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西安一中 西电附中 庆安中学 远东一中

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2.答卷前先填好装订线内的各项内容。

3.请在答题纸上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

试题详情

A.8:00、17:00  B.8:10、17:10  C.8:20、17:00  D.7:50、17:10

试题详情

2.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50°N,100°E  B.40°N,110°E  C.40°N,125°E  D.50°N,130°E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3~5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86%

14%

20%

45%

55%

90%

8%

92%

89%

试题详情

3.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试题详情

4.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试题详情

5.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健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6~7题。

试题详情

6.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试题详情

7.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下表是中国、英国、印度、俄罗斯等四个国家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读表回答8~9题。

国家土地类型

耕地

24

试题详情

15.3

试题详情

55.9

试题详情

10.4

林地

试题详情

19.5

试题详情

45.6

试题详情

9.3

试题详情

13.9

草地

试题详情

40.2

试题详情

15.7

试题详情

10.7

试题详情

33.8

其他

试题详情

16.3

试题详情

31.4

试题详情

24.1

试题详情

41.9

试题详情

8.表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

A.中国、印度、英国、俄罗斯  B.俄罗斯、英国、中国、印度

C.英国、俄罗斯、印度、中国  D.印度、中国、俄罗斯、英国。

试题详情

9.表中甲国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传统的精耕细作稻米产区  B.乳肉畜牧业  C.热带企业化种植园  D.大牧场放牧业

下图表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发展对我国贸易的有利条件。读图回答10~11题。

试题详情

10.①、②、③代表的贸易伙伴依次是

A.欧盟、日本、东盟  B.日本、东盟、欧盟 

C.东盟、日本、欧盟  D.欧盟、东盟、日本

试题详情

11.下列铁路线,对我国内陆边贸影响较大的是

A.京沪线  B.浙赣线  C.青藏线  D.兰新线

下图是甲、乙、丙三国经贸合作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试题详情

12.图中甲、乙、丙三个国家分别是

A.中国、日本、俄罗斯  B.中国、俄罗斯、日本

C.俄罗斯、中国、日本  D.日本、俄罗斯、中国

试题详情

13.关于甲、乙、丙三个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再生产属“现代型”

B.乙国北部沿海港口冬季均有较长的封冻期,海运条件较差

C.丙国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基础十分脆弱

D.目前甲、乙、丙三个国家人口均已超过1亿

读“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完成14~15题。

试题详情

14.图中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Ml  B.M2  C.N1  D.N2

试题详情

15.依图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

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  D.两个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读下面两图,回答16~18题

试题详情

16.与甲工业区工业生产特点相吻合的是

A.大中型企业为主  B.生产过程较分散  C.资本集中程度高  D.产品更新速度快

试题详情

17.乙地区为葡萄种植区,该区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雨热同期  B.全年温和湿润  C.昼夜温差大  D.冬雨夏干

试题详情

18.图Ⅱ表示丙工业区主导工业区位选择的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其中①代表的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原料  C.动力  D.技术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19~20题。

时间

6月~9月

9月~次年6月

6月~9月

农作物种植

玉米

小麦

玉米

试题详情

19.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试题详情

20.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  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

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结合“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完成21~22题。

试题详情

21.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下游供水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的需要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试题详情

22.年径流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原因是

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汇处,河流落差大 

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

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 

D.阿斯旺工程上游人口稠密,取水量较大

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大实验区。读“三大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回答23~25题。

试题详情

23.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B.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C.寻求洁净优美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分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市区带来的压力

试题详情

24.制约“成渝实验区”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A.交通不便  B.自然资源少  C.耕地资源少  D.人口众多

试题详情

25.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关于其形成和发展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A.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  B.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利

C.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较发达  D.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试题详情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读部分国家灌溉土地盐碱化情况表,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

印度

中国

巴基斯坦

美国

乌兹别克斯坦

伊朗

土库曼斯坦

埃及

受盐害的灌溉面积(百万平方千米)

试题详情

7.0

试题详情

6.7

试题详情

4.2

试题详情

4.2

试题详情

2.4

试题详情

1.7

试题详情

1.0

试题详情

0.9

占总灌溉面积比例(%)

17

15

26

23

60

30

80

33

(1)表中盐碱化土地所占比重最大的两个国家灌溉水源是________________,简要分析这两个国家土地盐碱化比重大的主要原因。(3分)

(2)分析表中数据,中国与美国相比灌溉总面积大的是________,从气候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其原因。(3分)

(3)我国黄淮海平原与江淮地区相比,土地盐碱化出现的季节差异是:黄淮海平原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江淮地区则出现在月,为什么?

试题详情

27.(10分)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等降水量线数值递变的趋势,可以反映出我国年降水量具有的分布规律:甲地的年降水量________________(大于或小于)400mm,请解释其原因。(4分)。

(2)关于图中河流在A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选择填空)。(2分)

①泥沙含量大  ②水流湍急  ③有结冰期  ④有凌汛现象  ⑤水位季节变化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④⑤

(3)乙地的地形区名称是__,请说出判断理由(根据图中信息回答)。(2分)

(4)丙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葡萄种植业,使之成为了我国最佳的优质酿酒葡萄生态产区之一。请对丙地区发展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进行评价。(2分)

试题详情

28.(10分)读“大分水岭的雨影效应及东水西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湖泊所在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2分)

(2)抽水站附近降水少的原因是。从乙抽水站开始向西降水越来越少的原因是。(2分)

(3)墨累~达令一带农牧业发展的限制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府为此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农场采用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的土地利用方式,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2分)

(5)这种混合农业有利于农民安排一年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6)可以较有效地减小农民的经营风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试题详情

29.(10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北部平原地区春季土壤旱情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2)图中A是所在河流上迄今争议最少的水利枢纽工程,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该水利枢纽工程以下河段径流量沿途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6分)

试题详情

30.(10分)读我国三个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图所示为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缺乏。(4分)

(2)甲图中A地区资源运往丙地最经济的运输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乙地________________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矿石加工成初级产品,经贵昆线、________________线、浙赣线运往丙地。(2分)

(4)为减轻丙地大气环境污染和能源不足,国家采取了资源调配方案,在丙地消费的各种能源中,比重可能将会因此而增加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分)

 

 

 

 

试题详情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D

C

D

C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B

D

B

D

C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D

A

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冰雪融水(1分)地处内陆,降水少、蒸发旺盛;灌溉技术落后。(2分)

(2)中国(1分)中国西部非季风区降水少,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差异大,东西部都需要灌溉;美国东部降水较均匀,灌溉面积小(2分)。

(3)春(秋)季(1分)7、8月(1分)黄淮海平原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风大,蒸发旺盛;(1分)江淮地区7、8月伏旱,炎热干燥,蒸发旺盛。(1分)

27.(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2分)大于(1分)原因:地处祁连山,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形成地形雨(1分)

(2)C(2分)

(3)柴达木盆地(1分)该盆地地处40°N以南,90°E~100°E之间(或位于祁连山西侧);且该处降水量由四周向中部递减。(1分)

(4)地势平坦;丙地区气温的日差较大;气候干燥,光热充足;有祁连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2分)

28.(1)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2分)

(2)地处山地雨影区距海洋渐远(2分)

(3)灌溉水源修建水利工程(2分)

(4)保持土壤肥力和自然生产力(2分)

(5)种植小麦和牧羊的农忙季节在一年内被错开(1分)

(6)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牧业的比重(1分)

29.(1)冬春季节降水少;(1分)春季气温回升快,(1分)多大风,蒸发强烈;(1分)农作物需水量大。(1分)

(2)小浪底(1分)逐渐减少(1分)地上河,(1分)流域面积小,支流汇人少;(1分)沙质土壤,沿途河水下渗严重;(1分)沿途工农业及生活取水量大。(1分)

30.(1)沪宁杭(2分)矿产资源(能源、原料)(2分)

(2)经大秦线至港口,再海运至长三角(上海)(2分)

(3)有色金属湘黔(2分)

(4)水电天然气(核电)(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