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新课改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二百多年前,第一个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舍勒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普利斯特里
2.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 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 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 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 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 ③ B.只有② ④ C.只有① ② ③ D.① ② ③ ④
3.下列物质是同学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碘盐 C.食醋 D.蒸馏水
4.许多人初到西藏会发生高原反应,造成身体不适,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的什么特点造成的( )
A.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过78%
B.二氧化碳含量增大
C.氧气与氮气比例基本不变,但空气比较稀薄
D.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含量增加
5.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直接固定空气中某气体成为农作物养料,这种气体是( )
A.氨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新、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空气
C.把空气中的其它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会更有益于生命活动
D.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防止空气污染极其重要
7.关于稀有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稀有气体又叫惰性气体
C.稀有气体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D.稀有气体在生产和科研方面有广泛应用
8.木炭与蜡烛分别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燃烧后瓶壁上都有水珠出现
B.燃烧后分别往两个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都变浑浊
C.燃烧时都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D.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9.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要预先在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是( )
A.铁丝 B.硫 C.木炭 D.蜡烛
10.下列对氧气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情况下,氧气总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液态氧用于火箭发动机作为高能燃料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都会发光放热
11.燃放烟花、爆竹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有关烟花、爆竹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
B.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C.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有木炭粉
D.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12.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山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牛奶变酸 B.钢铁生锈 C.农家肥料腐熟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14.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右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发展利用氢燃料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呼吸作用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自然界的水多数是混合物,通过蒸馏可得到纯净物
D.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化合反应,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
16.用水电解器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时,用电源正极与电解器的A 极相连,将电源负极与电解器的B 极相连。所观察到的正确现象是( )
A. A极产生的气体比B极多
B. B极产生的气体比A极多
C. A极产生的气体可被点燃
D. B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
17.
A.蒸馏 B.吸附沉淀 C.过滤 D.静置沉淀
18. 下列方法中不可用于区别蒸馏水和硬水的是( )
A.水蒸干后有固体剩余的是硬水
B.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
C.测密度,密度大的是硬水
D.尝一下,有咸味的是硬水
19.北京在申办2008 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使2008 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
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
C.提高污水处理率
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20.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温度=
A.超临界水可处理有机毒物
B.超临界水是一种新物质
C .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状态
D.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二、填空题(文字表达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
21.书写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物质名称后的括号中写出物质的化学式。例如:
磷(P)+氧气(O2 )五氧化二磷(P2O5)
①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②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
③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④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上述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22.某学生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石蕊试液变成 色,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继续将该溶液加热后,溶液变成 _____ 色,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23.①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为
②熔点―
③在
④氮气常温时很稳定,在高温时不但能和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如锂、镁、钙、铝、硼等)化合生成氮化物,也能与氧、氢直接化合。
⑤氮气主要用于合成氨,由此制造化肥、硝酸、炸药等。
⑥也常用作保护气体,以防止某些物体暴露于空气时被氧气氧化,
⑦此外,用氮气充填粮仓可达到安全地长期保存粮食的目的。
⑧液态氮可作深度冷冻剂。
⑨工业上大量的氮气是从分离液态空气得到。
⑩实验室里可用以下方法制备氮气:加热氯化铵和固体亚硝酸钠的混合物来制备氮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化铵+亚硝酸钠亚硝酸铵+氯化钠,生成的亚硝酸铵,性质不稳定,受热即分解成氮气和水。
(l) 以上叙述中属于描述氮气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叙述中属于描述
氨气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氨气用途的是 。
(2)工业氨气属于 变化;
(3) 写出亚硝酸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若实验室收集一瓶氮气最好用什么方法? 。
24.干冰可作致冷剂,用来保存易腐败的食品,这是因为 ,干冰还可以用作人工降雨是因为 。
25.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
(1) 某同学用A、C 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试管中所放的化学药品是 ,棉花团的作用是 ,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 ,收集好的氧气瓶口向 放在桌面上,收集氧气完毕后,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
(2)若采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集气瓶中放入的固体物质名称是 ;长颈漏斗中加入的物质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用D 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填a 或b)管通入;使用该收集装置验满的方法是 。
26.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l)写出仪器名称:a _ b c ;
(2)指出装置中的错误:
① ;
② ;
③ 。
(3)将装置中的错误改正后,如要用它制取二氧化碳,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7.某学生要净化一杯浑浊的水。
(l)向浑浊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明矾,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有下列仪器和用品,要过滤上述混合物,必须用到的仪器和用品(填序号)是: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铁架台; ④酒精灯; ⑤玻璃棒; ⑥滤纸; ⑦漏斗
(3)过滤后,所得滤液仍浑浊,请你帮助分析可能的原因有 。
四、鉴别、推断及简答题(28 题每空1分,其余每问2分,共14分)
28.现有A、B、C、D四瓶无色气体,用燃着的木条伸入其中,A、C中木条熄灭,B中没有明显现象,D 中燃烧得更旺;再向A、C中倒入澄清石灰水,A中变浑浊,C中无现象,另知B中含大量C。试推断A、B、C、D分别是什么气体。
A B C D
29.现有三瓶无色液体。其中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食盐水,还有一瓶双氧水。请同学们写出鉴别方法。
30.把红热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该由上往下,慢慢地伸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