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省高考专家预测数学学科基地资料
一、选择题:
1、【原创】( )
(A) (B) (C) (D)
①本题的命题意图:向量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之一,是实现数形结合的有力工具,向量的中心内容是数量积。考试说明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要求:1.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2.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
②本题的解题要点:本题考查了平面三角形的热点“三心”问题。要求角C的大小,考虑同弧所对的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倍角关系,故只需求对应的圆心角的大小,其中关键是将转换与的夹角。而与的夹角通过数量积的运算得到。
解:由得
两边平方,得
又,所以=0,所以=
从而角C为,故选(C)
2、【原创】小刚在对函数与函数的图象比较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①这两个函数在x=0处的导数值均为0;
②这两个函数的导函数在都递减;
③这两个函数的导函数在都递增。
你认为小刚的结论正确的序号为( )。
A. (1) B.(2) C.(2)(3) D.(1)(2)(3)
[答案及评分标准]:对①,
故①错误。
对②导函数为二次函数,图象在单调递减;
导函数,而cos2x 在是递增的,故在上是递减的,这样②正确。
同理③也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 C .
[试题来源]: 原创
[命题意图]: 了解函数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解题要点]:本题的考查内容是函数导数及性质,难度稍难。对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很多同学误以为这两个图象是同种类型,是是压缩到一个周期而已。事实上他们差别很大,这是设计第一问的目的。 ②③两问是考查导函数的单调性,可
二、填空题:
1、【改编】 在ABC中,∠C=90°,则cos
在三棱堆A-BCD中,三个侧面ACD,ABD,ABC两两垂直,且与底面所成的角分别为则 。
证明:如图,作AH平面BCD于H,连BH并延长,交CD于F,连AF,
因为三个侧面ACD,ABD,ABC两两垂直,易证AB平面ACD,
从而ABAF,BFCD, AFCD.中,AHBF,
由射影定理:AF2=FH×FB,因为,
则=
同理:,。所以,
。
①本题的命题意图: 通过类比,引导学生推广数学命题,或通过类比,探求解题途径,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通过类比,拓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②本题的解题要点:类比推理中一个重要类型是,平面几何中的结论推广到空间几何:点 线;线 面;面 体 。所以 ,线线角 二面角,提炼出这样一个模型,是本题关键。难点是射影定理的使用及面积转换。
原题的出处:(2003年全国)在平面几何中,有勾股定理:“设ABC的两边AB、AC互相垂直,则AC2+AB2=BC
证明仿上:略
2、[试题正文] 已知点P是函数f(x)=图像上异于原点的一点,则过点P的曲线f(x)的切线与曲线f(x)的公共点有 个.
[答案及评分标准]2个
[试题来源]原创
[命题意图]根据“考试说明”中的导数的几何意义要求为“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于是,对于切线的概念必须有一个明确理解,特别是切线的定义与初中圆的切线的定义有较大的区别. 鉴于此,本题命制的关键点立足于“公共点”上. 本题属中档难度.
[解题要点]
关键点:本题应从常规的求曲线的切线方法中求解,就比较容易得到正确的答案. 解题如下:
设曲线上一点P,则在P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为:,根据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到切线方程为:. 于是,切线与曲线的交点可由下列方程组求得:
整理得,(x-x0)2(x+2x0)=0,从而得到,x=x0,或x=2x0.
∵P不是原点,∴x0≠0,于是,上述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即切线与曲线有两个公共点.
当然,本题可以从x→∞时,曲线的变化趋势也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无论时x→+∞,还是x→-∞,其切线的斜率均在增大,曲线就变的越来越陡,从而总能使切线(变化率恒定)与曲线(变化率无限增加≥-4)相交.
难点:正如一般填空题的难点一样,本题是一个小题却要从“通性通法”处解决,一方面比较繁,另一方面不容易想到. 同时,用图像解决还会有画图不准确的困难.
注意点或易错点:容易错误地填上答案:1个或2个. 由于本题的函数是个三次函数,学生比较熟悉,许多学生会利用函数图像的草图,不容易考察到无限远处的情况,如直线l1与曲线的公共点情况不容易真实考虑。
三、简答题:
[延伸]把正奇数数列1,3,5,7…中的数按上小下大、左小右大的原则排成如下的三角形数表:
设三角形数表中第m行的第一个数为am,
(I)试用m表示am;
(II)请判断2009是该三角形数表中的第几行第几个数;
(III)已知函数f(x) =()n?(x>0),若记三角形
数表中从上往下数第n行各数的和为bn,求数列{f(bn)}的前n项和Sn.
解:(I)第m行第一个数是2?;…………………3分
(II)依题意,先求使得m是不等式≤2009的最大整数解,
由≤2007得≤0,
∵m ∈N*,∴
于是,第45行第一个数是452-45+1=1981,∴m=,
所以,2009是45行的第15个数.……………………………………………………7分
(III) ∵第n行第一个数是n2-n+1,且有n个数,
若将n2-n+1看成第n行第一个数,则第n行各数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故bn=n(n2-n+1)+×2=n3
∴f(bn) =()n?=n()n,……………………………………………………9分
故Sn=+2()2+3()3+…+(n-1)()n-1+n()n,
∴Sn= ()2+2()3+3()4+…+(n-1)()n+n()n+1,
两式相减得:
Sn=+()2+()3+…+()n-n()n+1……………………………………10分
=,
∴Sn=2-(n+2)()n.………………………………………………………………12分
[命题意图]考试说明对数列的理解、掌握级别要求: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3.能利用等差、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性质求一些特殊数列的和。所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及其体现的重要方法:倒序相加,错位相减,裂项求和,叠加,累乘等,是常考查的重点。另外,数列与函数,数列与不等式,数列与数阵等的结合也是近几年常考查的热点。
[解题要点]求斜列二阶等差数列1,3,5,7,……的通项公式,叠加,错位相减等方法的灵活使用。
[试题来源]嘉兴市2008~2009第一学期期末卷18题:
将全体正整数排成如下的三角形数阵:按照如图的排列规律,
第n行(n>2)从左向右的第2个数为 n2-n+3 .
解析:设a1=1,a2=3,a3=7,a4=13,……,
a2-a1=
叠加得:an=n2-n+1 ,所以第n行(n>2)从左向右的第2个数为 n2-n+3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