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临沂费县第二学期七年级学业水平监测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上的祥云图案,寓含“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之意,请将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的写在下面。

渊源共生 和谐共融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念(dào)             喧(xiāo)            意(qiè)              花(pú)

B.凛冽(lǐng)              杂(rǎng)            绊(jī)              归(xǐng)

C.奋(kàng)             充(pèi)             悍(biāo)            吞(shì)

D.熟(xián)             消(hào)            佩(qīn)             真(dì)

3、请标出下面各组成语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后面的方格中。

A.兴高采烈              妇儒皆知             人迹罕至             叱咤风云

B.气冲斗牛               惊心动魄             嘎然而止             众志成城

C.契而不舍               姗姗来迟             语无伦次              进退维谷

D.芸芸众生        相得益彰              秩序井然              尽态极颜 

 

 

 

 

4、结合语言环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依稀:

(2)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

    海市蜃楼: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邓稼先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

B.在老师的组织下,同学们秩序井然的撤离了危险地带。

C.面对如此不堪一击的建筑物,目睹者皆叹为观止

D.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重建美丽家园。

6、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写于l873年普法战争期间。作者都德,l9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

B.《安塞腰鼓》通过对奔放、狂野且充满力量的西北汉子打击腰鼓的描摹,展示了生命激荡、磅礴的力量。

C.《猫》是一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文章,文中描写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曲折的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它是我国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7、诗句填空。

(1)《春夜洛城闻笛》(李白)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灵澈上人》(刘长卿)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约客》(赵师秀)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不至时的无聊、寂寞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汶川地震牵动着亿万民众的心!灾害发生后,各地派遣的救援队伍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其情势之紧迫,可用《木兰诗》中相关诗句来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两句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词名句(包括作者、出处):

二、阅读理解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