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90分钟,12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应用(20分)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农历猪年的清明节刚刚过去,我们走进了新年的春天。“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3分)
①“清明”后的连续两个节气是 、 。
②请你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古代诗歌,用最工整的字写在下边的书写方格内。
2、根据下面的注音,写出句子。(2分)
yǔ wén shi jī chú xué kē, wǒ men yào guǎng fàn yuè dú qín yú jī lěi.
3、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2分)
查无消息( ) 脑羞成怒( ) 历兵秣马( ) 精通时是( )
4、填空(7分)
①《藤野先生》选自《 》,作者是 ,原名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家、革命家。第六课《雪》选自《 》。上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一篇记人叙事的课文是《 》。
②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但愿人长久, .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
5、名著阅读(2分)
杜牧在《赤壁》一诗中写到的古战场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 》中提到的 之战,请你再写出你所熟知的一个人物和与这个人物相关的事件:
人物: 事件:
6、选作题(从下面几首诗中,任选一首默写下来)(4分)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陆游《书愤》、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40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7――11题(11分)
雨
冯剑华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7、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2分)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
8、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3分)
9、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2分)
(1)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
(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
10、请指出文中划线句子所用的修辞,并结合具体语境说说运用修辞的作用。(2分)
11、文中直接引用写雨的诗词达到6处之多,为文章增色颇多。请你选择所引用的一处写下来,并写出作者和诗歌的题目。(2分)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2――17题(13分)
[甲文]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一只,二只,三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的从容的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到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小燕子却从容的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的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之用瓦片打水镖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选自郑振铎《海燕》
[乙文]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选自高尔基《海燕》
12、填空: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他的小说有自传体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 _》 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2分)
13、在甲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燕子的飞姿的?用文中的词语作答。(2分)
14、在乙文中歌颂的对象是海燕,为什么还要写大海、狂风、乌云呢?(3分)
15、甲文和乙文分别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写作手法。(2分)
16、仔细阅读甲、乙两段话,说说作者写海燕分别是用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7、仿句练习:如果高尔基《海燕》是奔腾咆哮的大江,那么郑振铎《海燕》则是 ;如果高尔基《海燕》是 ,那么郑振铎《海燕》则是小桥流水的江南。(2分)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8――25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 ,
, , , 。
, 。 ,
。盖余勤且艰若此。
18、宋濂,字 ,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 朝文学家。(1分)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无从致书以观( ) ②四支僵劲不能动( )
③或遇其叱咄( ) ④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2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2分)
①以衾拥覆( ) ②以中有足乐者( )
③俯身倾耳以请( ) ④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
21、翻译下面句子。(2分)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盖余勤且艰若此。
22、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原文。(3分)
(乙)蜀鸡与乌鸦
宋濂
豚泽(地名)之人养蜀鸡,有文而赤翁(红羽毛),有群余鸟(小鸡)周周鸣。忽晨凤(一种鸟)过其上,鸡遽翼诸余鸟,晨凤不得捕,去。已而有鸟(乌鸦)来,与余鸟同啄。鸡视之兄弟也,与之上下,甚训(温驯)。乌息衔其余鸟飞去。鸡仰视怅然,似悔为其所卖也。
2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①有文而赤翁。( ) ③鸡遽翼诸余鸟。( )
③晨凤不得捕,去。( ) ④已而有鸟来。( )
24、翻译句子。(2分)
①鸡视之兄弟也。
②鸡仰视怅然,似悔为其所卖也。
25、读了本则寓言后,你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2分)
第三部分 写作(60分)
童年的柳笛期待中嘹亮奏响,花季的风铃在期待中摇曳叮当……十五岁的那年期待像生命那样长,愿我们把它当作坚韧的拐杖,当作精神的行囊,携带它踏上永恒的生活之旅吧!
请以“期待”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1.本试题共2张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卷,字迹清楚,卷面整沽。
3.答卷前将密封线以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分)
殷( )红 上溯( ) 恍( )惚 挑衅( )
诅zhòu( ) tī( )透 天qiàn( ) 静mì( )
2.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词语。(6分)
①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
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亦可壮门楣
门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萦系于怀。
萦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童年的朋友》――高尔基――苏联作家
B.《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长恨歌》
C.《于园》――张岱一元末明初文学家
D.《西游记》――吴承恩――明代文学家
4.填空。(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②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5.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式,仿写句子。(2分)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能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一个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然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鉴赏(共40分)
(一)阅读《童年的朋友》选段。完成6一lO小题。(10分)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6.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句话把说话形容为“唱歌”,传达了听话人的一种感受,“唱歌”总是和“愉快”“动听”之类的字眼联系在一起;还传达了“外祖母说话很好听”“外祖母显得很快乐”“我很喜欢听外祖母说话”等信息。
B.“愉快光芒”“快括地”“年轻、明朗”这些字眼的使用,是为了传“神”。传达外祖母的突出特点:乐观。这种乐观在她微笑的时候散发在眼珠儿中,散发在牙齿上,散发在整个面孔上。
C.人们常说“言约意丰”.指的就是此处的“唱歌”二字,“唱歌”二字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突出了外祖母声音的美妙。
D.“像鲜花那样”新奇而又贴切,作者让我们调动自己的感觉去触摸、去嗅闻、去感受,外祖母仿佛一下子就走进了读者的视野里。
7.“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达?芬奇曾经说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鲁迅也说过:“要极简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透过眼睛,体会下列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2分)
(1)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
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如今已经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描写)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语段中用了一连串的含有褒义的形容词“愉快”“快活”“年轻”“明朗”“快乐”“温暖”“轻 快”和“敏捷”“可爱”,这是对外祖母人性的赞美,读者可以感受到高尔基在外祖母身边那种温馨的感觉。在你的身边有人给过你这种感觉吗?请试着套用上面任三个词语描写出你的感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到了赵庄演戏的这一天。“在早上就叫不到”大船,“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外祖母为此“很气恼”,“絮叨起来”,母亲只得一边“宽慰”外祖母,一边嘱咐“急得要哭”的“我”,“说万不能装模作样。怕叉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所从来没有的”。
这段内容是鲁迅笔下《社戏》中对外祖母的描写,和选文中的外祖母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11―13小题。(10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螫,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粱。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鸟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鸟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11.上面一段文字中,如果把 内的形容词抽掉,效果有什么不同?(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点的动词为什么用得好?(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为下面词语加上恰当的修饰语吗?(4分)
____________的杨柳,__________的桃花,_______________的溪水,______________的山峰
12.本段文字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该文收录在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你能对这本书的书名作些解释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是一个学生作文中的一段话:“不必说家乡的船闸,也不必说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单是三峡工程,就值得我们大加赞颂。”你认为这段话中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就……”句式使用是否得当?说一下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朗读下文,完成14―18小题。(10分)
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臣著称。而今,又以大量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
③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
④纵观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绘,建筑考究,工艺精湛,整体呈“?”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因此这座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⑤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如今,乔家大院业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民俗胜地,而且,也成为许多影视剧拍摄时争抢镜头的宝地。
14.乔家大院的建筑特征是:全封闭式的_________________,俯视呈_________________,整个大院显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原文填空)(3分)
15.如果说第③段中的一系列数字真实而准确地说明了释家大院建筑群庞大而有序,那么,文中画线句则运用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第①段末句“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⑤段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热播后,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光彩夺目。请你为乔家大院这座三晋名宅拟一则广告宣传语,要求语言简明生动,有一定创意。(不要用原文语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赵普》一文,完成19―22小题。(10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处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普少习吏事( )
(2)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
(3)手不释卷( )
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以”字的不同用法。(3分)
(1)太祖常劝以读书( )
(2)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3)跪而拾之以归(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两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写作(60分)
琼瑶在《山的呼唤》一文中深情地写道:“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又使我沉迷,……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
请以“重稚的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2)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真切的体验。
(3)不少于500字。
2006-2007学年度潍坊市昌邑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1.本试题共2张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卷,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3.答卷l阿将密封线以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迁xǐ( ) 罪niè( ) 执niù( ) 鞭tà ( )
谦逊( ) 锃( )亮 尴( )尬 凛( )冽
2.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4分)
①一个貌似天父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
轩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十分欣赏这篇文章,给班长抑扬顿挫地一念,更加美妙了。
抑扬顿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汲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6分)
①余立侍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遇其叱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出一言以复。
②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海内存知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题。(4分)
①《西游记》以“一师三徒”,即唐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天取经为线索,把一个个故事按时间、空间的顺序串到一起。一路上他们经历了_________难,战胜了各路妖魔鬼怪,终于取到了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了“正果”。
②你认为美猴王“美”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胡适《我的母亲》中“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的句式,写一段歌颂“老师”的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鉴赏(共40分)
(一)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6一10小题。(7分)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实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6.如果用另一个符号代替最后一句中的冒号,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7.“第二三天便还我”一句中为什么用“便”不用“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边甲、乙两句都有一层进一层的意思。文中为什么用甲句而不用乙句?(2分)
甲: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乙:不但文法的错误一一订正,连许多脱漏的地方也都增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之所以很吃了一惊,是因为( )(1分)
A.“我”交出讲义,第二三天便还我。
B.“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讲义。
C.看到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
D.交讲义要“一直继续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功课”。
10.文中,作者记叙藤野先生的言行,主要是为了写出( )(1分)
A.藤野先生钻研骨学,学术水平很高。
B.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工作认真负责。
C.藤野先生正直善良,致力促进中日友谊。
D.藤野先生放弃休息,关心学生生活。
I二)赏读《雪》一文,完成11一15小题。(10分) ?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围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目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的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1.选文写的是雪,为什么却以描写雨开篇?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揣摩“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笔下江南的雪具有怎样的特点?是通过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笔下“朔方的雪”具有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品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怎样理解“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赏读下文,完成16―2I小题。(12分)
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
阿健
我是个乡下的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采而已。
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囔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了那浑浊的液体,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回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
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我使劲儿点着头。
一个炎炎夏日,正读大学的我收到一个来自家里的包裹单子。我急匆匆赶到邮局取邮包,未及打开那个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格外严实的小纸箱,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屏着呼吸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是5个煮熟的鸡蛋,经过千里迢迢地邮途,早已变质发臭。心里禁不住埋怨:也不动动脑子,这么大的城市,什么样的鸡蛋吃不到?大热天的还那么远从乡下寄,肯定要坏的。
很快,母亲让邻居代写的信飞至。原来,前些日子家乡正流行一种说法,说母亲买5个鸡蛋。煮熟了送给儿女吃,就能保儿女的平安。母亲在信中还一再嘱咐,让我一定要一口气吃掉那5个鸡蛋……
读信的那一刻,我的心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的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放暑假回家,母亲问我鸡蛋是否坏了,我笑着说:“没有,我一口气都吃了。”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
毕业后,我写信告诉母亲我交女朋友了。母亲十分欢喜,很快寄来一条红围巾。当我拿给女友时,她不屑地说:“多土啊,你看现在谁还围它?”女友说得没错。城里的女孩子,几乎没有一个围这种围巾的。
后来,我跟女友的关系越来越淡,最后只得分手。那日,我问她:“那条围巾呢?”“那破玩意儿我早扔了,你要,我可以再给你买一条。”我当然没有要一条,只是心里充满悲哀,为母亲那条无辜的红围巾。
后来当我和妻恋爱时,我送她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跟母亲那条一模一样的红围巾,并告诉她是母亲买的。妻很珍惜。
后来,母亲曾自豪地跟很多人说:“一条红围巾,一下子就帮独生子拴住了一个好媳妇……”看着母亲那一脸的喜悦,我当然不能告诉母亲,这个媳妇不是用她那条红围巾给“拴住”的……
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知道母亲是爱我的,而我能给予母亲最大的安慰就是――让母亲知道正是这爱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所以这三件事的真相我决定永远不告诉母亲。
16.简要概括3件“往事”的大意。(3分)
第l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8.为什么文章开头就交代“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请具体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所叙写的3件“往事”能不能调换顺序?请具体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最后一段“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一句中的“这”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你对生活的理解,你认为什么是我们人生中最大的幸福?请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22一25小题。(8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2)_____________,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22.本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自传,作者自号为“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按原文填空。(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翻译下列句子。(2分)
(1)造钦辄尽,期在必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不求甚解”现在已经成为成语,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原文中“不求甚解”却是作者的一种学习态度和方法,你对这种学习态度和方法有什么看法?试谈谈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赏析古诗,完成26―27小题。(3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用了两个典故,“闻笛赋”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烂柯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淡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对你的启迪。(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写作(60分)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宋祖英的一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唱出了“师爱”的崇高和伟大。自古以来,师爱被无数人赞美过,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我们与老师朝夕相处。一路走来、留下了串串或笔直或歪歪斜斜的脚印。我们取得进步时,老师的祝福是最真诚的、老师的微笑是最骄傲的……
师爱荡漾在我们的身边。亲爱的同学,你感觉到了吗?请以“体味师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2007年潍坊市昌邑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说明:
l本试题共2张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卷,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3.答卷前将密封线以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4分)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语感错落有致,语调起伏跌dàng( ),或壮丽豪迈气势磅bó( ),或清丽婉( )约一咏三叹。草隶篆行,异彩纷呈,这些灿烂的篇章和飞扬的文采,绽( )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有人说:智者无言。的确,大智之人,总是淡淡地________,静静地_________,孜孜地_________,直到进入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A.生活 思考 追求 B.思考 生活 追求
C.生活 追求 思考 D.追求 思考 生活
3.下面一段话,鲁迅的真实意思是:(2分)
许广平曾将她的论文《罗素的话》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填空。(共10分,每空1分,漏写、错写、多写一个字,该空不得分)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
②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岳阳楼有一名联:“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与“忧乐”相应的一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文学经典,均有独领风骚的一代宗师,这正如赵翼《论诗》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桂林七星公园内有一门联:“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请你另外写出两句能体现同样意境的诗句(课内外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的眼睛。请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2分)
例句l: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例句2: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子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鉴赏(共40分)
(一)赏析诗歌,完成6―7小题。(3分)
妈妈
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
妈妈
我背起行囊走向远方
春日阳光暖暖的
而我的心空却下着
绵绵雨丝
雨丝润湿了我的双眼
也润湿了您的双眼
雨丝模糊了我的视线
也模糊了您的身影
从此思念像一条长长的线
连着你 牵着我
思念您的笑容
思念您的嘱托
从此我知道了
妈妈的爱很深 很深
6.读了这首诗,根据你对生活的体验和本诗的理解,说说诗中所抒发的情感。(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下面两个诗句中选取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
(1)春日阳光暖暖的/而我的心空却下着/绵绵雨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此思念像一条长长的线/连着你 牵着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一13小题。(12分)
坠落过程
那天.她从菜市场买完菜回来,走到距离自家楼房的马路那边,突然看见了三岁的儿子正爬到没有栏杆的阳台上。
那是一幢三层建筑物。按最迅捷的速度计算,从楼下跑到楼上,尚需一段时间,何况她当时还在马路的这一边,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去抱下儿子。
她的心猝然悬在嗓子眼儿,紧张得窒息了一般。她清醒地意识到儿子一旦跌下来的最终结果:即使不摔成肉饼,也会摔个头进脑裂!她像一尊泥塑木雕,立在那里痴傻了一般。
在她看见儿子的同时,儿子也惊喜地发现了她。她下意识地摆摆手,示意儿子赶紧爬下阳台,离开危险地段。
可是儿子却错误地理解了她手势的意思,做一个拥抱的姿势向她扑来――儿子一脚踩空,跌了下来。
“儿子――”
在那一瞬间,她的一声杜鹃啼血式的尖利呼喊,宛若鹰隼的长喙扎破了所有人的耳膜;又如一只小鸟,扑打着银白色的翅膀,剑一般划破了城市的晴朗上空。所有行人和车辆,立时便都刀切般地定格在那里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人们似乎都看见了她的儿子所处的绝境。有人痛苦地闭上眼睛;有人眼睁睁看着她的儿子在空中划一道优美的弧线,若一只翻飞的小燕子,倒栽着跟头跌下来。人们知道那个场面将惨不忍睹,个个都埋下头。
但谁也不会想到,就在他们闭上眼睛的一刹那,却有一道黑色的旋风,从他们眼前呼啸而过,绕过所有的障碍物,穿过一条十几米宽的马路,向她的儿子坠落的地方冲去。
当人们愣怔过来的时候,发现她正跌坐在地上,三岁的儿子在她的怀里哇哇大哭。
儿子安然无恙。
她却脸色惨白。
好奇的人们纷纷围拢上去,问长问短。有的对她惊叹不已,也有的对她表示怀疑。因为按照距离和坠落速度,她根本不可能赶到并稳稳接住她的孩子。可是当时的现场,除了她又没有第二个人――不是她,还会是谁呢?
当人们再三询问时,她却嘴唇鸟紫,汗珠涔涔,蓦然晕厥过去。在众人的积极抢救下,她才苏醒过来。
人们坚信是她救下儿子确实无疑了。多少天来,人们一直对这件事情非常感兴趣,街谈巷议,沸沸扬扬。
后来,市电视台知道了这件事,决定以《母子情》为题,拍摄一部反映社会伦理教育的片子。
导演循着人们提供的线索,找上了她的家门。只是再三央求,却遭到她的满口拒绝。导演又提出给她一笔丰厚的拍摄酬金,她仍是闭口缄默。街道居委会的人也对她进行苦口婆心的劝说,她思忖良久,才不带任何条件地答应来。
导演请来了特技设计师,依照她的儿子制作了一具形态逼真的模型。可是她拼命冲刺,气喘吁吁,总是距离模型坠地的好长时间才能赶到。导演很着急,试拍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后来干脆又找来了一名运动员作为她的替身演员。但运动员使尽浑身解数,仍是不遂人意。
人们可能永远都看不见那个真实的坠落过程。
8.文中画线句子写了行人当时的表现,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救下了儿子,本应该高兴,可为什么人们再三询问母亲时,她却“嘴唇乌紫、汗珠涔涔,蓦然晕厥过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母亲明明救起了儿子,可为什么后来拍摄片子时,母亲在相同的距离内不能救起模型,而运动员使尽浑身解救,也不遂人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看完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不少感受,请用一两句话表达对“母爱”的赞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二十年后,儿子已是一位青年。有一次,他流着泪和朋友讲起了三岁时的那次惊心动魄的 “坠落”……请你发挥想像,写下他说的话。(150字左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一19小题。(IO分)
生命与气候
①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主要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立即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②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到处都是将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它们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所以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③但是,植物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④动物又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物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而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⑤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再次反击,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二氧化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⑥过去约4000万年来,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⑦大约l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使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⑧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应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地参与其中了。
(选自《科技日报》,有改动)
14.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5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6.你认为文章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写出两种,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语“也许”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中,植物吸收或保存二氧化碳有哪些方式?请分列出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你认为正确吗?请联系生活实际加以说明。(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2小题。(5分)
品味遗憾
张玉庭
①遗憾,词典上的解释是“不称”“大可惋惜”。既然如此,难道遗憾也值得品味?
②是的,遗憾可品且意味极深长,不信请细品。如果没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遗憾,能有林黛玉那悲悲切切的诗文吗?再试想,如果《红楼梦》的结局果真是宝哥哥娶了林妹妹.满意得倒人胃口,那还叫世界名著吗?
③原来,人生所有的悲剧都是在展现遗憾:荆轲刺秦王,遗憾,偏偏没有刺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火种。遗憾,偏偏被宙斯钉在了高加索的山崖上;屈原忠心耿耿,遗憾,偏偏碰上了昏庸的楚怀王;岳飞挥师北上正欲直捣黄龙,遗憾,偏偏被十二道金牌招回了临安!
④不是吗?细品上述这些遗憾的人无一不是崇高者,而且,当人们用自己的滚滚热泪对上述种种遗憾扼腕长叹时,不是正在展示着一种人世问最纯真最崇高的感情吗?
⑤应该说,人人皆有遗憾,人生必有遗憾。为什么?因为人人都有理想,而理想的最大特色就是高于现实,也正因为如此,现实的人才在理想的门外久久徘徊,流连忘返。也许,这个追求理想的人至死也未能叩开理想的大门,但,只要他追求过,奋斗过,拼搏过,他就无愧于人生。如果说这就是遗憾,那么,正是它,在闪耀着阳光一样的辉煌的亮色!
⑥让我们的生命进入一种积极追求的辉煌的状态吧!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播种都意味着收获。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追求都能绽开花朵,但正如朱光潜老先生说的:“倘若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因此,我们可以认定,遗憾乃是人生的一种必然,既然如此,何必拒绝遗憾!
(选自《时文选粹》,有改动)
20.信息筛选,议论文中的中心句往往阐明文章的观点。请从第⑥自然段中筛选出体现全文观点的中心句,抄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语言鉴赏。细读第③自然段,简述这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突出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问题探究。下列两小题,请任选一题作答。(2分)
(1)读完本文,你会觉得耳目一新,颇有新意。你觉得本文创新的地方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作者似乎津津乐道于“遗憾”,似乎很为有了遗憾而庆幸、而叫好的意思,这是他行文的真正用意吗?请联系文中第⑤自然段回答此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古文.完成23―27小题。(10分)
(甲)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己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
[注]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乙)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3.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2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1)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拿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
27.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写作(60分)
社会需要和谐,家庭需要和谐,我们个人也要和谐发展,请以“和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