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3.在我国的一本古代典籍中,阐述了一项天文学方面的重要思考:“当日之冲”(日冲:古代天文学概念,指的是太阳、地球与月亮等其他星体成一直线的现象),光常不合者,蔽于地(大地,即今日所说的地球)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食(月食)。提出这一说法是
A.张衡 B.祖冲之
C.僧一行
D.郭守敬
4.体现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最高成就的著作是
A.《唐木草》 B.《千金方》 C.《四部医典》 D.《木草纲目》
军队是保卫国家、维护政权的重要工具,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回答5―8题。
5.北宋建立以后集中精力解决军权问题,其首要目的是
A.加强军事力量 B.抵抗辽的进攻
C.武力统一全国 D.防止军事割据
6.近代的编练的新军与黄埔学生军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A.创建的目的不同 B.使用的武器不同
C.训练的方式不同 D.学习的内容前者没有思想教育、后者重视思想教育
7.明朝时期,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之间的关系是
A.五军都督府主管军政,后部主管禁军 B.五军都督府奉旨调兵,兵部率军作战
C.前者拥有统兵权,后者拥有调兵权 D.各都督府相互隶属,最终由兵部统领
8.清政府筹建近代海军的动机是
A.维新变法,挽救民族严重危机 B.师夷长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励精图治,洗雪甲午战败耻辱 D.迎合列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民主与科学是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救国救民的追求与理想。据此回答9-11题。
9.在中国最早提出反对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是
A.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 B.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
C.以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D.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10.20世纪初,民主共和思潮取代维新思潮成为当时社会最主要思潮之一,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启蒙思想的影响 B.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
11.在下列文献中,最早打出“民主、科学”旗号,从而推动中国思想解放与自然科学发展的是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欧风美雨”侵袭下产生,其发展历程充满曲折艰辛。据此回答12―15题。
12.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充分说明了
A.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
B.民族工业摆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
C.民族工业开始同外国资本义义工业竞争
D.帝国主义从此放弃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对中国历史产生最大影响是
A.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 B.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级基础
C.客观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前提条件
14.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这是指①辛亥革命推翻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③政治地位有了提高的实业家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高涨④辛亥革命促使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15.甲午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主要是因为
A.其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B.为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
C. 为其提供保护 D.为其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战略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也很值得借鉴。回答16―18题。
16.关中地区曾是我国古代政治和经济中心区域。后来,由于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恶化而丧失其重要地位,中国的统治中心迁离此区域是在
A.汉末三国的战乱时期 B.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结束时
C.唐朝灭亡后的战乱时期 D.朱元璋在长江流域建都时
17.江南开发是我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地区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A.靖康之变宋室南迁 B.隋朝开凿大运河
C.宋朝时北方作物向南方传播 D.西汉时期西域作物的引进
18.清朝康乾盛世,对于山区、海滩、北方边疆地区土地进一步开垦,使当时全国耕地数额超过此前任何一个时期。以下对这种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和原料
B.是我国农耕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主要体现
C. 是我国封建经济逐渐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D.加速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枯竭的过程
近代以来,关注、解决农民问题是赢得革命成功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回答19~23题。
19.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官名)提各乡卒长(官名)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这反映出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
A.没有能够触动旧的土地所有制 B.实现了土地和产品的平均分配
C.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D.领导农民进行反封建的抗税斗争
20.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是
A.用暴力手段夺取地主土地归国家所有
B.核定全国地价,革命后增长地价归国家所有
C.废除小土地所有制,建立资本主义大农业
D.没收地主土地,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21.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国共两党合作,掀起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回答22~25题。
22.国共两党能实现第一次合作是由于①当时两党的革命对象和任务相同②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帮助③孙中山接受反帝反封建的主张④中共三大作出了正确决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新三民主义能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原因是:
A.新三民主义接纳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B.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制订的
C.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节制资本”与工人阶级根本利益一致
D.新三民主义突出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24.国民大革命与近代前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其突出的新特点是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②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③群众基础扩大④反帝与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5.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与以前相比,最本质的区别是
A.利用非暴力的斗争形式
B.斗争走向统一领导
C.有先进阶级的组织领导
D.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
二.非选择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建立后,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赋役令》,其中租庸调制中有“损免”(亦称“灾免”,即因为受灾而减少或免去租庸调)制度的规定,其主要内容是:“诸田有水旱虫霜为灾处,据现营田,州县检定(核实灾情),具帐申省,十分损四已上,免租;损六已上,免租调;损七已上,课役全免。若桑麻俱损者,名免调。若已役已输(“输”:缴纳的意思),听免其来年,经二年后,不在折限(“折”:减免的意思)。另据《唐律疏议》规定:“其应损免者,皆主司合言。主司,谓里正以上。里正须言于县,县申州,州申省,多者奏闻。”
――唐宋田赋的“损免”与“灾伤检放”论稿
材料二 明清时期对商品征收商品税称为货税,为了方便征收,政府制定了货税则例(货税则例是指政府规定的征收商品通过税的原则和标准)。明代的货税则例是从价计征,亦称价则,即将过关商品,先官为定价,颁发定价则例,然后按价征税。(由于商品的价格各地不一,官方很难确定价格)到了清代,不再先为商品定价,而是从量计征,称为税则,即各关先按各商品在当地的贵贱程度、来源。以石、车、斤、匹、件、副、箱、篓、包等商品计量单位,规定应征数目,然后按单位数量征收。
――《清代前期税则制度的变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有关信息,说明唐朝前期对田赋灾免作出的原则性规定包括哪些方面?(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推行的租庸调制有何明显作用?当时农民的赋役负担了租庸调之外还有哪些?唐政府从哪一年起取消了租庸调?(4分)
(3)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历史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出清代货税则例中从量计征的具体内容(2分)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清朝前期商业繁荣的情况,对清朝改革税则制度作一简单的评价(3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 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4分)
(2) 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4分)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我们党的纲领如下: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直到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至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所有制,没收和征用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工具。”
??引自《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材料二 “此时统治中国的是封建军阀,不是资产阶级。军阀独立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列强,不啻是他们的代理人。财政交通工业几乎完全操于国际帝国主义之手,中国资产阶级所占者仅仅日用品之极少部分。帝国主义者利用其在华政治势力,妨碍中国工业之自由发展,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引自《中国共产党“三大”会议案》
材料三 “国民党内虽有少数资产阶级成分,但它还是一个工农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现在的政府是国民党左派同共产党联盟的政府,……无产阶级现在并不希望完全掌握政权。并且目前手中也没有决定性的力量,共产党也还没有能够统治政府的足够的军队。”
??摘自中共“五大”文件《政治和组织报告》
回答:
(1)上述三个文件的思想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为什么?(2分)
(2)上述三个文件的思想路线对当时的革命形势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指出中共“三大”与中共“五大”有什么共同的局限?(2分)
(4)材料一和材料二这两个文件的思想观点有何不同?你认为这种不同在思想路线方面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29.(13分)现代化是一项涉及价值取向、社会秩序、政治规范、制度运作、伦理认同等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确实也始终伴随着多方位的努力。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演变历程来看,效法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三个依序递进的变革程式。这一程式反映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
(1)“器物”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何影响?(5分)
(2)“制度”变革是指哪些重大事件?它们在建立国家政治制度上的主张有何不同?(2分)
(3)“观念”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有人认为,当陈独秀一派思想家在此时得到“伦理的觉悟才是根本觉悟”的反省时,才算达到认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完整境地。就此谈谈你的理解。(3分)
(4)在近代中国,晚清政府为适应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也进行了几次政策调整或改革。试列举这几次政策调整或改革的名称,谈谈你对晚清政府现代化的认识。(3分)
雅礼中学第三次月考答案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