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15.
对右图反映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首次由中央政府设置机构管辖
B.该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C.行政长官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
D.该地区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试题详情
16.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的权力日益被分割
试题详情
17.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电视剧名不能称之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在明朝已经被废除,电视剧名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电视剧名错误
D.历史学家没有正当理由,为了哗众取宠才有此说法
试题详情
18.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空前加强,其表现不包括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厂、卫特务机构 C.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试题详情
19.
能够提高办事效率的机构有
A.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北宋的枢密院 B. 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
C.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清朝的军机处 D. 明朝的内阁和北宋的枢密院
试题详情
20.
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 ①基本特点是以身计税②实行租税和劳役相结合③反映的是一种商品不发达的生产方式④反映了国家对人身依附关系控制严格
A.①②③④均正确
B.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C.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D.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试题详情
21.唐中期改革征税标准,反映的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D.封建国家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试题详情
22.王安石变法中能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的措施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市易法
试题详情
23.
明朝推行一条鞭法中体现当时有利于社会经济新现象产生的内容是
A.将田赋、徭役、杂税合并为一条 B.将丁税平均摊人田赋
C.赋役征收白银
D 要根据当时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试题详情
24.
对我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改革认识不确切的是
A.封建政府改革的出发点是着眼于财政收入B.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C.贫苦农民的负担渐趋减轻 D.体现了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试题详情
25.
春秋战国作为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流派纷呈的时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思想,至今对构建和谐社会仍产生着积极影响的是
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兼相爱,交相利” ④人贵贱有“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26.我国古代发现和阐释下图现象的著作是
A.《墨经》
B.《黄帝内经》
C.《论衡》 D.《梦溪笔谈》
试题详情
27.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A.各国都重视招募士兵,发展军事力量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了统治者的重用
D.新兴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试题详情
28.汉高祖刘邦本是楚国沛县人,受楚国文化影响极深。汉王朝建立后,刘邦踌躇满志,纵情放歌。结合所学“楚辞”知识判断,他吟唱的应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试题详情
30.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辽阔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试题详情
31.我国碑文化源远流长,是历史的见证。下列石碑中,体现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①马陵道遗址碑 ②唐蕃会盟碑 ③乾陵的无字碑 ④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3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这首《春望》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农民起义,封建统治秩序动摇 B.四川地区经济凋敝,交通闭塞
C.安史之乱,广大人民流离失所 D.少数民族政权南下,战乱频繁
试题详情
3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战国时期突破性成就是解决了诊断手段问题 ②汉代以张仲景为代表实现了中医理论的飞跃 ③唐代在药物学研究上迈进了一大步 ④明朝李时珍进行了一次大总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34.
郭沫若先生为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一历史名人是
A.苏东坡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试题详情
35.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印刷术 B.火药
C.儒学 D.中医
试题详情
3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
B.西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蔡邕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
C.隋唐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影响,风格多样。代表作有唐玄宗创作的《霓裳羽衣舞》
D.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打上了商品经济的烙印
试题详情
37.
清代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清政府采用了残酷的刑罚B.批判了宋明理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压抑、扼杀
C.认为违背理学观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D.认为宋明理学有利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试题详情
38.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以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了西方近代科学
D.欧洲人完全照搬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试题详情
39.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
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试题详情
40.下图为中国古代科技馆网站首页的一部分,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链接,最合适的应是
A.浑天仪
B.翻车
C.造纸术
D.数学
试题详情
41.从秦朝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边疆地区是
A.珠江流域
B.黑龙江流域 C.台湾地区 D.西域地区
试题详情
42.
下列对于两汉与匈奴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两汉反击匈奴的战争是正义之举 ②两汉同匈奴关系以和为主 ③双方都不带有侵略性 ④匈奴南下带有掠夺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43.
唐玄宗统治时期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的表现是
①唐朝皇帝被各族尊为“天可汗”
②骨力裴罗接受唐朝的册封
③渤海正式划为唐朝版图
④皮罗阁被封为云南王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试题详情
44. 辽和西夏政治制度的共同点是
①“强干弱枝” ②吸收了中原先进文化
③“守内虚外” ④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45.建州女真能够入主中原的根本原因是
A.皇太极的雄才大略
B.八旗制度的推行
C.政权的迅速封建化
D.吴三桂叛明降清
试题详情
46.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是康熙帝平定__________时写下的诗句
A.三藩之乱
B.噶尔丹叛乱 C.漠西蒙古叛乱 D.漠北蒙古叛乱
试题详情
47.西汉时期,我国有广泛的对外交往,其表现包括
①和日本、朝鲜有政府间的使节往来②张骞通西域后,世界几大文明在西域汇聚
③海上丝绸之路远达波斯湾④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影响远及非洲和欧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48.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其表现包括
①陆海交往通道较前代发达 ②长安洛阳成为国际大都会
③佛教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④与欧非许多国家有政治经济往来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49.
中国在汉朝时主要是向外传播生产工具和先进的手工艺品,唐朝时向外传播的是政治制度、思想、文学艺术等,北宋以后向外传播的主要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这说明了
①汉朝时我国以铁器为代表的生产力水平居世界前列②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封建中央集权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③唐朝时世界各国普遍认同我国的儒家思想
④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50.
下列历史人物对于捍卫祖国海防作出重大贡献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57.
材料二: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简称“漕臣”),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简称“宪臣”),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管民政,在边境地区设置,简称“师臣”)、提单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仓臣”)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是安抚使有用武人的。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试题详情
材料三:图示
图2
图3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 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资料简述秦朝政治制度。(3分) ⑵材料二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3分) ⑶材料三能够说明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明朝政府在地方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⑷军事处的职能又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⑸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3分)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51亩 1~5:B B D D A 6~10:D B B C A 11~15:C A D B D 16~20:C B C C A 21~25:D D C D C 26~30:A C B A C 31~35:D C A C A 36~40:B B D A D 41~45:A D C C C 46~50:B
C D B D 51(15分)①A:刘邦建立西汉,刘秀建立东汉,李渊建立唐朝,朱元璋建立明朝。 B: 王莽的代西汉、曹丕的代东汉、司马炎的代曹魏、杨坚的代北周、赵匡胤借“陈桥兵变”取代后周; C: 五代后期契丹族建立辽,北宋末女真族建的金,南宋后期蒙古族所建的蒙古汗国和元,明末满族所建的清(3分) ②唐初特别是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实行租庸调制。完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唐初,在打败东突厥基础上采取开明民族政策,设机构管辖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到唐玄宗前期进入全盛时期。(5分) ③“不抑土地兼并”;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渲染重文轻武、大量养兵养官;重内轻外,出现“冗官冗兵冗费”的痼疾,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3分 ④杨炎行两税法,把税制整顿清理集中,北宋王安石进行税制方面的改革,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雍正实行“摊丁入亩”。
(4分)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52.⑴建立皇帝制度,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中央机构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三公诸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3分) ⑵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督,分散地方官吏的职权。(3分) ⑶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废行省制度,权分三司。(2分) ⑷承旨――笔录――传达。(2分)说明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2分) ⑸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3分)
试题详情
53.⑴趋势:人口迅速大幅度增长。(2分) 原因:统一局面稳固,社会较为安定;经济发展;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引起和广泛种植;粮食产量的提高;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的政策,废除了人头税;人民的传统思想观念。(8分) ⑵人们盲目开垦沿河与沿湖的土地,水流域面积不断缩小;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灾越来越严重。原因:人口增加的速度过快与耕地有限的矛盾所致。(6分) ⑶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需要平衡;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4分)
试题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