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 A.n1>n2, t=? B.n1>n2,t=
C.n1<n2,t= D.n1<n2,t= 22.(17分)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减小实验误差 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适当大些 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适当大些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D.实验前先把两个弹簧秤的钩子互相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 (2)电流表A1的满偏电流为10mA,内阻约为40Ω,现把它改装为量程100mA的电流表并进行校准。 (1)先测量A1的内阻。测量电路如图1甲所示,R0为保护电阻,阻值约为105Ω。测量时断开K1,闭合K2,调节R1使A1达到满偏;再闭合K2,调节R2,使A1值为满偏的一半,认为此时所读得R2的值便等于A1的内阻。 ①图1乙是电路图中的哪一个元件?写出该元件的英文字母和下标:______。 ②R1的规格有6×105Ω和6×106Ω两种,电源电压有1.5V和6.0V两种,为使测量尽量精确而且便于操作,R1应选用________Ω的,电源应选________V的。 (2)图2是将A1改装为100mA量程并进行校准的实验器材实物示意图:A2为标准电流表;电阻箱是改装A1的分流电阻,按计算结果调到相应值;定值电阻和改装后的电流表串联,对电流表起保护作用。 请在实物图中画出进行校准的连线。连接时,要求调节滑动变阻器能实现对电流表从零到满偏的测量,而且闭合电键时按图中滑动头位置使电流表读数为零。 23.(16分)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上竖直升空,已知探测器质量为m=1.2×103┧(设为恒定),发动机推动力恒为F=1.8×104N,探测器升空t1=4s后发动机因故障突然关闭,再经过t2=12s探测器上升到最高点。求该探测器在星球表面上升的最大高度Hm 24.(19分)在离地面某一高处有一质量为m1的小球,在其正下方地面处有一小球2,现令球1从静止出发开始下落,同时令小球2以某一速度竖直上抛,使上、下两球在空中相碰,相碰处离地面的高度为小球1下落前高度的3/4,碰撞时间极短、且不损失机械能。假如小球2的质量m2可以取m2=m1、2m1、3m1….nm1,要想碰后球1最后升高的高度最大,那么上抛的小球质量应为多少? 25.(20分)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薄壁玻璃管放置在光滑的水平绝缘桌面上,在玻璃管的a端放置一个直径比玻璃管直径略小的小球,小球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玻璃管右边的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的左边界与玻璃管平行,右边界足够远。玻璃管带着小球以水平速度v0垂直于左边界向右运动,由于水平外力的作用,玻璃管进入磁场后速度保持不变,经一段时间后小球从玻璃管b端滑出并能在光滑的水平绝缘桌面内自由运动,最后从左边界飞离磁场。设运动过程中小球的电荷量保持不变,不计一切阻力。求: (1)小球从玻璃管b端滑出时速度的大小; (2)从玻璃管进入磁场至小球从b端滑出的 过程中,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 (3)小球飞离磁场时速度的方向 试题详情
高中化学经典例题28道详解详析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例1]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解析] 从现代物质结构观点看,道尔顿原子学说的三个论点都是不确切的、对于①.现代科学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内又有质子和中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得到和失去电子;在核反应中原子核可以裂变和聚变。对于②,由于元素存在同位素,它们在质量和物理性质上存在差异、至于③原子核相对于原子来说是很小的,它的直径约是原子的万分之一,它的体就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电子在核外较大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说明原子核与电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 [答案] (D) [评述] 考查运用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评价科学史中的道尔顿原子学说的能力与分析能力。 本题还旨在提倡化学教学要注重化学史的教育,因为“史鉴使人明智”、“激励人们奋进、为科学献身”。
(理解、较容易)
[例2] (1996年全国)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氨气通入稀硫酸中:NH3+H+=N (B)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CO2+C+H2O=2HCO (C)硫酸铝溶液跟偏铝酸钠溶液及应:
(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Cl2+2OH―=3Cl-+ClO―+H2O
[解析] 首先根据离子反应规律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表示式(分子式、离子式),四个反应都正确,符合离子方程式书写要点,氧气、二氧化碳、氯气用分子式,氢氧化铝、水是弱电解质也用分子式,只有可溶性强电解质用离子符号。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判断也符合。对于选项(C),可以用离子电荷守恒判断,AI3+与AlO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产物是电中性的Al(OH)3,因此反应中Al3+与AlO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1:3,才能使反应前后离子电荷守恒。至于选项(D),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都是Cl2中的Cl原子,但其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为3(3个得3个电子转化为3个Cl―即3Cl―),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只有1()。不符合电子守恒,因此不正确。对于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除了根据离子反应规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反应实质与可能性,结合离子反应书写要点判断表达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之外,还特别要注意电子得、失总数是否相等。常见的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中,往往不正确的居多(2~3),而本题选的不正确选项只有一个,也导致失误。 [答案] (D) [评述] 本题属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传统题。但本题要求找不正确的。
(理解、较容易) [例3] 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c=m-n (B)a-b=n-m (C)c-d=m+n (D)b-d=n+m [解析] 根据这四种微粒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即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按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质子数(原子序数)――离子所带电荷数 阴离子则为:质子数十离子所带电荷数,由此得:a-m=b-n=c+n=d+m 然后分别根据选项涉及之元素审视,选项(A)涉及a-m=c+n,变形后为a-c=m+n,(A)不正确;选项(B)涉及a-m=b-n,变形后为a-b=m-n,也不正确;选项(c)涉及c+n=d+m,变形后为c-d=m-n,仍不正确;只有选项(D),涉及b-n=d+m,变形后为b-d=m+n,与选项(D)结论一致。 [答案](D) [评述] 本题需掌握有关原子的组成及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与微粒所带电荷数的相互关系。
(理解,中等难度) [例4] 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A)6和8 (B)16和8 (C)12和9 (D)11和6 [解析] 本试题涉及的是前18号元素,这是复习中应熟悉的元素,应立即将序号与元素相对应,就能作出判断。选项(A)是碳和氧能形成CO2,选项(B)是硫与氧也能形成SO2;(C)是镁和氟能形成 MgF2;选项(D)是钠和碳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 [答案] (D) [评述] 对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及其相互化合规律(构、位、性关系)的知识的考查。 此类试题是近年来的常见试题,有时还强调属于离子型或共价型的某类化合物,为此作如下归纳: 短周期元素两两形成化合物的类型与组合如下: 类型 AB AB2 A2B AB3 A2B3 A3B2 离子型 ⅠA与ⅦA ⅡA与ⅦA ⅡA与ⅦA ⅠA与ⅥA ⅢA与ⅦA IIIA与ⅥA ⅡA与ⅤA 共价型 H与ⅦA ⅣA与ⅥA H与ⅥA VA与H B与ⅥA 特例 CO、NO SO2、 NO2、 CaC2 N2O SO3 N2O3 有时还会涉及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或盐、金属元素形成的碱),为此对各主族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通式归纳如下: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通式 MOH M(OH)2 M(OH)3 H3MO3 HMO2 H2RO3 H4RO4 HRO3 H3RO4 H2RO4 HRO4
(理解、中等难度) [例5] 反应 2X(气)+ Y(气)2Z(气)+热量,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 [解析] 首先分析反应:这是一个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体积减小)、放热的可逆反应,低温、高压对反应有利,达平衡时产物Z的物质的量n2大,平衡点高,即图示曲线T2、p1。再对比图示曲线T2、p2,温度相同,压强不同,平衡时n2不同(pl时的n2>P2时的n2),由此分析p1>p2,再从反应速率验证,T2、P1的曲线达平衡前斜率大(曲线陡)先到达平衡,也说明压强是 p1>p2(增大反应压强可以增大反应速率)。然后比较曲线T2、p2与T1、p2,此时压强相同,温度不同,温度低的达平衡时n2大,平衡点高(曲线T2、p2),由此判断温度T1>T2;再由这两条曲线达平衡前的斜率比较,也是T1、p2的斜率大于T2、p2,T1、p2先到达平衡,反应速率大,也证明T1>T2。由此分析得出正确的判断是T1>T2,p1>p2,选项(C)的结论正确。 [答案] (C) [评述] 本题是对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放热的可逆反应,温度、压强与产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反应速率的逆向思维能力与对图象的观察能力的综合考查。
(理解、较难) [例6] 若室温时pH=b的氨水与pH=a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氨水的电高度可表示为 (A)10a+b-12% (B)10 a+b-14% (C)1012-a-b% (D)1014-a-b% [解析] 分析中首先根据强酸盐酸的pH值(-lg[H+])推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即: CHCl=[H+]=10-a(mol L-1 )………………………(1) 又酸、碱中和反应时,不论强、弱,只有所含可电离的H+、OH―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才能恰好完全反应,由此可推出一元弱碱氨水的浓度为C氨水=10-a,对于弱电解质存在以下关系: [OH-]=c?α=10 -a?α ……………………………(2) 另一方面由水溶液中[H+]?[OH―]=10-14,及氨水中: pH=-lg[H+]=14-pOH=14十lg[OH―] 得[OH― ]=10b-14 ………………………………………(3) 代入(2)式得:10b-14=10-a?α a=10b-14/10-a = 10a+b-14×100% =10a+b-12% [答案] (A) [评述] 考察溶液pH值的概念,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电离度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应用,较难) [例7] 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 负极: 正极: 今若制得Cl2O.050mol,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A)O.O25mol
(B)O.O5Omol
(C)O.1Omol
(D)0.2Omol [解析]首先需将铅蓄电池的负极反应变形为:Pb-2e+SO=PbSO4(电子移项),从而得出电池放电时转移电子数与消耗H2SO4的关系:2e-2H2SO4即e-H2SO4;再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 确定放出Cl2与转移电子数的关系:Cl2~2e。今制得0.050molCl2,需转移O.1Omol电子,因此消耗H2SO40.O1Omol。只有原理清晰,才能思维畅通迅速作出判断。 [答实] (C) [评述] 考查了原电池与电解池知识的综合应用及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理解,中等难度)
[例8] 在25℃时,若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值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评述] 本题着重考查pH值的概念与计算,考查方式是把特殊和具体的问题与普遍、一般的规律结合起来,检查逻辑思维与逆向思维能力,即考查思维的严密性与整体性,在阅读中必须分析出题干中“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是本题主要的解题线索。根据这一线索进行逆向思索,它意味着混合前的两种溶液中,酸溶液中H+离子的物质的量与OH―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据题设,则有:10[H+]酸=[OH-]碱。进行思维转换,同一种溶液(碱溶液)中,H+离子浓度与OH―离子浓度乘积等于水的离子积,25℃时Kω=1×10-14,因此上式可变换为: 10[H+]酸= 将方程两边分别取负对数,并稍作整理。 1-pH酸=pH碱-14 移项后得: pH酸+pH碱=15 另一解法:10[H+]酸=[OH-]碱
移项[H+」酸?[H+]碱=10-15 取负对数 pH酸十pH碱=15 [答案]强酸的pH值与强碱的pH值之和等于15。 [评述] 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结合化学基础知识通过计算解决化学问题是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本题就是典型例证。在测试中发现有的同学根据负指数运算推导: [H+]强酸/[OH-]强碱=1/10 则10-pH强酸/10pOH强碱=1/10 10×10―pH强酸=10pOH强碱=10强碱 1-pH强酸= -(14-pH强碱) pH强酸+pH强碱=15
(综合应用,较难) [例9]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以下反应: H2(g)+Br2(g)=2HBr(g)已知加入1molH2和2molBr2时,达到平衡后生成 a mol HBr(见下表“已知”项)。在相同条件下,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变,对下列编号(1)~(3)的状态,请填写表中空白: 编号 起始状态 平衡时HBr的物质的量(mol) H2 Br2 HBr 已知 1 2 0 a (1) 2 4 0 (2) 1 0.5a (3) m
[解析] 在分析中要注意到题设情景:(1)容器体积固定; (2)反应H2(g)+Br2(g)2HBr(g)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将不影响平衡);(3)编号(1)~(3)和已知状态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变);(4)达平衡时HBr在混合气中的含量为a/3(由已知状态推导)。这样对于编号(1)起始状态相对于已知情况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因此平衡不移动,达平衡时HBr的量可以由: (反应前、后气体总量不变)得:x=2a 对于编号(2),可以先由平衡时HBr的含量不变,设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为y,则: y=1.5(mol) 再结合等效代换(按方程式系数关系),相当于HBr起始为O时,H2、Br2各为O.5mol,这样,为满足气体物质的总量为1.5mol和当起始HBr为O,H2:Br2=1:2(已知起始状态)只能是H2为O(O.5-O.5=O),Br2为O.5mol(1-O.5=O.5)。
编号(3),先设HBr起始量为x,平衡量为y,通过等效代换转换为如下状态: H2为m+O.5x,Br2为n+O.5x,HBr为0,此时,x= 2(n-2m) 混合气总物质的量:m+n+2(n―2m)=3(n-m) 平衡混合气中HBr含量:
y=a(n-m) [答案] 编号 起如状态 平衡时HBr的物质的量(mol) H2 Br2 HBr 已知 1 2 0 a (1) 2 4 0 2a (2) 0 0.5 1 0.5a (3) m
2(n-2m) (n-m)a [评述] 本题考查对题设情景的阅读理解,对隐含信息(反应特点与反应条件)的挖掘。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除此本题还特别考查了由题给具体情况(各种状态)统摄归纳成一般规律的能力。题给的3种状态及设问要求,一个比一个思维层次高梯度十分明显,层次十分清楚,测试结果也是这样。 有关化学平衡的理论分析题,在总复习中可以对初态与平衡态间的物料关系作如下归纳 (1)
2A + B 2C 总量(有变化) 初态 C1
C2
O C1+C2 平衡态 C1―2X C2-X 2X C1+C2-x (2)
A + B 2C 总量(不变) 初态 C1
C2
0 C1+C2 平衡态 C1―x C2-x 2x C1+C2 相应以此关系为依据的题,只有两类。如恒温恒压下 (1) 2A + B 2C (总量有变化) 初态(mol)
① O.2O
0.10
O
② O
O
O.2O
③ 0.30
0.10
0
④ O.10
0
0.20
(2)
A(g)+ B(g) 2C(g)(总量不变) 初态(mol)
① 0.20 0.20 0
② 0
0 0.40
③ 0.40 0.20 0
④ 0.20 0 0.
40 上述两个反应的①、②初态过平衡对,A、B、C的平衡物质的量相等,且初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和方程式中各物质系数比相匹配。③、④两种状态达平衡时,A、B的平衡物质的量相同,但其初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和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系数不匹配。由此可延伸出多种试题,本题就是属于反应(2)(总量不变)中的③、④状况。(综合应用,较难) [例10]
单质硼有无定形和晶体两种,参考下列数据: 晶体 金刚石 晶体硅 晶体硼 熔点(K) >3823 1683 2573 沸点(K) 5100 2628 2823 硬度(Moh) 10 7.0 9.5 晶体硼的晶体类型属于 晶体,理由是 。 已知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如下图所示),各正二十面体之间以B――B键相互联结,在每个正二十面体中有二十个等边三角形的面和一定数目的顶角,每个顶点各有一个硼原子。通过观察图形及推算,得出此基本结构单元是由 个硼原子构成,其中B――B键之间的键角是 。
[解析] 非金属单质的晶体类型主要有2种: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由于作用力强弱相差悬殊,物理性质(熔、沸点、硬度)差别也甚大,因此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单质晶体硼的熔、沸点、硬度都介于典型的原子晶体,金刚石和晶体硅之间,因此晶体硼当属原子晶体。 然后观察图形,每个等边三角形有3个项点,但从图形中还应观察到在这个二十面体中每个顶点(B原子)与另5个硼原子分别形成B――B键,即每个顶点为5个等边三角形(不同面上)所共有,因此该基本单元内硼原子数为: 3×2O/5=12 其基本单元透视图如右图所示 [答案] (l)原子晶体,非金属单质晶体硼的熔、沸点和硬度都介于原子晶体金刚石和晶体硅之间,由此推知晶体硼为原子晶体。 (2)硼原子数 3×2O/5=12 或设硼原子数为x,每个硼原子与其它5个硼原子形成B――B键,每个B――B键为两个面所共有则: x=12
(硼原子数) 键角:60° [评述] 本题考查了晶体类型与晶体性质的关系,对图形的观察分析、将立体几何图形与晶体模型图结合的能力,以及将化学知识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较难)
[例11] 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发现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的形成过程作出重大贡献的两位科学家。 已知三磷酸腺苷(简称ATP)是生物活性体中极为重要的能量物质,生物体中蛋白质的合成、离子迁移、肌肉收缩和神经细胞的电活性等都需要能量,而ATP的水解是一个较强的放热反应,它可以为上述过程提供所需能量。其水解式为ATP溶液+H2O=P液十3OKJ其中P是无机磷酸酸式盐(如 H2PO),ATP与ADP的结构式如下
(键线交点处为碳原子) (1)由上述结构式可知ATP在物质分类上,既属于 ,又属于 。 (2)ADP在适当的酸催化下还可以继续水解放出能量生成AMP直至腺苷,试写出ATP逐级水解的反应式(有机物用代号表示)。 (3)写出水解最终产物腺苷的分子式
[解析] 本题比较基本,只要读懂结构式的左侧表示可溶性磷酸盐,右侧表示磷酸和腺苷(含核碳糖结构)形成的酯。在书写共价键断裂的水解反应式遵循质量守恒并恰当运用题示表示式进行扩展式迁移。并分析出最终水解产物腺苷是一五碳糖,结构式如右图 (键线交点处为碳原子) [答案] (l)可溶性磷酸盐,磷酸酯(酯类)
(2)ATP+H2O=ADP+H2PO+Q1;(能量)
ADP+H2O=AMP+H2PO+Q2
AMP+H2O=腺苷+HP2PO+Q3
(3)C10H13O4N5 [评述] 本题属于信息迁移题,试题给出了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的结构式及其水解释放能量的表示式。考查的知识是物质的分类,由结构式推导分子式、水解反应式。可谓起点高,落点低。
(综合应用,中等难度) (二) 元素及其化合物 [例12] 根据以下叙述,回答(l)~(2)小题。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为 O3 O2+O Cl+O3→ClO+O2 ClO→Cl+O2 总反应:2O3→3O2 (l)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 (A)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 (2)O3和O2是 (A)同分异构体
(B)同系物 (C)氧的同素异形体
(D)氧的同位素 [解析](l)题考查初中化学中有关催化剂的概念,分析中要注意Cl原子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作用(催化剂具有的),更要看到反应①是可逆的,由于Cl原子与O3反应生成的ClO极不稳定,立即与反应①的生成物原子氧反应生成氧气并重新转化为Cl原子,导致反应①不可逆,叠加后得总反应:2O33O2。Cl原子在反应过程中数量上没有变化,只是通过其自身的中间产物ClO作用,而且在反应③中重又生成,所以能长久起破坏作用,因此Cl原子是能改变其他反应(破坏臭氧的反应即总反应)的速度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催化剂。 (2)本小题考查了有关高中化学涉及的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和同位素这几对易错易混淆的概念,只要掌握基本概念中的有关内容,根据O2、O3是同一种元素(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分子组成(分子内原子个数不同)的不同单质,就能准确判断它们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答案] (l)D (2)C [评述] 本题给出了有关环保知识的新信息,在审读中要抓住题干中的有关反应及设问。本题是“一带多”的选择题型,用一个共同的叙述,新信息或新情境,回答多个选择题。
(了解,较容易) [例13] 下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粗框表示初始反应物(反应时加入或生成的水,以及生成沉淀J时的其它产物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 (1)物质B是 ,F是 ,J是 。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解析] 解答本题应采用正向思维,从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入手:
2NaCl+2H2O2NaOH+H2↑+Cl2↑ 从题示框图B物质既能与A反应生成D和E,又能与C反应生成G。从电解食盐水的产物分析,只有Cl2符合这特点,它能与氢氧化钠(A)反应生成NaClO(生成的H2O略去) Cl2+2NaOH=NaClO+NaCl+H2O 还能与氢气(C)在点燃条件下生成HCl Cl2+H22HCl 由此推断出A(NaOH)、B(Cl2)、C(H2)、G(HCl) 然后需确定F,F既能与Cl2直接反应生成I,又能与HCl反应生成H和氢气,H在Cl2作用下还能转化为I,则F应该是变价金属铁(Fe)用相关反应验证: 2Fe+3Cl22FeCl3 Fe+2HCl ==== FeCl2+H2 2FeCl2+Cl2 ==== 2FeCl3 至此框图中的大部分都得到合理解释。 最后需确定沉淀J(难点),按框图所示沉淀J既可由FeCl3(I)与D反应而生成,又可以由FeCl2(H)与D反应而生成,J一定是含铁化合物,此时需判断D,D是NaClO与NaCl中的一种,但NaCl不能与FeCl3或FeCl2反应生成J。 D只能是次氯酸钠NaClO。 NaClO是一种强氧化性盐(含);又是强碱(NaOH)弱酸(HClO)盐,在水中水解而显碱性。因此当它与FeCl3反应时显示了碱性从而生成 Fe(OH)3,(J)沉淀;当它与 FeCl2反应时显示了氧化性和碱性的双重作用,也生成了Fe(OH)3(J)沉淀。这样确认J是 Fe(OH)3 。 [答案] B:Cl2,F:Fe,J:Fe(OH)3 (2)Cl2+2OH- ==== ClO-+Cl―+H2O [评述] 本题从电解食盐水出发组成一个氯单质和无机物之间相互反应的网络,可谓起点低、落点高。试题涉及的知识面广,考查了氯单质、氯化物、氯的含氧化合物、铁元素的变价、铁和亚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次氯酸钠的氧化性和水解性,几乎概括了中学化学范围内氯、铁两种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内容。 本题还以上述知识为载体多方面地考查了思维能力与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比较与论证)是一道典型的能力测试题。
(综合应用、较难) [例14] 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3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单质甲 化合物A 化合物B
化合物B 化合物A和化合物C 单质乙和化合物C 据此判断: (1)在A、B、C这3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
(用A、B、C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 。 (3)单质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则化合物B的分子式是
[解析] 本题初看起来,题设条件及框图并未给出明的线索,关键在于恰当动用逻辑推理。对于设问(1)化合物A是由甲、乙两种单质化合而成,则化合物A中一定含乙元素;再看左边纵行,单质甲与化合物B反应可生成A(舍乙元素)和C两种化合物,单质甲只含甲元素,则A中的乙元素只能来自化合物B,至于化合物C由题设条件无法判断。因此必定含乙元素的应该是A、B两种化合物。 至于设问(2),则需由框图的右侧纵行推理由化合物A与B(都舍乙元素)反应生成单质乙和化合物C,在单质乙中乙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因此在A、B两种化合物中的乙元素必定分别是正、负两种化合价,因此乙元素必定是非金属元素。这是本题的关键性突破,也是难点。 最后看设问(3),在中学涉及的主要非金属氢、氧、碳、氮、硫、磷、氯中,在其二元化合物中分别呈正、负两种价态以硫、氮为常见。 [答案] (1)A、B (2)非金属,因为A+B→乙+ C,且乙为单质,可知乙元素在A、B中分别呈正、负价,所以乙是非金属。 (3)S、H2S(或N2、NH3) [评述] 本题考查了对图表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推理、正向、逆向思维、抽象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也考查了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综合认识水平,将化合价的基本概念与具体反应判断相结合,从而从高层次上考查了将化学知识按内在的联系抽象归纳,逻辑地统摄成规律的思维能力。
(综合应用,较难) [例15] 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它是锗酸铋的简称。若知:①在BGO中锗处于最高价态,②在BGO中,铋的价态与铋跟氯形成某种共价氯化物时所呈的价态相同,在此氯化物中铋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③BGO可看成是由锗和铋两种元素的氧化物所形成的复杂氧化物,且在BGO晶体的化学式中,这两种氧化物中所含氧的总质量相同,请填空: (1)锗和铋的元素符号分别是
和 (2)BGO晶体的化学式是 (3)BGO晶体中所含铋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解析] 试题首先通过BGO是锗酸铋的简称向同学们传递了BGO的元素组成:铋(Bi)、锗(Ge)氧(O),由此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可知铋是第VA族,锗是Ⅳ族元素。随后在信息(1)中又指示了锗处于其最高价(+4价),再及时由原硅酸H3SiO4推知锗酸根应为GeO。信息(2)实质上指示了在BGO中铋(Bi)的价态为十3价,因为铋(Bi)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只有与3个氯原子形成BiCl3的共价化合物时,才能满足Bi的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在BGO中铋以 Bi3+形式存在。这样,根据(1)、(2)两个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就能得出BGO晶体化学式的一种形式:锗酸铋Bi4(GeO4)3,首先可以把锗酸铋按Bi、Ge、O的顺序整理为Bi4
Ge3O12的形式。然后由含氧量相同,再结合铋、锗各自化合价,自然导出2Bi2O3,3GeO2的形式。这三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都是本题第(2)问的正确答案。第(3)问比较简单,只要读出信息(2)中铋的化合价为正三价就能正确写出BGO晶体中铋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应为Bi2O3。 [答案](l)Ge、Bi
(2)Bi4(GeO4)3、(或 Bi4Ge3O12或2Bi2O3?3GeO2)
(3)Bi2O3 [评述] 本题属于信息迁移式试题,着重考查了运用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基础知识进行信息加工、转换与综合应用的能力。锗(Ge)和铋(Bi)分别是高中教材中元素周期律、周期表后学习的第ⅣA、VA族主族元素,在学习与总复习过程中要善于通过代表元素性质的学习,推论长周期中相应同主族元素性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化学式,才能适时地与试题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联想、转换,通过类比与求同思维得出正确结论。
(综合应用,较难) [例16] “卤块”的主要成分为MgCl2(含Fe2+、Fe3+、Mn2+等杂质离子),若以它为原料,按如下工艺流程图,即可制得“轻质氧化镁”。如果要求产品尽量不含杂质离子,而且成本较低,流程中所用试剂或PH值控制可参考下列附表确定
轻质氧化镁生产工艺流程图
表1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值 物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OH)3 Fe(OH)2 Mn(OH)2 Mg(OH)2 2.7 7.6 8.3 9.6 3.7 9.6 9.8 11.1 *)注:Fe2+氢氧化物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所以常常将它氧化成为Fe3+,生成 Fe(OH)3沉淀而去除之。 表2 化学试剂价值表 试剂 价格(元/t) 漂液(含NaClO25.2%) H2O2(30%) NaOH(固98%) Na2CO3(固99.5%) 卤块(MgCl2,30%) 450 2400 2100 600 310 请填写以下空白: (1)在步骤②加入的试剂X,最佳选择应是 ,其作用是 。 (2)步骤③加入的试剂Y应是 ;之所以要控制pH=9.8,其目的是 。 (3)在步骤⑤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解析] 在题目第一段阅读中要明确试题要求:(1)由卤块(含杂质的MgCl2)制得“轻质氧化镁”(不含杂质Fe2+、Fe3+、Mn2+离子)(2)成本较低。在阅读观察工艺流程图要明确:(3)杂质离子在步骤③加入Y(NaOH)强调PH=9.8除(成为 Fe(OH)3、Mn(OH)2沉淀)(4)步骤④、⑤、⑥是由MgCl2(含Na+)到轻质氧化镁的转化、制备过程。(3)通过逆向思维:MgOMg(OH)2MgCO3。因此步骤③所得滤液中应加Z是Na2CO3(步骤④)所得沉淀物为MgCO3,经过步骤⑤在水中煮沸,MgCO3水解生成 Mg(OH)2,并放出CO2气体。 在阅读附表1时需结合试题分析(5)在步骤②需加氧化剂使Fe2+转化为Fe3+以便沉淀完全容易除去。(6)步骤③控制PH=9.8是为了使Mn(OH)2沉淀完全,虽然Mg(OH)2已开始沉淀会影响产率,但保证了产品纯度,且原料卤块价格比较低廉。(7)在阅读附表2时可以从成本较低的角度考虑步骤② [答案](l)漂液,使Fe2+Fe3+
(2)NaOH使杂质离子(Fe3+、Mn2+)沉淀完全又尽量减少Mg2+损失
(3) [评述] 本题结合工业生产实际考查无机化合物(轻质氧化镁)的转化生成、分离、提纯问题。涉及了金属元素(Mg、Fe、Mn)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和信息加工、迁移能力,逻辑推理和逆向思维能力。
(综合应用,较难) (三)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例17] 已知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OH)取代(均可称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解析] 水解后所得产物分别是:(芳香醇)、(酚) (C)(羧酸) (D)(醇) 故只有(C)所得产物能跟NaHCO3反应、选(C)为答案。 [答案] (C) [评述] 这是一道信息迁移题,题目给出新信息,意在考查考生接受新信息,并运用新信息,结合旧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审题时,可得到两个信息:①酸性大小的顺序是羧酸>碳酸>酚;②含溴的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一OH)取代。根据酸与盐反应的规律可知: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酸,应该是比H2CO3酸性强的酸,在选项中挑选水解时能生成羧酸的溴化物, &nbs 试题详情
第一套题 14. 在下列4个核反应式中,x表示质子的是 A. B. +x C. +x D. 1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不变的活塞,将一定量的气体封闭在上端开口的直立圆筒形金属气缸内,活塞以上部分注满机油。最初活塞静止,现设法使周围环境的温度缓慢升高Δt,活塞因此缓慢上升,随后到达新的位置静止。在温度升高Δt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缸内气体压强增大 B.缸内气体对外做功 C.缸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D.缸内气体从外界吸热 16.已知金属锌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K跟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图象如图中的直线1所示。某种单 色光照射到金属锌的表面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1。若该单色光照射到另一金属表面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 初动能E2,E2<E1,关于这种金属的最大初动能EK跟入射光的 频率的关系图象应如图中的 A. a B.
b C. c D.
上述三条图线都不正确 17.一列简谐横波沿绳子传播,振幅为0.2m,传播速度为1m/s,频率为0.5Hz。在t0时刻,质点a正好经过平衡位置。沿着波的传播方向 A.在t0时刻,距a点为2m处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为0.2m B.在(t0+0.5s)时刻,距a点为1m处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为0.2m C.在(t0+1.5s)时刻,距a点为1m处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为0.2m D.在(t0+2.0s)时刻,距a点为0.5m处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为0.2m 18.一个运动员在蹦床上表演,他从高处自由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回到原高度,运动员从高处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a和ef段是直线,由此可知: A.图线中的oa、ef两段表示运动员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图线中的b点表示运动员的运动加速度最大 C.图线中的d点表示运动员所受的合力方向向上 D.图线中的c点表示运动员的加速度大于g 19.如图所示,是电视机的显像管的结构示意图,荧光屏平面位于坐标平面Oxz,y轴是显像管的纵轴线。位于显像管尾部的灯丝被电流加热后会有电子逸出,这些电子在加速电压的作用下以很高的速度沿y轴向+y方向射出,构成了显像管的“电子枪”。如果没有其它力的作用,从电子枪发射出的高速电子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打到坐标原点O,使荧光屏的正中间出现一个亮点。当在显像管的管颈处的较小区域(图中B部分)加沿z轴正方向的磁场(偏转磁场),亮点将偏离原点O而打在x轴上的某一点,偏离的方向和距离大小依赖于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为使荧光屏上出现沿x轴的一条贯穿全屏的水平亮线(电子束的水平扫描运动),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下列情况(图7)的哪一个?( A )
20.如图所示为推行节水灌溉工程中使用的转动式喷水龙头的示意图。喷水口离地面的高度为5m,用效率为50%的抽水机从地下20m深的井里抽水,使水充满水口并以恒定的速率从该龙头沿水平喷出。喷水口横截面积为10cm2,其喷灌半径为10m,若水的密度为1×103kg/m3,不计空气阻力。带动该水泵的电动机的最小输出功率为(g=10m/s2) A.3×103W
B.4.5×103W C. 6×103W D. 9×103W 21.如图所示,同一竖直平面内固定着两水平绝缘细杆AB.CD,长均为L,两杆间竖直距离为h,BD两端以光滑绝缘的半圆形细杆相连,半圆形细杆与AB.CD在同一竖直面内,且AB.CD恰为半圆形圆弧在B.D两处的切线,O为AD.BC连线的交点,在O点固定一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质量为m的小球P带正电荷,电量为q,穿在细杆上,从A以一定初速度出发,沿杆滑动,最后可到达C点.已知小球与两水平杆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小球所受库仑力始终小于小球重力.则 A.小球P在水平细杆上滑动时受摩擦力的最大值为 B.小球P在水平细杆上滑动时受摩擦力的最大值为 C.小球P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为-4μmgl D.小球P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为-2μmgl 22.(17分) (1)一同学要研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改变量的关 系,它的实验如下: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着与桌子边缘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的一小钢球接触。当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小钢球恰好在桌子边缘,如右图4所示。让钢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钢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小球在空中飞行后落到水平地面,水平距离为S。 (1)请你推导出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小钢球质量m、桌面离地面高度h,水平距离S等物理量的关系式:
; (2)弹簧长度的压缩量x与对应的钢球在空中飞行的水平距离S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示: 弹簧长度压缩量x/cm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钢球飞行水平距离S/m 1.01 1.50 2.01 2.48 3.01 3.50 从上面的实验数据,请你猜测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弹簧长度的压缩量x之间的关系_________. 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精确测量一个阻值为 5Ω的电阻R x ,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 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 r1约为4Ω.
电流表A2:量程500μA, 内阻r2=750Ω. 电压表V:量程10V, 内阻r3 约为10kΩ.
变阻器R0:阻值约10Ω. 电池E:电动势E=1.5V,内阻很小.
电键S,导线若干. (1)选用适当器材并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所测物理量,求出电阻阻值的表达式RX =_______. 23.(16分)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绕月球运动可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若卫星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的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月球自转和卫星运动阻力。求卫星在t时间内(计划为一年)绕月球运动的圈数 24.(19分)如图甲所示,空间存在B=0.5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MN、PQ是放在同一水平面内的平行长直导轨,其间距L=0.2m,R是连在导轨一端的电阻,ab是跨接在导轨上质量m=0.1kg的导体棒,从零时刻开始,对ab施加一个大小为F=0.45N、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使其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此过程中棒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且良好接触,图乙是棒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AO是图象在O点切线,AB是图象的渐近线。 (1)除R以外,其余部分的电阻均不计,求R的阻值 (2)当棒的位移为100m时,其速度已经达到10m/s,求此过程中电阻上产生的热量
25.(20分)火车启动时,通常先倒退再启动,整列火车都倒退后,可以等效为以下物理模型:有n个质量都为m的木块沿一直线紧密排列在光滑水平面上,每两个相邻的木块间均用长为l的柔软绳连接着。现用一大小为F的较小恒力沿排列方向拉第一个木块,以后各个木块依次被牵引而向前运动起来,不计绳的质量。求: (1)第1、2两个木块间的绳拉直前的瞬间,第1个木块的速度大小 (2)第2个木块被牵动后的瞬间的速度大小 (3)第n个木块被牵动后的瞬间,所有木块的动能 试题详情
中学化学主要实验现象汇编 1.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的同时生成了一种白色物质。 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
加热试管中的硫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7.
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 8.
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
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11. 想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产生。 12. 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转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 一枚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半有气泡产生 14.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5. 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放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6. 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家少量的水: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的热。 17. 将一纯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18. 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19. 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0. 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水:有棕色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溶液。 21.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22. 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3. 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4. 将氯气通入无色碘化钾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物质生成。 25. 在FeCl3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6. 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并发生爆炸。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 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颜色褪去。 29. 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 给氯化钠(固体)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白雾生成,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1.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 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 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 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 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36. 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酒精灯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 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酒精灯火焰上罩上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 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 二氧化硫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40. 过量的铜投入盛有硫酸铜的试管,并加热,反应完毕,待溶液冷却后又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41. 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42. 钠在空气中燃烧:钠先熔化,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的物质。 43. 钠投在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熔成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有“嘶嘶”声。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44. 把水滴在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5.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的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6.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的沉淀。 47. 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白烟产生。 48. 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9. 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50. 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的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51. 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2. 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转变为红棕色。 53. 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54. 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胶体变浑浊。 55. 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浑浊。 56. 将点燃的镁条伸入到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 57. 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沉淀。 58.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后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59. 向含有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60. 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S2-- + CL2 == 2CL-- + S↓ 61.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62. 将红热的铁丝伸入到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棕黄色的烟。 63. 将蘸有氯化钾溶液的铂丝在酒精灯上灼烧并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 64. 将碘晶体加热:有紫色蒸气产生。 65. 向溴水中加入四氯化碳并振荡:溶液分两层,上层颜色变浅,下层为橙红色;若加汽油(苯):上层为橙红色。 66. 向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并振荡:溶液分两层,上层颜色变浅,下层为紫红色;若加汽油(苯):上层为紫红色。 67. 将硫化钠溶液和亚硫酸钠溶液混合并滴加少量的酸:有气泡产生,同时又浅黄色沉淀产生。 68. 将浓硫酸滴加到盛有蔗糖的小烧杯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同时蔗糖变黑且发泡。 69. 将金属钠加入到;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中:剧烈反应,有气体生成,同时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70. 向盛有过氧化钠的试管中滴加水:有大量气体产生,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红色。 71. 向盛有酚酞和水的试管中加入过氧化钠固体:有气泡产生,溶液先变红色,红色迅速褪去。 72. 在盛有氯化铜溶液的U形管中用碳棒进行电解试验:一段时间后,阴极碳棒有一层红色物质(铜),阳极碳棒上有气泡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 73. 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生成。 74. 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75. 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76. 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77. 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78. 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79. 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80.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81. 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82. 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83. 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产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84. 将少量甲苯导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去。 85. 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86. 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87. 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88. 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89. 在加热至沸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90. 在适宜条件下乙醇与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有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91. 蛋白质遇浓硝酸溶液:变成黄色。 92. 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93. 向盛有苯酚钠的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产生。 94. 向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溶液呈绛蓝色,给试管水浴加热,产生银镜。 95. 向盛有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的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给试管加热有红色沉淀产生。 96. 向盛有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液的试管中缓慢滴加苯,在60℃的水浴中加热:有苦杏仁味的浅黄色油状物(不纯的硝基苯)生成。 试题详情
化学考试规范要求30点 以下指出历次化学考试考生常丢分的地方,希望大家考试时不在这些地方 出差错,高标准,严要求,从平时做起,向规范要高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在阅读时作出标记。 1、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类似的,“由强到弱”,“由高到低”,等等。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分清是等号还是可逆号,如一种盐水解方程式一定用可逆号不能用等号,其产物也不能标“↓”或“↑”,弱酸、弱碱的电离一定要用可逆号不能用等号。3、别忽视题干中 “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等限制条件。 4、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要写了。如“溶解度”单位是克,却不写出,“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却加上“g”或“g.mol-1”。摩尔质量有单位(g.mol-1)却不写单位,失分。 5、要求写“名称”却写分子式或其他化学式,要求写分子式或结构式却写名称。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结构式不看清,张冠李戴。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 6、所有的稀有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而误认为双原子分子。 7、273℃与273K不注意区分,是“标况”还是“非标况”,是“气态”还是“液态”“固态”不分清楚。22 .4L.mol-1的适用条件。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等物质的状态。区分液态氯化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 8、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或“从1000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你却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 9、请注意选择题“正确的是”,“错误的是”两种不同要求。请注意,做的正确,填卡时却完全填反了,要十分警惕这种情况发生。 10、求气体的“体积分数”与“质量分数”要看清楚,否则失分。 11、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陆海空全方位观察。 12、表示物质的量浓度不写C(HCl),失分。 13、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表示方法、计算方法混为一谈。(标况下,将20L氨气溶解在1L水中,……) 14、表示离子电荷与元素化合价混为一谈。 15、原电池正负极不清,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不清,电极反应式写反了。 16、求“转化率”、“百分含量”混淆不清。 17、两种不同体积不同浓度同种溶液混和,总体积是否可以加和,要看题目情景和要求。 18、化学计算常犯错误如下:①分子式写错②化学方程式写错或不配平或配平有错③用关系式计算时,物质的量关系式不对,以上情况发生,全扣分④分子量算错⑤讨论题,缺讨论过程,扣相当多的分⑥给出两种反应的量,不考虑一反应物过量(要有判断过程)⑦要求写出计算规范过程。 19、推断题。请注意根据题意,无机物、有机物均应考虑(全面,综合)。 20、要注意试题中小括号内的话,专门看。 21、回答简答题,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涉及原理,应该有因有果,答到“根本”。 22、看准相对原子质量,Cu是63.5还是64,应按卷首提供的用。 23、m A(s) + n B(g)=pC(l) + q D(g)这种可逆反应,加压或减压,平衡移动只考虑其中的气态物质(g)的化学计量数。 24、配平任何方程式,最后都要进行“系数化简”。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必须写,而且写正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后,得失电子要相等,离子反应电荷要守恒,不搞假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未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不漏写反应热的“+”或“-”,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1。 25、有机结构简式中原子间的连结方式表达正确,不要写错位。 结构简式有多种,但是碳碳键、官能团不要简化, 酯基、羧基的各原子顺序不要乱写,硝基、氨基写时注意碳要连接在N原子上。如,COOHCH2CH2OH(羧基连接错),CH2CHCOOH(少双键) 等 26、遇到做过的类似题,一定不要得意忘形,结果反而出错,一样要镇静、认真解答,不要思维定势;碰到难题决不能一下子“蒙”了,要知道,机会是均等的,要难大家都难。应注意的是,难度大的试题中也有易得分的小题你应该得到这分。 27、化学考题难易结合,波浪型发展。决不能认为前面的难,后面的更难!有难有易,难题或较难题中一定有不少可以得分的地方,不可放弃。 28、解题时,切莫在某一个“较难”或“难”的考题上花去大量的宝贵时间,一个10分左右的难题,用了30多分钟甚至更多时间去考虑,非常不合算,不合理。如果你觉得考虑了几分钟后还是无多少头绪,请不要紧张、心慌,暂把它放在一边,控制好心态,去解答其他能够得分的考题,先把能解决的考题先解决。再回过头来解决它,找到了感觉,思维活跃了,很可能一下子就想通了,解决了。 29、解推断题,实验题。思维一定要开阔、活跃,联想性强。切不可看了后面的文字,把前面的话给忘了,不能老是只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去考虑,应该是多方位、全方位进行考虑。积极地从考题中字字、句句中寻找出“突破口”。 30、考试时切忌“反常”,仍然是先易后难,先做一卷,后做二卷。 试题详情
第六套题 14.下列核反应中,能放出β粒子的是 A.21H和31H聚变成42H
B.146C衰变成147N C.23888Ra衰变成23486Rn
D.用中子轰击23892U裂变成9038Sr和13654Xe 15.低轨飞行的人造地球卫星,若不进行轨道维持,由于受大气阻力等因素的影响,飞船的飞行轨道参数会发生微小变化,对这些变化下列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轨道半径变大 B. 轨道半径变小 C.运行速度变大 D. 运行速度变小
b
a B.活塞向左移动一点,a缸内气体压强不变 C.a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加 D.a缸内气体内能变化量等于b缸内的气体内能变化量 17.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从棱镜的左侧射向右侧,折射后的光路相同,如图所示,则( ) A.两束光在玻璃中传播时,光束II的速度大于光束I的速度 B.这两束光从棱镜的右侧以相同的入射角入射时,若光线I
在棱镜左侧面发生全反射,则光线II也一定发生全反射 C.两束光线通过同一小孔时,光线II的衍射现象更明显 D.如光束I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光束II也一定
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18.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振幅为2cm,已知在t=0时刻相距30cm 的两质点a、b的位移都是1cm,但运动方向相反,其中质点a沿y轴负方向,如图所示,则 A.两质点a、b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B.t=0时刻,两质点a、b的加速度相同 C.质点a的速度最大时,质点b的速度为零 D.当质点b的位移为+2cm时,质点a的位移为负 19.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粒子P
、Q以相同的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P从两极板正中央边缘射入,Q从下板边缘射入,它们最后打在上板同一点,粒子的重力不计,则
P B.它们的加速度相同
Q D.它们从射入到打到上极板的动能增量之比为EkP:EkQ=1:2 20.如图所示,上下不等宽的平行金属导轨的EF和GH两部分导轨间的距离为2L,I
J和MN两部分导轨间的距离为L,导轨竖直放置,整个装置处于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B中,金属杆ab和cd的质量均为m,都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且与导轨接触良好,现对金属杆ab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使其匀速向上运动,此时cd处于静止状态,则 A.F的大小为2mg B.F的大小为mg C. ab运动的速度为mgR/4B2L2 D. a b运动的速度为mgR/B2L2 21.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块以一定的速度从木板的一端滑上木板,若木板是固定的,物块恰好停在木板的另一端,若木板不固定,则物块相对木板滑行的距离为 A.L/4
B.L/2
C.3L/4
D. L 22.(17分)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 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 s那么 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 减少量EP=____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由此可 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g=9.8m/s2,保留三位有效 数字) (2)某同学准备用100μA的电流表改装成一块量程为2.0V的电压表.他为了能够更精确地测量电流表的内电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图中各元件及仪表的参数如下: A.电流表G1(量程1.0mA,内电阻约100Ω) B.电流表G2(量程500μA,内电阻约200Ω) C.电池组E(电动势为3.0V,内电阻未知) D.滑线变阻器R(0~25Ω) E.四旋纽电阻箱R1(总阻值9999Ω) F.保护电阻R2(阻值约100Ω) G.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 (1)实验中该同学先合上开关S1,再将开关S2与a相连,调节滑线变阻器R,当电流表G2有某一合理的示数时,记下电流表G1的示数I ;然后将开关S2与b相连,保持________不变,调节_________,使电流表G1的示数仍为I 时.读取电阻箱的读数r. (2)由上述测量过程可知,电流表G2内电阻的测量值rg=______. (3)若该同学通过测量得到电流表G2的内电阻值为190Ω,他必须将一个_______kΩ的电阻与电流表G2串联,才能改装为一块量程为2.0V的电压表 (4)该同学把改装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V0进行了核对,发现当改装的 电压表的指针刚好指向满刻度时,标准电压表V0的指针恰好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改电压表的百分误差为_____% 23.(16分)如图所示,一起重机竖直吊起两个质量均为200┧的重物A和B,以4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当物体A运动到距地面的高度为12m时,连接AB间的绳子突然断裂,绳子断裂后,起重机的拉力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从绳子断裂到重物A落地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2)重物A落地时,重物B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24.(19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区域内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半圆的左边分别有两平行金属网M和金属板N,M、N两板所接电压为U,板间距离为d。现有一群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静止开始由金属板M上各处开始加速,最后均穿过磁场右边线。求这些粒子到达磁场边缘最长时间和最短时间差。
25.(20分)在光滑水平面的一直线上,排列着一系列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分别用0、1、2、3…..n标记,0物体的质量为m,其余物体质量为m1=2m,m2=3m……mn=(n+1)m。相邻的物体间的距离分别为S0、S1、S2……Sn-1,如图所示,现用一水平恒力推0物体向右运动,从而发生一系列碰撞,每次碰撞时间极短,每次碰撞后物体都粘在一起,要使它们每次与下一个物体碰撞前的速度都相同,在S0已知的情况下,S1、S2、Sn-1应满足什么条件?
试题详情
中原油田高中四校2009届高三毕业班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分别答在答题卡(Ⅰ卷)和答卷(Ⅱ卷)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山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环境、工农业生产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化学烟雾与大量排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有关 B.将草木灰和硫铵混合施用,肥效更高 C.棉花、蚕丝和锦纶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保质期,可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活性炭、SO2和HClO都具有漂白作用,且漂白的化学原理相同 ④硫酸厂厂址的选择应靠近原料产地 ⑤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 ⑥从上到下,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氢卤酸的酸性依次减弱 ⑦因为氧化性:HClO>稀H2SO4,所以非金属性:Cl>S ⑧NaCl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着6个Cl-,CsCl晶体中每个Cl-同时吸引着6个Cs+ A.①②④⑦ B.②⑤
C.②③④⑧ D.①⑤⑥ 3.下列化学用语和叙述正确的是( ) A.M与N是同素异形体,由M=N;△H=+119KJ/mol可知,N比M稳定 B.Na2O2的电子式: C.表示乙炔“燃烧热”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2H2 (g)+O2 (g) 2CO2 (g)+H2O(g);△H=-1 256KJ/mol D.葡萄糖的实验式:CH2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B.除稀有气体外的非金属元素都能生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 C.若ⅡA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m,则同周期ⅢA元素的原子序数有可能为m+11 D.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5.有4种碳架如下的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利d是同分异构体
B.b和c不是同系物 C.a和d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D.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 6.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05molC15H3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为2.3×6.02×1023 B.常温下,42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6.02×1023 C.0.3molN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6.02×1023 D.标准状况下,11.2L苯中所含原子总数为6×6.02×1023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利NaOH溶液混合 HCO3-+OH-CO2↑+H2O B.将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SO2+H2O+2ClO-SO32-+2HClO 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6H5O-+CO2+H2O→C6H5OH+HCO3- 8.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 B.硝基苯混有浓HNO3利浓H2SO4,将其倒入到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 C.乙烷中混有乙烯,通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D.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先后通入NaOH和KMnO4溶液中洗气 9.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H<0 4s(秒)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过程中,当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2时,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 B.4s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5mol?L-1?min-1 C.达平衡后若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降低 D.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C的浓度将减小 10.某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K+、NH4+、Fe3+、Ba2+、SO42-、HCO3-、Cl-、S2-,为检验其成分,先对溶液进行初步分析。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存在大量Fe3+
B.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Ba2+ C.溶液中不存在大量HCO3-和S2- D.溶液可能呈强碱性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0℃时,纯水中c(H+)=1×10-6mol?L-1,pH小于7,此时纯水显酸性
B.pH=12的烧碱和氢氧化钡溶液,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 C.pH=3的盐酸与pH=5的硫酸等体积混合,pH=3.3 D.0.1mol?L-1CH3COOH溶液中;c(CH3COOH)>c(CH3COO-) 12.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鉴别SO42-加入BaCl2溶液,再加稀盐酸,观察沉淀是否消失 B.证明CH2=CHCH2CHO中一定有碳碳不饱和键: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红色 是否褪去 C.量取14.80mL 1mol?L-1NaOH溶液:选用25mL碱式滴定管 D.检验溶液中一定有CO32-: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13.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已知反应: Fe2O3+3Na2O2 2Na2FeO4+Na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在Na2FeO4中Fe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C.3mol Na2O2发生反应,有12mol电子转移 D.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14.右图所示的反应均是在高温或引燃后进行。选项中的物质表 示A和B,不合理的是(
) A.CO2、Mg B.MgO、Al C.Fe3O4、Al D.CuO、H2 15.将―定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mL pH=14的溶液,然后用1mol?L-1的盐酸滴定,至沉淀质量 最大时,消耗盐酸40mL,原合金中钠的质量为( ) A.0.46g B.0.69g
C.0.92g
D.0.23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16.(10分) (1)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_____C2O42-+______MnO4-+______H+=_______CO2+_______Mn2++______H2O (2)称取6.0g含H2C2O4?2H2O、KHC2O4和K2SO4的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溶 液。量取两份此溶液各25m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 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滴加0.25mol/LNaOH溶液至20mL时,溶液由无色变 为浅红色。该溶液被中和的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②第二份溶液中滴加0.10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至16mL时反应完全,此时溶液 颜色由_______变为________。该溶液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⑧原试样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17.(9分)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与D、C与E分别同主族,D、E、F同周期.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分别与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且A与C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均为液态,A分别与E、F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气体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 (2)A、C、D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常见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生产该化合物和单质F的工业称为____________工业; (3)B与F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均达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的电子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0.5molEC2被C2氧化成气态EC3,放出49.1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以原子个数比4∶2∶3所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类型为_________。 18.(10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进行缓慢电解NaCl溶液及相关实验(此时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由于某些原因,实验开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也看到了令人高兴的现象(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的通过)。请帮他们分析原因,然后回答问题: (1)写出B装置中的电极反应: 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内依次观察到A中的现象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观察完A中的现象后,打开止水夹b。再观察C装置,若无现象说明理由,若有 现象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着想达到电解NaCl溶液的目的,请对该装置进行最简单的改进______________。 19.(10分)短周期常见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物质A与物质B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E可能与A、B两种物质中的某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C是离子化合物,D是一种强碱,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若C发生水解反应,E的水溶液呈现弱酸性,D是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 化合物。 ①用电离方程式解释D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原因(仅写出电离方程式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等式表示E与NaOH反应生成的正盐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是一种气体,D是一种强酸,则: ①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认为“浓H2SO4可以干燥气体C”。某同学 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且变 为红棕色,则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0.(16分)某有机物A(只含C、H、O)是一种重要化工生产的中间体,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83倍。试根据下列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①A分子中碳原子总数是氧原子总数的3倍,其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且取代基碳链 上无支链; ②A可与NaHCO3溶液作用,产生无色气泡; ③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1)请写出:A的分子式____________;A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若有机物A存在如下转化关系(见下框图),请据此时A的结构回答(2)、(3)、(4)小题: (2)请写出:A→C和B→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并注明反应类型: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3)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F,其苯环上有两个相邻的取代基,且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F在稀硫酸存在下水解生成G和H,其中H俗称“木精”,是饮用假酒过程中致人失明、甚至死亡的元凶。 请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H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成K,K的水溶液常用作防腐剂,请写出:H→K的化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