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www.1010jiajiao.com/paper/timu/702720.html[举报]
15.(1)(20°S,120°W) (2)C
(3)从南纬20°向南北两侧递减(8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4)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 14小时
(5)东北 (6)东南 (7)如图:
[解析] 第(1)题,根据图(a)和图(b)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可知 70°N 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120°W 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则可知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S,120°W)。第(2)题,根据太阳直射 20°S 可知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较长;纽约的白昼短于黑夜,但不能判断白昼长短的变化趋势;南半球为夏季,巴西高原草木葱茏;珠穆朗玛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较低位置。第(3)题,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太阳直射点纬度(南纬 20°)向南北两侧递减(8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第(4)题,该日,Q 地刚好出现极夜,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M地所在纬线的昼弧长=[(180°-135°)+(180°-120°)]×2=210°,则M地昼长为 14 小时。第(5)题,根据两图中经纬度值可知 Q 地位于 M地的东北方向。第(6)题,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泰山日出时太阳应位于泰山的东南方向。第(7)题,Q地的对跖点为(70°S,60°E),其恰好出现极昼现象,计算可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