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残奥会励志素材

高考资源网http://www.k.s.5.u.com/无臂“蛙人”备战残奥 何军权:体育让我快乐

  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曾说:“看健康人比赛会燃烧你的激情,而看残疾运动员比赛则会震撼你的心灵。”的确,当我们看过中国残疾运动员何军权训练和比赛的场面,无人不为他坚强、自信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所感染,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

  何军权是3岁时因淘气爬到村里的高压变电器上而受伤失去双臂的,失去了双臂的打击,一些人可能会从此自卑和消沉下去,但何军权从小就是一个坚强的孩子,1987年,他走进了学校,为了学习和生活,他学会了用脚写字、吃饭、穿衣等自己想做的事情,样样不差。w.w.w.k.s.5.u.c.o.m

  时间到了1995年,他所在的湖北荆门市选拔残疾运动员,他从此走进了游泳运动这个天地。何军权不知是有游泳的天赋,还是从事体育的悟性好,他很快就脱颖而出,在随后参加的省残疾人运动会上,一举拿到两块金牌。而这也坚定了他从事残疾人游泳运动的信心,他后来系统学习了仰泳、蛙泳、蝶泳、自由泳等各种动作,也开始在国内外比赛中崭露头角,最让他骄傲的是在希腊雅典残奥会上,他一人获得了4块金牌,并连破3项世界纪录。人们还会记得雅典残奥会上,那个戴着金牌,用头压住放在肩上鲜花的画面,人们为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更为他为中国残疾人争得的荣誉而骄傲。

  体育给何军权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也让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标,虽然他现在功成名就,而且已是28岁的年龄,但他却不愿意放弃钟爱的残疾人体育事业,曾经有人提出,包括何军权在内很多人本已身体残疾,如果每天再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将会给他们的身体带来新的伤害。

  对此,何军权说,确实常年在水中进行训练比赛,将会带来关节炎、呼吸道和胃部等疾病,但他从体育训练和比赛中所获得的快乐,要远远超过这些疾病给他带来的痛苦,因此他现在还没有想放弃的念头,只要国家队需要他就会坚持下去。

  目前何军权正在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随中国残疾人游泳队进行紧张的备战集训,对于即将到来的残奥会,何军权既兴奋,又倍感巨大的压力。残奥会在自己的国家举行,这是每个中国残疾人期盼已久的,通过举办残奥会,国人会以更大的热情关注中国的残疾人事业。而压力来自自己能否为中国队取得更多的金牌,各国运动员水平提高很快,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但他也表示,无论如何,自己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再创辉煌。

  说完,他一个转身轻松地跃入池中,又开始了他所追求的给他力量、给他快乐的水中体育人生。

 [故事]“我不会被伤残打倒的”――记残奥会名将、大学生姚娟

  姚娟,残奥会名将、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学生。她以自己残疾的身躯,同命运顽强拼搏,书写了一曲挺立的人生之歌。

 4岁那年,一场疾病让姚娟下肢终身残疾,但她却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并一步步走向成功。迄今为止,她已参加国家级和世界级肢残人运动会近10次,取得了10枚金牌、3枚银牌和1枚铜牌的佳绩。自2000年获得悉尼残奥会F44级女子标枪项目的金牌以来,姚娟始终保持着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对于北京残奥会,姚娟充满了期待:“我渴望能在比赛中夺金,为国争光,也让父老乡亲一睹我拼搏的过程。”

  2004年的一次标枪比赛中,姚娟不幸手肘骨折,正因如此,原本是夺冠大热门的姚娟在雅典残奥会上仅获得第五名的成绩。经过4年的休养,姚娟的伤已基本没有大碍,然而伤病依然是她夺冠路上最大的“拦路虎”,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对此却非常乐观:“我不会被伤残打倒的。我一定会克服伤病对自己心理上的影响,尽力在残奥会比赛中保持最佳状态,展现最佳水平。”

  “多次参加世界大赛让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我的教练和朋友们给了我很多鼓励。”随着北京残奥会的临近,很多运动员会感觉到压力,而赛前的姚娟却显得平静从容:“我们领队曾经对我说‘如果你能在残奥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那我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那种真心的期待,让我振作了起来。”

  “2000年悉尼残奥会夺冠的经历不是我前进的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2004年雅典残奥会的挫折让我感悟了很多。现在的我,不论是从身体状态上来说,还是从技术上来说,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失败已然成为姚娟走向成功的桥。

  这一阶段,姚娟和她的队友们一直都在南京仙林集中训练,每天大概训练6个小时,酷暑天气在无形中增加了她们训练的强度,然而这些女孩们心中始终怀揣着运动员最朴实的信念――“没有汗水就不会有收获”。

  在北京残奥会上,姚娟将代表中国队在自己拿手的标枪和铁饼两个项目中向金牌再次发起冲击。她的梦想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能看着五星红旗在首都上空冉冉升起,听着国歌响彻奥运场馆,回荡华夏大地,而她的付出必将为她实现梦想增添砝码。

中国残疾人赛艇选手的故事:直面坎坷 笑对人生

  中新网9月4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前来北京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们,以顽强的意志诠释出一个个不为人熟知的与命运抗争的故事。中国赛艇队的周杨静和单子龙,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在风景秀丽的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来自17个国家的选手正在这里进行适应性训练。 
 中国混双赛艇的两名运动员,男选手叫单子龙,女选手叫周杨静,两位选手今天划了12公里,运动量相当大。

  虽然在水面上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异样,回到岸上,才能真正感受到他们的特殊。周杨静因车祸高位截肢,单子龙双腿被严重烧伤,腿脚变形。为了参加残奥会比赛,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努力,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在赛场上用心灵感受竞技的荣耀与胜利,为奥林匹克精神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周杨静表示,那时候就想只要参加奥运会,能给自己的人生轨迹增添一道美好的回忆。而单子龙坦言,届时只要发挥出水平就足够了,不得奖牌也无怨无悔。

7年前梦想攒钱上京看奥运

  “我从小就爱蹦爱跳爱运动,7年前,我一知道北京申奥成功,马上决定要多攒些钱去北京看奥运。”单子龙说,6岁时一场意外,他双腿被严重烧伤,造成残疾。单子龙虽然身患残疾,却有1.82米的身高,而且爱好体育。

  单子龙家在增城的石滩镇,家庭条件不错,但他认为自己不能一辈子靠家人供养,一定要学一门手艺将来养活自己,十多岁时,他只身来到广州学习美容美发,其后,他又辗转在珠三角打工当理发师,数年前,在家人的支持下在家乡的小镇上开办了自己的理发店,当起了小老板。

  “当理发师是为自己找条出路,但与理想无关。”他说,经营理发店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体育节目。7年前,在电视上看到北京申奥成功的画面,他第一个反应是,攒钱,上北京看奥运。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有机会成为赛艇国家队员,甚至赢得2008北京残奥会的参赛资格。

  和单子龙相似,在成为赛艇国家队员之前,大专毕业的周杨静,在广州天河区一家通讯公司做文员,月薪1500元,虽然中学时期练习过轮椅网球和轮椅击剑,曾参加过全运会,在轮椅击剑项目获得团体第三的成绩。工作之后,她虽然心怀期待,却认定自己与体育再无交点。

  说服家人进国家队集训

  2006年初,国家开始筹建赛艇国家队,选拔运动员的通知下发到地方各级残联。经常去残联打听有没有体育训练之类消息的单子龙被教练和专家选中。

  单子龙将自己入选的喜讯告诉家人,家人感到意外和不解,“理发店怎么办?当运动员那么辛苦,好端端怎么自找苦吃?”相似的疑问接连被抛到单子龙的面前,“我不管,决定了就去做,更何况这才是我的理想。”入选当晚,他收拾行囊,翌日一早就跟教练踏上了前往广东省船艇训练基地的路途。

  周杨静由于中学时候,参加过轮椅网球和轮椅击剑的专项训练,在赛艇国家队筹建之初,她就是一个种子选手。当残联的负责人找到她和她家人时,她自己还未表态,家人就首先表示了反对的意见。小时候,周杨静因车祸失去右腿,家人认为,身体的残疾给她带来太多苦难,而且,此时她已有稳定工作,相比于其他残疾人已经算十分优裕,所以,实在没必要去吃这份苦。

  “我自己心里也有很多想法,也很矛盾,但我知道体育给了我很多,我想回去。”最终,她说服家人,进入国家队集训。

  “我们靠苦练练出默契”

  经过一年多的集训和筛选,单子龙、周杨静最终成为残疾人赛艇国家队员,和其他6名队员一起,继续留在广东省船艇训练基地训练。由于体力和技能等程度相对近似,他们成为男女双人双桨艇的搭档。然而,磨合的过程却甚为艰难。因为周杨静没有右腿,身体两侧的平衡力稍差,如果单子龙不设法加强右侧的平衡力度,赛艇很容易在行进中偏航,此外,两个人起桨落桨的动作必须一致,不然无法保证赛艇的航速。为了练出一致的起桨落桨动作,两个人常常“偷练”,就是每天的集训过后,自己再偷偷练习。

  “我们靠苦练练出默契来。”单子龙说,残疾人运动员的锻炼强度和健全人运动员相去不远,锻炼当中的伤痛也必不能免,残疾人运动员最艰难之处就在于,由于肢体残疾带来身体机能缺失,在平衡、配合等方面,要比健全人运动员付出更多的艰辛。

  大赛在即避见家人

  2007年,单子龙、周杨静搭档先是在德国慕尼黑的残疾人赛艇世锦赛上获得男女双人双桨艇排名第七的好成绩,顺利获得2008年北京残奥会参赛资格,继而在韩国举行的残疾人亚洲赛艇锦标赛上获得男女双人双桨艇项目冠军。

  “两年的时间那么短,他们很刻苦,才会如此出色。”教练刘晓春如此评价这一对搭档。参加在韩国举行的亚洲锦标赛时,单子龙的左脚腕关节拉伤,一痛就是3个月,他差点放弃参加残奥会了,“大家都劝我顶住,队里为我找最好的医疗,连家人也说,一定不能放弃。”单子龙说。

  残奥会进入倒计时,单子龙和周杨静不约而同地开始回避家人朋友的关心和祝福,“有很多压力,因为知道大家对我们的期望。”周杨静说,平时周末家人会来训练基地探望她,但现在她时常关机,也交代家人不必来看,“要抓紧每分每秒不能分心。”这个周末,单子龙的姐姐要来看他,他在电话里说:“心情太紧张了,真怕见到你!”

  人物档案

  周杨静,27岁,女,广州人。2006年初经选拔进入赛艇国家队。此前,周杨静大专毕业,在广州市天河区一家通讯公司做文员。w.w.w.k.s.5.u.c.o.m

  单子龙,25岁,男,广州增城人。在进入赛艇国家队之前,单子龙在广州学美发,先后在广州、东莞等地做理发师,后来在家乡增城开办了自己的理发店当起了小老板。2006年初,他因为良好体格和刻苦精神成为正式的赛艇国家队队员。

  周杨静、单子龙在2007年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残疾人赛艇世锦赛上获得男女双人双桨艇项目第七名,赢得2008北京残奥会参赛资格,同年,他们参加在韩国举行的亚洲残疾人赛艇锦标赛,一举夺得男女双人双桨艇项目冠军。

故事]谢青:自信面对人生 成功从信任开始

  在泳池里训练的残疾运动员有的会向一侧偏倒;有的只用手臂拨水;有的偶尔撞到水线。但他们的动作娴熟而又敏捷,好似表演艺术家。他们往返数次,耐而不烦地继续着。

  谢青是盲人S11级游泳运动员。身材瘦弱的谢青看起来很自信,左脚拉伤让她走路显得有些不便,在采访中能感受到她是个很开朗乐观的女孩,由于先天遗传视神经萎缩,她的视力已完全丧失。

  她自9岁在盲校的活动中接触到水,开始对这从来没有用自己眼睛看到过的神奇物体产生了感情。年幼的她就这样执著地追求了11年,从业余爱好者成为北京队的队员;作为职业选手又夺得全运会冠军和创造世界纪录。

  “在训练中她很刻苦,有良好的水感。”教练员赵玲玲评价谢青说,“在训练中很配合和信任教练,盲人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最主要的是运动员对教练的信任,只有信任才会听从教练的指导,才会有进步。”

  最艰难的一段就是2005年8月到10月,由S12级半盲变成S11级全盲期间的训练。那时的谢青已看不到水线和标记的模糊影子,训练中不停的撞到水线和池璧,连到终点撞线都要教练提示,破旧的训练馆设备并没有现在训练管理中心那么完善,很容易撞伤和划伤,甚至泳帽都不知划破多少,没办法就穿着衣服避免划伤坚持训练。她毅然以坚定的步伐走在这条路上。

  自幼父母离异,奶奶把她带大。奶奶从远在郊区家里赶到盲校接她去训练再把她送回学校,再回到郊区家里,就这样奶奶为她每周奔波在市区与郊区的路上,而今奶奶也因病离她而去。

  在管理中心的训练期间谢青再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这里有国际标准的场馆,没有路途的奔波,有专门的健身和娱乐设施,训练也有合理化的安排,感觉很轻松,心情也很愉悦。教练员对他们的训练有明细化的方案,针对不同队员施以不同的训练方案,教练员赵玲玲说:“国家交给我们任务,我们就要为国家队的队员负责。”平日里她会用各种训练方式来调节运动员枯燥的训练生活,在心理上给他们调适和鼓励,让他们感受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因为他们只有调适好心态才能自信地去面对人生,面对挑战。

  这是一个大家庭,他们彼此互帮互助,在他们的生活里没有自卑,没有障碍,在生活里更多是积极进取的训练和丰富的业余生活。“我在这里最大的感受是成绩进步很快,大家之间的相处很和谐,这里的生活像一个幸福的家。”谢青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

吴晴:有梦想就能腾飞

在本届残奥会上,黑龙江省共有6名参赛选手,其中齐齐哈尔市田径运动员吴晴,是中国残奥会代表团运动员中年龄较小的。今年20岁的吴晴,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以27米的成绩,一举夺得了女子标枪脑瘫组F35级比赛桂冠,同时打破该级别的世界记录。
     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人们期盼这位初出茅庐的小姑娘,有更大的作为,实现自己多年来的梦想。

吴晴是一个不幸的女孩,由于先天性脑瘫,她的双腿蜷曲得很严重,根本不知道正常人自在走路是什么滋味。17岁那年,一次机遇改变了她的命运。

2005年,吴晴17岁,居委会主任见她十分爱好体育,就把她推荐到市残联。在市残联的帮助下,吴晴来到省残联运动员训练基地,开始了她的运动生涯。

吴晴首先练习的是100米短跑。每天早晨5点半出操,上午三个小时的体能训练,下午一个半小时的跑步训练……这是吴晴每天主要的生活内容

训练是艰苦的,由于腿不听使唤,吴晴没少摔跟头。为了提高成绩,吴晴花30元钱买了两个沙袋。从此,无论训练还是平时走路,吴晴的腿上总是带着两座“小山”。不知情的人会奇怪地盯着她看,可吴晴不管那些,因为这样的负重训练能提高自己的成绩呀。一个多月后,吴晴把沙袋卸了下来,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成绩果然提高了一大截。她高兴地跳了起来。经过刻苦训练,在2006年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吴晴取得了女子100米、200米短跑T35级两块银牌;2007年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吴晴以0.02秒的微弱之差夺得100米短跑T35级亚军。

2006年末,吴晴开始转项练习标枪。一开始,她只能在旁边看老队员上课,这跟人们常说的“偷艺”差不多。吴晴没有标枪,就用胶球练习。在没有教练指导的情况下,吴晴天天用胶球对着墙壁练习,一天至少练100多次。刚刚练习的那几天,吴晴的肌肉拉伤,胳膊根本无法抬起来。

正常人投掷标枪是将腿、腰、躯干、胳膊形成弓形,集全身力气于手臂将标枪投掷出去。吴晴的下肢灵活度和力量不能与正常人相比,她主要依靠手臂的力量投掷。过了一段时间后,吴晴在教练的指导下,技术动作越来越标准,成绩也凸显出来。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吴晴第一次参加标枪比赛就打破了世界记录。同时,她也是我省在这次比赛中惟一打破世界记录的人。当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时,吴晴哭了。这个冠军来得太不容易,背后的辛酸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

8月3日,齐齐哈尔市人大、市政府有关领导专程到南京看望备战中的吴晴,她对来自家乡的领导说:“我要刻苦努力训练,争取拿一个世界冠军为家乡争光,我相信自己会取得好成绩!”

开朗、乐观、向上的吴晴,就像标枪一样,可以冲破一切阻力,直达目标。生活的磨难没有摧毁她,训练的艰苦没有吓退她。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憧憬,吴晴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体育让吴晴摆脱了原有生活的阴霾,开启了生命的温暖春天。

生命是一场奔跑――记中国残奥田径队员王芳

 经典影片《阿甘正传》中,天生残疾、轻度智障的阿甘用不停的奔跑改变了他的人生,也感动了无数人。

    残奥会的田径赛场上,来自天津的姑娘王芳,更像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女版阿甘,她也用不停的奔跑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和色彩。

    四年前的雅典残奥会,王芳以绝对优势先后夺得女子T36级100米、200米两个项目的金牌,并打破了这两个项目的世界纪录。

    四年之后,王芳又站在北京残奥会的赛场,在13日进行的T36级200米决赛中,她以绝对优势卫冕成功,获得她的第三枚残奥会金牌。

    “没跑到一半,我就感觉这块金牌是我的了。”在比赛中,王芳显示出超人的实力,起跑后一马当先,半程不到就遥遥领先,最终比第二名快了将近两秒钟。

    刚冲过终点,王芳就摔倒在跑道上,她的表情略显痛苦。“最后冲刺时,我的鞋钉在跑道上挂了一下,所以摔倒了。”站起身后,王芳身披一位观众递给她的国旗,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

    “能够再次拿到冠军,而且是在北京,太激动了,观众给了我巨大的动力。”

    王芳说:“我现在最想感谢的就是我的教练。还有我的家人们,我知道他们此刻都守在电视机前看我的比赛。祝他们中秋节愉快!”

    由于先天性脑瘫,王芳的智力和身体发育水平从小就明显低于同龄孩子。但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王芳并没有感到自己和别的孩子太大不同,6岁的时候她还走进健全人的小学。可是,尽管非常努力地学习,王芳依然无法跟上功课,最终转到了启智学校。这次转学让要强的小王芳受到了深深的伤害,长时间生活在阴影之中。

    是跑步,让王芳重新找回了自信,最终改变了王芳的命运。1999年,王芳进入天津市残疾人田径队,她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王芳刚来田径队时连路都走不稳,四肢协调能力差,当时谁也没想到她能成为世界冠军,”王芳的教练闫建华说,“不过,这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服输,虽然她的脑子理解问题慢,但训练从不打折扣,练得比谁都苦。”

    漫长的跑道、无尽的奔跑。在别人看来枯燥乏味的跑步却让王芳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天道酬勤。这位当初路都走不稳,连200米都跑不下来的姑娘,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终于破茧化蝶。全国残运会、世锦赛、雅典奥运会……一路跑来,王芳一次次创造着奇迹,在她所参加的国内国际大赛中,她几乎从未失手,将女子T36级100米和200米变成了自己的领地。从第一次参加国际一级赛事到今天,王芳拿到了20多枚金牌,取得了无数的荣誉。

    “除了训练、比赛外,我业余时间喜欢看书,还爱动手绣十字绣。”

    跑步并不是王芳生活中的全部,冠军也不是比赛的全部意义。放松地去享受比赛,去展示自我的风采,是王芳的想法。

    成功卫冕了200米后,接下来王芳还将参加100米的比赛。王芳在发布会上说:“我已经做好了比赛的准备,但我并不会想太多,放松自己、放松地跑就好了。”

单腿女飞鱼游进北京奥运 坚持七年终于实现梦想

      成都商报讯   8月的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将看到一个没有左腿的女孩和正常人同场竞技,而9月的北京残奥会,她又将登场亮相―――她叫娜塔莉?杜?托特,南非游泳运动员,24岁。2001年一场车祸夺去了她的左腿,但是她的奥运梦想却从未熄灭,七年的坚持,她终于实现了梦想。

  今天是北京残奥会倒计时100天,娜塔莉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展示,面对苦难最重要的是不放弃,勇敢地朝着梦想不断前进。昨日,她接受了一家北京媒体的采访,谈到四川地震,当她得知死亡人数已经超过6万时,沉默了一会儿,她说道:“尽管我的经历与中国地震相比微不足道,但我想对每一个受到地震影响的人说,希望大家重新拾起梦想,要努力不放弃,一切都会过去!”

  和健全人比拼勇夺世界第四

  5月4日,娜塔莉在公开水域世界锦标赛上获得第4名,成绩为2小时2分7秒,根据规定,进入这次比赛前10名的运动员将获得参加北京奥运会女子10公里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的资格,这样娜塔莉成为第一个同时参加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运动员,也是第一个参加奥运会游泳比赛的截肢运动员。

  10公里公开水域游泳是北京奥运会新增项目,将于8月20日在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举行。在世锦赛50名参赛者中,娜塔莉获得第4名,仅比第一名的成绩慢了5.1秒,从水中上岸的时候,娜塔莉掩面而泣,她解释说在截肢时都不曾落泪,如今只是因为太激动了,“以前的一幕幕像电影镜头一样从我眼前闪过,我望着教练,想着远在家乡的父母,我想此刻他们都在为我落泪。”

  失去左腿她要挑战一切障碍

  6岁时,娜塔莉在碧波池中埋下参加奥运会的梦想,2000年,年仅16岁的她成长为南非游泳界的新星。错失悉尼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让娜塔莉有些失落,然而一年后的一场车祸更让她痛不欲生。那天,娜塔莉结束训练后骑着摩托车去上学,当她经过停车场时,一辆货车猛地冲出来撞上了她。她和摩托车一起飞了出去摔在地上,钻心的疼痛让娜塔莉站不起来,她看着血淋淋的左腿,只是在嘴里喃喃自语:“我的左腿没了,我的左腿没了。”医生花了整整一周试图挽救这名年轻运动员的腿,然而在这之前,坚强的娜塔莉已经做好了整条腿被截肢的准备。最后,娜塔莉左腿从膝盖以下被截肢,她终生要与假肢为伴。

 “手术后是队友们的刺激让我有了重新参加奥运会的想法”,娜塔莉回忆说,在生命最绝望的日子里,平时训练的队友常去看望她,但是她受不了那么多的安慰和同情,甚至故意将被子掀起来,露出左腿“吓唬”他们。“就在那时,我也下定决心,要挑战一切挡在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我和正常人是一样的。”手术后三个月,娜塔莉回到泳池训练,与以前不同,她需要用假肢走路,直到准备活动时再脱去假肢站在出发台上。         最开始回到泳池时,娜塔莉很不习惯,她最大的劣势是只能依靠右腿打水,这就像赛艇中的双桨比赛只能用单桨一样。为了弥补失去左腿打水的损失,娜塔莉只能依靠艰苦的训练和不屈的斗志,为了训练右腿的能力,她每天在水里泡10多个小时,花几个小时在岸上跑步,付出的努力要比常人多得多,她说:“你知道我不能游得太快,因为游快了腿容易抽筋,我只能更多依靠双臂。”

  七年坚持终于实现奥运梦想

  2002年,娜塔莉代表南非参加了英联邦运动会,成为国际泳坛首位参加健全人游泳比赛的截肢运动员,并进入了800米自由泳决赛。娜塔莉再度亮相让观众十分惊讶,面对从诧异到敬佩的眼光,娜塔莉表示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比赛,“比赛时我从不考虑失去左腿,而是竭尽全力,这是我敢于挑战健全运动员的关键,我与健全运动员有着共同的奥运梦想,我们是平等的。”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娜塔莉所向披靡,一人独得5金,在南非人民心中,她依然是南非游泳的骄傲。2007年,娜塔莉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在全非运动会上,她战胜所有健全运动员,勇夺1500米自由泳冠军,并和队友合作获得了女子4×200米接力赛的金牌。

  2004年娜塔莉再次与奥运会擦肩而过,因为毕竟失去了左腿,娜塔莉意识到在短距离项目上她已经很难实现儿时的梦想,因此她将训练的重点放在了长距离项目上,比如1500米、10公里的比赛,娜塔莉说:“我要证明,即使只有一条腿,我依然能游得很远。”

  2008年,终于,娜塔莉的奥运梦想实现了。她又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和正常人一样奔跑,像她的同胞皮斯托留斯一样,她真诚地希望四川地震中受灾的人们能和她一样,朝着梦想不断前进。本报记者盖源源

  无腿飞人梦想2012年奥运会

  在南非还有一位运动员一直没有停止过参加奥运会的梦想,他就是21岁的奥斯卡?皮斯托留斯。

  皮斯托留斯出生时没有腓骨,出于保护需要,在11个月大时双腿膝部以下被截肢,靠一双义肢行走。他从小就表现出运动天赋,多次在南非国内正常人的比赛中夺冠,参加过数次健全人国际比赛及2004年雅典残奥会,目前是男子100米、200米和400米的残疾人世界纪录保持者。然而今年1月,国际田联认为其“刀锋状”假肢容易让他在比赛中得到高于常人的帮助,因此做出决定禁止他参加健全人的国际比赛。

  皮斯托留斯坚持上诉,终于等来了令人欣慰的结果,5月16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作出裁定,表示皮斯托留斯不会从假肢中获得帮助,符合参加健全人比赛的资格。

  皮斯托留斯要参加的奥运项目是男子400米跑,目前他个人最好成绩是46秒46,距离该项目的奥运参赛标准45秒95还差一些,留给他准备北京奥运会的时间不多了,但是皮斯托留斯始终充满希望,“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决定对残疾人来说很有意义,真理出现了!我再次有机会去追逐我的奥运梦想,如果2008年不行的话,也会是2012年。”(记者 盖源源)

李岩松:永不放弃的追梦人

来自北京的26岁残疾人运动员李岩松,年轻的脸上常挂着阳光般的笑容,尽管他所看到的世界是模糊的,但这位残奥会火炬手的目标却是清晰的,那就是在北京2008年残奥会上卫冕4100米接力比赛金牌,并赢取200米、400米赛的奖牌。

李岩松生性好动,从小就喜欢跳绳、踢球、跑步,小学时被选进体校练田径。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做冠军梦,为此不怕吃苦拼命练习。可谁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视力却开始明显下降。直到有一天,大夫跟他说,他的视力已不适宜从事剧烈运动。难道冠军梦就这样破灭了?刚满18岁的李岩松没有放弃,他来到了北京残联运动队,继续为圆自己的冠军梦而努力。

“练田径枯燥、乏味,整天在操场上跑大圈儿,可没少吃苦……”李岩松说的是实话。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每天天蒙蒙亮就在跑道上开始了一天的训练,一直练到周围的楼群出现模糊的灯光。由于李岩松的视力只能看到二三米的距离,跑步时远处的跑道根本看不见,而且一到弯道便不自觉的串道,跑了冤枉路影响成绩。为此李岩松放弃休息,自觉加大锻炼强度,一遍遍在弯道上找感觉,双脚都磨出了血泡,全身肌肉酸疼让他难以入睡。“抓紧练、努力练、跑出成绩、跑出精神”成为李岩松的坚定信念。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全国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得了三项冠军并打破了全国纪录。

2002年4月,正当李岩松积极备战世界盲人运动会,向世界冠军冲击时,他的父亲被确诊为白血病晚期,他多么想陪在父亲身边,尽做儿子的孝心,但他还是以比赛为重,投入到了紧张的训练中,虽然有着万分的不舍和牵挂。当李岩松比赛完回到北京时,他的父亲已经离开了人世。他感到心痛万分,内疚不已。“一定要取得世界体育冠军!”李岩松在悲痛中发下了重誓。此后,他在教练的指导下,更加刻苦和勤奋地训练,在韩国举行的“远南”运动会上,经过顽强拼搏,最终取得了四个项目的冠军。当他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当庄严的国歌响起时,李岩松的心情格外激动,他终于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告慰了父亲的在天之灵,也实现了自己的世界冠军梦。

如今,李岩松在国内国外的比赛中已经获得了不少的冠军,但他并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虽然是残疾人,他却丝毫没有自卑感,认为自己跟其他健全人没什么不同。他认为,做人重要的是要有目标,残疾人要面对现实,要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作为北京市“五四”奖章获得者,李岩松正走在人生的大道上,为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而不懈地追求着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张海东

1969年秋,张海东出生在江苏启东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当他刚满周岁,正在学步之时,不幸便来到了他身边――一场高烧过后,他的双脚瘫痪,无法直立(小儿麻痹后遗症),成为一个终生无法直立行走的残疾人

1987年,为圆自己的运动梦,张海东开始用业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在南京市盲人学校体育教师王兴江的引导下,他开始了人生旅程中一项艰难的跋涉。由于当时残疾人体育没有专用的场地和训练器械,张海东和他的老师完全是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克服诸多困难,从事业余训练。他每天下班后、节假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数年如一日地摇着轮椅车,用两个多小时,往返十几公里赶去盲校一个几乎露天的棚子里坚持训练。寒冷的冬天,他曾多次连人带车摔倒在冰天雪地里,半天爬不起来;炎热的夏天,挥汗如雨,他以超人的毅力承受着高强度的训练,每天的训练量常常以数十吨计算

为了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风采,张海东从不满足仅仅去拿第一名,而是将奋斗的目标放在让外国选手难以超越的重量上,他在美国亚特兰大残奥会上取得的成绩国际上多年无人能接近。然而这些年来,他依旧是异常自觉、刻苦地从难从严训练,不断挑战自我,冲击运动极限。在国内外所有重大比赛中都遥遥领先,让世人叹为观止。

盘点北京残奥会传奇故事:不屈人生在竞技场升华

选手们能够披金挂银载誉而归固然可喜,但在追求“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赛场上,每一个参赛者都可以称之为英雄。淡化了比赛的胜负,我们眼中的运动员不再单单是一个个成绩的载体,而更是鲜活的人――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而在北京赛场上,他们的传奇故事也被世界见证着,让世界感动着……

八届参赛八届夺金:"轮椅枪神"辉煌人生传奇

下肢残疾的瑞典“枪神”雅各布松是残奥会的“八朝元老”,他在1980年首次参加在荷兰举办的残奥会,就夺取了一枚金牌和一枚铜牌。当时,他才15岁,父亲是他的教练。此后,雅各布松延续了每届比赛都有金牌入账的势头,在此后两届都获得一枚金牌,巴塞罗那、亚特兰大和悉尼都有两金入账,雅典残奥会上他则创纪录地夺取了四枚射击金牌。

  北京残奥会,这位坐在轮椅上的“枪神”射落了三枚金牌,这几乎是他能挑战的全部。R1级男子10米气步枪立射-SH1、R7级男子 50米自选步枪 3×40-SH1和R6级混合组 50米自选步枪卧射-SH1的三枚金牌,将他的总金牌数改写为令人难以企及的16枚。

  今年43岁的雅各布松有先天性残疾,只能坐在轮椅中参加射击比赛。他出身于一个射击之家,他的两个兄弟也曾是射击选手。他从七八岁就开始练习射击,其国际射击比赛生涯已经达到了29年,在他看来,“除了射击,我没有其他任何的爱好了。”而他也偶尔参加一下健全人的运动会,挑战他们,今年四月他还曾到北京与其他选手参加“好运北京”测试赛。

  雅各布松射击以外的时间也都投入了有关的工作中,他为瑞典残疾人体育组织工作,也举办讲座和研讨会,研究体育方面的知识。另外,他还是瑞典的一个励志的楷模,他经常受到一些公司的邀请去讲座,鼓励他们的员工,让他们更乐观,更坚强。

水立方“五金女皇”:“双奥战士”娜塔莉

对于25岁的南非姑娘娜塔莉来说,“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是可以做到的事情。失去一条左腿的她是游泳项目唯一的“双奥战士”――既参加夏奥会又参加残奥会比赛的运动员。

  娜塔莉曾经是南非泳坛的希望之星,但2001年突发车祸失去了一条左腿。虽然遭遇意外不幸,但她还是坚信,生命的悲剧,不在于你没能达到目标,而是你从未定下任何目标。在北京奥运会上,她参加了女子10公里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第16名的成绩让娜塔莉感到一丝失望。

  不过在北京残奥会上,娜塔莉成为了“水立方”里星光熠熠的焦点。在比赛中,她包揽了50米、100米和400米自由泳、 100米蝶泳和200米混合泳5项冠军。不过娜塔莉还有着更为高远的梦想――不仅要游到2012年的伦敦,还要在奥运会参加800米自由泳和公开水域,在残奥会参加所在级别的全部七个单项比赛。

乒坛“维纳斯”:独臂过关斩将创历史

 用右臂肘下残存的部分夹着球抛发,金色的马尾辫和着她击球的节奏轻盈翻飞,被誉为“乒坛维纳斯”的波兰独臂美少女纳塔莉亚?帕蒂卡,将这样健康潇洒的形象同时烙印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乒乓球赛场。

  征战北京奥运会后的24天,再度出战北京残奥会,帕蒂卡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个同时参加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乒乓球运动员。不过对于自己创造的纪录,帕蒂卡显得很轻松:“虽然在北京奥运会的团体赛中输给了对手,但能和世界顶尖运动员同场竞技我很开心。参加奥运会是我的梦想,如今梦想已经成真。”2000年悉尼残奥会,11岁的帕蒂卡成为当届最年轻的选手;四年前的雅典残奥会,帕蒂卡勇夺第十级别女子单打冠军,在北京奥运会上,她又成功卫冕了自己的金牌。

帕蒂卡的自信源于她多次参加健全人比赛积累下的丰富经验,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快乐的挑战”。怀着和健全人一争高下的信念,帕蒂卡出现在2005年不来梅世乒赛上,甫一亮相便使满座皆惊。2007年帕蒂卡第二次站在国际乒坛最高舞台,虽然0-4不敌中国选手郭跃,但她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今年二月的广州世乒赛,帕蒂卡再次写就奇迹,在团体赛首轮对决中击败新加坡球星李佳薇。

  1989年,帕蒂卡诞生在波兰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出生时,她就被发现天生缺少右前臂。“从小残疾并没有给我带来不幸,七岁的时候,看到大我四岁的姐姐经常去俱乐部打乒乓球,我想她行我也行,慢慢地,我从这项运动中感受到了快乐。”从未向命运发出过抱怨的帕蒂卡反而有了更多奋进的理由。

  右臂不健全,使帕蒂卡打起球来总是难以克服平衡上的障碍,因此训练和比赛都要付出比常人多一倍的体能。“我每天要花五个小时训练,特别是腿部力量,但我不觉得比别人苦。”对自己的付出总是轻描淡写的她,在赛场之外有更大的野心――“希望能攻下心理学学位,同时把乒乓球发展成自己的事业”。

9月15日下午,北京残奥会五人制(盲人)足球预赛最后一轮比赛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橄榄球场举行,此前均保持全胜纪录的中国队与巴西队相遇,在巴西队先入一球的不利局势下,中国队9号队长王周彬单骑闯关连过对方三名防守队员破门得分。最终双方以1比1战平,携手晋级决赛。

中国足球不行? 盲人国脚踢开“误区”

  中国盲人足球队明天将在决赛中迎战卫冕冠军巴西队,这支让世界第一劲旅都颇感头疼的球队,实际上只是一直刚刚组队两年多的年轻球队。在北京残奥会的征程上,中国队历经苦战、绝杀等多重考验,并在循环赛中与巴西队打成平手,创造了中国各支足球队中最辉煌的成绩。

  中国盲足的国脚们虽然视力上有所残疾,但脚下技艺精湛,盘带突破、过人配合水平相当高,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先天上身体对于欧美强队上的不足,这样的一支队伍取得连续击败阿根廷、西班牙等强敌的辉煌战绩,虽是“爆冷”但也不在意料之外了。

  在主要用脚来踢球的足球项目上,中国人并非全都技不如人,盲人国足就给中国足球这坛死水吹来了一丝清风,而心无旁骛,可以说是这支球队成功的最大原因所在。在这支球队中,有的队员为了踢球放弃了自己赖以谋生的工作,有的队员备受多舛命运的折磨,这支球队的队员们大多家境贫寒,仅一人有工作,其余都是“学生军”……但正是他们对足球的爱、不可不扣、纯净的爱,让他们走上了残奥会的荣耀殿堂,博得全世界的尊重。

四肢残疾选手征服命运 网球场执教健全人

  在残奥会轮椅网球比赛中,有一个四肢残疾级别,参赛的运动员必须将手和球拍捆在一起才能打球,有的运动员甚至还需要别人辅助发球。在这个级别中,有一位叫尼克?泰勒的美国选手,他虽然也不能用手来发球,但他却也不需要别人帮助,聪明的尼克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发球方式。

  尼克?泰勒将左手和球拍用绳子连在一起,右手控制电动轮椅,用脚发球,这套独特的打球方式,不是别人教的,而是尼克自己研究出来的。今年29岁的他生下来的时候就四肢残疾,虽然前后做了35次手术,但是仍然没有什么起色,当时家里人都很绝望。尼克的妈妈表示,当时医生告诉自己,尼克将来生活肯定不能自理。另一个医生甚至说他只能躺在床上过一辈子。

然而尼克现在的状态令人惊讶。他不仅是雅典奥运会四肢残疾双打冠军、单打季军。还连续三年获得国际网联四肢残疾双打年终排名第一,并且在99年的时候还获得美国网协年度最佳轮椅网球运动员。

  而在生活上,尼克自己能做的事也决不麻烦别人。有时他还会主动去帮助别人。尼克的队友表示,尼克是一个好人,他常去医院看望那些残疾孩子,并鼓励孩子们多参加体育活动,勇敢面对人生。尼克说,自己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任何能做的事情去帮助那些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

  作为打了15年轮椅网球的职业球员,尼克还在大学教健全人打网球,并举办一些比赛。尼克说他见证了轮椅网球从无到有并逐渐完善的过程,他会为这份他热爱的事业继续努力下去。

27岁的苏桦伟参加了四届残奥会,是香港残奥选手的代表人物, 自1996年起,每一届都有金牌进帐。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他就做为旗手,引领中国香港代表团步入“鸟巢”。15日夺得200米跑T36级的冠军,领奖之后,“鸟巢”内响起了刘德华演唱的《中国人》,听觉有障碍的苏桦伟却听得很真切。苏桦伟身为刘德华旗下公司员工和刘德华朋友,听到“华仔”的歌格外有感觉。

  “平时在公司里,我就叫他华仔,不叫老板的。有时候,也叫‘刘生’。”苏桦伟和刘德华的关系密切。为了能够让苏桦伟安心训练,刘德华特别安排苏桦伟到他旗下的公司工作。没有比赛的时候,苏桦伟就在刘德华的公司里上班,负责把图片上传到电脑中。苏桦伟透露,刘德华对自己很好,如果平时因为训练或比赛请假,公司从来不扣他薪水

苏桦伟不仅跑得快,还有演戏的天分。二00六年,一部名叫《十二秒五八》的电影在香港上映,故事的原型就是苏桦伟,男主角也是苏桦伟。这部影片让无数人知道了苏桦伟,一个钟爱跑步的“香港版阿甘”。

  一九八一年,一对广州夫妇在香港佛教医院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取名苏桦伟。半年后,因黄疸病,苏桦伟被送进医院,但不幸被查出患有肌肉痉挛症,之后他又患上了弱听,以致说话发音不清。但是,疾病无法掩盖他的运动天赋,他被香港体育学院教练发现后,经过刻苦的训练入选香港田径队,并参加了一九九六的残奥会。

  “我很喜欢跑步时风吹过脸颊的感觉。”苏桦伟的话,有着阿甘的味道。

千万身家搁一旁 快乐乒球金不换

 44岁的轮椅运动员高延明,也是鞍山高新公司老板,资产超过两千万。从运动员到千万富翁,从健全人到高位截瘫患者,再从成功企业家到残奥乒乓健儿,这位“传奇人物”的人生角色戏剧性地变化了几次。

  20多年前,从沈阳体育学院毕业的高延明,是一位体操专业的高才生。从事了几年体育教育,他转投商海,于一九九三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从事自动化办公用品的代理和销售。将“体操王子”李宁的创业经历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高延明凭借自己的才智和韧劲,赚出了千万身家。

  就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命运和高延明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一次运动意外让三十三岁的他跌落人生最低谷。在一次游泳中他突发意外,腋窝以下完全瘫痪,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而接触乒乓球更是纯属巧合,起初只是一种康复手段的小小银球,却让他一发而不可收拾。

  2006年,42岁的高延明入选国家队。从那时起,他将公司业务委托他人打理,专注于乒乓球训练,甚至拒接客户的电话。依靠勤奋和不懈努力,只经过两年专业训练的他,在北京残奥会前的世界排名已经升至第二十八位,最终持“外卡”亮相北京大学体育馆。

  虽然在比赛场上没能得到一枚金牌,但谁又能说44岁的高延明不是胜利者?

生命的升华:美国选手“冒死”夺得冠军

  冲破各种阻力,冒死参加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选手故事,我们听到不少。但在北京残奥会上有一位选手,要冲破来自自己的阻力,“冒死”夺得金牌。

  在青岛残奥帆赛的比赛中,来自美国的组合斯坎登/塔克夺得了SKUD18级双人龙骨艇公开级冠军,而斯坎登却是一位随时可能离开人世的人!

  坚持到底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然而积分遥遥领先的斯坎登/塔克组合却在保证提前夺冠的情况下,放弃了最后一天的比赛,静待金牌落袋。不过他们放弃比赛有着让人肃然起敬的内幕。

  斯坎登是严重的肌肉萎缩患者,骨瘦如柴的他几乎丧失了所有肌肉能力,只能靠电动轮椅行动。医生2002年时曾预言他最多只能活5年。但是他顽强的坚持了下来,尽管随时可能面临着生命的终止,每参加一次比赛病情就会恶化一些,但他还是勇敢的来到了青岛残奥帆赛的赛场,以一枚金牌书写了自己人生最美丽的注脚。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