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镇海中学2008年高三语文期中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12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8分)
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供给 供职 拱手听命 供认不讳
B.唠叨 痨病 捞取暴利 旱涝保收
C.落泊 落枕 丢三落四 落落大方
D.脖颈 自刭 不胫而走 泾渭分明
19、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拉拉队 融会贯通 到处传诵 牙牙学语
B.美滋滋 常年累月 大展鸿图 谈笑风生
C.笑咪咪 委曲求全 要言不烦 精兵简政
D.喝倒彩 世外桃源 以逸待劳 出奇致胜
2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种题型的解题关键是要细心 空格前后的语法结构,知道该填什么词,才有可能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应答案。
②哈尔滨一家生产“三寸金莲”鞋的工厂将“金莲”鞋楦送进博物馆永久保存,为小脚悲歌画上 。
③滕王阁的第五层,据说是登临远眺的最佳去处。我们登上五层的回廊,_____ 天光水色,一碧万顷,心中天地 _____ 宽广起来
A、琢磨 休止符 果然 立刻 B、捉摸 终止线 果然 顿时
C、琢磨 终止线 突然 立刻 D、捉摸 休止符 突然 顿时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地一句是 ( )
A、过去,洋人凭借为所欲为的“领事裁判权”,画地为牢,各自为政,在自己的地盘里盖洋房、开洋行、走私鸦片、贩卖军火等。
B、他的植物园,记者到过多次,春天的姹紫嫣红与冬天的秀色可餐都领略到了。
C、就在这时,一个中年男子飞奔过来,一把抢过话筒,大吼一声:“我认识你!”他的声音如同河东狮吼。
D、1978年夏季,文学开始复苏。当《班主任》、《歌德巴赫猜想》、《丹心谱》等一批文艺作品刚露头时,一向沉稳的严文井拍案而起,兴奋得几乎大喊大叫。
22、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加强教师培训进修,让教师迅速地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恐怕是现在当务之急的事情。
B.如今,文化产业已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各地不断涌现出成功的案例,如上海“外滩三号”、云南的“印象丽江”等。
C.这本《〈论语〉研究》的思想成果,不仅促进了儒学研究的长足发展,而且在研究孔子方面也很有学术价值。
D.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这次高温少雨天气已造成黄淮、江淮及重庆东部等地旱情比较明显,河南、安徽的部分地区已达中重度干旱。
23、下列各句,填入横线处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八百里沂蒙那陡峻绵亘的山峦,似虎似狮似剑似戟,若游若奔若吟若啸,给人以 雄浑与博大的感觉。
A、长啸一声绝壁应,举头四望碧落空
B、群峰削玉九千仞,乱石穿空一万枝
C、峰高华岳三千长,险居秦关白二重
D、锦乡江山敌吴魏,风云儿女扭乾坤
24、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4分)
出得洞口,再看周围的山,气概不凡。山凹一侧,有一个水池,不大,形同弯月,如我后来在敦煌鸣沙山看见的月牙泉。 。忽地,惊起一池白鹤。
①那水极蓝,不能见底 ②像一位从天上下凡的仙女的梦,幽深幽深 ③水中有草、有鱼,草在飘飘忽忽,鱼在浮浮沉沉 ④扔一块小石子,只看见水花听不见声
25、将下面一则消息内容改写为一个完整的单句。(3分)
象征着和平、友谊、希望的奥林匹克圣火,今日上午抵达北京。北京2008奥运会圣火欢迎仪式暨火炬接力启动仪式随即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点燃圣火盆并宣布火炬接力开始。
答:
26、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3分)
昨天,北京大学举行了自主招生。有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告诉记者:“考试题目灵活,题型新颖。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来没有这样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了上联‘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要求对出下联,挺有意思。”除笔试外,考生还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作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答:
五、作文(60分)
二、(32分)
9、(1)
(2)
10、门 下 意 张 仪 曰 仪 贫 无 行 必 此 盗 相 君 壁 共 执 张 仪 掠 笞 数 百。
11、
12、
13、(1)
(2)
(3)
(4)
(5)
(6)
三、(18分)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四、(28分)
24、
25、
26、
五、作文(60分)
1.D(因果关系不成立,根据原文,应该是“五行思想??????迷信活动”,这些曲解和迷信活动“是应该剔除的糟粕”。)
2.C(“存在更加复杂多变的间接反生或反克关系”的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应是“间接的生、克后果更加复杂多变”。)
3.B(A项,“任何两事物之间都普遍存在着生与克的关系”的说法太绝对,原文中找不到依据;C项,“谁想独霸天下,必为天下所不容”表明的是克与反克的道理;D项,假设关系不成立,在原文中无依据。)
4.C
5.C (过:拜访)
6.D (无论:1大概,2更不必说;以: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之:1消独;2结构助词,的;乃:于是)
7.B
8.B(对“乃竟辍其技不奏”理解不恰当)
9.(1)李伶扮演严相国已好到了极点,您又是从哪儿学来的演技而超过李伶了呢?
(2) 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
10、门下意张仪ㄍ曰ㄍ仪贫无行ㄍ必此盗相君壁ㄍ共执张仪ㄍ掠笞数百。
11、闲逸恬然德农家晚归图景。(共2分,写出“闲逸恬然”得1分,写出“农家晚归”得1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12、此句点出诗人的本意。以农家晚归的亲切、自在、恬适,反衬自己的彷徨无所归,借此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的心情。(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13、略
14、12.答:【梧桐心自灵通,爱恨悲欢情感丰富,具有非凡才思和浪漫情怀。(2分)运用拟人手法,通过典型细节,能够具体生动地表现梧桐被丰富美妙的音乐所深深吸引的情形。(2分)】
(错误:① 答非所问,如答成“梧桐有着音乐的天赋,酷爱音乐,音乐是梧桐的全部生命”这一类的教多,这类答案均没有抓住“心性”作答。
② 不扣文本,想当然,如答成“善良的心性”“思乡爱国”等。
③ 将题干中的“这样写”确定为“拟人化的写法”,答不到“运用典型细节”,作用自然分析不当了。)
15.答:【①梧桐有着音乐天赋,对万籁的取纳造就了他非凡才思和浪漫情怀;②桐木制作为琴,琴声可演绎人间爱恨悲欢,千般情感; ③即使不为琴,无论后来做了什么,其性未改,其质未变,其爱乐的身体和灵魂不死。】
(错误:① 对“梧桐的全部生命”理解得太实,答题时将梧桐肢解,从梧桐的枝、干、叶各方面作答。
② 只关注局部信息,不观照文本整体,导致采点不全,大多数同学答出一点、两点。)
16.答:1、对物不能尽其用的惋惜。2、对梧桐做琴者少的理解。3、对灵秀雅致声音宏美的爱慕。4、对慷慨志节、爱乐之魂不死的赞叹。(答到二点即给4分)
17.答:1、奠定全文抒情的基调。2、统率下文,形成全文内容的总纲。3、赞叹梧桐的形象和品德,突出全文的主旨。4、增加文化内涵,丰富文章内容。 (答到二点即给4分)
18、D 19、C 20、A 21、B 22、B 23、B
24、①②③④;
25、当象征着和平、友谊、希望的奥林匹克圣火今日上午抵达北京时,国家主席胡锦涛于随即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北京2008奥运会圣火欢迎仪式暨火炬接力启动仪式上点燃圣火盆并宣布火炬接力开始。
26、北大自主招生出新招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