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开化县华埠中学新课标地理2009届高考倒计时冲刺

专题十四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命题趋向】

明确最后冲刺的针对性

本专题可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第二部分是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基本途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最后冲刺的针对性:学习本专题(1)知道不同历史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特点。(2)针对有关资料,分析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4)运用案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分析高考重点,把握命题趋向

高考重点:1.从内容上看,侧重考查环境问题的分布、表现及危害,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2.从命题形式上看,信息呈现方式多以示意图、坐标图和文字材料等图表为主,题型为选择题、综合题并重,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今后仍将是考查的重点。3.从考查能力上,注重图表资料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识记、迁移能力与人们关注的实际问题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趋势:今后可能仍以关注环境问题为主,考查环境问题的表现、危害及治理措施。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相关问题也可能是出题的焦点。今后应关注热点时政材料,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回归教材】

回归书本,夯实基础!

测试要点一: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1.自然环境中心论: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近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的适应自然环境。该理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2.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造成了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3.人地伙伴论:认为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也具有反作用,人类应该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该理论倡导人类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的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推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测试要点二: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1.全球变暖:人类生产和生活向大气中排放CO2等大量的温室气体,致使大气的温室效应增强,全球变暖。

2.酸雨的危害:人类生产和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这些气体使大气中的水汽含有酸性,这样降雨就成了酸雨。

3.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人类使用的制冷系统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氟氯烃等气体,这些气体强烈地与大气中的臭氧反应并消耗臭氧,使得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每年有段时间含量很少,就象一个空洞,称之为臭氧层“空洞”。

测试要点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与人地关系的协调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以人地伙伴论为指导,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测试要点四: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责任重大。(2)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深受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困扰。

2.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1)坚持以人地伙伴论思想为指导(2)积极参与、配合各种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活动(3)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

思路清晰,提升能力!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与主要原因

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从人与环境的关系来看,人既要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又要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这就要求环境具有能不断提供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资源的能力和容纳废弃物的自净能力。如果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环境问题。

试题详情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人口压力过大:对物质的需求超出环境供给资源的能力,使资源短缺;物质消耗超出环境消化废物的能力,导致环境污染。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利用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造成资源的破坏与浪费,出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试题详情

二、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包括:

1.控制人口规模: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试题详情

2.转变发展与消费模式:(1)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①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资源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②清洁生产是是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使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少对人类与环境的不良影响。

试题详情

3.适度消费:传统经济以刺激和鼓励消费的方式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而不顾及资源与环境后果。适度消费提倡满足基本需求条件下的适度、适量消费,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试题详情

三.解答有关环境问题试题的基本思路

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资料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它的表现特征、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

试题详情

2.成因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因为不合理的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试题详情

3.后果与危害。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

试题详情

4.解决的措施和建议。针对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是对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真题亮相】

两年高考真题  精彩无限

试题详情

1.(2008江苏地理)《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10大“新天府”,苏北平原名列其中。下列叙述中,属于其入选条件的有  

①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  ②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粮食产量  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 ④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2008  宁夏)溶解氧D0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右图为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2~4题。

试题详情

2.图中有机污染源在   A.①    B.②    C.③    D.④

试题详情

3.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A.M    B.N    C.O    D.P

试题详情

4.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土壤酸化  B.西北草原退化  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三年名校模拟  图文并茂

 (2007广东汕头调研)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1~2题。

试题详情

1.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

试题详情

2.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竞争激烈,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2008江苏盐城3月)2007年,随着巴厘岛国际会议的结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出现了转机。结合图完成3~4题。

试题详情

3.图中显示,工业CO2排放量大于50亿吨的大洲主要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试题详情

4.对CO2排放引起后果的叙述并不正确的是

  A.荒漠扩大    B.生物种类和生产率提高   C.沿海土地盐碱化增强    D.气象灾害增加

(2008 江苏泰州2月)广东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全省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十一五”期间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据此回答5~6题。(双选)

试题详情

5.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产业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

A.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日渐趋紧   B.劳动力成本增加,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

C.防治环境污染的成本不断加大               D.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上升

试题详情

6.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 

   A.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产业的规模         B.构建以加工生产为主体的产销分工合作体系

试题详情

8.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能够持续给人类提供物质、能量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人口的快速增加   D.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试题详情

9.下列做法与图示内容相吻合的是

A.控制人口增长    B.提高资源利用率  C.适度开发,加强环保    D.超前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试题详情

10.(2008 江苏苏、锡、常、镇5月)读以下资料和图回答问题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实战演练,金榜题名!

试题详情

1.右图反映了过去两千年来南极海豹毛中汞含量的变化,从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双选)

A.海洋生物通过食物链富集了汞元素 B.人类对南极地区的影响从人类登上南极大陆开始

C.汞含量的变化与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有关 D.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具有环境代价的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上空发现了大面积的臭氧空洞。据此完成2~4题。

试题详情

2.有关臭氧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臭氧层分布在对流层顶到平流层的底部  ②在距地面22~27千米的高度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 ③臭氧层的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④臭氧层升温是由于吸收了大量的太阳红外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3.臭氧层被破坏产生的影响有

  A.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B.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C.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间接危害  D.破坏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试题详情

4.除了臭氧层破坏外,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还包括

  ①全球变暖 ②水资源紧张 ③荒漠化严重 ④光化学烟雾  ⑤废气污染 ⑥热带雨林破坏⑦酸雨危害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A.①④⑤    B.①④⑤⑦  C.①⑦    D.①④⑤⑥⑦

读右图,回答5~6题。

试题详情

5.对右图理解正确的是

 A.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速度B.环境污染处理技术水平可以决定环境污染水平

 C.环境政策对环境污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加重

试题详情

6.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增长是导致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      B.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的

   C.人口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D.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园建设就是这方面的一种尝试,据此回答7~8题。

试题详情

7.右图的生态园生产体系示意图反映该生态园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①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  ②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产业化进程③摆

脱了生产的季节周期性和地域性  ④实现了生产过程能量和资源的梯级利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8.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产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

   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                         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

试题详情

9.“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这段话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试题详情

10.水资源和人才、技术的缺乏是制约西部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读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历史名城堙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                         

(2)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3) 为防止沙漠的扩展,在做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同时,必须要做到“退人”,如将零星分布的聚落居民迁入a地,加速a地的城镇化。这一举措对该区域的生态建设、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试题详情

两年高考真题

【答案】1.D 【解析】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土壤板结、环境污染,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海水入侵,水质变坏,故排除②③。D选项所述符合题意。

【答案】2.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②处水中生化需氧量(BOD)浓度开始出现,说明水体中排放的有机污染物开始出现,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氧的数量大增,由此说明该处为污染源所在地,故选项B正确。

【答案】3.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O段水中的溶解氧(DO)最少,鱼类因水中溶解氧含量低而缺氧,易窒息死亡。

【答案】4.A 【解析】注意是不正确的叙述,东北平原主要是黑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故选A。西北草原退化和荒漠化,华北平原早涝盐碱,南方丘陵山地酸性红壤水土流失等,都是区域典型问题。

三年名校模拟

【答案】1.B 【解析】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

【答案】2.A 【解析】沼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使用沼气可以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调整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问题。

【答案】3.B 【解析】亚洲与北美洲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30~50亿吨,只有欧洲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50亿吨以上。

【答案】4.B 【解析】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气象灾害增加,中纬度地区气候变干,荒漠化面积扩大;海平面上升,沿海土地盐碱化增强。

【答案】5.AC【解析】广东工业以原料加工和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为主,消耗资源多,污染排放量大,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成本日益升高。随着原料价格上升,土地、水资源紧缺,广东经济发展进人一个瓶颈期。

【答案】6.CD【解析】对于优势产业应努力扩大生产规模,跨出广东求发展,如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区等,进行区域协作。

【答案】7.AB【解析】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是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因为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对立统一体。

【答案】8.CD【解析】环境容量是有限的,资源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只有合理利用,才能永续供应。科学技术既可以帮助人类发展,又可能由于人类的贪婪而最终给人类带来毁灭性伤害。人口的迅速增加造成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答案】9.BC【解析】图中反映出由于无节制开发,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所以应合理开发资源,充分利用资源。

【答案】10.(1)动力:资源开发;资金的投入;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技术引进。阻力:环境的恶化;资源枯竭;人口规模大;人才缺乏。(2)优化产业结构,促使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转变;立足本地区区位优势,培育优势产业;发展旅游业;培育和引进人才;优化环境。(3)实施循环经济,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解析】(1)图中上升箭头均为动力,下降箭头均为阻力。(2)答题思路可以参照鲁尔区工业的复兴措施。如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等。(3)答题思路参照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到有,增长的幅度最大。

【社会热点】

【答案】(1)因为我国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压力,令人担忧的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等问题。

(2)水电开发利用应该向有序、适度、持久的方向  发展。对我国西部丰富的水能资源仍要积极地加以开发,要从环境和整体的长远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出发,在充分考虑水资源的生态功能、环境功能和景观功能的综合开发模式下进行。水电开发要与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相适应,要统筹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①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②优化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建设商品农业基地。③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实行规模经营与集约化经营。④增加农业投入、重视农业科研。⑤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深度开发等。

(5)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既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又可以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实战演练】

【答案】1.AD【解析】海豹是海洋动物,它的生存环境远离人类活动活跃的地区,这些人类活动中释放的汞元素只能通过陆地到海洋,通过植物、微小动物再到海豹体内聚集,即通过食物链流通和富集。且在人类文明发展较快的时期,南极海豹毛中汞含量就超过平均值,由此可见那时的繁荣可能造成了污染,影响了环境。

【答案】2.B【解析】臭氧层分布在距地面22~27千米的高度处。臭氧吸收的是紫外线而非红外线。

【答案】3.A【解析】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是气候变暖引起的;对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破坏是酸雨引起的;紫外线会直接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答案】4.C【解析】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是指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和全球变暖。

【答案】5.C【解析】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环境政策和经济增长状况,在同样的经济增长状况下,环境政策的实施与否也会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高低。

【答案】6.C【解析】人口数量增长是环境污染问题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最重要因素,还取决于人口素质的高低。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故此题的正确答案为C。

【答案】7.C【解析】该生态园在生产过程中将甘蔗的生产与相关工业结成产业链,有助于促进甘蔗种植的企业化,由于产业链使每一环节产生的废弃物都能被下一道产业作为原料,使能量与资源都能被逐级利用起来,污染物的排放也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但不可能完全消除污染物的排放。

【答案】8.B【解析】循环经济的最大特征是产生的废弃物很少,而出现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的情况说明城市废弃物依然很多,说明当地的资源并没有被循环利用。

【答案】9.B【解析】这段话的意思是,砍伐森林要和抚育更新相结合,才能促进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答案】10.(1)水量减少,河流退缩,因水源干涸而废弃  (2) 融水补给减少,绿洲退缩,沙漠扩大。 (3) ①可以切实做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作;②可以促使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③可以提高居民受教育的程度,提高劳动力素质。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