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  9  11  15  21  23  29  33  35  39  41  45  47  49  50  51  53  54  55  57  59  63  65  69  71  75  81  83  89  93  95  99  105  111  113  119  123  125  131  135  141  149  3002 

地理思维特性及其对当前地理教育改革的启示

 

早在1964年,美国地理学家威廉?帕蒂森 (William Pattism)曾提出地理学有4个传统,即地球科学传统、人地关系 传统、区域研究传统和空间传统。这实际上是对地理思维及其特性较早的总结。现代中国地 理学界一致把区域性与综合性视为地理学的两大特性。这种观点把握并概括出了地理学的两 个最本质、最重要的思维特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即将进入后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科学学科的发 展日益呈现出交叉化、复杂化和界限模糊化的趋势,作为一门拥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前景 的学科,地理学也概莫能外,不仅地理思维又有了纵向和横向的极大扩展,而且传统的区 域性和综合性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对其的研究分析对于当前中等地理教育的改革将提供一个 有益的思路。

一、从传统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到新时期地理思维的十大特性

1 从区域性到区域科学 传统的地理思维主要是剖析不同区域 的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 的制约关系。在中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50年代以前,地理学家所开展的大量的小区 域研究工作,以及80年代以来区域地理学的复兴,都表明了区域特性在中国地理思维特性中 的重要地位。

在国外,区域科学产生于半个世纪以前,区域科学对区域概念的表述比地理中传统的区域 概念更进一步。 现代区域科学更强调从一般到具体的演绎和定量分析,把解释和建立模型作为中心任务,无疑是对地理区域思维的一种完善。

2?从综合性到综合地理学 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特点。人文现象之间、人文现象与自然环境之间均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 只有对所有关联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总体特性上进行研究,注意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 响和相互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作为对传统地理综合特性的延伸,综合地理学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综合地理学要求实现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合作与统一,同时要运用和吸取经济学、工程技术科学、生态学 、行为学和政策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积极推动区域综合开发、区域系统工程和区域综合问题(如黄河断流、三峡工程和长江流域的治理与开发等)的研究。

3?从人地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 地理学有人地关系研究的传 统,从地理环境决定论、适应论、二元论、唯意志论到人地协调论,是人地关系演 变的一条主线。吴传钧先生认为地理学应着重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研究它的形成过程 、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向的规律性。近年来所出现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涉及人类社会中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人地关系演化序列中一种较为完善的形态。实际上,可持续发展观念与人地关系协调 论的要义不谋而合,从而使得地理学在开展这一专题研究、发挥可持续思维方面拥有得天独 厚的优势。

4 从空间性到空间系统 空间性可视为地理学所特有的属性, 它强调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差异的现象、原因及其规律。现代的空间概念已演绎为空间系统的 概念,并在区域开发与人文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一定区域的“点”、“线”、“面” 综合构成了“空间系统”,而“空间系统研究”则着重考察空间内“点”、“线”、“面” 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机理与相关的政策调控。

5 社会性 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而地理学 则着重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以及具有空间属性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社会地理学是 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我国的社会地理学是在进入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加快、社会问题愈加 突出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区地理、城乡贫困、犯罪与交通事故地理和乡村城市化等都是 重要的研究领域,而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与空间分异、乡村社会空间系统等则属近年新兴的热 点研究领域。

6?实践性 地理学向来重视其实践作用的发 挥,从早期的人民公社规划到农业区划、行政区划、城市和区域规划,再到近十余年所广泛 开展的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各种乡村规划(如集镇规划、乡(镇)域规划、村庄规划)和 土地评估等,无不表明地理实践思维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新时期这一思维特性还有待进 一步发挥。

7?时段性与时空系统 一般人认为,时间是历史学的特性,按这种观点,历史地理学既可算作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又可算作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但若论及 长时段思路则非地理学特性莫属。历史学所研究的已知的人类文明史不过是5000年左右,而 自然地 理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则动辄研究10万、20万乃至数百万年以来环境与海平面的变迁、古人类的起源。

试题详情

读议讲练四段一体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地理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知识教学、轻能力培养的应试教学倾向。课堂教学以老师讲授、学生 记忆为主,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位置,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利学生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低下。怎 样通过课堂结构的改革,把学生的学习情感由抑制状态升华到激动和亢奋状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既能活跃学习气氛,增添教学生机,又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 一套:读、议、讲、练四段一体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教材,自我质疑、思疑、解疑。具体方法有 :

1.以趣话诱预学,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预学前教师针应对课文内容运用幽默风趣而富有启发 性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欲知道理何在,须看课文分解的心理状态。以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增强预习的自觉性。如在教“洋流”一节内容时,就采用了下面一段开场白:1498年,航海家哥伦布在航 行途中遇到意外:一艘帆船沉没,另一艘帆船上的船员又不听指挥,航行遇到极大困难。于是他向西班牙国王 写信汇报一切。他把这封信装入椰子壳,外面涂满沥青加以密封再投入海里时漂流。他急盼这封信能尽快漂到 西班牙,让国王火速派人来增援他,帮他流过难关。可是这只椰子壳漂呀漂,竟被漂到大西洋比斯开湾一个荒 滩上,一搁就是358年,直到1856年才被遭遇风暴而停泊到那里的船员们发现。椰子壳怎么会漂到比斯 开湾呢?在海洋中传递“邮件”的信使是谁?他不是别人,而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洋流”。学生听了这一开场 白,大大提高了预学的积极性。

2.给提纲引预学。自读课文前,先公布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预学;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路 预学。阅读提纲要紧扣重点,纲目明确,多层次,多角度引发,富有指示性。如教洋流这一内容时,出了下面 几个预习题:①形成洋流的原因有哪些?②洋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③画出太平洋洋流的分布示意图。④洋流 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这些问题的提出可用口述,挂小黑板,也可将问题写在胶片上用投影机放出来等方法进 行。

3.针对地形预学。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读图、做图练习,形 式有:

(1)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同学阅读各类地图,如景观图、示意图、等值线图等。看图前要先提出问题,让 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图。

(2)画示意图。学生在阅读课文和地图的基础上,要求以示意图的形式,把有关内容在图上加以反映, 如在水循环图中,可把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在图上加以反映。

(3)填地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板图。要求一个学生上黑板填图,其他同学可在下面跟着填,也可以挂 大幅的填图挂图,让大家一起跟着填。这样,学生把所学的地理知识依附在地图上,形成空间概念,不仅牢固 地掌握知识,并能引起一系列的联想,获得更多的新的地理知识。在教学中,凡能从地图上获取的地理知识, 都应该让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同时又要善于使学生把课文中各地理事物相互联系性的知识在图上加以落实。通 过做图训练,一方面同学们的知识技能得以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也从中接受了反馈信息。

(二)议。对“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议论、讨论,具体可分为:

(1)自议。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进行自己设疑、解疑。通过查资料,翻图册,寻找知识 答案,扩展解题思路。

(2)同桌互议。同桌两同学之间,根据每位同学自己碰到的问题,互相设疑、互相解疑或经过讨论得出 共同答案。

(3)小组讨论解疑。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和“读”的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多少,确定小组人数的多少, 如前后2课桌4位同学面对面作为一组,也可以临近4张课桌的8位同学作为一组。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博 采众长。轮流组织。
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学讨论,学生发言积极,讨论热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 维活跃。讨论中,学生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认识,共同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充分体现了学 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边巡视边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差生可以特别照顾。如遇困难,教师应启发并正确引导,让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寓能力培养于无形之中。

(三)讲。同学们根据“读”、“议”情况。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给予归纳和补 充。在“读议”的过程中,学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期待教师给予讲解,教师应抓住时机导其所需,就能很快打 开学生被关闭的思想闸门,使其从“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升华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试题详情

牢牢把握高中地理教材的素质教育方向性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在这段话中,江泽民同志实际上阐述了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性。尽管各级各类教育都有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但是基础教育以它线长(从小学到高中)、面广(人数多)的特点,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更显重要。本文试从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并从高中地理教材改革这一个侧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界

  进入20世纪,特别是60年代以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在全球兴起。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当今的世界,经济技术关系成了国际关系中相对重要的基质。以经济技术为标志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国际间的主要竞争。国际间的冲突也越来越多地集中在经济领域、技术领域和文化领域。近几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表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已经融入、渗透、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加入到直接的生产过程。例如,农业科技从本世纪中叶开始高速发展,世界粮食单产每公顷平均年增长43千克,达到前半个世纪增长速度的31倍,科技贡献率高达73%。总之,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传统工业设备不断得到改造;资源利用更加充分;生产控制系统和组织系统出现革命性变化。可见,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科学技术是靠人来掌握的,因此,科学技术的竞争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

  为了适应新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对策,而且都不约而同地把眼光瞄准了教育,因为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是实现科学知识传播、扩散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处在迅速推进现代化建设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但目前这方面“缺口”很大,表现在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数量少(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初在《世界科学报告》中提供的数字,每1000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的比例,日本为4.7人,美国为3.8人,加拿大为2.3人,中国为0.4人),熟练工人数量少(据统计,1984年我国有劳动力4亿人,具有大专水平的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的5%,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总人口的20%左右,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多达75%左右)。我国的中小学生人数大约2亿人,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只有从这一阶段为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来他们步入社会后,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从中小学教育抓起。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有其针对性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基础教育实行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新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基础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1996年,全国中小学校数已有73万所,在校学生人数达1.92亿人。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相当一些地区和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影响着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实施。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对基础教育任务的理解出现偏差:第一,把基础教育只看作是对少数人升大学的选拔教育,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第二,把基础教育只看作是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后果。例如:追求分数的状况愈演愈烈,学生的体质下降;一些学生只有应试的能力,而缺乏求知、办事、与人合作的能力。如果我们培养的是这样的建设后备力量,将无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即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基础教育必须改革。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对于基础教育来说,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就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或者说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然后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模式。”

 

试题详情

牢牢把握高中地理教材的素质教育方向性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在这段话中,江泽民同志实际上阐述了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性。尽管各级各类教育都有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但是基础教育以它线长(从小学到高中)、面广(人数多)的特点,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更显重要。本文试从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并从高中地理教材改革这一个侧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界

  进入20世纪,特别是60年代以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在全球兴起。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当今的世界,经济技术关系成了国际关系中相对重要的基质。以经济技术为标志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国际间的主要竞争。国际间的冲突也越来越多地集中在经济领域、技术领域和文化领域。近几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表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已经融入、渗透、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加入到直接的生产过程。例如,农业科技从本世纪中叶开始高速发展,世界粮食单产每公顷平均年增长43千克,达到前半个世纪增长速度的31倍,科技贡献率高达73%。总之,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传统工业设备不断得到改造;资源利用更加充分;生产控制系统和组织系统出现革命性变化。可见,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科学技术是靠人来掌握的,因此,科学技术的竞争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

  为了适应新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对策,而且都不约而同地把眼光瞄准了教育,因为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是实现科学知识传播、扩散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处在迅速推进现代化建设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但目前这方面“缺口”很大,表现在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数量少(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初在《世界科学报告》中提供的数字,每1000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的比例,日本为4.7人,美国为3.8人,加拿大为2.3人,中国为0.4人),熟练工人数量少(据统计,1984年我国有劳动力4亿人,具有大专水平的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的5%,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总人口的20%左右,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多达75%左右)。我国的中小学生人数大约2亿人,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只有从这一阶段为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来他们步入社会后,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从中小学教育抓起。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有其针对性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基础教育实行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新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基础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1996年,全国中小学校数已有73万所,在校学生人数达1.92亿人。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相当一些地区和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影响着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实施。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对基础教育任务的理解出现偏差:第一,把基础教育只看作是对少数人升大学的选拔教育,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第二,把基础教育只看作是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后果。例如:追求分数的状况愈演愈烈,学生的体质下降;一些学生只有应试的能力,而缺乏求知、办事、与人合作的能力。如果我们培养的是这样的建设后备力量,将无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即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基础教育必须改革。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对于基础教育来说,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就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或者说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然后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模式。”

 

试题详情

漫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作用

试题详情

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思路

 

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众所周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但传统的地理教学受到升学的束缚,偏重知识传授,重理论轻应用,重分数轻创造,教学方法呆板,启迪学生的智能、重视学生的个性方面都显得很薄弱,课程缺少综合性和弹性,难度大,份量重,基本上是为应试服务。而地理教学内容中许多丰富生动的德育等因素,因为不考,教师能不讲就不讲,能少讲就少讲,放松了地理学科中的德育,就是以丧失总体的、远期的、持久的价值来攫取短期的、甚至最终是无效的教学价值。这样的教学必然会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变应式教育为素质教育,寓德育于地理教学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全体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的地理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得到发展;要深入钻研教材,全面挖掘德育因素,使学生德、智、体和心理素质全面提高;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激发学习兴趣――从“厌学”转变为“爱学”

要想使学生从“厌学”转变为“爱学”,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广证博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兴趣是成功之母,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需要的欲望,形成了良好的情感后,要促使欲望的增强,保持情感的浓烈,必须要浓厚的兴趣去稳定、巩固。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各种直观而形象、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地理图片、模型、图表、教学电视和幻灯等形式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课堂内做到师生一体化,方法多样化(点―线―面结合,看―听―读―思―讲―问―练结合)。过程节奏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地理知识看得见、摸得着。如以家乡的大自然和社会为课堂,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期间穿插有关地理知识;把学生看得见的、感受到的地理知识引进课堂,增加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平时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看云识天气、星空观测、河流水文特征观测、参观工厂的布局、污染的防治等系列活动,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浓度,提高对地理的渴求欲望,化被动为主动,从“厌学”到“爱学”。

培养创造思维――从“定势”转向“发散”思维

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地理教学肩负的重任。课堂教学中如何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认为必须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那些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独创一说的做法给予肯定、支持与帮助,鼓励与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而不重复别人解决问题的老路,敢于打破思维常规,另辟蹊径,通过自己独特的思维获得独特的见解。提倡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教师本身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安排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环节与过程,增加探究力度,创设问题情境,捕捉与构想克服思维定势的信息,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教材本身的矛盾引发出来,突出重要知识点的变式,及时进行知识迁移,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相反方向、不同途径去思考去探讨,使学生的思维从“定势”转向“发散”。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改革中求生存,在失落中求奋进,促使地理学得到大的发展,也使地理教学走出低谷,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试题详情

南北半球十不同

 

一、          海陆分布不同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这里陆地占北半球总面积的2/5,且在中高纬度,陆地分布几乎连续不断,最为宽广。南半球陆地只占其总面积的1/5,在中高纬度,陆地显著收缩,尤其在南纬56°~65°之间。除一些零星岛屿外,几乎全部为海洋。此外,北极地区是一片海洋――北冰洋;而南极地区却是一块陆地――南极大陆。

 

二、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不同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使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发生偏向,所不同的是,在北半球偏右,而在南半球偏左。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不同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南北半球不同而不同。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北、南两侧降低。在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每年6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每年12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在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情况正好相反。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不同

自3月21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到处是昼长夜短。其中6月22日这一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则反之。自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到处是昼长夜短。其中12月22日这一天,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则反之。

 

五、气温的水平分布及变化不同

一年之中,就北半球来说,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海陆上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分别与北半球相反。北半球同纬度上气温变化比南半球大。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且稀疏。

 

 

六、气压带分布特征不同

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而北半球的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特别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对照世界大洋和大洲的分布图,就可以看出这是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北半球陆地面积显著增大的缘故。

 

七、气旋和反气旋气流水平运动方向不同

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气旋的气流为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反气旋的气流为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而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正好与北半球相反。

 

八、行星风系的风向不同

由于南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偏转方向不同,所以南北半球行星风系的风向也不相同。在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在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在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

 

九、季节不同

在北半球,一般把3、4、5三个月划为春季:6、7、8三个月划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为冬季。而南半球的季节恰好与北半球相反。

 

十、洋流的分布不同

从世界洋流分布图上,我们不难看出,洋流的分布南北半球截然不同: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为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南极大陆的外围则形成西风漂流。

 

试题详情

培养中学生学习地理兴趣途径的研究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高考取消地理科以后,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正如一位教育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象、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借助地图,强化记忆。例如:学习非洲的萨瓦纳气候时,学生对热带草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区分干、湿两季的特点。可以用“热带草原景观图”指导学生观察干、湿两季的自然景色:湿季时,草高茂盛,稀树青翠(典型树木:金合欢和波巴布树),成群结队的动物中,长颈鹿昂首挺胸,遥望葱绿辽阔的大草原;干季时,草类凋零,树木落叶,动物迁徙,草原一片枯黄荒凉的景色。通过观察挂图,再联系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让学生认识到那里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下,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干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进而理解了干、湿季节交替的原因,掌握了萨瓦纳气候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2、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起到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长江的内容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象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色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的支流,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然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投影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运用自制的投影片作为一种直观性、实用性、形象性的地理教学软件,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节课的开始,运用投影配合教师语言可提供一种简捷、直观的导入手段。如讲到“影响气候的因素”时,需要复习的内容较多,如果单靠教师口头归纳总结,很难一下子说清楚,也很枯燥。若运用投影来展示我国气温分布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再结合谈话式教学法,简洁明了,直观性强,效果更好。

运用投影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的过程,在传统教法中,解决地理概念很多是靠语言讲,即使挂图、板图也无法跳出静的框框。若在教学中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投影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象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如讲“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时,可先打出绘有黄河未形成“地上河”时的河道横剖面图,接着讲述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年复一年的沉积,不断抽动绘有向上凹的泥沙沉积带投影片,说明河床不断抬高,进而造成水位不断升高。这时可向上抽动绘有河水横断面的水位线投影片,于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涨的水位而不断加高堤坝,再向上拉动绘有不断加高的堤坝投影片,这样,就展示出河床高出地面的清晰画面。一步步的演示,配合教师的讲解,就把“地上河”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试题详情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地理教学中知识观的转变

 

试题详情

谈谈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