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www.1010jiajiao.com/paper/timu/4519557.html[举报]
读某区域地质构造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段地质构造为背斜
B.b段构造地貌为向斜谷
C.③④岩层分布处的最大高差约200米
D.图中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4.从地形和岩层新老关系看,下列四图中与④岩层分布处最接近的是
A.中国陕西红砂岩大峡谷 B.中国狼牙山石灰岩峰林
C.新西兰峡湾国家公园 D.新西兰瑙鲁赫伊火山
[答案]1.C 2.B [解析]1.从地层剖面图可知,文化层之上为厚厚的沙层,说明最初是被沙土掩埋。该地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多大风,风力携带的沙石沉积,再加上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汇集形成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淹埋了古城遗址;该地离海较远,不会有海浪带来的泥沙沉积;冰川堆积物不会形成分层沉积,即沉积层没有分选性。故选C。 2.8000年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沉积粘土层,表明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增加,流水沉积加强,气候更加干旱,风沙沉积加强;6000年以来,气候干旱,古城消失;8000年以前就形成古城,表明当时就有绿洲了;而2000年以来,形成的沉积地层较多,表明沉积速度加快。故选B。 [考点定位]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答案]3.B 4.D [解析]3.根据地壳的循环运动规律,判断③为岩浆(软流层是其发源地),通过上升冷却,②为岩浆岩,其是地球中体积最大的岩石,选B。通过变质作用,岩浆岩和沉积岩,形成变质岩;而变质岩和岩浆岩通过风化与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成沉积岩,判断④为变质岩,①风化和侵蚀作用,⑥沉积作用,⑤沉积岩。 4.溶洞中石笋是由于石灰岩在侵蚀作用下,其中的碳酸钙随水在地表沉积形成的一种喀斯特地貌。综上选D。 [考点定位]地壳的物质循环。 [解题技巧]学生要掌握地壳的物质循环示意图的每一个步骤,通过突破点分析对应的地理事物和作用,如沉积岩的形成最复杂,而变质岩和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单一,判断①风化和侵蚀作用,⑥沉积作用,⑤沉积岩。学生在做关联性的题目时,必须掌握突破口,随着某一自然规律完成。 [答案]1.C 2.B [解析]1.图中断层切断了含有恐龙化石的岩层,但未切断含有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于这两个岩层之间,即中生代和新生代之间。 2.甲处岩层侵入沉积岩层中,为侵入型岩浆岩;乙下面的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岩层)表面有侵蚀的痕迹,说明在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反生过地壳抬升;丙岩层形成于侵入岩周围,属于变质岩;丁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属于沉积岩,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考点定位]地质作用。 [解题技巧]难点学生判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结合此图)①最先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丁和其下岩层;②后岩浆侵入,冷却成岩浆岩,周边岩石在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下成变质岩③后地壳抬升,丁出地表,在外力作用下,使岩层面不平;④乙岩层和恐龙化石所在岩层沉积;⑤由于地壳的垂直运动,形成断层;⑥最后大型哺乳动物所在岩层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答案]3.D 4.D [解析]3.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判断a、b所属的地质构造,a段中间是①岩层,两侧是②岩层,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为向斜部位,A项错误;b段中间是③岩层,两侧是②岩层,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部位,B项错误;③岩层分布处有一河流经过,所以其海拔高度范围为300-350米,④岩层分布处为400-450米,所以两者之间的高差范围为50-150米,最大高差不超过150米,C项错误;据图中的指向标及等高线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D项正确。 4.从等高线看④岩层分布处应为山地,且岩层最新,应为内力作用所形成的,D项正确。其他三个都为外力作用所形成的。 |
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
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原因在于,石兽落水后对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围水速更快,冲刷能力更强,其下面迎水流一侧的泥沙逐渐被水冲走,成为空穴。久之,石兽因重力作用朝着迎水流的方向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动了一截。可见老兵的判断是正确的,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使石兽能“逆水而行”。
1.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以全球变暖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南极科学考察、北冰洋航线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2.以区域图、模式图切入,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
3.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
1.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思路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要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
(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如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要结合其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其相关地区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
3.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及非地带性分异判断方法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
(2)非地带性分异判断方法:依据自然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主要比较自然带的类型、分布范围及延伸方向等,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如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于南北纬10°之间,但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出现在回归线附近,是受地形和洋流等影响形成的,属于非地带性。
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判断方法
思路
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要领:
(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见图56)。纬度越低,山地自然带类型越多;相对高度越大,山地自然带类型越多。
图56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分布高度的因素为热量和水分条件。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因此,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3)同一山体两侧垂直自然带的高度比较
①假设两侧水分相同,看热量差异。一般同一山体的阳坡拥有较多的热量,即阳坡的同一自然带的分布上界比阴坡的高。
②假设两侧热量相同,看水分差异。
a.一般迎风坡降水较多,即迎风坡的同一自然带的分布上界比背风坡的高。
b.从降水与蒸发综合考虑。如黄土高原:阳坡降水大于阴坡,但阳坡蒸发也大于阴坡,综合起来是阳坡的土壤水分条件往往比阴坡差,因此阳坡森林分布上界比阴坡的低。
③具体山地要具体分析其水、热的综合状况,看是热量起了主导作用,还是水分(不是降水)起了主导作用。
(4)不同地区的不同山体的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较
①一般纬度越高,同类型自然带的分布高度越低。
②一般距海越远,同类型自然带的分布高度越高。此种情况应为干旱区的山地,其基带的降水量较少,但降水量由基带向上增加,故其森林带开始出现的下界高度较湿润地区的山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