什么问题?中国是何时、从哪些国家手中收复香港、澳门的?
⑴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⑵1997年7月1日,从英国手中收回香港;
⑶1999年12月20日,从葡萄牙手中收回澳门。
4、右图分别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请注明。
1、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统一之前,两岸交往遵循怎样的原则?
⑴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⑵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2、说说近年来两岸交流的情况,你认为这些交流有什么作用?
情况:两岸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初步形成。
作用: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想一想:深圳等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社会制度方面有什么不同?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1、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法。
2、制定《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1、时间:1993年
2、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
1、我国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2、打破了“铁饭碗”和 “大锅饭”,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工作岗位。
以养老、医疗等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点,编织起社会安全网。
1、APEC成立于哪一年?它的中文名称是什么?宗旨是什么?
①成立:1989年; ②中文名称:“亚太经合组织”;
③宗旨:通过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
2、中国哪一年加入APEC? 中国为其发展提出了什么原则?
①中国1991年加入。
②“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
1、时间:1997年
2、贡献:确立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光辉旗帜。
[达标自测]
1、右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20周年
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提出了与时俱进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
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索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季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7、1979—1982年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见图10)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土地改革
B.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自然灾害减少
D.科学技术发达
8、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A.国有企业 B.农村 C.城市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中获得了
A.土地所有权 B.村民自治权 C.生产自主权
10、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按先后顺序是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 ③农业合作化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11、右图是1978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的“包产到户”
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们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D.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12、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
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在于
①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下面不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词汇是
A.生产合作社 B.赎买 C.集体化 D.大包干
14、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变革中,哪些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用表格归纳知识,是我们学习历史使用的方法之一。请你完成表格中①②③对应的知识
措施 |
典型代表 |
建立经济特区 |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①) |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
天津、上海等(②)沿海港口城市 |
开辟(③) |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 |
A、广州 14个 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B、湛江 4个 沿海经济开发区
C、海南岛 14个 沿海经济开发区 D、海南岛 5个 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16、下列既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第一批主动开放的经济特区的是
A.厦门 B.深圳 C.广州 D.上海
17、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18、“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
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
19、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20、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②珠海③上海④汕头⑤厦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1、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
A.上海 B.珠海 C.深圳 D.厦门
22、张伟前往我国地理位置最南边的经济特区参观学习,他到达的是
A.厦门 B.深圳 C.珠海 D.海南
23、回眸中共90年足迹,有一些城市永载史册,我们选择南昌、遵义、深圳的理由分别是
①中共成立之地 ②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⑧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④指明长征的正确航向,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③② B.②⑧④ C.③④② D.①②④
24、2010年经济特区走过30周年的历程。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C.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25、“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
26、深圳后海社区居民张先生说:“我亲眼看到深圳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发展繁荣起来。深圳30 年的变化真可以说是天翻地覆啊!”张先生的所见所感
①说明改革开放符合民心 ②表明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潮流
③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证明我国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7、“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中,“老人”指 ;“画了一个圈”指 。
A.毛泽东;设立海南省 B.邓小平;设立经济特区 C. 邓小平;南方谈话
28、1980年,我国打开对外开放窗口的措施是
A.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14个城市 C.成立海南省 D.开发上海浦东29、宁波曾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宁波又是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B.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C.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
30、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这句话最完整、最本质的理解是
A.改革就是第二次民主革命 B.改革就是加快经济建设
C.改革就是加强法制建设 D.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1、“打破铁饭碗”,是对改革开放中某项制度的形象比喻。那就是
A.就业制度改革 B.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C.住房制度改革
33、一首歌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是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应是
①解放区的天是朗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③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④走过二十年,新的起点是里程碑,伴随着改革春风起 ⑤我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A.②①③⑤④ B.①③②④⑤ C.⑤③①②④ D.⑤①③②④
我国不同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
年 份 |
1978 |
1997 |
2007 |
公有制(%) |
99.1 |
75.8 |
35 |
非公有制(%) |
0.9 |
24.2 |
65 |
3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右表信息,选择下列正确的说法
①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在我国经济舞台上,公有制经济不再唱主角了
④改革开放是引起右表中经济成份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35、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党的诞生 B.打开国门 C.南巡讲话 D.高举旗帜
36、“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
A.毛泽东和邓小平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孙中山和毛泽东
37、小超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现代中国农村巨变
38、小明在搜索到的反映“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取得的成就图片中,历史时代明显与另三张不同的是
39、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人物,人民分别给予了他们许多光荣的称号,下面图片中人物与图片下的称号不相符的是
40、有学者指出:邓小平的政策重新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并在短时期内即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建设成就。邓小平现代化道路的核心主题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改革开放 D.一国两制
41、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A.中共一大 中共七大 B.中共七大 中共十四大
C.中共一大 中共十四大 D.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42、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43、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巨变,促进“第三次巨变”的领导人是
A.孙中山B.毛泽东C.邓小平D.胡锦涛
44、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5、右图所示历史场景之所以成功实现,主要得益于
A.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B.海峡交流基金会的成立
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成立
46、我国政府现在的对台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求同存异 C.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7、某同学运用以下素材写历史小论文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的实施③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④“一国两制”的构想。据此判断,最适合这位同学小论文的主题应该是
A.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8、《财富》杂志曾于1995年预言“香港将死”,但几年之后它的编辑总监却称香港为“活力之都”;2006年,澳门也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这充分证明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B.“一国两制”英明正确
49、”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
A.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12月20日 1999年7月1日
50、我国能够成功地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是
A.“一国两制”的构想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军事力量的壮大
51、“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A.新中国成立 B.“一国两制”的提出 C.香港、澳门回归
5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前,分别被哪个国家统治? A。英国、西班牙 B。英国、葡萄牙
53、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根本的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对话
54、1986年,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决定实施
A.“科教兴国”战略 B.“863计划” C.“两弹一星”战略
55、我国的“863”计划是 A、科教兴国计划 B、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56、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为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了
A.“科教兴国”战略 B.“863计划” C.希望工程
57、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制定“八六三计划” B.恢复普通高校入学制度
C.实施“五个一工程”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58、下列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创办京师大学堂 ②废除科举制 ③恢复高考 ④颁布义务教育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59、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江泽民
60、在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作为科教兴国奠定工程的是
A.素质教育B.九年义务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
61、下列顺口溜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有
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②当今百姓爱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农民大棚种野菜,商城专把活鱼卖
③白手打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全,妻儿外出有私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④早晚喝菜粥,中午吃个米糠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2、“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新”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外国
A.人民生活的盖上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就业制度的变化
63、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间的4.9%。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③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提高④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