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及文综考前指导
二、题型分析:
1、最佳选择题:此题型的特点是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切合题意,其他各项看似也对,但因不够全面、不够深刻就不能成为最佳选项。做题中要反复比较后再选择。
例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的春天”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D )
A.客观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B.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C.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前提条件 D.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级基础
3、序列选择题:此题型的特点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现象或事实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序。做题时要注意先确定最先和最后发生的,而后再排除选择。
例1: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①护国运动⑦“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4、材料选择题(重点):此题型的特点是命题者结合一定的历史事实,给出相应的历史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这一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做题一定要紧扣材料本身。
例1: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B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洪仁?的《资政新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5、读图选择题材料题:也是材料题的一种,此题型的特点是命题者结合一定的历史事实,给出相应的历史地图或图片,要求考生在读懂地图、图片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图片材料的有效信息,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
例: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右边示意图中阴影部分的是c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吴越争霸
D.葵丘会盟
6、多选变单选:此类题型的特点是多选题的变种。做题时要注意
首先确定肯定对的或肯定错误的,缩小包围圈,而后逐条比较选取出正确答案。
例: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B
①到北京拜访中国外务部
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二)审题与解题
1、历史试题的审题,必须解决四个问题:审清时间、主体、条件、核心。
2、解题:(1)直接选取法。(2)排除干扰法。(3)题干还原法。
(一)主干题型:一则材料题、组合式材料题、图表式材料题、图象材料题、混合材料题。
(二)主要设问方式:
二、材料分析题
1、叙述或说明一种历史过程、历史现象或者一种历史认识、历史观点。
2、比较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得出进一步的认识和结论。
3、分析一个历史过程或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后果。
4、挖掘和解释历史资料和含义。
5、概括性和理论性的认识和评论。
(二)解题方法
最实用的操作方法是:第一步,先看设问,明白该题提问的角度、内容和解答要求,加强该材料的针对性;第二步再看材料,对材料的出处、暗语、说明要仔细掌握,对与设问有关的材料,找出关键字、词、句,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确定材料的基本史实和观点;第三步,回归教材,找到课本与材料的联接点,以加强对材料的理解;第四步,设想解答,“根据材料回答”时要紧扣材料提炼回答,“结合所学知识”时,则一定要把相应的问题回到教材中找到相应的内容作答。
即:“带、读、审、联、答”
规范答题:行文要序号化、段落化、条理化、规范化;语言要简明扼要,注意用学科语言表达;使论结合,观点正确,内容全面。
二、解题过程
1、审题:①审题型。包括政史地大综合,还是政地、政史、史地综合;综合性还是开放性;叙述、比较、评价、分析原因等。
②审关键词。主要关注题目的解答方向、发生领域、时代特征和理论层面等。
③审时空范围。
④审综合角度和侧重点。这样解题才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不会误入歧途。⑤审提问与课本的关系。
2、答题:
①认真构思,理清解题思路。先在草稿纸上列出来,答案分几个要点,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分析问题时要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
②规范答题,合理组织答案。非选择题一般用15―20分钟,39题综合题至少要50分钟,所写答案要点与分值基本相当时,就要停下,做下一个题目,等做完后面的题目后,若有时间再补充答案要点。
注意:
a.行文要有顺序,可按时间、空间、学科、逻辑顺序;
b.层次清楚,要点明确,做到“四化”即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规范化;
c.要点要简洁,主次要分明;
d.语言要规范;
e.书写整洁,字迹清楚。
3、检查修改
建议:先入为主,别轻易改动。
检查时,重点检查难题或把握不大的题,但不要轻易改动原来的答案,要尊重原始答案,除非有确切的依据。因为当初做题时,思路清晰,思维活跃,考试的后期,大脑开始疲劳了,思维也没有先前那样深刻、清晰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