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6
图15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5分)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3分)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4分)
(3)指出图32b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5分)
(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3分)
33.长江中游地区拥有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钢铁工业是武汉市的主导工业部门之一。图1是“武汉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2是设想的“以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图”,读图回答问题。(共13分)
(1)图1中甲、乙两省发展农业,易受到
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2分)
(2)图2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
,B表示
,C表示
。该生产流程模式使资源得到
利用,具有节 减 的优点。(6分)
(3)简述武汉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5分)
34.根据资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 2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堪称“奇迹”的经济增长,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国自然资产损失(包括能源耗竭损失、二氧化碳污染损失、矿产耗竭损失、森林耗竭损失等)占GDP的比重大大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见图1、图2)。
材料二 2003年,我国消耗了全球31%的原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以及40%的水泥,而创造的GDP不足全球的4%。我国每公斤标准煤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0.36美元,世界平均值为1.86美元。
(1)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
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
密集型产业为主。(4分)
(2)日本的经济增长几乎没有造成本国能源耗竭损失,主要是因为该国
。(2分)
(3)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量降低我国自然资产损失,在矿产资源利用上应该提高本国资源利用效率和充分利用
资源;在三大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逐步提高
产业比重。(4分)
35.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人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输量起到决定性影响。以下是厦门市2001年、2002年两年内PM10的观测资料。根据所提供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共17分)
材料一:四个PM10监测点位置图。四个监测点的编号分别为S11、S71、S72、S73。
材料二:PM10浓度数据的基本统计结果(单位:mg/m3)。
材料三: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比数据(%)
材料四:S1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与主导风向(度)的关系曲线和月降雨强度与PM10月平均浓度的关系国。
(1)根据资料二和资料三分析,S11、S71、S72。S73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原因是此点植被覆盖率 ,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 ,生态环境保护好。(3分)
(2)根据资料四“PM10月平均浓度与主导风向(度)的关系曲线”,结合本题下面的风向方位角示意图(正北为0º,按顺时针方向一周360º),分析:(4分)
S11点6~7月的PM10浓度较
,因为6、7月的主导风向为
风;
S11点10~11月PM10平均浓度较
,此期间主导风从 (陆地或海洋)带来的其他地区的颗粒物,使得该地区PM10浓度上升。
(3)根据以上图文资料,有关厦门市PM10浓度时空变化特点及主要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填正确项字母)(6分)
A.雨季PM10浓度较低,旱季浓度较高
B.雨季风大,吹来其他地区的颗粒物,使PM10浓度升高
C.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PM10浓度较高
D.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大的地区,PM10浓度较高
E.从北向南PM10浓度大致呈降低趋势
(4)厦门市如要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
36.甲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乙图为“八五末期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甲和图乙的关联性体现如下:
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A处,则上图空格中②表示 ,
①表示 。(4分)
(2) 图乙中
省是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有哪些?(6分)
试题详情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第8页。共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考、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