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2009年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调查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考生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11.下面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定位于“给小人物画像”,作者以敏锐的发现力,捕捉到了体态与说话的最佳结合点――话语的姿态,从而使短短的篇幅,承载了人物一生命运的沉浮。

B.小说漫画了一个官场中人的生命历练过程,虽然语带讽刺揶揄,但也暗示出主人公的命运其实是一种身不由己的必然。

C.小说先后多次描写了主人公的眼睛,这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的变化,从而完成人物形象的完整塑造。

D.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得益于诸多富有生命力的细节,把人物命运的演进切割得层次分明,层层递转。

E.小说并未直接进行社会环境的描写,但却着意透过人物形象折射出了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特点。例如,在主人公被录用为乡播音员这件事上,作品就借此折射出当时录用人才过于草率的现实。

 

试题详情

12.小说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人物五种不同的话语姿态,其实每种姿态都是一种性格、一种人生。请任选其中三种“话语姿态”,说说它们分别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6分)

 

 

试题详情

13.概括小说在画横线部分的描写中体现出来的一些语言特色,并举例赏析。(6分)

 

试题详情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D       2.C      3.C

4.C(斜视,表示藐视。)   5.C

6.D(A.见了李公,听过解释之后才决定不就职的。B.“唯有鲁亮侪丝毫没有敬畏之感”错。C.先惊问,后给官印。)

7.(1)公有恩/裕能追之/裕少时能日行三百里/公果欲追疏/请赐契箭一枝以为信/公许之/遂行/五日而疏还/中牟令竟无恙(4分,对两处1分,错断或多断,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好官走了可惜,等鲁公来,何不去向他申诉?(“去”、“盍”各1分,大意1分)

(3)径直到别的房间里去,一边沐浴一边思考,内心不能不感动。(“诣”、“动”各1分,大意1分)

8.(5分)不矛盾。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写对美好梦境的留恋,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乳交融的。(表明态度1分,手法及分析3分,表述1分。)

9.(6分)本诗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想象奇特,确有“太白遗风”。如开头一句用一“老”字,赋予洞庭湖的水波以人的情感,由眼前的水波联想到人生易老,想象到美丽的湘君竟一夜间愁成了满头白发。后两句用了夸张的手法,醉酒后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自己所做的梦,也有了体积压在船上,也压在星河之上。所以有太白遗风。(本题从表达技巧方面答题,答出夸张、拟人手法和丰富的想象联想得3分,对每种手法的具体分析恰当的,各1分。)

10.(6分,每空1分,任选三题作答,多答的按照前三题给分)

(1)闻说鸡鸣见日升、只缘身在最高层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辩乎荣辱之境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1.(5分)B E (B项“暗示出主人公的命运其实是一种身不由己的必然”文本中找不到根据。E项“着意透过人物形象折射出了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特点”言过其实,“借此折射出当时录用人才过于草率的现实”的判断过于牵强。)

12.(6分,每点2分,答出下面任何三点均可得满分。多答按前三点赋分。)

(1)用眼睛说话:突出了一个不甘命运摆布的少年无限的奋勇和焦灼。

(2)用嘴说话:突出了一个茁茁向上的青年艰苦快乐的奋斗。

(3)用脊柱说话:突出了一个初入官场者的小心谨慎与唯唯诺诺。

(4)用浑身的器官说话:突出了一个深入官场者的圆滑世故与真真假假。

(5)用肚子说话:突出了一个官场得意者心满意足与漠然麻木。

13.(6分,每点3分,答出下面任何2点均可得满分,但要注意答案既要有概括,也要有例证。)

(1)充满讽刺色彩,幽默而辛辣,如“振动”及其“幅度”,用词令人忍俊不禁;

(2)比喻贴切生动,如“蚌壳”与“七月怀胎的妇人”两个喻体,非常形象地刻画出了初出茅庐的青涩、艰难,以及志得意满后的优越感和成就感;

(3)对偶、反复等整句的运用,着力铺陈,像“身、形、步、手、眼配合默契,说、唱、坐、念、打技巧俱全”,把人物的圆滑世故表现得淋漓尽致。

14.(8分)答案示例:

这个结尾很精妙,不可改动。

(1)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使得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形象更加完整丰满,更具有典型意义;(人物的角度)  (2)使文章主题得到了拓展,使小说的讽刺意味更加深刻辛辣,同时也给读者留下广阔的回味空间;(主题的角度)  (3)结尾的这个交待使得小说的结构更加完整。(情节结构的角度)

如果将这个结尾删去,必然会大大降低小说的思想价值,而如上这些艺术效果自然也无从谈起。如果放到第⑤段“后来再见到他时”的后面,就突出不了主人公身份发生根本转变后“话语姿态”的特殊性,在人物塑造和主题的突现方面就减色许多,小说也没有了余味。

(这道题是探究性试题,提倡开放式作答。答案示例给出的只是一种参考思路和形式,实际答案也可就某一点进行深入剖析。因此,评分宜相对宽松,只要言之成理,有探究论证过程即可酌情赋分。)

15.(5分)B D  (B项张海迪“认识到”的“自己的书畅销是因为名声而不是作品本身”文中并未提供根据,而答案默认为一种事实;“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是对“压榨”的曲解。D项“执著、坚韧”不对,应该为超然、淡泊之类。)

16.(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在个人的痛苦和不幸中,用顽强的意志创造美的生活,为他人创造着快乐。

(2)不为声名所累,甚至将声名看做实现个人文学理想的障碍。

(3)在极端恶劣的现实条件下努力创造着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

17.(6分,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

(1)因张海迪的作品再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因此听到作品中的原话,就犹如听到了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因此而倍感亲切。

(2)张海迪的心声被人理解,作品得到认可,因此而快慰。

(3)她造就了艺术的生命,感染并影响了他人,自身价值得到体现,为此而欣慰。

18.(8分)探究性试题,开放性作答。但要满足如下要求:读懂了文本,问题有价值,所作的回答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解释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

 

附:原文第四个小标题的内容

关于如果

  生活中没有如果,但我们仍然忍不住问海迪:
  ――如果当年没有那个记者发现你,或者说你没有这样的社会影响,那么你今天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还会戴上硕士帽,还会写出这么多的书来?
  ――假如真的有假如的话,我是一个健康的人的话,我想我会做的比现在,比今天还要好,我对社会的贡献要比今天还要大。
  ――如果你能站起来的话,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我想我试试跳舞。真的。这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最大的愿望。虽然我这么多年没有跳过舞,但是我一直没有停止生命的舞蹈,我想生命的舞蹈可能比现实的舞蹈更美丽。
  ――如果站起来你想对你丈夫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我想像很多家庭主妇一样做做饭,而不是像这样坐着。
  ――如果你不在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我要是不在了,我的爱人还是应该再找一个人来陪伴他,再有一个健康的人来陪伴他。  

 

19.B    20.A(B搭配不当,宾语残缺;C句式混乱;D语序不当。)

21.(4分) (1)②(1分)   (2)④⑤(1分)、学语文也是这样(2分)

22.(4分)答案示例:你多才多艺,工作能力强,如果能够在学习方面再努力一些,你就是最完美的。(概括准确、评价客观2分,得体1分,表述1分。)

23.(6分)

(1)示例1:就像一条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洪波涌起”一泻千里的奔流不息中;

示例2:就像一只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击长空”拼搏向上的展翅翱翔中;

(4分,第一个分句1分,第二个分句中的一个四字短语的引用(或化用)1分,后面的两个成语(或四字短语)各1分。比喻不恰当,表述有缺陷酌情扣分。)

(2)示例:没有金黄硕果的秋天,不殷实。(2分)

24.按2008年辽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赋分。(注意错别字每错1个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5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鲁之裕,字亮侪,是一位奇男子。当时田文镜任河南总督,为政严厉苛刻,提、镇、司、道及其下属,奉命守职,极其谨慎。鲁公就在田文镜部下工作。 

有一天,田文镜命令鲁公去摘取中牟县李县令的官印,并就此代理县令。鲁公采取改装前去的办法,穿着粗布衣服,戴草帽,骑着驴子进入中牟县境。只见数百位老年人互相搀扶着在大路上叹苦发愁,鲁公走上去一再行礼讯问原因,回答说:“听说有位鲁公要来接替我们的县令,客人您在开封知道这事吗?”鲁公故意问:“你们问这个做什么?”回答:“因为我们县令贤明,不忍心让他离去之故。”又走了几里路,看见许多读书人聚集在一起商议:“好官走了可惜,等鲁公来,何不去向他申诉?”有人就摇手说:“鲁公正是取代李县令职位而来的,怎么肯自己不做官而让给别人呢?”鲁公听了,心里非常尊敬李县令,但没有做声。到了县衙,见李县令的相貌温良奇雅,他向鲁公作揖,请鲁公进去,说:“官印已经等公很久了!”鲁公也向他拱手回礼,说:“我看您的形状相貌,衣着服饰,并不是奢侈放荡的人,而且在读书人和老百姓中间,盛传着您的贤名,怎么会刚刚上任就亏空了国库呢?”李县令回答:“我,是远在万里之外的云南人。与母亲分别后,在京师游学十年,才得到中牟县令之职,因此借了俸银迎母亲到来。母亲到了,却被弹劾去官,这是命啊!”话尚未讲完,哭了。鲁公说:“我一路来受了暑热,就准备热水,让我洗个澡!”说罢,就一直走到别的房间中去,一面洗澡,一面思索,内心不能不有所感动。想了很久,他举手敲浴盆中的水,发誓说:“如果按照常规行事,就不是大丈夫了!”于是他穿戴好衣帽向李县令告辞,李县令大惊,问道:“您到哪里去?”回答:“到省里去。”李交给他官印,他不接受;李县令坚决要给,说:“不要因为我而连累您!”鲁公将官印铿然一声掷在地上,厉声说:“您还不知道我鲁亮侪的为人!”竟拍马飞驰而去。 

到省以后,只见田公朝南而坐,脸色铁青,怒气很盛地在等着他,田公斜着眼看鲁公说:“你不管县事而来,做什么?”鲁公答:“有事要报告。”问:“官印在哪里?”答:“在中牟县。”田公一声冷笑,朝着左右看看说:“天下有这样去摘印的人吗?”都回答:“没有。”两司马上起立向田公认罪,说:“请您将鲁之裕也一起撤职。”鲁之裕脱下官帽,向前叩头,大声说道:“本来应当这样。只是让我讲明一下:我是一个贫寒的读书人,因为想谋求一官半职。我能得到中牟县令之职,高兴非常,恨不能连夜就摆起仪仗,立即办理公事。没有想到一入县境,耳闻目睹李县令在百姓心目中的印象竟这样好,士大夫对他也是一样;等见到他本人,知道他挪用银币又是这样的缘故。假如大人您已经知道他的情况而命令我去,我为了自己沽名钓誉,而空手归来,那是我的罪了。如果大人您不知道他的情况而命令我去,我回来向您说明这些原因,请示大人的意旨。您若是认为李县令没有什么可以哀怜的,那么我再去取印也并不迟。我是什么人,敢违拗您的旨意呢!”田公听了默然不言。叹息着说:“奇男子!没有你,我几乎错误地撤掉了贤官。可惜给皇上的奏章已经送出去了,没有办法了!”鲁公问:“几天了?”回答:“已经五天了,即使快马也追不上了。”鲁公说:“大人有恩,我能追还。我年轻时能一天走三百里;大人真要追还奏章,请赐给我一枝令箭作为信物!”田公应允了,于是鲁公马上就走。过了五天,奏章追还了。中牟县令最后太平无事。从此鲁公名闻天下。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