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地理复习 读图型选择题专练

题型特点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地理试题展示地理信息的重要平台,也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现在的高考试题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无图不成题”的命题模式和命制风格。从近几年高考的试题来看,作为试题切入点的地理图像非常丰富,主要的地理图像有:经纬网区域图、等值线图、统计图、剖面图、示意图和景观图等。

解题对策

(1)先读图名。读图分析时,首先要读图名,因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的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这样有利于我们把握考题的知识范围,在有限范围内思考问题,把握答案的准确性高,得分率肯定也很高。如读“中国一月份气温等值线分布图”,其表明了图示区域是中国,主要内容是“一月气温分布”。

(2)细辩图例。图例是地图的特殊语言,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只有阅读图例后方可去把握图中所包含的内容,这样才会提高图表分析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但学生们要注意的是图中所给的图例既有常规习惯性图例,此图例只靠平时记忆掌握,也可能是设定的新图例,要因题而异,不可一概而论。如题中有“▲、■、⊙”等符号就是常规符号,它们的意义是铁矿、煤矿、城市。若有的特殊的图例,要根据题目所给的图例确定。

(3)挖掘信息。前两点是该步骤的前提,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是图表分析的关键所在,也是解题的归宿。

典例调研

例1.右图中的NS是100°E经线,S、N分别为南极点和北极点,K、Q、P分别是NS、NK和NQ的中点。回答(1)~(2)题。

(1)若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80°W,NP位于昼半球,PS位于夜半球,则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B.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江淮地区草长莺飞二月天        D.南京可能处于梅雨期

(2)若NK位于昼半球,KS位于夜半球,则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7时20分     B.13时20分     C.4时40分     D.19时40分

【解法】据条件及第(1)问信息可画出图甲,据新画的图示可知是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23.5°N。据条件及第(2)问信息可画出另两图:图乙、图丙,据图乙知100°E经线的时间为6时,120°E为7时20分;据图丙知100°E经线的时间为18时,120°E的时间为19时20分。故第(1)题选D,第(2)题选A。

例2.读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图,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1)~(3)题。

(1)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的供应                     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                   D.市场的开放程度

(2)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源因素       B.环境因素        C.技术因素        D.劳力因素

(3)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产业因生产条件在地区优势方面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②乙、丙产业的集聚,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③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④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解析】仔细观察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类工业布局有由沿海向内陆迁移的趋势,这是由廉价劳动力因素决定的,说明了甲产业生产条件在地区优势方面的变化。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且出现的时间晚,因此布局的主导因素是技术。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因此第(1)小题选B,第(2)小题选C,第(3)小题选A。

 

例3.泛亚铁路东线――中国至越南国际铁路中国境内段已经开工并预计于2010年左右全部建成。东线方案指:新加坡――吉隆坡――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昆明。读泛亚铁路示意图,回答(1)~(2)题。

(1)建设泛亚铁路云南段的意义在于

①将形成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战略通道,沟通东南亚、南亚两大市场  ②促使云南成为我国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③构筑和完善我国铁路南北、东西大通道,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   ④将使昆明成为我国最大的铁路枢纽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2)泛亚铁路的三个方案,首先实施的是东线方案,理由是

A.距离短,投资小                  B.地形平缓,而且有现成铁路可以利用  

C.气候条件优越,容易施工          D.人口稀少,便于大规模施工

【解析】(1)建设泛亚铁路意义在于打通国际通道,进一步加大西部开发的力度。我国的最大热带经济作物基地为海南岛。昆明只是区域性的铁路枢纽,选D。

(2)主要是利用原有铁路,同时地形平坦,容易施工,选B。

 

例4.下面四图示中,设C为市场,M1、M2为原料供应地,假如生产1吨产品需要M1提供1.2吨原料,M2提供2.5吨原料,从节省运费的角度考虑,工厂 P府设在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根据“生产1吨产品需要M1提供1.2吨原料,M2提供2.5吨原料”该产品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供应对M2地依赖较大,因此应该接近M2地。

【答案】D 

强化闯关

读某运河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运河的正确叙述是                 

A.该运河的长度超过200千米

B.经过该运河的航线为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C.该运河为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D.自东南向西北通过运河可由大西洋进入太平洋

2.开凿该运河所利用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穿越海拔500米以下的低洼地段  ②经过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③利用天然湖泊水域  ④穿越陆地最狭窄的地区  ⑤穿越海拔500米以上的丘陵地区  ⑥穿越地广人稀的地区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④⑤⑥

读人口密度同中心地的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

3.假定区域内人口的收入水平和可支配的收入相等的情况下,区域内同类职能的中心地的密度与人口密度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比例            D.难以判断

4.假定区域内人口的收入水平、可支配的收入和人口密度均相等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级别中心地的范围大小不同            B.相互嵌套关系将不复存在

C.同级别职能的服务半径与最小运费相关    D.同级别职能的服务半径与距离无关

读右图,回答5~7题。

5.下列文化景观中,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是

A.京沪铁路、三峡水利工程  

B.北京故宫、攀枝花市

C.南京中山陵、夫子庙      

D.泰山旅游区、虫神庙

6.自然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源泉,其含义是指

A.自然环境能提供给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

B.自然界具有美学价值

C.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存和活动的场所或空间

D.自然界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舞台和道具

 

.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源地在自然环境方面突出的共同点是

A.沿海平原       B.河流冲积平原      C.气候温暖湿润        D.气候炎热干燥

 

下面四幅图是长江四条主要支流年内水量分配图,据图完成7~9题。

 

7.图①②③④与下面选项排列顺序一致的是

    A.乌江、汉江、湘江、嘉陵江          B.湘江、乌江、嘉陵江、汉江

    C.汉江、湘江、嘉陵江、乌江          D.嘉陵江、湘江、乌江、汉江

8.下列对各河流域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①河流域空气湿度大,多云雾、阴天 

    B.②河盛夏水量大减,注入我国最大淡水湖

    C.③河大部分流经高原,冬半年多阴雨冷湿天气

    D.④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泄洪不畅

9.上述四河流域的共性

    A.春夏之交梅雨期较长                B.水田比重均大于旱地

    C.能源、原材料开发潜力大            D.梯级开发的重点地区

 

《经济信息联播》2007年9月16日报道:欧洲航天局日前宣布,根据最新的卫星观测图像,北极地区的冰层覆盖面积、已经降到3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航道”也将因此解冻。 结合世界航海线路图,回答11~12题。

据称冰层融化致北冰洋西北航道有望通航

.北极冰层的加速融化预示着“西北航道”将比预期更早解冻,成为真正的“通航大道”。 即

A.欧洲到亚洲的船可以直接通过西北航道,穿越白令海峡,抵达日本和亚洲其他地区

B.“西北航道”的开通将使得北冰洋区域的生物资源更加丰富

C.有利于全球范围内遏止气候变暖

D.加强南北对话,改变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通常从欧洲到太平洋有3条主要航线,分别为

①经苏伊士运河到达太平洋  ②经巴拿马运河到达太平洋   ③经非洲好望角到达太平洋 ④白令海峡到达太平洋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地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国家海岸地区的典型景观?

A.挪威           B.新西兰     C.日本           D.西班牙

11.图中海岸典型景观,形成原因是

A.海浪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12~13题。

12.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B.10000      C.?4500,6000?      D.4500

13.若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c<b<a        C.b<a<C        D.a<c<b

 

下图是“某地区某日平均气温分布和M地全年降水和昼夜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可用于判断M地位于北半球或是南半球的主要信息有

A.山地走向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纬度分布    D.降水量季节变化

15.该地区

A.分布在中纬度大陆东岸       B.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

C.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D.白昼最长时降水量最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出现了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到2001年为止日本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半打算把生产企业迁到国外。近年来中国成为吸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读“日本 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回答20~22题。

16.从区域分布来看,日本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地区和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别是

A.北美    B.亚洲   C.其他地区  D.欧洲

17.近年来中国吸收日本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

B.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C.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高

D.便捷的电子商务条件

 

 

1.D  根据该图经纬线判断该运河位于9°N~10°N和79°W~80°W之间,因此可知该运河为巴拿马运河,它连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2.C  根据等高线数值可判断该运河的海拔低于500米;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地广人稀不属于自然条件。

3.A  从图中可以看出区域内同类职能的中心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密布,而在人口密度低的地方比较稀疏。

4.C  使商品销售能够获利的最短距离,即是该职能的最大服务范围,由于条件均等,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交通费越低服务半径也越大。

5.D  该题回答要抓住关键词“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A、B、C项所提供的文化景观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6.B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根据设问“自然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源泉”对照图示可知正确答案是“自然界具有美学价值”。

7.D  长江的最大 支流是汉江(汉水),流程最长为④;湘江和乌江都是长江南岸支流要先进入汛期(水量增大月份靠前),故①为嘉陵江;湘江在7、8月份明显出现水量剧减,故为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而且与乌江相比要先进入汛期。②为湘江,③为乌江。

8.B   ①河(嘉陵江)处于四川盆地,受地形等因素影响多雾,太阳辐射值低;②河(湘江)盛夏(指7、8月份)由于伏旱水量大减,注入洞庭湖(鄱阳湖为我国最大淡水湖);③河(乌江)大部分流经云贵高原,冬半年受地形阻挡形成准静止锋形成冬雨,一雨便成秋,气温降低;④河(汉江)下游流经江汉平原,水流平缓,泄洪不畅。

9.C   夏初(6月份)的梅雨发生的区域是长江中下游直至日本南部,嘉陵江、乌江位于中游;乌江大部分流经云贵高原,以旱田为主;长江水能集中在上游段,四河流域未全实现梯级开发;四河流域能源和矿产丰富,开发潜力大。

10.A   图中所示是峡湾地貌,四个国家中只有挪威海岸地区具有典型的峡湾地貌。

11.C   峡湾地貌是冰川的侵蚀作用所形成,属于外力作用。

12.D  木桶效应的含义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木板,而是其最短的板块。

13.C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人口总量已经超过了合理人口容量的界限,但还未达到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极大值。

14、BC   纬度往北递增,6月白昼最长,均可判断当地为北半球。

15、AB  图示区域7月温差在4℃以上,海拔差在600m以上,因此地形起伏较大,不适宜种植水稻;当地6月白昼最长,8月降水最多。

16.AB  读出图中1994年、1951~1994年的绝对数值,再分析其增减变化的相对数值。

17、AB  我国在管理水平、快捷的电子商务方面并不具备明显优势。www.ks5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