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淄博博山初一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水平反馈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用楷体抄写下面的汉字;要求工整、规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2.给加点的字注首。

    ①污(  )    ②贪(    )    ③险象生(    )

    ④望(  )    ⑤丰(    )    ⑥繁急管(    )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绝处féng生        ②玲珑tì透          ③人声dǐng沸       

    ④心旷神yí          ⑤古朴níng重        ⑥烦zào不安       

4.为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他一会,_________岸边五颜六色的石卵,一会儿_________沙地上才伸出脑袋来的小草。他一会儿让那些_________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一会儿_________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小树叶不害怕,轻轻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向岸边游;长了小腿的蝌蚪还学青蛙妈妈慌张地蹬开了腿? (《小溪流的歌》)

(挠挠    摸摸  拍拍    漂浮)

5.仿照下面句子,再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宽容,就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心灵的坚冰;宽容,就像一段舒缓的音乐,能抚慰  心灵的痛伤;宽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

    班级将举行“我愿与名著人物交朋友”的读书活动。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先写出他出自哪部名著,然后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

    各选人物;孙悟空       鲁智深    鲁滨孙  保尔?柯察金          诸葛亮

    我愿与_________交朋友,他是《    》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是:(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

    ①_________,竹中窥落日。(《山中杂诗》)

    ②深林人不知,_________。(《竹里馆》)

    ③_________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

    ④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 (《峨眉山月歌》)

    ⑤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

    写出一个带有“雨”的诗词名句。

    ⑥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不如蜀鄙之僧哉    (    )

  ②贫者于富者      (    )

  ③父其然也    (    )

  ④稍稍宾客其父    (    )

9.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①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何恃而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短文,做题。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战国策?魏策》)

    【注】①大行:远行。②方:正在。③奚为:何为,做什么。

10.选出与“吾欲之楚”句中的“之”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吾欲之南海          B.圣人之道              C.人之立志        D.忽啼求之

1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__________________

12.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概括上面故事的内容,这个成语是_________;这则寓言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