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水
白色沉淀↓②
根据上述对白色固体的实验过程,该白色固体一定含有
,一定没有 ,可能含有 。
分析:对某些框图式推断题,如果善于抓住反应的最终生成物作为思维的起点,再根据题意反向逆推,得出结论。从①可知滤液一定有硫酸根离子;从②知气体是二氧化碳,白色沉淀②中只含碳酸银而无氯化银,滤液中一定有碳酸根离子,无氯离子,进一步推知白色固体一定含硫酸钠和碳酸钾,而无氯化钙;加水有白色沉淀推知白色固体一定存在碳酸钙,硝酸钠是可能存在的物质。
答案:硫酸钠、碳酸钾和碳酸钙;氯化钙;硝酸钠。
2、实验评价、设计题
实验评价、设计题着重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发现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特别是评价试题的出现,使化学实验命题中批判思想得到更新和升华。它已经成为近两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随着新课标观念的深入人心,实验评价、设计题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实验评价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测定、制取、检验、除杂等。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理论上要科学合理;操作上要安全、简便易行、现象明显;经济上要节约试剂、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环保不给环境造成污染。其解题思路为:实验原理→所需药品、仪器→整体规划实验基本步骤→分段设计(包括每个细节),首尾相应。
例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案,其操作如下:①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把余下部分五等分;②在导管A处先用止水夹夹住,再向燃烧匙里放入少许红磷(过量),点燃后迅速放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③待点着的红磷自行熄灭后,振荡集气瓶,使瓶内温度降到室温;④打开止水夹A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回答问题:
①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集气瓶中要加入少量水的原因是
;
③红磷燃烧时,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的目的是
;
④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21%,其原因可能是
。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测量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②红磷应过量,所用的可燃物燃烧不产生气体。
答案;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打开止水夹时,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流入集气瓶的水约占原空气体积的1/5。②红磷燃烧时放出热,使集气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振荡瓶内的水后可使瓶内温度降低。③防止集气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出来。④[1]瓶内的氧气未消耗完,一是因红磷不足。二是因点燃红磷后插入瓶中的燃烧匙未伸到瓶底。[2]塞子未塞紧,使装置漏气,导致外界空气进入瓶中,进而造成进入瓶内的水减少。[3]未等瓶内气体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减少。
例3、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图,用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请改正装置图中的错误: ; ; ;。
(2)在给CuO加热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目的是:
。
(3)实验进行时,在A处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
。
(4)C处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
。
(5)本实验设计中,在B处所采取的措施的目的是
,其优点是
。
分析及答案:(1)酒精灯内的酒精过多,应选熄灭,倒出一些酒精使它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然后再点燃;从A进入C的导气管管口应伸入C中的液面以下;从C引出气体的导管应从水面上提起使其刚过胶塞即可;(2)将A中的空气排出,防止通入CO后引起炸裂;(3)黑色粉末变红;CuO已被CO还原成Cu;(4)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CO被CuO氧化成CO2;(5)防止尾气中未反应的CO污染空气;不用另行点燃随时有少量CO放出即燃烧,尾气处理彻底。
3、开放性题
开放性题是近年来中考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这类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及归纳概括能力,是全面考查学生化学综合素质的理想题型。它所涉及的知识面广、考点深,成为近年来的中考热点。
常见的开放性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题设开放型:给定结论和部分条件,去探索附加条件的可能性;2、结论开放型:给定条件探索结论的多样性;3、实验设计型:依据题目提供的条件,采用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多现象观察;多方法鉴别;多角度论证;多功能探索;多因素分析;多方案设计)。
解开放性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此类题目的特点之一是答案具有不确定性、多元性、模糊性,要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此类题目的特点之二是情境新颖,思维开放,内涵丰富。因此要学会探寻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一装置多用或多装置一用。
例4、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湿法冶金的国家,最早发明黑火药的国家,还是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按以下要求填空(1)---(3)项,并以此为例,再填出(4)---(6)项化学之最:
(1)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3)天然物质中最硬的物质是
;
(4)
;
(5)
;
(6)
;
分析:此题首先提出(1)---(3)项具体要求,让同学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整理,然后提出要求让同学们自己去发散想象,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内容。
答案:(1)原子(2)氧(3)金刚石(4)最轻的气体是氢气(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例5、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试验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在实验基地种了40棵白菜,长势一样茂盛。然后给第一块地的白菜浇收集到的酸雨,第二块地的白菜浇同样体积的河水。三天后,发现第一块地里的白菜叶片发黄、枯萎,第二块地里的白菜长得仍很茂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称为酸雨的水溶液的PH值范围是( )
A、PH?7 B、PH?5。6 C、PH?1
D、PH?0
(2)下列气体过量排放,不会形成酸雨的是( )
A、CO2 B、SO2 C、NO2 D、HCl
(3)试验中白菜为什么要种在相邻的两块地里?
(4)为什么试验中第二块地上的白菜要浇河水?
答案:(1)B(2)A(3)选择两块相邻的白菜地作对比试验,比较的是酸雨和正常雨水对白菜生长的不同影响,而不必考虑土壤、光照、地域、风向等因素的影响。(4)如果第二块地上不浇河水,那么第一块地上的白菜三天后的生长情况,不能严格地说明是由于浇了酸雨的结果,同样第二块地上的白菜也可能因缺水等其它因素而生长不良,造成试验结果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所以进行对比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相关因子的干扰。
4、信息给予题
信息给予题是根据题中提供的新信息、新知识,使考生经过短时间临场阅读、结合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由于此类题情境新,知识活,能力要求高,在各地中考试题中频频亮相,成为中考试题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该类试题将成为今后命题的主要方向。
信息给予题的基本形式为:题干(信息部分)+若干简短问题(问题部分)。题干是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题干可以是文字描述、数据或图示等信息,内容全面,往往看起来是我们未曾学过的知识,有一种“未曾相识”但又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朦胧感觉,题干的作用具有隐蔽性、启发性和迁移性;问题部分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能否解答问题,关键取决于能够从题干中获取多少信息以及运用获取得的信息能否快速地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问题往往以连环式、渐进式、并行式或综合式的结构关系形成系列,构成对主题信息的比较完整的研究和运用。
信息给予题的一般特点:1、高起点、低落点:此类题目的命题范围并没有超越课程标准,但所选某些内容确实超越了教材,这部分在题目中则以“新情景”的形式告诉学生,初看起来给人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觉,但细细品味,又似曾相识,看似超标,实则扣本,能力要求高,但落到具体的知识点并不高;2、情景新、知识活:创设情景的题材一般不会太深奥,知识浅显易懂,考生能够接受但考生必须对新情景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知识迁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迅速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对症下药,才能“手到病除”;3、即学即用:由于创设的情景新,知识内容新,要求考生现学现用,即时解决问题。
信息给予题的一般法:阅读理解发现信息→提炼信息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联想迁移→类比推理解答问题。
例6、某化工厂以食盐、水为主要原料,可生产多种化工产品:
(1)以食盐和水为反应物,经过电解获得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将氯气溶于水,有一部分氯气跟水发生以下反应:
Cl2+H2O=HCl+HClO(次氯酸)
写出氯气通入消石灰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第一问题干提供的信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为食盐和水,生成物为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条件是电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较容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二问题中的信息是氯气与水的反应,产物是两种酸,再联系已学过的酸具有的通性,迁移到本题中来,将次氯酸比作盐酸,按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依葫芦画飘”创造性地解决此类问题。
答案:
(2)2Cl2+2Ca(OH)2=Ca(ClO)2+2H2O+CaCl2
5、探究性题
探究性试题是近两年来刚出现的试题,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积极主动的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是今后中考命题的大趋势。
探究性试题的特点:1、探究性试题要求学生具有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2、探究性试题是在新的情景中,将真实的实验事实作为探究的基础。需要学生用科学研究方式,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猜测或假设、设计实验步骤和方案进行验证,最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并能进一步发展和应用。3、问题性、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探索性。
探究性试题的一般解法为:理解提出的问题→猜与假设(实验验证、收集信息、分析讨论、推理判断)→反思与评价→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例7: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同学们为研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做了以下三种推测:
第一种:可能是盐酸中的氢离子使紫色石蕊变红
第二种:可能是盐酸中的氯离子使紫色石蕊变红
第三种:可能是盐酸中的水分子使紫色石蕊变红
(1)你以为该同学的哪种推想是正确的?如果你不同意以上三种推测,请给出你的猜测。
(2)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1)中你的判断或推测(简要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分析: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是一个科学事实。所以在解答该题时,应首先提出一个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在实验中所产生的现象都应为“可能是试液中的氢离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这一假设提供支持。
答案:(1)第一种(2)用两支试管各取少量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各滴入少量的紫色石蕊试液均不变色;说明水分子和氯离子均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因此一定是氢离子使试液变红的。(还有多种答案)
中考热身:
(一)选择题
1、将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稀H2SO4中,并微热,反应完全后过滤,滤出不溶物,向滤液中加入一根铁钉未发现有变化,据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出的不溶物一定是铜 B、滤出的不溶物一定是铁
C、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
D、滤液中一定含FeSO4、可能含有CuSO4
2、10g不纯CaCO3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收集到4.44gCO2,且溶液中有不溶物,据此分析在CaCO3样品中关于①MgCO3,②K2CO3,③SiO2的含有情况,结论成立的是( )
A、肯定含①③,不含②
B、肯定含①③,可能含②
C、肯定含②③,不含①
D、肯定含②③,可能含①
3、理论上有错误和操作上不可行或不经济的是( )
4、下列各组所示的化学变化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
5、与金属跟盐反应规律相似,非金属也有这种规律。Br2、I2、Cl2
及其化合物有如下反应关系 Br2+2NaI=2NaBr+I2 Cl2+2NaI=2NaCl+I2 Cl2+2NaBr=2NaCl+Br2
则这三种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 )
A、I2?Br2?Cl2
B、Cl2?Br2?I2
C、Cl2?I2?Br2
D、I2?Cl2?Br2
6、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中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 I2+5CO2,根据CO2的多少,可判断CO的含量。关于此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I2O5发生氧化反应,是氧化剂
B、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的氧原子总数
C、反应物所含元素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
7、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PO43- ),则其化学式正确的是( )
A、Ca2(OH)(PO4)3 B、Ca3(OH)(PO4)3
C、Ca4(OH)(PO4)3 D 、Ca5(OH)(PO4)3
8、离子化合物一般比共价化合物硬度高,密度大,难于压缩,难于挥发,有较高的熔沸点。则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
A、HCl B、H2O C、CaCl2 D、CH4
9、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B、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C、重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D、重氢离子核外有2个电子
10、最近国外开发出一种高效的水果长期保鲜技术:在30C多湿条件下,通过低压水银灯的照射,引起光化学反应,使水果贮存过程中,释放出的乙烯(C2H4,它能催熟水果)转变为乙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压水银灯光是反应条件
B、光化学反应中乙稀是催化剂
C、乙稀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乙醇
D、乙稀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乙醇
11、氯仿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受光线照射时易被氧化而产生有剧毒的光气(COCl2),其反应可表示为2HCl3+O2=2HCl+COCl2,有关氯仿的以下实验操作中的正确的是( )
A、用酚酞试液检查氯仿是否变质
B、用硝酸银溶液检查氯仿是否变质
C、用蒸馏水检查氯仿是否变质
D、用氯化钡溶液检查氯仿是否变质
(二)填空题
1、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钾、硫酸钠、硝酸钡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①将此粉末放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②过滤后向沉淀中加盐酸,沉淀全部溶解。由此推断,此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的是
;一定不存在的是 ;可能存在的是
。
2、已知:A能电离出钠离子;在通常状况,E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B、C、D、E、F等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A的化学式
。
(2)写出向C溶液中通入适量E的化学方程式
。
3、在盐酸、碳酸钠、火碱、二氧化碳、镁、食盐、石灰水、氧化铜、银、木炭粉等物质中,按类别选择适当物质,使下图连线的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的名称
;
(2)写出D的化学式的
;
(3)写出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将仪器组装好,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准确称量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I的质量83.4g;
③准确称量6.0g纯碱样品放入容器内;
④打开分液漏斗a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量干燥管I的总质量为85.6g。试回答:
(1)若④⑤两步操作太快,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2)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装置A的试剂应选用
。
(3)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4)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5、下列各组物质是按某些规律组合为一组的,请你在后面的横线上填上符合这一规律的答案。
①A、缓慢氧化和氧化反应 B、含氧酸和酸
C、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式 D、有机物和化合物
E
②A、MgO CuO
B、AgCl Fe3O4
C、硫酸钡 木炭 D、生石灰、二氧化锰
E
③A、HCl H2SO4 B、HNO3 H2CO3
C、HNO3 H2S D、HCl H2CO3
E
6、假如给出氧气与碳的质量比值为a,使它们在高温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试写出a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反应产物的组成。
7、在CO、C、H2、CO2四种物质中,哪一种物质具有不同于其他三种物质的特点?
分析:由于不同的特点没有具体的限定,所以从不同的角度(例如,组成、性质、用途等等)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8、NO和NO2具有下列不同的性质:①通常状况下,NO是无色气体,微溶于水;NO2是棕色气体,易溶于水。②3NO2+H2O=
2HNO3+NO,将一支充满NO2棕色气体的试管倒立在烧杯中(水中已预先加入数滴石蕊试液)。试分别描述试管内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1) ;(2) ;(3) ;(4) ;
9、阅读下面的资料后,回答有关问题。
“兴奋剂是可用来提高运动员成绩的禁用药物,其特点是短期致兴奋或抗疲劳,因而导致好成绩的假象。兴奋剂有的可获得爆发力;有的可失去痛觉和疲劳感;有的暂时使排尿多而体重减轻,利于举重或拳击的级别。常用的兴奋剂如:多巴胺(如C8H11O2N?HCl)、麻黄剂(C10H15ON)、苯丙胺(含C、H、N等元素)、类固醇(含C、H、O等元素)。”又如正常人的血液PH约为7.2,尿的PH偏酸,尿密度1.01g/cm3。现初验三位运动员的尿样,结果是:
运动员
尿PH
尿的密度
尿中含氮量
尿中含磷量
尿中含氯量
甲
6.8
1.01
偏高
偏高
正常
乙
5.9
1.02
正常
正常
偏高
丙
6.5
1.005
偏高
正常
偏低
(1)未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是 。
(2)使用兴奋剂的举重运动员是 。
(3)使用兴奋剂更多些的运动员是 。
10、1824年,法国青年学生巴拉德在把氯气通入海藻灰的浸出液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在提取后的滤液中总沉着一层极少量的棕色液体,深入研究后证明这种深棕色液体就是单质溴(Br2)。已知海藻灰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钠(NaI),还有少量的溴化钠(Na Br)。试根据上述材料推断:(1)氯与溴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2)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某班级的探究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催化剂的知识后,他们想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和后续操作:
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ng氧化铜粉末。
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正确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放出气体的快慢。
③停止加热。冷却,将原先混有氧化铜的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得滤出物,洗涤并干燥。
④观察滤出物的状态和颜色。
⑤将滤出物和炭粉混合,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观察实验现象。
(1)以上实验步骤,有一步不够严密,请指出是哪一步?
。(2)要达到实验目的,除改进不严密的实验步骤,还必须增加一个实验步骤,这个实验步骤是
。
(3)若用另一个实验装置和操作替换第⑤步实验,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请把下图中仪器连接成一个符合实验目的的实验装置,这个实验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 接 ; 接 ; 接 。(气流的方向从左向右)
12、长久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稀盐酸可以清除水垢。某学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200g水垢中,同时测量3分钟内产生气体的质量,结果如下表:
时间/s
0
30
50
90
120
150
180
质量/g
0
30
50
60
80
66
6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有一个测量结果有较大的误差,这点对应的时间是
。
(2)请在下面坐标纸上,以反应时间为横轴,以产生气体的质量为纵轴,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曲线。
(3)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试题详情
化学专题辅导七
学科综合(理、化、生)
考点剖析:
跨学科综合类化学试题是近年中考化学命题中的新题型。这类试题打破学科界线,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能全面考查学生跨学科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中考命题的一大趋势。
化学与物理中的浮力、压强、杠杆和电学等关系密切。会用物质的沉浮条件(F浮=G物),浮力公式(F浮=ρV排g),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及电流公式( )等解答化学问题。
化学与生物学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和煤气中毒关系切。
会用光合作用( )
和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的原理及煤气中毒的生理现象(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动物体内的血液中氧气不能正常运输而出现缺氧症状)等解答化学题。
例题精析
例1、如右图所示,分别表示用等质量的锌和镁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的情况,其中t表示反应时间,m为生成氢气的质量,则由图分析可知,A是金属 ,从该图你能推断出的结论是 。
分析:等质量的锌和镁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若金属完全反应,其生成的氢气则不同,镁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于锌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若酸完全反应,则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从图像中可知,A与酸反应的速率比B快,即A的金属活动性比B强。
答案:A是金属镁;A的金属活动性比B强,或硫酸完全反应。?
2、右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钟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把钟罩内水面上的体积分为五等分。在燃烧匙内盛有过量的红磷,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内,同时塞紧橡皮塞,请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原因及结论。
分析:由于磷在燃烧的过程中消耗了氧气,生成了固体五氧化二磷,因此钟罩内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大于钟罩内气压,水被压入钟罩内,钟罩内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反应中消耗的气体体积,可观察到水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1/5的结论。
答案: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水面上升到刻度1处,原因和结论见分析。
例3、如右图所示,把一只新鲜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入水底(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向杯中逐渐加入食盐晶体直到溶液饱和
(饱和食盐水的密度>鸡蛋的密度),将会观察到
什么现象?并解释原因。
(2)若向杯中逐渐滴加浓盐酸,鸡蛋壳表面将会有什么现象?这会使鸡蛋怎样运动?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分析:该题是理化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的一道综合题。(1)食盐溶于水后,溶液密度变大,鸡蛋上浮。(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逐渐滴加浓盐酸,则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以气泡的形式粘附在鸡蛋壳上,从而使鸡蛋上浮到液面上,另外反应后鸡蛋的质量减轻,重力减小,有利于上浮。鸡蛋露出液面后,一部分二氧化碳逸到空气中,气泡给它的浮力减小鸡蛋又沉入杯底。
答案:(1)鸡蛋上浮,因加入食盐后,溶液密度变大,排开液体体积基本不变,受到的浮力增加,所以上浮。
(2)鸡蛋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鸡蛋自动上浮,浮出水面后,鸡蛋随即下沉,如此不断重复。
CaCO3+2HCl=CaCl2+H2O+CO2
例4、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将几枚洁净的小铁钉投入烧杯中,当不再有气泡逸出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小球的位置与开始时比较,将( )
A、上浮一些 B、不变
C、下沉一些 D、无法判断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Fe+2HCl=FeCl2+H2↑可知,每56g质量的铁与盐酸反应进入溶液中,就会置换出2g质量的氢气,则溶液就会增重54g质量,在忽略溶液体积变化的情况下,溶液的密度增大了,小球就会上浮。
答案:A
例5、右图所示,R2=R3=6,电源电压U=12V并保持不变,烧杯内盛有9.8%的稀硫酸10g,闭合开关S,再逐渐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钡17.1g,待反应完全后,求:(1)电流表示数如何变化?(2)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多少?
分析:酸、碱、盐由于在水中能发生电离,其溶液均能导电。稀硫酸、氢氧化钡分别属于酸和碱,因此二者的水溶液均导电,当二者发生化学反应时,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因此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就会因为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能导电,因此,解答第一问必须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确定氢氧化钡能否与稀硫酸完全反应。
答案:
设完全中和烧杯中的硫酸需要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x
Ba(OH)2+H2SO4=Ba
SO4↓+2 H2O
171 98
10%x 10g×9.8%
(1)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使烧杯中的溶液不导电,则R3所在支路为开路,由R1与R2并联,总电阻变大,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小。
(2)根据P=U2/R得:P1=P2=122÷6=24(W)
P总=24W+24W=48W
答:(略)
例6、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装置B内的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可进行 作用,将 转化为 。
(2)把D处扎紧,E处打开,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可用 方法检验绿色植物产生的气体。
(3)若要加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在A装置内加入 和稀盐酸(此时把D处打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用黑纸将B装置罩上一昼夜(D处扎紧), 绿色植物主要进行 作用,若把F通入C瓶中的澄清石灰水中,可观察到 现象。
分析:(1)绿色植物在光照的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分转变为有机物和氧气。(2)打开E处,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进入C瓶,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C瓶,木条复燃,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3)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发生,所以可在A瓶加入碳酸盐,如石灰石:CaCO3+2HCl=CaCl2+CO2↑+H2O(4)在黑暗处,植物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即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答案:见分析。
中考热身:
(一)选择题
1、
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形管液面
未发生改变,该物质是( )
A、浓硫酸 B、烧碱
C、生石灰 D、蔗糖
2、向稀盐酸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与PH的变化关系用下图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
3、某学生在家里做了如下实验:一粒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在盛有盐酸的玻璃杯中,小球漂浮于液面(位置如右下图所示),然后将废旧电池外壳收集起来的锌片(过量)投入杯中,到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与开始相比,小球所处的位置将
A、往上浮 B、保持不变
C、略下沉 D、沉到杯底
4、在右图中,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但向烧杯中连续不断的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则小灯泡的亮度会( )
A、变亮
B、变暗
C、先变亮,后变暗 D、先变暗,后变亮
5、如右下图,在烧瓶里收集到某种气体,烧瓶用带导管(导管一端事先已绑好一个气球)的橡皮塞塞紧,当打开a处的活塞,加入浓NaOH溶液后,立即关闭活塞a,振荡,观察到气球迅速胀大,瓶中的气体可能是( )
A、H2 B、SO2 C、O2 D、CO2
6、下图所示,桌面上放有一个烧杯,杯中盛有10ml稀盐酸,在这只烧杯口上方悬挂一块质量为50g的石灰石,此时桌面受到压强为P1,如果将石灰石投入盐酸溶液中,反应停止后,此时桌面受到的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1= P2
B、P1
<P2
第6题图
C、 P1 >P2 D、无法比较
7、容器中盛有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间悬浮着一物块,当向溶液中投入一金属块,完全反应后,发现物块(不参加化学反应)下沉到了容器底部,则金属块可能是( )
A、锌 B、铁 C、铜 D、银
8、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多种化学事实。下列化学变化与诗意无关的是( )。
A、 B、CaO+H2O==Ca(OH)2
B、 Ca(OH)2+CO2==CaCO3↓+H2O
D、CaCO3+2HCl==CaCl2+H2O+CO2↑
9、在一只盛有一定量盐酸的圆底烧瓶中,用一细铜丝悬挂着一小块石灰石,现将圆底烧瓶放入一只水槽中,烧瓶浸入水中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当把石灰石连同细铜丝一起放入盐酸中,烧瓶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与原来相比( )
A、增大了 B、不变
C、减小了 D、无法判断
10、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中盛有硫酸铜溶液,通电时灯泡发亮,若不断加入某物质,发现灯泡逐渐变暗直到熄灭,再继续加入该物质,灯泡又发亮,则加入的物质是( )
A、KOH溶液
B、BaCl2溶液
C、Ba (OH) 2溶液 D、锌粒
11、如下图,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锌球,这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片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左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
B、只有右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
C、两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都增加
D、取掉烧杯后,杠杆仍然保持平衡
12、如右图所示,在一密闭容器中放着一盆新鲜的绿色植物,它的一边放着一杯清水,清水中悬浮着一个塑料小球,现将容器放在黑暗处,过数天后,小球将会( )
A、漂浮
B、下沉
C、悬浮
D、无法判断(02泉州市)
13、如右图是验证水生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锥形瓶中放入天然水和新鲜水草,瓶口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一段时间后,U形管左侧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和锥形瓶中液体的PH变化分别是( )
A、升高、升高 B、升高、降低
C、降低、升高 D、降低、降低
14、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如右图所示,钻木头之所以能取火,可以用下面三句话来解释( )
甲: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乙: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
丙:钻木头时克服磨擦做功
这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15、根据下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型管A、B两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 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二)填空题
1、右图所示装置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让水滴入锥形瓶中,可以看到锥形瓶中出现
、 现象,同时U形管中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
。
2、如下图是测定溶液导电性的装置,其中放入氢氧化钡溶液,关闭电键后,可观察到灯泡
,当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时,可观察到溶液
,灯泡 ,在通二氧化碳后,电流表的示数变 ,电压表的示数变
。
3、某学生用下图装置进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先将甲、乙两个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放到阳光下。几小时后检验:甲装置中植物的叶片有淀粉生成,而乙装置中植物的叶片没有淀粉生成。
(1)乙装置中绿色植物在阳光下
(填“有”或“没有”) 进行光合作用。
(2)乙装置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由以上实验可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
。
4、某同学可用下图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厘米处。
(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_______________。
(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①白磷(足量)_______________②活塞向(填“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
(3)实验结束,恢复到常温后,活塞应停在约_________厘米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5、一盆幼嫩的绿色植物密封在塑料袋内,在暗处放置24小时后,将袋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变浑浊,其反应式是 ,这说明植物在暗处也进行
作用,此作用属于化学反应中的
反应。
6、用热水配制大半烧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把一个塑料块放在液面上漂浮,此时溶液大约500C,将该溶液冷却到室温下(200C),可观察的现象是①
,②
,其原因是
。
7、如右图所示,一活塞内充满了空气,其底部有一小块白磷,将活塞迅速压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然后慢慢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的处
,该实验说明(1)
;(2)
;(3)
。
8、下列是常州地区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初中化学和生物学科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表
精制海盐、碘酸钾
含碘量
20-40毫克/千克
分装日期
见封底
储藏方式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1)要在食盐中加碘,是因为碘是人体内合成
激素的主要原料,缺碘会引起疾病。
(2)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3)根据含碘盐的食用方法,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碘酸钾在受热时容易
。
(4)利用碘晶体(I2)与氯酸钾发生置换反应可得到碘酸钾,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
9、如右图所示,它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个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一些金鱼藻,通入气体A,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在漏斗上,过一会儿有许多气泡产生,管内液面下降,根据这一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
。
(2)通入气体A的目的是
。
(3)当试管内的液面处于图示位置时,则试管内的气体压强 外界大气压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试管内的气体可用
检验。
10、如右图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列车上放有A、B、C三只烧杯,分别盛有H2SO4溶液、CuSO4溶液 和AgNO3溶液,在B烧杯正上方车顶O处落下一枚铁钉,则铁钉落在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下图所示,大试管底部有螺旋状的光亮的铁丝,把试管倒插在水中,放置一周后,观察到铁丝表面有
生成,试管内的水面将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该实验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
;对铁制品防止锈蚀有什么建议
。
12、下图是测定植物的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A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B瓶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
,D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此实验说明植物具有
。
13、下图可以收集下列气体: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1)若集气瓶是干燥的,气体由A管进入,可收集到的气体有
、
。
(2)若将集气瓶装满水,收集气体并测量气体体积,可以收集并测量体积的气体有
、
、
,此时气体应由 管进入,由 管通向量筒。
B A (三)计算题 1、在一底面积为10cm2的直口容器中装有109.5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现往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容器底部所受压强增加了54.88Pa,则投入碳酸钙粉末的质量是多少? 2、将一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测得其重为4.9N,现将铁块浸没于200g稀硫酸中,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92N,液体密度为1.4×103kg/m3,求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ρ铁=7.8×103kg/m3)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R1=R2=10π,R3=20π,烧杯内盛有8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铜溶液,若向烧杯内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钡溶液171g,充分反应后,求电流表的示数。 4、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许多汽车厂正努力研究用氢气作为燃料来取代汽油,生产21世纪的“环保”汽车。现有一轿车由大庆到哈尔滨,需要汽油15kg:(1)这些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2)如果该车以氢气为燃料代替汽油,完全燃烧,行驶相同的路程,需要电解水多少千克?(汽油的燃烧值:4.6×107 J /kg ,氢气的燃烧值:1.4×108J/k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正常人心脏在一次搏动中泵出血液为80ml,正常人血压(可看成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平均值为1.6×104Pa,心跳每分钟约70次,设人类消耗体内的葡萄糖产生的热量最高可有80%(睡眠时)用于维持心脏的跳动,葡萄糖与氧气反应产生热量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固体)+6O2(气体)=6CO2 (气体)+6H2O(液体)+2804kJ, 求: (1)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约为多少瓦? (2)由于心脏跳动每天需消耗多少克葡萄糖? (3)维持生命每天需消耗多少升氧气?(氧气的密度为1.429 g/cm3) 6、向一定量含有Na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Na2CO3溶液,所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写出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求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 (3)若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K2CO3溶液代替上述Na2CO3溶液进行实验,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的K2CO3溶液的质量比Na2CO3溶液的质量是多还是少?并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一)选择题 1、D 2、B 3、A 4、D 5、BD 6、C 7、B 8、D 9、C 10、C 11、B 12、A 13、A 14、B 15、A (二)填空题 1、水浮在硫酸上面,水立即沸腾,液体飞溅。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捧不断地搅拌。 2、发亮;变浑浊;逐渐变暗,直到熄灭;变小;不变。 3、(1)没有(2)吸收乙中植物呼出的二氧化碳, 2NaOH+CO2=Na2CO3+H2O (3)二氧化碳 4、(1)供热 (2)燃烧产生白烟 左 (3) 4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CO2+Ca(OH)2=CaCO3↓+H2O;呼吸,氧化反应 6、①有晶体析出;②塑料块下沉;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温析出硝酸钾晶体,溶液的密度减小,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变大。 7、白磷燃烧起来;4 。(1)压缩空气能使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白磷的着火点较底(3)空气中氧气约占1/5
8、(1)甲状腺(2)+5(3)分解(4)I2+2KClO3=2KIO3+Cl2↑ 9、(1)CaCO3+2HCl=CaCl2+CO2↑+H2O(2)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3)小于;(4)带火星的木条 10、Fe+CuSO4=Cu+FeSO4 11、铁锈生成;上升;铁丝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消耗氧气,试管内压强减小,铁和水、氧气接触;铁器皿保持干燥,表面镀一层保护膜。 12、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证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已完全除去;溶液变浑浊;呼吸作用。 13、(1)氯化氢、二氧化碳(2)氢气、甲烷、一氧化碳、B、A (三)计算题 1、10g 2、10.9% 3、0.4A 4、(1)6.9×108J(2)44.1 kg 5、(1)1.49W(2)10.3g(3)7.68L 6、(1)Na2CO3+CaCl2=CaCO3↓+2NaCl(2)11.1g (3)消耗K2CO3溶液质量比消耗Na2CO3溶液的质量多。 理由:从CaCl2--- Na2CO3
CaCl2--- K2CO3
111
106
111 138 可知,与相同质量的CaCl2反应,消耗的K2CO3质量比Na2CO3的质量多,而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所以消耗K2CO3溶液的质量比消耗Na2CO3溶液的质量多。 试题详情
化学专题辅导六: 化学与STS(科学、技术、社会问题) 考点剖析: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等问题考查内容广泛,立意新颖,具有起点高,落点低,区分度好的优点,该类题目已成为近几年来考查的热点。所以平时我们要关注生活、生产和社会中各类化学问题,关心社会,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 此类题目一般包括环境污染;环保、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医药保健和体育卫生;工农业生产;最新科学技术;新闻和重大社会事件;跟初中化学有关的生活知识等。 复习技巧点拨 1、深入扎实地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基础。 2、平时注意关心社会时事中的化学问题,善于积累这方面的资料,是解决该类题目的关键。 3、培养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注意化学与环境保护的联系、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化学与新能源的联系、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的联系、化学与新科技的联系。通过各种媒体关注社会生活,拓展知识面。 例题精析 例1、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不包括( ) A、SO2 B、CO2 C、NO2 D、总悬浮颗粒物 分析:此题将课本中空气污染的知识运用在空气质量的日报中,其目的是让同学们感受到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接受“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污染空气的主要物质有CO、SO2、氮氧化合物及粉尘等。 答案:B 例2、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通过了有关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不得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这是因为这类洗衣粉中的磷会污染( ) A、大气 B、河流、湖泊 C、食品 D、耕地 分析:此类题目将化肥知识与水污染结合在一起,使同学们进一步明确河流、湖泊中绿藻成灾的原因,唤起同学们自觉使用和督促家长使用无磷洗衣粉的意识。 答案:B 例3、据我国气象部门预报,今年夏季将可能再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下列气体中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关的是:( ) A、SO2 B、CO2 C、NO2 D、NO 分析:“厄尔尼诺”现象是指海洋温度升高,促使强烈的热带风暴形成。而海洋温度升高又跟“温室效应”有关。人类大量使用含碳的矿物燃料,致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偏高,二氧化碳像温室的薄膜那样给地球罩上了一层保温膜,人们称之为“温室效应”。 答案:B 例4、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它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煤和石油)燃烧和金属冶炼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造成。酸雨的危害极大,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酸雨水样,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下: 测定的时间/分钟 0 1 2 4 PH 4.73 4.62 4.56 4.56 (1)从测定的数据可知, 在测定的四分钟内酸雨水样的酸碱性是 (增强或减弱) (2)在测定的时间内,酸雨水样PH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酸雨中的亚硫酸(化学式: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为硫酸的缘故。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分析:此题是在新情境中考查同学对PH与酸碱性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等知识的掌握,使大家认识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思路方法,培养同学的实践能力。 答案:(1)增强 (2)2H2SO3+O2=2H2SO4 例5、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iO2在反应中是氧化剂 B、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C、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分析:“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因此,人们把没有污染,可再生利用的相关能源,生产、销毁等称为“绿色能源”、“绿色生产”、“绿色销毁”。 氧化剂,还原剂是反应物。催化剂作为反应条件写在化学方程式中=的上方,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利用激光分解水得到氢气,因此该技术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水分解产生的H2和O2无污染。 答案:A 例6、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1)检验市场上销售的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元素符号为I)的一种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使食盐样品溶液跟一种试剂X反应: 如果样品中含有碘元素,则会生成能够使淀粉试液变蓝的碘单质,这种试剂X是 。 (2)按下表中浸液配方可制无泥皮蛋。配制浸液时,是否可以用生石灰和纯碱代替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 分析:(1)化学变化是反应物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这种试剂为KI。 (2)如果某种碱不是沉淀,则这种碱对应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如: CaO+H2O==Ca(OH)2 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熟石灰Ca(OH)2,继续跟纯碱Na2CO3反应,可制得烧碱NaOH 故填 CaO+H2O==Ca(OH)2 Ca(OH)2+Na2CO3==2NaOH+CaCO3↓ 中考热身: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环保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化学”是指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化学 B、“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白色粉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C、“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硫、甲烷等气体 D、“酸雨”是由大气中含硫和氮的氧化物等导致的 2、水污染在全球相当普遍,下列采取的措施可减少污染的是( ) ①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②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③减少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气体的排放 ④农业上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3、“神舟三号”宇宙飞船飞行试验成功。表明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重大突破。运送“神舟三号”飞船的火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 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 C、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 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4、氮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单质材料,其硬度、熔沸点高、稳定、耐腐蚀、抗氧化,可以代替金属材料,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氮化硅的化学式为S3N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5 C、+3 D、+5 5、下列规约与环保无直接关系的是( ) A、禁止机动车辆使用含铅汽油 B、禁止中小学生进入歌舞厅、游戏机室等三厅二室场所 C、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分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 D、去年10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定公约: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6、当今致冷剂的使用和排放,使大气臭氧层受到严重的破坏,这种致冷剂是( ) A、干冰 B、液氧 C、液氮 D、氟里昂 7、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品每克含碘量150毫克、镁65毫克、铜2毫克,这里所标的成分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无法确定 8、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B、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 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 9、今年5月24日中央电视台报道,继食盐加碘后,我国又将启动“酱油加铁”工程。“酱油加铁”的意义是( ) ①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 ②预防缺铁性贫血病 ③改善酱油的味道④增加酱油的色素 ⑤减少厨房污染 ⑥提高人们健康水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10、据中央电视台对云南省澄江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原子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碳14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6 B、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有4个电子 C、核外电子数为6 D、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11、我国已获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形象,某校同学提出下列环保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 ⑤分类回收垃圾。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4,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A、O4是一种化合物 B、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 C、O4是一种单质 D、一个O4分子由2个O2分子构成 13、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 A、一商贩在街上出售自称可溶解任何物质的溶剂 B、冬天,某村有一家人关门闭窗在家烤火,结果导致全家中毒 C、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等低矮动物走进谷底常会窒息而死 D、有人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添加少量,就可以将水变成汽油 14、据报道,国家有关部门对家庭装饰材料进行抽查,发现具有毒气污染的材料占60%,它们会释放出300种能引发30多种疾病的有害物质,甲醛就是其中的一种,它的化学式为CH2O,下列关于甲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甲醛由三种原子构成中 C、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D、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15、下列报道中,你认为科学的是( ) A、一窑井冒出大火,烧伤行人,估计是窑井产生可燃性气体和氮气遇明火引起的 B、利用气球内的干冰释放出一氧化碳的原理,使气球始终处于充足气的状态 C、识别街头卖的假银元,可用硫酸铜溶液浸泡,观察颜色有无变化 D、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 (二)填空题 1、下表列出家庭中一些物质的PH。 醋 牙膏 食盐溶液 肥皂水 PH 3 9 7 10 (1)上述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 。 (2) 黄蜂的刺是碱性的, 若你被黄蜂刺了, 应用上述物质中的 涂在皮肤上,理由是 。 2、根据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某市公布的2003年环境质量报,与2002年相比,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上升6.9%,酸雨总发生频率为30.8%,比上一年升高7.5个百分点,降雨平均酸性略强于上年。 (1)二氧化硫主要来自 。 (2)测定雨水的酸碱性可采用 。 (3)下列控制酸雨的措施合理的是(填序号) 。 A、使用脱硫煤 B、加高工厂的烟囱 C、用碱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3、制作松花蛋所用的配料主要有纯碱、食盐、生石灰、水等物质,制作时需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根据所学的知识写出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CO2,通过 作用将CO2释放于大气中。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 2CO2+6H2=( )+4H2O (3) 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 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能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5、①食盐和面碱(Na2CO3)②酱油和黑醋(黑色的醋)都是家庭中常见的烹调用品,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将它们区别开来,要求每组物质简要叙述两种物理或化学鉴别方法,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方法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②方法一 方法二 6、下面是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初中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表 精制海盐、碘酸钾(KIO3) 含碘量 20-40mg/kg 储藏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1)人体中不能缺碘,若缺碘常会患有 肿大。 (2)碘酸钾属于化合物中的 类(填“酸”“碱”“盐”“氧化物”),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3)根据含碘的食用方法,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碘酸钾在受热时易 。 (4)制造碘盐并不直接使用碘单质,而是使用碘酸钾,主要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 ①碘酸钾价格较低,有利于减轻居民食用碘盐的经济负担。 ②碘酸钾较易溶于水,有利于碘盐的生产操作和食用吸收。 ③碘酸钾的稳定性优于碘单质,有利于碘盐的生产、贮存。 7、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在牙膏生产过程中常添加一种磨擦剂。这种磨擦剂是一种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的CaCO3粉末生产过程如下:
CaCO3+H2O 水
矿石A
② C 试回答:(1)写出A、B、C、D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8、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数都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验证打开汽水瓶盖是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中: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9、地球上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有一共同特点:体内水的质量与其物体总质量比(亦称质量分数)一般在60%以上。 表:生物体内都含有水 成年人 鱼类 水母、藻类 蔬菜 65%-70% 20%-80% 90%以上 90%以上 (1)分析上表中的内容,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2)水是由 和 元素组成的,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水的组成(填实验名称) 。 (3)设计实验,证明白菜中含水: 。 (三)计算题 某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回收到135 kg的废铝制品,经测定废铝制品中含铝的质量分数为80%,若全部用于制取硫酸铝,最多能得到多少千克的硫酸铝? 试题详情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