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试卷

答题中可能用到的数据和资料:

(1)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Ca~40

(2)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3)20℃时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

 

OH

NO3

Cl

SO42

CO32

H

溶、挥

溶、挥

溶、挥

Na

Ca2

Ba2

Fe3+

Cu2

Ag+

一、我会选择(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2题,每小题2分;13~16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棒融化                        B.木材燃烧

C.湿衣服晾干                      D.灯泡发光

试题详情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试题详情

3.在家庭用的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用油           B.食盐       C.味精           D.蔗糖

试题详情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CH4           C.H2O           D.KClO3

试题详情

6.每年五、六月份,人们在桅子花树旁会闻到怡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很小                        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试题详情

7.小京同学今天的午餐食谱是:主食――面包;配菜和副食――炸鸡腿、炸薯片、牛排、奶酪。小京午餐食谱缺乏的营养素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试题详情

8.下列有关汽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汽水的pH为3~4,它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要多喝汽水         

C.CO2易溶于水,所以用来制汽水

D.打开汽水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试题详情

9.造成酸雨的元凶是                                               

A.大量使用塑料购物袋              B.工业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大量使用煤作燃料                D.农业生产任意使用农药和化肥

试题详情

10.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试题详情

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试题详情

11.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B.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C.在化合物里,元素正价总数和负价总数的绝对值相等

D.参加中和反应的氢离子个数与氢氧根离子个数相等

试题详情

12.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分反应后过滤。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滤纸上可能含有铜             B.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亚铁

C.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D.滤纸上可能含有氧化铜

试题详情

13.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错误的是

A.C6H8O6表示维生素C这种物质

B.维生素C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维生素C是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D.1个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

试题详情

14.在下列各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镁带与盐酸反应                 B.生石灰与水反应

C.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D.碳和二氧化碳反应

试题详情

15.两同学围绕蜂窝煤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其中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当煤燃烧正旺时将炉门关上,煤层上方发现蓝色火焰。解释:此时氧气不足而产生的CO在燃烧

B.煤燃烧完后煤灰质量比煤的质量轻。解释: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逸出

C.在煤炉上方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解释:CO难溶于水

D.将煤做成蜂窝状就更易燃烧。解释:蜂窝状的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

试题详情

16.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食品保鲜的办法

B

灭火实例与原理

填充氮气――防止变质

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

放入细铁粉――防止受潮和变质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住宅失火时用水灭火――降低着火点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C

日常物质的区别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

羊毛和化纤――点燃后闻气味

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CH4

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

三种构成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试题详情

二、我会填空(共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17.(3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氮原子     ;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正二价的镁元素       

试题详情

18.(3分)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内部材料主要由金属材料钢铁构成,外部材料聚氟乙烯属于      材料。为确保“水立方”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泳池的水将采用“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         性。“水立方”还设计了循环用水、收集应用雨水等系统,达到了         的目的,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9.(2分)有些物质有毒性,如CO、         等,有些物质有腐蚀性,如NaOH、

      等,这些物质如果应用不慎会危及人体健康。有些物质如食盐虽无毒、无腐蚀性,但长期使用过多也不利于人体健康。

试题详情

20.(4分)用10mL量筒取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试管中,然后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其化学方程式是    。再用试管夹夹住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看到蓝色沉淀变成黑色固体。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题详情

21.(3分)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试题详情

(1) 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下同)。

(2) 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    g。

(3) 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试题详情

三、我会说明(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3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2.(10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1) 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       (填序号,下同)。

(2)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2==2NO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不能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3) 按图F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       (只答一条),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4) 实验室里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出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试题详情

23.(2分)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消毒杀菌,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而HCl、HClO在水中会解离出H+、Cl和ClO,在野外也可以用漂白粉[Ca(ClO)2]对水进行消毒杀菌。

(1) 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2) Ca(ClO)2在水中会解离出Ca2和ClO,我认为在水中起到消毒杀菌作用的离子是____     

试题详情

四、我会分析(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3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

24.(11分)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下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    ,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试题详情

(2) 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    性。下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大试管中的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单质碳的还原性可以用于冶金工业。

试题详情

(3)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      。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研究发现: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如:一氧化碳也能还原氧化铜,也有还原性。从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特点分析,一氧化碳和碳都具有还原性的原因是              

试题详情

25.(6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试题详情

(1) 写出A、B、C的化学式:A      ;B      ;C       

(2) 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五、我会探究(共1小题, 化学方程式每空3分,其余每空1分,共13分)

试题详情

26.(13分)复习时,常用专题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

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组成

试题详情

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      来推断水的组成的。而C实验与      (填实验代号)实验的方法相同。

探究2:研究常见物质性质――氢氧化钠与硫酸是否刚好完全中和

(1)探索: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该溶液的pH<7,说明硫酸过量。

(2) 验证: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反应后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证明研究结论正确

写出(2)出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3:研究常见物质制取――制取氢氧化钠溶液

小京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

小欢同学却说:“这种无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他提出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无色溶液中含有

氢氧化钠

小妮认为小欢的实验方案也不严密,不能证实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小妮设计了另一个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无色溶液中确实

含有氢氧化钠

我认为:小欢和小妮的实验是为了证实小京结论的可靠性,小京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                  。显然小妮的实验可靠性比小欢的实验好,原因是            

六、我会计算(共2小题,第27小题2分,第28小题5分,共7分)

试题详情

27.(2分)化肥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试求:

(1) 硝酸铵中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试题详情

(2) 为了保证某一农作物获得3.5┧氮元素,则需要       ┧硝酸铵。

试题详情

28.(5分)50g Ca(NO32溶液与50g K2CO3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到5g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K2CO3+Ca(NO32==CaCO3↓+2KNO3

请计算:

(1) 参加反应的K2CO3的质量。

(2) 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