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14  1722  1728  1732  1738  1740  1744  1750  1752  1758  1764  1768  1770  1774  1780  1782  1788  1792  1794  1798  1800  1804  1806  1808  1809  1810  1812  1813  1814  1816  1818  1822  1824  1828  1830  1834  1840  1842  1848  1852  1854  1858  1864  1870  1872  1878  1882  1884  1890  1894  1900  1908  3002 

2007-2008学年度潍坊市昌邑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风(mǐ)一时    (tài)族    (guī)宝    (liàn)滟

  B.鳞次(zhì)比    山(lán)    (lòu)空    愚(máng)

  C.毛骨(sǒng)然   (dì)听    (shuò)大    喧(xiāo)

  D.如火如(tú)     雪(jiā)    围(chǎo)    (jūn)裂

2.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4分)

  ①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

久违:

②这块草坪曾给儿子留下了多少温馨的记忆。

温馨

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苏州园林》―叶圣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

  B.《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号香山居士―北宋文学家

  C.《人琴俱亡》―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D.《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号放翁―南宋词人

4.填空。(5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④《七律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地写出了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5.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2分)

   见了大海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实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是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旧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遗憾。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第二部分  鉴赏(共40分)

(一)赏析《阿里山纪行》选段,完成6―9小题。(10分)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A)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B)水潭。它叫姊妹潭,传说曾有两姊妹一起在此投水殉情而亡,这潭犹如山间一(C)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D)倒置的水墨画。

    满眼都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的。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了。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6.根据课文内容文中括号内应填入怎样的量词?(4分)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7.“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所指的是怎样的世界?(1分)

8.本文语言典雅、凝练、和谐、富于音乐美,而音乐美的一个表现即修辞美。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树林的__________特征,给人以如诗如画的感受。(3分)

9.你最想置身于选文哪一段所描绘的美景中?为什么?(2分)

(二)赏析下文,完成10―14小题。(9分)

    ①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我们已经结下了永恒的缘分。

    ②六十多年前,我到北京来考大学,就下榻于西单大木仓里面一条小胡同中的一个小公寓里。白天忙于到沙滩北大三院去应试,夜里回到公寓小屋中,还要忍受臭虫的围攻。

    ③但是,我们这一帮穷学生仍然能够苦中作乐。黄昏,总要到西单一带去逛街。耳听铿锵清脆、悠扬有致的京腔,如闻仙乐。此时鼻管里会蓦地涌入一股幽香,是从路旁小花摊上的栀子花和茉莉花那里散发出来的。回到公寓,又听到小胡同中的叫卖声:“驴肉!驴肉!”“王致和的臭豆腐!”其声悠扬、深邃,还含有一点凄清之意。这声音把我送入梦中,送到与臭虫搏斗的战场上。

    ④将近五十年前,我在欧洲呆了十多年以后,又回到了故都。这一次是住在东城的一条小胡同里,后门在翠花胡同,前门则在东厂胡同,据说就是明朝的特务机关东厂所在地,是折磨、囚禁、拷打、杀害所谓“犯人”的地方,冤死之人极多,他们的鬼魂据说常出来显灵。里面重楼复阁,回廊盘曲,院落错落,花园重叠,一个陌生人走进去,必然是如入迷宫,不辨东西。

    ⑤然而,这样复杂的内容,无论是从前面的东厂胡同,还是从后面的翠花胡同,都是看不出来的。外面十分简单,里面十分复杂;外面十分平凡,里面十分神奇。这是北京许多小胡同共有的特点。

    ⑥据说当年黎元洪大总统在这里住过。我住在这里时,北大校长胡适住在黎住过的房子中。我住的地方仅仅是这个大院子中的一个旮旯,但是这个旮旯也并不小,是一个三进的院子,我第一次体会到“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院子里摆满了汉代棺砖,黄昏时分,总会让人感觉到鬼影幢幢,毛骨悚然。所以很少有人敢在晚上来拜访我。我“与鬼为邻”,倒也过得很安静。

    ⑦第二进院子里有很多树木。有一个夏日的晚上,刚下过一阵雨,我走到树下,忽然闻到一股幽香。原来这是马缨花树,树上正开着繁花,幽香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

    ⑧这一下让我回忆起几十年前西单的栀子和茉莉花的香气。当时我是一个十九岁的大孩子.现在成了中年人。相距将近二十年的两个我,忽然融合到一起来了。

    ⑨不管是六十多年前,还是五十多年前,都成为过去了。现在北京的面貌天天在改变,层楼摩天,国道宽敞。然而那些可爱的小胡同,日渐消逝,被摩天大楼__________掉了。这是不可抗拒的,也不一定就算是坏事。可是我仍然执着地关心我的小胡同。就让它们在我心中占一个地位吧,永远,永远。

    ⑩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

10.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和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入第⑨段中的横线上。(    )(1分)

    A.[侵蚀]  逐渐侵害使变坏。

    B.[排挤]  利用势力或手段使不利于自己的人失去地位或利益。

    C.[吞噬(shì)]  吞食;并吞。

    D.[囊(náng)括]  把全部包罗在内。

11.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会觉得小胡同中的叫卖声“悠扬、深邃,还含有一点凄清之意”?(3分)

12.第⑧段中的“将近二十年”,指的是哪二十年?(1分)

13.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2分)

14.本文首尾呼应,其中“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2分)

(三)赏析下文,完成15―19小题。(9分)

鸟是树的花朵

    ①一棵树落光了叶子,不能说丑,但缺了枝叶繁茂的风姿,裸露出树枝与树枝之间巨大的空旷,总是遗憾,我时常有一种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

    ②终于,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了满树的花朵!

    ③有了鸟的树就格外生动。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之间飞来飞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树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

    ④树枝上的鸟儿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你见过一朵花从春天开到冬天吗?你见过树上的花朵在树枝与树枝之间飞来飞去吗?你见过会唱歌的花朵吗?这里一只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我站在树木之下,我想做的事,鸟儿们替我做了,它们真的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了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

    ⑤实际上,鸟儿一直都在树上,在春天的树上,在夏天的树上,在秋天的树上。只是由于树上有了真正的花朵,有了枝繁叶茂的摇动,我们看到了更多生命的美丽,因此而忽视了树上的小鸟。我说,一年四季,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歌唱。夏天的蝉鸣由一只鸟定调,秋天的月夜被一声鸟呜切开。树木本来就是鸟的家园呵。

    ⑥一只翠鸟就住在池塘边的灌木上,它翠绿的羽毛比深绿或浅绿的树叶更加艳丽,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树叶里的翠鸟之花。两只黄鹂可以让一棵柳树更加婀娜,“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当年只听到了一声婉转的鸟鸣,就想起了江南。在江南的二月,哪一棵树上没有黄鹂的歌声和舞蹈?

    ⑦我喜欢夏天的白鹭,它们整个夏天都住在村头河边的树林里。当白鹭们从碧绿的水田里归来。它们都落到树梢上,远远望去,那就是一树最浪漫的花朵。

    ⑧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细想起来,我记住的鸟可不少。因为,我认定她是树木的花朵,千姿万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的花朵,唱着歌曲的花朵……

    ⑨我们在欣赏的同时是否要向一只鸟学习呢?在观看一树的小鸟时,使我多少有些惭愧。我的脸红得像春日的桃花。我知道,有时候一只鸟嘴也是红的。

                                                       (选自《散文》有删改)

15.仔细品味第③段“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中的“弹性”一词,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16.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请你修改后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病句:在观看一树的小鸟时,使我多少有些惭愧。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揣摩第④段画线的句子,体会此处的问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18.文章的前七段称代小鸟用“它(它们)”,而第⑧段改称“她”,你是怎样理解这种人称变化的?(2分)

19.作者在文中说:“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为什么说人也会感谢鸟呢,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2分)

(四)赏析下文,完成20―22小题。(5分)

细胞“钻孔”术

    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家已经能够在细胞膜上打洞钻孔而不损伤细胞。这个技术可称为细胞“钻孔”术。在通常情况下,肉眼是看不出生物体内的细胞的,而作为细胞外层的细胞膜,更是薄得出奇。要在这么薄的膜上打孔,耶钻头应该多大呢?这确实不可思议!然而,再难的事也难不倒科学家。

    ②20世纪70年代,一批美国生物化学家经过千百次实验,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找到了“钻子”,并且在钻孔后还能把细胞完好地封闭起来。

    ③细胞“钻孔”术很有趣,做法大体是这样:首先将需要钻孔的细胞放在特制的溶液里,冷却至0℃以下,然后对溶液实施瞬间放电,这样,细胞就被“电子钻”钻出微孔。孔眼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一般说来,电压越大,所钻孔的直径就越大,反之则小。钻了孔后,又怎样把孔封起来?科学家们从实践中摸索到一个巧妙的方法:让钻好孔的细胞的温度回升到30℃以上,细胞膜就会膨胀,自动地把孔封闭起来。

    ④1980年德国生物化学家吉莫尔应用细胞“钻孔”术,首次制成第一批“药物导弹”。他先从人体抽出红细胞放于溶液中,冷却至0℃以下,在1/1000秒时间内用一千伏电压钻孔后,把放入到药液中,让药液由“孔”进入细胞内部。最后,将温度上升到32℃使细胞膜封口。这样,以细胞为载体的“导弹”就制成了。

    ⑨“约物导弹”可以注入人体内受感染的组织和癌细胞,而不伤害其他未受感染的组织和正常细胞。例如,有一种毒性很大但能治疗肝癌的药物,它很不稳定,进入人体后会伤害其他正常组织,并分散而失效。把它做成以红细胞为载体的“药物导弹”,注人人体内受感染的组织和癌细胞,它就随血液流动,直到红细胞老死后,被送到肝内分解,此时“药物导弹”便发挥作用,一举扑灭肝癌细胞,达到治愈肝癌的目的。

    ⑥细胞“钻孔”术的发明,迄今不过20多年,但其在应用方面已呈现出可喜前景,“药物导弹”已广泛应用到临床上,被人们称为医学上的一项重大革命。至于如何利用这项技术治疗遗传病、血液病等顽疾,现在刚刚开始研究,据科学家预计,21世纪初,其研究成果就可以逐步进入临床应用。

20.第④自然段中,加点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点的“导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科学家历经千百次实验,终于摸索出一套给细胞“钻孔”的技术。这说明科学的技术的突破,需要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科学精神。(2分)

22.综观全文,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一般来说,运用细胞“钻孔”术钻孔,电压高,所钻细胞孔眼的直径则大,电压低,所钻细胞孔眼的直径则小。

  B.发明细胞“钻孔”术并制成“药物导弹”的科学家是德国生物化学家吉莫尔。

  C.以红细胞为载体的“药物导弹”可以注入人体内受感染的组织和癌细胞,而不伤害未受感染的组织和正常细胞。

  D.细胞“钻孔”术的发明,有利于解决人类的很多医学难题。

(五)阅读《治水必躬亲》一文,完成23―25小题。(7分)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2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布袍缓带________________    历山川________________

24.翻译下列句子。(2分)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25.填空题。(3分)

  (1)本文论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第二段,以________________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其中从反面说,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写作(60分)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__________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潍坊市高密上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戏(    )    (    )首企盼    (    )为人知    卷(    )浩繁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他的主意使大家提前完成了任务。

     ②他很机灵,眼一眨就是一个主意

  B.①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②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

  C.①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

     ②他年纪不大,显得却很成熟

  D.①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②这位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

3.文学常识填空。(3分)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____________,浙江绍兴人,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①从“红心蛋”到“多宝鱼”,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并非偶然。②其中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③对于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使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回避。④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建立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的食品安全防范机制,同时必须提高依法处罚的力度。

第__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各有优缺点,请你从中挑选一人,写山他的法名,并客观地说明你对他们的看法。(3分)

人物法名:___________ 

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3分)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山青花欲燃”这句诗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诗作出分析。(2分)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1分)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子曰:“三人行,必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八则》)

(2)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杜甫《登岳阳楼》中既是写实,又寓想象,描写洞庭湖壮阔景象的句子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这样描写小雪后的山:“看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日本看护妇。”

(5)2007年4月18日,我国历史上首趟“和谐号”动车组从上海发车,时速达到200公里,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6)高尔基在《童年的朋友》中,这样评价“外祖母”: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尔基《童年的朋友》)

第二部分    阅读(40分)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潍坊市昌邑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繁花(nùn)叶  追(sù)  主(zǎi)    惊(yǎo)

  B.闲情(yì)致   飞(sù)   卷(yì)     广(mò)

  C.(qiè)而不舍   (bó)烟   (zhuó)热  灯(lóu)

  D.默而(zhì)之   (kān)护  和(xù)    (zhàn)粟

2.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4分)

①日光是永远那么毒。    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推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三峡》――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B.《济南的冬天》――舒庆春――舍予――现代作家

  C.《梦溪笔谈》――沈括――浙江钱塘人――北宋

  D.《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等

4.填空。(5分)  ‘

①《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③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三峡》中与李白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近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运用)下面是关于“0”的联想。在你的眼里,“0”是什么?请根据自己的想象,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类似的句子。(2分)

    例句:“0”是一只空杯,等待你用创造的双手去斟满美酒;但对于那些意志消沉者,“0”又是一个绝望的陷阱,是他们滴滴悔恨的泪珠。

第二部分  阅读鉴赏(共40分)

(一)精读下面语段,完成6~9小题。(10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6.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4分)

7.本段多处运用比喻,将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请准确填出下列比喻的本体。(2分)

日本看护妇:

带水纹的花衣:

8.“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是什么?(2分)

9.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那么这段是如何扣住“温”和“晴”描写雪景的?请作简要分析。(2分)

(二)赏析下文,完成10~14小题。(8分)

打春

    打春,就是立春。

    立春,是春回大地的节气。在24节气中,再没有比立春更让人这么喜气洋洋的了。立春带着温暖不声不响就扑进了千山万水,融入了千家万户。风变柔了,柔得像婴儿那绵绵的嫩手,拍打到哪儿,哪儿就有甜甜的声响;雨变酥了,酥得像是蓄满了养分的香油,落到哪儿,哪儿的禾苗就长了劲地生发;天变暖了,暖得屋外也像是农家冬日里烧热的大炕,娃儿们吆三喝四地翻跟斗,蹦高高。不光娃儿们乐,苏醒了的青蛙也乐,乐得亮开嗓子唱上了。青蛙一唱,燕子就上场了,在天地间上下起舞……春天真好!

    真好的春天,是从立春开的头、起的步。可为啥咱那父老乡亲要把立春喊成打春!乍一听,弄得人心里怪别扭的。打,打架、打闹、打仗……为啥要把一个慈眉善眼的春天和这么个“打”字撮合在一块,这不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了吗?

    仔细一想,满不是这么回事,这打春,比那立春,要形象得多,要生动得多,要活灵活现得多!和打字结伴的词不光是打架、打闹、打仗,还有很多很多,多得辞典上密密麻麻弄出了几页子。别的咱不多说了,捡出几个熟悉的品品味道吧!

    先想起一个――打草稿。草稿不是正式稿子,可是没有草稿,也就没有定论的文稿。草稿所以草,是那繁杂的思绪就像春风抚过、春雨润过的土地,刚刚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转眼间就万紫千红春满园了。而这草色遥看近却无,到万紫千红春满园的过程,用的那个打字,实际是说孕育哩!孕育不是出生,却比出生更重要。草稿不是定稿,却比定稿更重要。定稿不过是强化一个角落,要的是一枝红杏出墙来;不过是删繁就简,要的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定稿要比草稿好得多,美得多,可要是没有那起先的草稿,哪会有后来的定稿?说透了,这打草稿就是谋划,就是构思,就是初创,如此理解,那么这打春不就是谋划春天、构思春天、初创春天吗?在这么好的时令到来时,多思思,多想想,“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不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了吗?把握了春天,就把握了一年的好收成,好日子,这春打得应该。

    又想起了一个――打鼓。想起打鼓,就想起家乡的威风锣鼓。那锣鼓要是响起来呀,听得人血液在脉管里使劲地奔跑,灵魂在思想里高兴地舞蹈。那个声响,像是天崩,像是地裂,像是排山,像是倒海,像是……不说了,你就是把人间最有声威、最有气魄的词语都喊遍,也无法描画威风锣鼓的神韵。这人间的鼓打到这个份上,真把人类从小虫虫、猿猴到现在这个样子,这个主宰天下的胆识气魄都活画出来了。这鼓打得好!打得好的鼓不是天天打、时时打,是有了节日,有了喜事,值得美美庆贺一回了,才痛痛快快打一场鼓,打一场惊天动地的鼓。如果把鼓字换成春字,打鼓就变成了打春,没想到这打春里有这么激动人心的意思。打春就是闹春,闹腾个红红火火的春天,闹腾个威威风风的春天,闹腾个天连人愿的春天。看来这春还是打着好!

    打春,就是比立春好!老辈人说打春,咱这辈子也说打春,下一辈子,下下辈子千万千万也别忘了打春!

10.文中哪些语句对“打春”做出了形象化的解释?(2分)

11.“打春,就是比立春好!”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请摘引文中原话回答。(1分)

12.品味下面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1分)

    立春带着温暖不声不响就扑进了千山万水,融入了千家万户。

13.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作者在最后一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寓意。(2分)

14.跟一般歌咏春天的文章相比,本文在构思上有什么独特之处?(2分)

(三)赏析下文,完成15~17小题。(6分)

    春天,在刚从冬眠中醒来的大树下,一棵小草探出了鹅黄的头,他们从此成了邻居。

    他们的日子很舒心,很惬意。白天,他们听鸟儿_________,看花儿_________;晚上,他们与星星_________,同露珠_________。

    后来,不幸降临了。这一年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干旱,野草、鲜花、树林都大片大片地死去。大树和小草也在痛苦里挣扎。

    “大树,我……不行了。”小草呻吟。

    “不,我们要活下去。”

    大树用半焦的身躯挡住了太阳毒辣辣的火舌,咬紧牙,忍受着她疯狂的噬咬。太阳落山了,大树顾不得抚摸自己淌血的伤口,舒展开伤痕累累的四肢,把一丝丝微薄的湿气聚成滴滴露珠,小心地注入小草的躯体,把她拉出了死亡的边缘。

    夏雨终于返回了他们的家园,危难过去了,小草无限感激地仰望着大树说:“您为什么要牺牲自己来帮助我呢?我这么渺小卑微,对您能有什么回报呢?”

    大树笑笑:“我也曾是一棵小草,在我危难的时候,同样受到过别人慷慨的赠与,若说回报,我怎么回报蓝天、大地、雨露、春风他们呢?”

    小草想了很多很多。

    秋天,她走完了生命的旅程,化为一撮泥土,融进了大地的血脉。

    春风又起,大树周围,又泛起点点新绿。

15.本文的体裁是(  )(2分)

  A.小说    B.童话    C.寓言    D.民间故事

16.填入文中第2段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2分)

  A.欢笑  争艳  交流  谈心    B.欢歌  争春  谈话  交往

  C.欢笑  争春  交往  谈心    D.欢歌  争艳  谈心  交流

17.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四)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同时期的短文,回答18~21小题。(8分)

(甲)预浩父女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其用心精盖如此。国朝(宋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有《木经》三卷行于世。世传浩惟一女,年十余岁,每卧,则交手于胸为结构状,如此越年,撰成《木经》三卷,今行于世是也。

(乙)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渺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是(2分)

  (1)甲文:而制度甚精  (  )

    A.规章制度    B.制造方法(技艺)    C.规格    D.艺术

  (2)乙文:人皆伏其精练(    )

    A.简练    B.精明    C.精熟    D.精当

19.甲文中两个加点“之”的意思分别是(2分)

(1)望

(2)用心

20.翻译句子。(2分)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21.甲文中的“都料匠预浩”与“预都料”是不是一个人?从这两篇文章的内容来看,你能否断定甲文中的预浩与乙文中的喻皓是一个人?从文中找出根据来。(2分)

(五)品读《乡色酒》,完成22―24小题。(8分)

乡色酒

舒兰

                  三十年前                         三十年后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从柳树梢头望你

                  我正年少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圆                             你满

                  人也圆                           乡愁也满

22.这首诗由30年前后的两幅画面组成,这两幅画面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3.为什么三十年前是“你从柳树梢头望我”,而三十年后却变成了“我从柳树梢头望你”?(3分)

24.读本诗,发挥你的想象,已由翩翩少年变成白发老者的“我”,在月圆之日遥望明月时,会是 怎样一副神情?(2分)

第三部分  写作(60分)

  题目:畅想2008年春节

  要求:根据链接材料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体验、阅读体验、情感体验展开想象,构想一下你会过一个怎样的春节。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要有必要的描写和抒情议论。

  相关联接:

  1.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2.除夕中的“除”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去旧岁、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的最后一个晚上。所以,春节期间的活动都是以除旧布新、消灾祈祷为中心。

  3.北宋王安石《元日》诗

元  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试题详情

2007年毕业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试卷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等内容填写准确.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2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78分,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试题详情

2007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

语文试卷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唱(hé)        沉(miǎn)       孜不倦(zī)

   B.热(chì)       问(jié)        梦以求(mèi)

   C.取(móu)       褓(qiǎng)      越俎代(bāo)

   D.悲(cāng)      禁(gù)         五缺土(xíng)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旁鹜     趋之若骛     消逝     销声匿迹

   B.慰籍     一片狼藉     符合     随声附和

   C.荒僻     惊慌失措     重叠     险象迭生

   D.隐蔽     遮天敝日     臂膀     断壁残垣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 相对于该片浓厚气氛的营造,影片在人物刻画方面明显的      粗糙许多。

   ② 气象工作人员每天定点       风力,详细记录并认真分析有关数据。

   ③ 由于几名主力队员因伤病不能上场比赛,这支球队的实力有所       

   A.薄弱    观测    削减          B.单薄    观测    削弱

   C.单薄    观察    削减          D.薄弱    观察    削弱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们去破解。

   B.面对凤凰古城美轮美奂的富人宅第、旧时城楼和风雨桥,游客们无不肃然起敬

   C.每逢税务大检查,总有一些不法商人随机应变,弄虚作假,妄图躲过应有的惩罚。

   D.诸暨五泄风景区内,五个依山而下的瀑布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尤以第五瀑最为壮观,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农村的道路像一些遗弃的绳子,      ,永远不会有人想起来把它弄直;河流始终妄图躲开人类,     ;树林是淡青的,它们已由自然繁殖生长改为人工种植,       

   ① 被随便地扔在田野上

   ② 把它随便地扔在田野上

   ③ 村庄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踩住它

   ④ 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被村庄踩住

   ⑤ 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不再能藏匿住任何一个童话了

   ⑥ 任何一个童话也不能藏匿在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中了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①④⑤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无比高贵的大脑,为何不带着希望,登上峰顶,去迎接朝阳呢?

   B.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C.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设计方案提出了:“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要求。

   D.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②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刘禹锡《陋室铭》)

   ④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8.文学常识填空。(3分)

   ①《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            》。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③ 丹麦作家          笔下的“丑小鸭”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的成长历程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 5月17日是“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各地电信运营商纷纷举行庆祝。② 许多电信企业还组织经理们接待顾客的投诉和建议,场面热闹。③然而,热闹的场面过后,呼吁良久的消费者老问题仍未解决。

1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拥有什么,失去什么,都不要忘记启程,忘记赶路。如同险峻的高山挡不住汹涌的波涛汹涌的波涛也挡不住你前行的孤舟                       即使世俗的围墙挡住了你铿锵的步伐但决挡不住你的万丈豪情                          。只要你启程,就会体会到跋涉的快乐。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青青庭院

    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

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

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

候探到你的心里。

    每到六月的时候,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

里逼着你的眼。蜂儿嗡嗡地闹着,贪婪地吮着花蜜。儿时的我总是很馋,却不晓得蜂蜜要

经过蜜蜂的酿造才可以吃,以为捉到一只蜜蜂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蜂蜜。常常寻一只敞口不

是太大的玻璃瓶子,轻手轻脚地靠近树身,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

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的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接着迅速旋紧盖子。怕蜜蜂

死掉,就在瓶盖儿上扎个眼儿,且看蜂儿在瓶中辗转,腹部一鼓一鼓的,淡淡的黄的翅风

车一样的振动,找不到出去的路。看到后来,却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打开瓶盖儿,看蜂儿

飞走,吃蜜的念头早已忘掉了。有时手指被蜇得又红又肿,就翻来清凉油抹上。但很快就

忘了,就再去捉,再被蜇。

    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

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的远了。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

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父母已经赋闲在

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

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

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弯的北瓜从藤上垂下。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

到北一路的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

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褪皮,大大

小小的石榴赶趟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但故乡

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4分)

   (1)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

   (2)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

12. 为什么作者觉得庭院中的绿“又是摇曳多姿,空灵深邃”的?请根据全文作简要回答。(4分)

13. 文章写庭院的绿,可是第3段却详写了儿时捉蜜蜂的趣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4. 第4段中说,“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5分)

(二)用小行星撞击小行星

在太空时代的地球保卫战中,法国科学家建议利用小行星来摧毁另外的小行星。这个有趣的想法并不完美,因为它有可能使地球“沐浴”在大量的小行星碎块当中。但是,比起让整个人类文明遭受小行星的攻击而最后毁灭来说,这仍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哪一颗小行星会与地球发生碰撞。但从地球上发现的那些巨大的陨石坑来看,不可避免的,会有这样的小行星。虽然,科学家们一直在思索用各种方法来改变其轨道或摧毁它,比如用太阳帆移动它们,用火箭攻打它们,或者用核弹来对付它们,但一直还没有一个理想的方案。

法国科学家的这个新构想就是捕捉一颗相对较小的小行星,至于如何捕捉它,科学家认为可以向它发送一个机器人。机器人在小行星的表面上将物质推向宇宙,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会把小行星逐渐推向拉格朗治点。拉格朗治点是一个小物体在两个大物体的引力作用下的宇宙空间中的一个点。科学家就是计划将捕获的小行星推向地球和太阳之间的拉格朗治点。科学家知道天体在拉格朗治点不需要能量就能保持稳定。这个“岩石武器”就被控制在那里,它会在地球的前面或者后面绕着太阳转,直到我们需要使用它为止。

假如哪天我们发现有一颗小行星将要碰撞地球,这颗捕捉到的小行星就会和机器人用最初所使用的一样的方法进入它的轨道,与威胁地球的小行星发生碰撞,将其分解成无数个碎块。碰撞后的碎块是分散的,大约只有10%到20%的碎块会撞向地球,但这些碎块会分布到整个地球表面,不会对地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颗大小正好适合作为保护地球武器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叫做2000 SG344。可以利用的类似的小行星还有很多。

研究人员承认,他们的方案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在捕捉小行星和用它撞击另外的小行星这两个问题上,我们对前者更有信心。在最后碰撞阶段,小行星必须经过的轨道,是非常不稳定的,对此我们还需要作深入研究。”

1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分别指代什么?(4分)

   (1)这个“岩石武器”就被控制在那里。

   (2)我们对前者更有信心。

16. 第4段中说,“这颗捕捉到的小行星就会和机器人用最初所使用的一样的方法进入它的轨道。” 这“最初所使用的一样的方法”具体指怎样的方法?请作简要回答。(2分)

17. 科学家的新构想是利用小行星来摧毁另外的小行星,从而达到保护地球的目的。从文中筛选关键信息,概括地描述其实施过程。(5分)

18. 下列判断都是错误的。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指出其错误所在,并简述理由。(3分)

   (1)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并捕捉到可作为保护地球武器的小行星,地球文明将免受毁灭性的

打击。

(2)在众多的保卫地球的方案中,“用小行星撞击小行星”这一方案最为理想,它已经可以付诸实施。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萧诚自务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 李邕欣然愿见。萧故迟回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论及,李固请见,曰:“许而不出,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既至,李寻绎久,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在坐者咸以为然。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至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有删改)

[注]①札翰:这里指书法。②李邕:唐代书法家。③别:鉴别。④许:赞扬。⑤右军:即东晋书法家王羲之。⑥大匠:指某方面造诣很深的人。⑦迟回:指拖延。⑧寻绎:这里指反复研究。⑨床上:指座榻。⑩子细:即仔细。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朝夕把玩,令其暗 (陈旧)          B.有右军真迹,之已久(珍爱)

    C.而不出,得非诳乎 (答应)          D.昨所呈数纸,幼时(文章)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呈邕             必分人

    B.萧疾掩己         如土石何

    C.谓李曰           宅边有五柳树,以为号焉

    D.子细看           当余从师也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 在坐者咸以为然。

② 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

22.结合文中材料,对李邕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棹(zhào)歌:船歌。

    (1)“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中看”三字极富韵味,它启发读者去想像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描述。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四(4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栋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家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为什么在屋檐下还造了一间小屋子?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过路的人遮风避雨、过夜歇脚用的。游客们默然了,为宅院主人的友善之举而感动。

友善地对待他人,友善地对待自然,友善地对待社会,一切就会变得亲近而和谐。

    请以“友善”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试题详情

北京朝阳区初三年级综合练习(一)

数学试卷

2007.5   

第I卷(共32分)

试题详情

2007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数学一模试卷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题详情

2007年武汉市新课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临沂市蒙阴县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数学

试题详情

2007年泰安市年初中毕业年级调研考试

数学试题(课改区用)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3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84分;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4.在考试中可以使用科学计算器.

第Ⅰ卷(选择题共36)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