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97  505  511  515  521  523  527  533  535  541  547  551  553  557  563  565  571  575  577  581  583  587  589  591  592  593  595  596  597  599  601  605  607  611  613  617  623  625  631  635  637  641  647  653  655  661  665  667  673  677  683  691  3002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数学试卷  2009-3-8

必做题部分(满分160分)

试题详情

2009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五(详解)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试题详情

2008年高考(全国Ⅱ)理综

化学试题

 

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易液化

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

解析:烷烃分子结构,是以每个碳为中心的四面体结构,多碳烷烃的碳链是锯齿型的,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烷烃的特征反应是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石油分馏所获碳原子在1―4之间的烷烃混合物叫石油气,更进一步分离石油气可获得丙烷。烷烃随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多,状态由气态、液态、固态变化,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分子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因此丁烷比丙烷易液化。

考点:烷烃的结构、物理性质(液化)、化学性质(取代反应)、丙烷的获取(石油分馏)。

 

7.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基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解析: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生成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因发生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因此,应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考点:酸中中和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

 

8.对于IV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

B. Si、C、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 SiO2和CO2中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D. 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

    考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9.取浓度相等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和,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0.01mol/L    B. 0.017mol/L     C. 0.05mol/L     D. 0.50mol/L

解析:设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

V(NaOH)=3L  V(HCl)=2L,二者混合后反应,混合溶液体积为5L

      二者混合后反应,所得溶液PH=12,则 c(OH-)=10-2mol/L

      3L×cmol/L-2L×cmol/L = 10-2mol/L×5L

           则,c=0.05mol/L

    考点:酸碱中和反应,pH计算

 

10.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试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A. 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 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 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出现蓝色

D. 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出现红色

解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其本质是电解水

      b极为阳极:4OH- - 4e- = 2H2O + O2

      a极为阴极:4H+ + 4e- = 2H2

a极逸出气体为氢气,b极逸出气体为氧气,二者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且a极氢气的体积是b极氧气的体积的2倍,则A、B均错误;a极氢离子得电子,所以a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遇石蕊试液变蓝;b极氢氧根离子放电,致使b极附近氢离子浓度增大,遇石蕊试液变红色,则C错,D正确。

考点:电解原理,酸碱指示剂性质。

 

1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g HmX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A-N+m)mol   B.(A-N)mol    C. ( A-N)mol    D. (A-N+m)mol

考点: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基本计算。

 

12.(NH4)2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2、H2O、N2和NH3,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

A. SO2、H2O、N2、NH3 

B. N2、SO2、H2O 、NH3

C. N2、SO2、NH3、H2O

D. H2O、NH3、SO2、N2

解析:本题的本质是考查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3(NH4)2SO4 = 3SO2↑+N2↑+4NH3↑+6H2O↑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 (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物质的量

CO2

H2

CO

H2O

a mol

a mol

0 mol

0 mol

2a mol

a mol

0 mol

0 mol

0 mol

0 mol

a mol

a mol

a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解析:等效平衡问题。基本思路是,⑴利用“归一”原则,把丙和丁两组中产物的量按照方程式的计量数化归为反应物的量;⑵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只要初始加入量成比例,就属于等效平衡。依据这个原则进行判断甲和丙为等效平衡,乙和丁伟等效平衡;⑶乙和丁两组实验中,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甲和丙两组实验中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2倍,而氢气的量保持不变,乙和丁两组实验所建立的平衡相当于在甲和丙两组实验基础上,向体系中分别加入a mol CO2,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增大反应物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CO物质的量增大。故选择A。

考点;平衡移动原理,等效平衡。

 

26.红磷P(S)和Cl2发生反应生成KCl3和PCl5,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

△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                          

(2)PCl5分解生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                          

上述分解反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 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还剩余0.6mol PCl5,其分解率α1等于           ;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分解率α2,α2        α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原因是                                    

(4)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 PCl5的△H3=               ;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 PCl5的△H4          △H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P Cl5与足量水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2P(s)+3Cl2(g)=2PCl3(g)  △H=-612kJ/mol

     (2)PCl5(g)=PCl3(g)+Cl2(g)   △H=+93kJ/mol   25%   大于

     (3)因为PCl5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太高,不利于PCl5的生成。

(4)-399kJ/mol   等于

(5)PCl5+4H2O=H3PO4+5HCl

    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

 

 

 

 

27.(15分)

Q、R、X、Y、Z为前20号元素中的五种,Q的低价氧化物与X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R与Q同族,Y和Z的离子与Ar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Y原子序数小于Z。.

(1)Q的最高价氧化物,其固态属于        晶体,俗名叫           

(2)R的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它与X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其化学式为           

(3)X的常见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是                 ,它的另一氢化物X2H4是火箭燃料的成分,其电子式是              

(4)Q分别与Y、Z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Q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答案:(1)分子,干冰

(2)正四面体,非极性  Si3N4

(3)三角锥形,

    (4)和CCl4                   非极性分子

    考点: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28.(13分)

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NO3、CO32、SO32、SO42、Cl、Br、I、为鉴别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测得混合液呈碱性;

②加HCl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③加CCl4后,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后层未变色;

④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

⑤加HNO3酸化后,再加过量AgNO3,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1)分析上述5个实验,写出每一步实验鉴定离子的结论与理由。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实验⑤                                                      

(2)上述5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答案:(1)①说明可能含有CO32或者含有SO32 因为二者水解均显碱性;

②肯定含有CO32 ,肯定不含SO32、因SO2有刺激性气味

③肯定不含有Br、I,因两者均能与氯水反应后生成单质溴和单质碘,溴和碘单质溶解于CCl4显色;

④肯定含有SO42,因BaSO4不溶于盐酸。

⑤肯定含有Cl,因AgNO3与Cl-反应生成的AgCl不溶于稀HNO3

(2)NO3

    考点:离子反应,实验问题

 

 

 

29.(17分)

A、B、C、D、E、F、G、H、I、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

 

(1)B和C均为有支链`的有机化合物,B的结构式为            ;C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D,D的结构简式为            

(2)G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G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①的反应类型          ,④的反应类型          ,⑦的反应类型         

(5)与H具有相同官能团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1)

(2)

(3)

(4)水解,取代,氧化

(5)CH3CH=CHCOOH   CH2=CHCH2COOH

 

试题详情

2009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详解)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试题详情

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

    数学试卷  2009.03.05

A.必做题部分

试题详情

2009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三(详解)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