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二轮复习测试(五)

生 物 试 题

 

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试题详情

2.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

   法是                                                                                                                  (    )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试题详情

3.某一动植物种类繁多的森林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那么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稳定     B.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

    C.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值基本不变    D.各种群的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

试题详情

4.在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把CO2释放到大气中有多种形式,其中主要形式是  (    )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分解者对生物尸体的分解作用

    C.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D.可溶性碳酸盐的溶解和扩散

试题详情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牧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试题详情

6.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试题详情

7.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

   煤的火力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

①温室效应                                             ②二氧化硫的排放

③白色污染                                             ④烟尘

⑤碳氢化合物的排放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试题详情

8.我国海关对凡入境的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

   人境内,若有害生物一旦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结果是                                 (    )

①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天敌数量较多 

       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④很快被淘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在第二营养级上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种

试题详情

10.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到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一定能固定CO2

      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裁体         D.一定是植物

试题详情

11.有人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进行控制藻类的实验,

       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未挂养贝类的水体中藻类呈“J”型曲线增长

      B.贝类与藻类为捕食关系

      C.贝类对藻类最大滤食量在第5天

      D.从上述图示推论贝类可以有效控制藻类

试题详情

12.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一生产者、b一分解者、c一原核生物、d一蓝藻、e一腐生细

试题详情

       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

 

 

 

 

试题详情

13.在温室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结果如下表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

       大麦和50%的燕麦.其它条件不变,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为(    )

播种量的比例

收获种子的产量

大麦

燕麦

大麦

燕麦

试题详情

0.2

试题详情

0.8

42

133

试题详情

0.4

试题详情

0.6

81

56

试题详情

0.6

试题详情

0.4

98

32

试题详情

0.8

试题详情

0.2

105

13

      A.大麦和燕麦各一半                          B.大麦远远多于燕麦

      C.燕麦远远多于大麦                          D.大麦和燕麦均减少

试题详情

14. CCTV“人与自然”节目报道,1998年8月湖北省麋鹿自然保护区将一只雄麇鹿和七只

       雌麋鹿放生保护区,回归大自然.经过一年来的追踪观察,这些麇鹿已经适应野生生活。

       根据以上材料请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若无意外灾害,这些麋鹿将发展成为一个自然种群

      B.这些麇鹿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显然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可以预见,该麇鹿种群发展过程中种群密度将增大

      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要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试题详情

15.过去人们以为作物播种密度越大,产量越高。

       在保证营养需要的情况下,有人对小麦的产量

       与播种量的关系进行丁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图分析,当播种密度过大时,小麦产量的

       变化及其生态学原因分别是           (    )

      A.基本稳定,种内斗争加剧

      B.明显增多,初始生物量大

      C.明显减少,种内斗争加剧

      D..明显减少,种间斗争加剧

试题详情

16.在“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鹰体重每增加1千克有机物(葡萄糖)

       问草至少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多少千克?(设草吸收的水只有1%参与光合作用)(    )

      A.125                 B.75                   C.7500                 D.12500

试题详情

17.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试题详情

      A.从能量流动的特点看,捕食生物A和B最为经济

      B.生物G占有三种不同的营养级,它是一种杂食性动物

      C.生物H占有三种不同的营养级,它的数量较其他生物

       更为稳定

      D.该食物网中共包括四条食物链,其中有两条食物链的

       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

 

 

试题详情

18.科学家在一池溏内将两种鱼分别单独和混合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出四类食物在它们

       胃中所占比例如下表:

饲养方式

浮游生物

底栖动物

植物丛中的动物

其他食物

鱼种1

单养

试题详情

0.01

试题详情

0.12

试题详情

0.42

试题详情

0.45

混养

试题详情

0.05

试题详情

0.35

试题详情

0.05

试题详情

0.55

鱼种2

单养

试题详情

0.01

试题详情

0.23

试题详情

0.43

试题详情

0.33

混养

试题详情

0.04

试题详情

0.12

试题详情

0.40

试题详情

0.4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于植物丛中

       ②单养时鱼种2多出没于池底

       ③混养时两种鱼多出没于池底

       ④混养时鱼种1多出没于池底鱼种2多出没于植物丛中

       ⑤混合放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19.某生物实习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水草、洗净的砂、草食小鱼、

       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的生态瓶如下图。下列对此说法

       错误的是                                     (    )

      A.该生态瓶必须密封才能称作一个生态系统

      B.该生态瓶是一个营养结构极为简单的生态系统

      C.该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

      D.该生态瓶模拟的是湿地生态系统

试题详情

20.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

       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

试题详情

       的是                                           (    )

      A.                                                         B.

试题详情

       C.甲→乙→丙→丁                                 D.

试题详情

21.种群在理想条件下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

试题详情

       e点的种群增长率为0

      B.若图中阴影表示环境阻力,则种群

       中出现环境阻力在d点后

      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

       虫害的防治必须在d点之前进行

      D.若该图表示微生物生长曲线,次级

       代谢产物在a→b时大量积累

 

试题详情

22.右图所示为简化的生态系统硫循环示意图,图中方框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圆框表

试题详情

       示非生物成分。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图中与降雨有关的过程是d→e

      B.硫元素参与构成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

      C.图中的绿色植物是b,硫元索以SO2

SO42-的形式被其吸收

      D.在硫元素进入生物群落后,完成硫循环

的回路中,最重要的生物成分是c

试题详情

23.图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进行农药防治和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过程中,害虫种群密度消

       长情况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试题详情

      A.a点开始进行农药防治,e点开始进

       行生物防治

      B.农药防治是对害虫变异的一种选择手段

      C.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业生

态系统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因此必须进

行害虫防治的时间点是a、d、e

      D.生物防治利用的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试题详情

       而不可能是寄生或竞争关系

试题详情

24.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的简图,其中

       F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各项正确的

       是                                (    )

      A.若F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在图中

       ①②③④过程中均以CO2形式传递

      B.若F为大气中N2,则②过程不存在,①过程中表示固氮蓝藻的固氮作用

      C.若F为大气中的SO2,则图解可表示硫循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③过程的加剧

      D.若F为无机环境中的NH3,则②过程一般不存在,①过程可表示硝化细菌的化能合

       成作用

试题详情

25.右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

       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

       B.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少

       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有丁和辛

 

 

 

 

 

试题详情

26.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

       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

       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试题详情

27.植物的种间竞争中,根竞争与枝竞争之间有相互作用。为了区分根竞争和枝竞争的相互

       影响,设计了甲、乙两种植物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如果单独生长的甲植物干重为100%,

试题详情

       则下图①至④各实验结果中甲植物干重由大到小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

试题详情

28.下图表示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种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

试题详情

       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

 

 

 

 

 

 

   (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B.只有两种说法正确

    C.只有三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都正确

单位:102千焦/2/年

 

GP

NP

R

试题详情

15.91

试题详情

2.81

试题详情

13.23

试题详情

871.27

试题详情

369.69

试题详情

501.58

试题详情

0.88

试题详情

0.34

试题详情

0.54

试题详情

141.20

试题详情

62.07

试题详情

79.13

试题详情

211.85

试题详情

19.26

试题详情

192.59

 

       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

       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右表是调查结果。

       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表示不同的营

       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

       所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

       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

       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

试题详情

       B.能量在第三营养剂和第四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本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减少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

试题详情

30.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竖值的单位是J/cm2. a),G为植

试题详情

       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

试题详情

       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

       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试题详情

       D.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需求相似的构成竞争关系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31.(14分)一个科研小组对某温带湖泊及周边环境进行了生

    态学调查,此湖泊中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植物和动物,在夏

    季和冬季不同水层的溶氧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

    列问题:

   (1)在调查时发现,绿藻和蓝藻主要分布在水体的表层,

        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绿藻

        主要区别于蓝藻的细胞结构是         。湖泊底泥

        层中分解者的异化作用类型是            

   (2)调查结果表明,夏季湖水6-10米深处溶氧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在这一水层中冬季湖水溶氧量明显高于夏季的原因可能是                   

   (3)调查时还发现,由于湖泊周围的森林被大量砍伐,开垦成农田,导致了湖泊的蓄洪

        能力下降,常发生水涝灾害,说明森林的功能是                         

 

   (4)在此湖泊附近有一个以烧煤为主的热电厂,经检测发现,空气中SO2浓度较高。

        湖水的pH呈酸性,且水中生物种类逐年减少。大气中SO2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

        一部分被          直接吸收,另一部分被氧化后与大气中水结合,形成H2SO4

        型酸雨落入土壤或水体中,以           形式被植物根系通过          的方式

        吸收进入植物体,在代谢中S元素可参与              的组成,进而被各级消费

        者所利用。酸雨对生物体的危害是            

试题详情

32.(4分)下图示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不同种群的生长

       情况,其中种群丁是一种自养生物。请据图回答:

   (1)图中          种群同别的种群好像没有相互联

        系,或不受别的种群影响。

   (2)种群          最可能是肉食动物。

   (3)种群丁最可能作为          种群的食物供应。

   (4)下列各因素中          因素列种群乙在第57天间的数量有最大的直接影响。

      A.出生和死亡       B.迁入或迁出    C.死亡或迁出    D.食物短缺和疾病

试题详情

33.(7分)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采用的方法各有不同。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方法对一种

        植物进行计数,下面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

        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

        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

        应记录的数目是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

        进行标志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有标志的鲫有l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

        总数                 

   (3)细菌――显微记数法。每单位面积上均有50个细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议题中

        培养4h后稀释10倍,与以前相同的条件下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次观察看到每单

        位面积上平均有80个细菌。则细菌细胞分裂的平均时间为          小时。

   (4)昆虫――去除取样法。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

        根据捕获量的减少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回,理论上种群数量应当

        越来越少,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

        以推算种群数量。以捕获积累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位Y轴,根据数据描点作直线

        向右延伸与X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假如在某田块(120平方米)连续捕虫8

        次,得到下表数据:

捕获次数

1

2

3

4

5

6

7

8

每次捕获数(Y)

72

63

44

32

23

17

16

15

捕获积累数(X)

72

135

179

211

234

251

267

282

        ① 依数据作图,并据图分析估算该昆虫种群平均密度大约是        只/平方米。

        ② 如果你捕获到的昆虫数并不是递减的,请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试题详情

34.(12分)下图中甲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

试题详情

       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      

   (2)请根据甲图中的生态系统,写出乙图中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

        ①             ;②               ;③               

   (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丙图。丛中可推

        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               .

   (4)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

        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            。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

        降,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导致细菌数量增加,通过甲图的       

        食物关系,引起沼蟹数量增加;同时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

        过食物链           也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从而造成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

   (5)上述事实说明,人类活动会引起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

        动调节能力                         容易受到破坏。

试题详情

35.(15分)下图为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I过程生物的同化作用方式是           。异化作用方式是            

        Ⅱ过程表示的是                作用,参与此过程的生物有                 

       (举出两种具体生物)。

   (2)氮元素在生物圈中循环的物质形式有                  。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是                          

        在生产中,人类采取许多措施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有些措施对环境会有影响,请

        举1例                                                    

   (3)有些地区常在一块农田中同时种植大豆和玉米,这种做法的优越性表现在

                                                                                

                                                                                

   (4)有些农民将大豆秸秆在农田中焚烧以提高土壤肥力。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试题详情

36.(8分)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位“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

      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

      请回答:

试题详情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

        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等。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

        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     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

        的            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

        别的原因是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

        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

        适数量为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

        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l:l调整为l: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

        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

        能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1~20每题1分,21~30每题2分,共40分)

1.C    2.B    3.D    4.A    5.B    6.C    7.C   8.C    9.C     10.D

11.A   12.A   13.B   14.B   15.A   16.C   17.C  18.B   19.A    20.A

21.A   22.C   23.D   24.B   25.D   26.C   27.D  28.D  29.D    30.C

二、非选题(共60分)

31.(14分)(答案合理给分)

   (1)光(阳光)(2分)  有细胞核(2分)  厌氧型(2分)

   (2)动物大多生活在这一空间内,对氧的消耗量大,而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对减弱(2分)

       冬季温度低,生物的有氧呼吸减弱,对氧的消耗相对减少(2分)

   (3)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分)

   (4)(绿色)植物  碱酸盐主动运输  蛋白质  影响水生生物(鱼类)的生殖和发育;

       直接伤害植物的叶和芽,影响植物的生长(2分,写出对动物、植物的伤害各得1分)

32.(4分)(1)丙  (2)甲(2分)  (3)乙(2分)    (4)D

33.(7分)(1)8个  (2)3200尾    (3)l    (4)①   3    ②可能外来昆虫的迁入

34.(12分)

  (1)细菌  (2)藻类、大米草    食草虫、线虫、海螺    沼蟹、蜘蛛

  (3)一龄幼虫

  (4)减少 细菌一线虫一沼蟹(言之有理即给分,2分)  藻类一线虫一沼蟹(2分)

  (5)下降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

35.(15分)

   (1)化能自养型  需氧型  固氮  固氮的细菌、蓝藻、放线菌(答出2个即满分,缺一

       不给分)(每空1分,共4分)

   (2)硝态氮、氨态氮、有机氮、游离氮(2分)  农田生态系统中农副产品往往被大量

输出,因此必须经常输入大量的物质,才能使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正常进行。(2分)

①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污染;②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污染,使害虫抗药性增强;③塑

料薄膜的使用造成白色污染(以上各项供参考,答案合理给分,答出其中一项即可得分)

   (2分) (3)合理利用光能,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增加土壤肥力(2分)

   (4)不正确(1分)  直接焚烧会使大豆秸秆中氮素损失,土壤肥力减弱;且污染大气

   (2分)

36.(8分)

   (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1

       分)   c(1分)   

   (2)b(1分)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1分)   55亿(1分)(3)1.96(1分)   

   (4)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