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新课标生物考点预测
---生物的变异
一、考点介绍
本专题是新课标教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生物变异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本专题内容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更注重思维的严谨性、颇具文科特色,这也是理科学生常见的弱点,同时,考纲汇总5个知识点3个要求为Ⅱ,复习中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基因重组的类型,发生的时间、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染色体变异的特点,都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知识,在复习中采用对比的方式在理解基础上归纳记忆,能够化难为易。在选择题方面,考查的内容主要有:基因突变及其原因、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的理解和判定。在非选择题方面,常以某一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的区别与联系。
重庆市万州区200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
数 学(理科)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三个大题,22个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笔填写在答题卷上“第I卷答题栏”对应题目的答案栏内.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第II卷各题一定要做在答题卷限定的区域内.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P(A+B)=P(A)+P(B)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P(A?B)=P(A)?P(B)
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2009届新课标生物考点预测
---种群与群落
一、考点介绍
本专题属于高考新课标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中种群和群落的内容,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
本专题的实验探究较多,是必修中实验探究最多的,并且与原来的教材相比较内容变化很大,尝试建立数学模型、群落的演替以及三个实验探究均为新增内容,这些新增内容是新课标实施新理念的具体呈现形式,在复习中应加以关注。
2009届新课标生物考点预测
――微生物的利用
一、 考点介绍
本专题是新人教课标版教材选修一模块中的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部分内容,主要考点有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试题分布
试题情景
主要考点
07四川 ?5
坐标图的解读
微生物的培养
07江苏?22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微生物的培养
07广东?40
甘蔗的繁殖和加工
微生物的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07宁夏?32
大肠杆菌的数量测定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07江苏?42
赖氨酸或谷氨
酸的生产实际
微生物的培养、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08理综Ⅰ?3
细菌的培养
微生物的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08北京?31
蓝藻爆发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08天津31
除草剂――莠去津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08广东38
土壤中筛选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的实验过程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08广东理基39
酵母菌液放入血球计数板直接记数
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本专题是选修部分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从命题角度看,主要是以微生物的应用为背景材料进行实验设计或结合其他专题知识进行考查,考查的形式有选择、简答、实验设计等。
2007年、2008年新课标高考涉及本专题的主要考点情况列表如下:
重庆市万州区200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
数 学(文科)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三个大题,22个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笔填写在答题卷上“第I卷答题栏”对应题目的答案栏内.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第II卷各题一定要做在答题卷限定的区域内.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P(A+B)=P(A)+P(B)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P(A?B)=P(A)?P(B)
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正式开工文综复习
一、热点背景:
地理高考中常考的地理计算
一 地球、地球运动的计算
(一) 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依据:两地的经度相差15°,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
方法:
1、已知经度求时区 时区数≈经度÷15 (四舍五入取整数。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2、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地地方时 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15°/时,东+西-。
3、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区时±两地时区差,东+西-。
4、时区差=甲时区数-乙时区数。
5、已知两地地方时及一地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两地地方时差÷4分/1°,东+西-。
6、已知某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求该地经度 所求经度=120°E±(当地北京时间-12)÷4分/1°。
7、已知某地的日出或日落的北京时间及昼长或夜长求经度
①先求当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 当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日出+昼长/2=日落-昼长/2
②再用6中的公式求解。
8、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二)两个日期范围比的计算
依据: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到180°(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新一天;反之为旧的一天。
方法:180°经线的地方时为n时,则新一天的范围为n×15°。由此,新一天/旧一天=15°n/180°-15°n。
(三)昼夜长短的计算
依据: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15°/小时。
方法:
1、某地昼(夜)长=该地纬线圈昼(夜)弧度数÷15°/小时;
2、昼长=日落地方时-日出地方时=(12-日出地方时)×2=(日落地方时-12)×2;
3、极昼区昼长为24小时,极夜区昼长为0小时,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12小时,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
4、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5、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大小地的夜长。
(四)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1、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2;
2、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3、日照图中晨线上各地均为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均为日落。然后依据两地的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的关系计算。
(五)太阳高度的计算
1、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到晨昏线上为0。昼半球h>0°,夜半球h<0°,晨昏上h=0°。解题方法一定要注意把等太阳高度线图转化为日照图,关键是注意中心点或为太阳直射点,或为夜半球中点。
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H=90°-|φ±δ|。(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ф为当地纬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φ和δ位于同一半球取-,否则取+)。
3、两地的纬度差=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
4、极昼区中的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
5、tanH=杆长/杆影长。
(六)对zhi点的计算
两个点关于地心对称。其经度互补方位相反;其纬度相同方位相反。
(七)地球运动速度的计算
1、地球自转的速度:①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其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时15°;②地球上赤道处线速度最大,南北极点为0,任意纬线上线速度Vф=V赤道cosф=1670cosф km/h ; ③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上除极点外的任一点都相等,线速度比对应地面上的点大
2、地球公转的速度:角速度在远日点(7月)较慢,在近日点(1月)较快;线速度与此类似。
3、运动器感觉昼夜更替周期的计算:T=360°/(地球自转角速度±运动器角速度),(同向相加,逆向相减)。
(八)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的计算
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
说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R为某日日期,R-
(九) 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十)其他
1、北半球某地的北极星的仰角就是当地的纬度。
2、出现极夜极昼的最低纬度与当日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
3、同一条经线上的纬度差等于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
二 地图的计算
1、比例尺的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注意:①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②比例尺大小实际上是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③比例尺的缩小或放大是距离的缩放、并非面积的缩放。④图上距离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
2、实际距离
(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在经纬网图上:经线上1度=
3、绝对高度 即海拔。由等高线直接判断。
4、相对高度 即两地的海拔差。
(1)等高线地图中 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x-1)•h≤H<(x+1)•h,其中H为相对高度,h为等高距,x为等高线条数。计算陡崖的高度时x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2)等温线地图中 气温每下降
5、坡度的计算
坡度=两地的相对高度/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
注意:两地的水平距离并不等同于两地实际距离。
①等压线图中的风力大小可参考公式tanA=M/N(M表示等压距,N表示实际的水平距离)进行比较。
②等压线图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tanA=M/N(M表示等压距,N表示实际的水平距离)。
由于tan为增函数,则比值越大,风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单位距离的温差也越大。
6、地球表面两地间最短距离的计算
地球表面两地间最短距离就是过这两地的大圆上的一段劣弧。若两地均在晨昏线上,则晨昏线上的这段劣弧为两地的最短距离。L=111*cosA千米。A为这两地所在平面过地心的地心角。
三 温度的计算
1、对流层的气温变化:海拔每上升
2、当对流层的气温变率小于
3、焚风效应:气团每下沉
4、常温层以下地温垂直递增率:每往地下深
四 人文地理的计算
1、人口密度=人口总量/分布面积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当年出生人口-当年死亡人口)/当年总人口
3、人口增长率=(某时段末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
4、总和生育率指一定时期育龄妇女(15―49岁)各年龄组生育率之和,以千分数表示。反映育龄妇女在15至49周岁总的生育水平。
5、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该地区人口总数
6、人口出生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7、死亡率=一定时期内人口死亡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8、人口总负担系数=指被抚养人口总数/15―64岁人口总数。被抚养人口指0―14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
9、性别比=总人口中男性人数/女性人数。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来表示。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性别比是119.2:100。
10、XX的人均占有量=XX的总量/人口总数
11、垦殖指数= 某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12、人口算术密度=一个国家的总人口/总面积
13、人口生理密度=一个国家的总人口/可耕地面积
14、耕地比重=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15、复种指数=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耕地总面积
五 其他的计算
1、地震释放能量的计算 震级增加一级,能量增加30倍M=
2、地下水的埋藏的计算 如井深,井水与地面的深度等
3、河流的径流量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4、地理图表的计算 据图回答。
5、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计算
原理:某地多年的平均收入与支出相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