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7  9  15  21  25  27  31  37  39  45  49  51  55  57  61  63  65  66  67  69  70  71  73  75  79  81  85  87  91  97  99  105  109  111  115  121  127  129  135  139  141  147  151  157  165  3002 

英语学习方法总论

 

方法就是方法,它最终无法取代刻苦的学习.

第1部分 整体建议
  1. We'd better develop our interest in English at the beginning of our study. To develop interest in English study is not very hard. We may have the feeling of satisfaction and achievement from our English study when we are able to say something simple in English, talk with others or foreigners in English and act as others' interpreters.

英语学习之初,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并不难.当我们可以说点儿简单的英语,用英语与别人或与老外交谈,或作别人的翻译时,我们就可以从英语学习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兴趣就培养起来了.请注意,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很重要!
  2. Plans are always very essential, so we must make some elaborate and workable plans before study. And we should certainly carry out these plans to the letter.

制定英语学习计划太重要了,所以我们必须在学习前制定精细的和可操作的计划. 并且我们一定要严格执行这些计划.请注意:千万不要干没有计划的傻事,那等于在浪费生命.
  3. Notes should be made whenever we study any book. We may follow this advice: Don't read book without making notes. As we know that notes are the summarization, the core content, our understanding and the abbreviations of the books. Our notes are much thinner than the books so that we can learn them by heart easier and can often review and read them. We may also record our notes on tapes so as to often listen to them easier, to deepen our impression and to lighten our burden of memory. Sometimes it is needful to draw some tables and illustrations that are very impressive, visual and concise.

无论学习什么,我们都要作笔记.我们可以参照下面的忠告:不作笔记就不要读书.如您所知,笔记是我们对所学课本的总结,中心内容,我们的理解和课本的缩略.笔记要比课本薄的多,我们可以较容易的记忆和经常复习他们.更胜一畴的做法是把笔记录成音,这样我们可以经常听一听来加深印象和减轻记忆负担.

 

 

 

4. Watching English movies, English TV programs, listening to English songs and learn English on some special occasions are also excellent and vivid English learning ways as we may combine English with some certain scenes to deepen our memory.
  看英文电影,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听英文歌曲和在某些特定场景学习英语也是很棒和很生动的英语学习方式,因为这样我们可以把所学英语与某些特定的场景联系起来以加深记忆.
  5. Never just memorize single English words. Learn by heart the whole sentences and the phrases that contain the new words so we may know how to use the words.
  请不要孤立地背英语单词.请背记包含生词的句子或词组,这样我们才真正能运用这些词汇,而且印象更深.
  6. If time permits, we may read Mini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carefully from cover to cover, which may help us widen our sight and master knowledge in all aspects.
  如果时间允许,通读小小汉英字典对于英语学习也帮助很大.他能帮助我们扩大视野并全方位地掌握所学知识.
  7. Excellent personality is one of the decisive factors in English study. Persistence, patience, self-confidence and determination are badly needed.
  优秀的性格也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坚持,忍耐,自信和坚定都是很重要的.当然如果兴趣培养得好, 可适当削弱这方面的要求.
 
  Part 2 Detailed methods(第2部分 具体方法)
  1. Oral English:(口语学习)
  A. We study spoken English so as to make oral communications, so this order of importance of oral English study should be followed: Fluency, Accuracy, and Appropriateness. That is to say, we hav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practical communicating ability instead of only laying emphasis on the grammatical correctness.
  我们学习口语目的是为了与别人进行交流,所以英语口语中的几个要素的重要次序应为:流利-准确-恰当.  
  

 

 

 

B. Try to find some partners practicing oral English together and English corner is a good place as where we may exchange English study experience, widen our sight and improve interest in English.
  努力寻找学伴一起练习口语.英语角是个不错的地方,在那我们不但可以练习口语,还可以交流英语学习经验,开拓视野,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C. If English partners are not easy to get, then we have to create an English environment ourselves by speaking English to ourselves.
  如果找不到学伴或参加英语角的机会很少,那么就需要通过自己对自己将英语来创造英语环境.比如对自己描述所看到的景物,英语口述自己正在作的事情.

D. This method is very effective and easy to insist on--interpreting Chinese-English novels or books. First we read the Chinese parts and then try to interpret them into English and then compare our interpretation with the original versions in the novels or books so that we can find out the mistakes, shortcomings and progresses in our interpretation.
  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且很容易坚持---口译汉英对照(或英汉对照)的小说或其它读物.首先我们先读汉语部分,然后逐句直接口译成英文,完成一小段后,去看书上的对应英文部分并与我们的口译进行比较,我们马上可以发现我们口译的错误,缺点和进步.
  

请注意:开始要选择较简单的读物.
  这样作的好处:
  1. 自己就可以练习口语, 想练多久,就练多久.
  2. 始终有一位高级教师指出您的不足和错误---英文原文.
  3. 题材范围极广, 可以突破我们自己的思维禁锢, 比如我们总是喜欢谈论我们自己熟悉的话题, 所以我们总是在练习相同的语言, 进步当然就缓慢了.
  4. 选择小说, 幽默故事或好的短文阅读, 使我们有足够的兴趣坚持下去.
  5. 有一些我们在直接学习英语课文时被我们熟视无睹的地道的英语用法会被此法发掘出来.
  6. 对所学知识和所犯错误印象深刻.这等于我们一直在作汉译英练习, 很多英文译文是我们费尽心思憋出来的,所以印象相当深刻.比直接学习英文课文印象要深的多.
  

 

E. Interpreting what you hear---Changing Roles: Three people make a group: one speaks Chinese, one speaks English acting as the foreigner, one acts as interpreter. Then change roles. This is a good interpreting training method and is good for studying from one another. In addition, it may improve the responding ability and speed of students. The advanced stage of this method is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听译法-角色互换:三人一组,模拟翻译实战.一人将汉语,一人将英语,扮演老外,一人作翻译.练习一段时间后互换角色.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翻译训练方法,也是很好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方法.而且可大大提高反应速度和能力.此法的高级阶段为同声传译,我们可以在听广播或看电视或开会时,把所听内容口译英文.
  F. Oral composition and 3-minute training method: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intense training. Making an oral composition about a certain topic for one minute the first time and record the composition on tape at the same time. Then listen to the composition and find out the room for improvement. Then make the same composition for two minutes for the second time and also record it. And at last repeat the above-mentioned for three minutes.
  口语作文和3分钟训练法:此法适用于强化训练.找好一个题目作一分钟的口语作文,同时将其录音.听录音,找出不足和错误,就此题目再作两分钟的口语作文,同样录音,再听并找出不足与进步,继续作三分钟口语作文.这是高级口语训练,效果不俗.
  G. Retelling exercise: Retell some articles or English stories in our own words.

复述练习:用自己的话口语复述我们所听的英语故事或文章.
  H. If possible, we may read some English tongue twisters loudly and quickly with one or two cakes of candy in our mouth (just as the Chinese cross-talk actors do.) to train our oral cavity muscle and tongues suitable for English pronunciation.
  如果可能我们也可以大声且快速朗读英文绕口令(就象相声演员练嘴),还可以同时口中含块糖以加大强化训练的力度.这样来强我们的口腔肌肉迅速适应英文发音,使我们的口语相当流利,清晰,而且还有自信.例如:
A big black bug bit the back of a big black bear. The big black bear bit back the big black bug.
This fish has a thin fin; that fish has a fat fin;
This fish is a fish that has a thinner fin than that fish.

 

 

 

I.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phrases and small words as one major shortcoming of Chinese English (especially Chinese oral English) is that Chinese students tend to use big words in their oral language, but the idiomatic oral English is abundant with short, active and vivid phrases. And most of such phrases are made of small words.
  特别注意短语(词组)和小词的运用,中国式的英语尤其是口语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中国学生喜欢用大词,而真正地道的英语口语确是充满着短小,活泼,生动的短语,富有生气.而这些短语大部分有小词构成.
  J.  Oral English has its own features, but it is closely combined with other aspects of English, for example, writing may make oral English precise and accurate.
口语随自有特色,但与英语的其它方面紧密相连.比如,经常练习写作,可是口语精密,准确.

 

2. Listening comprehension:(听力)
A. We may improve our aural ability by speaking English in the native and idiomatic way. The pronunciation, intonation and sentence structure should not be in Chinese style.
可以通过讲地道的口语来提高听力.发音,语调和句子结构请不要中国化.既然能说出来,当然能听懂.当然这样作有点难.
B. Keeping a relaxed, natural and steady mood when listening to some materials. Namely, to establish self-confidence and to develop excellent psychological quality are essential in the improvement of aural ability.
在作听力练习时,力求保持放松,自然和稳定的心态.即建立自信心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听力提高中致关重要.
C. We may make some simple notes while listening, for examples, the names of people and places, time, age, distance, occupation, figures and so on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在作听力练习时,我们可以作些简单的笔记,例如人名,地名,时间,年龄,职业,数字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材料.当然还要以听为主.
D. Catching the drift of the content instead of understanding every word and never waste too much time on single words.
作听力练习要重材料大意, 而不要力求听懂每个词,不要在单个词上浪费太多时间.
E. Pay close attention to CONCESSION and TRANSITION so a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attitudes of the speakers. The following words are most important: even though, even so, in spite of, unless, although, no matter, however, whatever, no, nor, neither…nor, but….
  密切注意听力材料中的让步与转折以便正确把握说话人的态度.特别关注这些词: even though, even so, in spite of, unless, although, no matter, however, whatever, no, nor, neither…nor, but….
F. If we may learn by heart new words by listening some word tapes, the results must be satisfactory.
  在背记生词时,如果能听词汇磁带,那么对听力提高也很有好处.
  3.Reading skills:(阅读)
  a. Intensive Reading: When we read the intensive articles, we should make notes of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and good sentences. After reading them, we may ask ourselves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m by using such words: Who, What, Why, When and Where. Then try to answer them in our own words.
  精读:在精读课文时,我们要把生词,词组,句型做成笔记.读后要试着用这些疑问词提问自己:谁,什么,何时,何地且努力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b. Extensive reading: We must train our ability to scan, skip and read fast. Namely, the ability to catch the key words, the topic sentences and the drift of the articles.
  泛读:要培养浏览,跳读和快读的能力.即抓住关键词,主题句和中心大意的能力.
  c. Reading speed: Three ways to improve our reading speed: 1) Reading the articles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without intervals so to catch the rough idea of the articles on the whole. Never waste too much time on some new words and single sentences. 2)We may keep time when reading articles.3) When reading articles, we can point at the words with our finger or pen point and our eyes move with the finger quickly so that we are able to read very fast.
  阅读速度:三种方法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1.先从头至尾不间断地通读课文以抓住课文大意.不要在单个词或单句上浪费太多时间.2. 阅读时计时.3.阅读时用手指或笔尖指向文章字句并快速移动来迫使我们的眼睛快速随手指或笔尖移动来强化我们的阅读速度.
  d. Newspaper as good reading materials can widen our sight and richen our knowledge.
  多读报,多受益: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学习流行词语和英语最新发展.
  4.Writing skills. ( 写作)
  a. We have to accumulate abundant materials before we write something, say, learning by heart crowds of articles.
  写作需要有很多素材,积累素材很重要.要多背课文.
  b. Try to express one meaning in various ways.
  努力用多种方式表达一种意思.
  c. Keeping English diary if possible.
  写英语日记.
  a) Prepare some new words, expressions and good sentences to be used before writing something.
  在写作前准备一些要用的好词汇,好句子.
  b) We may also make some English pen pals to establish English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 through some media like newspaper and magazines.
  结交英语笔友,写英文信.这种方法容易坚持,还很有意思.不仿一试,好处多多.

试题详情

有效实施校本培训,做好课改热身运动

 

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这是现阶段摆在中小学面前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我们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我校校本培训的有利条件,以抓以下“四性”为突破口,做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培训目标体现层次性

目标原理告诉我们:任何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可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根据学校校本培训五年规划,在年度校本培训计划中,遵循这一目标原理,构建了多层次的培训目标体系。

首先,我们在全体教师中确立了三种观念:第一,确立了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核心的观点;第二,确立了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要举措的观点;第三,确立了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师素质重要途径的观点,使之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同时,我们把培训对象分为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教学骨干、青年教师等不同层次,结合其在教育思想观念水平上存在的差异,以及在实施课程改革中发挥作用的不同,确定了相应的培训目标:班子成员突出前瞻性,中层干部突出榜样性,骨干教师突出示范性,青年教师突出主动性。

其次,就是根据不同实施阶段确定了不同的培训目标。现阶段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做好课程改革启动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一是全员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性培训,鼓励教师努力适应新课程要求,充分理解,诚恳接受。二是不断改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条件,突出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三是积极开展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学研究制度。

培训目标体现层次性,既可以让不同层次的教师找到自身实施新课程的突破口,还可以让所有不同层次培训对象的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培训管理注重规范性

为了提高课程改革校本培训的实效,必须注重培训的规范化管理。我们管理上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健全组织领导。在学校制定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课程改革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校长亲自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为培训工作决策、改善条件、指导培训。同时还组建了以分管师训的副校长任组长,教导室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培训工作小组,讨论、研究制定培训方案、组织培训。这样一来,使得全体教师进一步认识了课程改革在学校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促进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我们根据每次培训的目标,制订了相应的培训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及培训时间的安排。在培训对象和培训时间上,注意集中培训和分学科组培训相结合,突出了培训的专题性和灵活性,解决了工学矛盾,保证了教学秩序。

第三,强化过程管理。培训活动前,制订明确的培训目标和可操作的培训计划;培训过程中,加强管理,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和奖惩激励机制等。在课程改革通识性培训活动中,对认真参加培训活动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培训补助,对积极参与课改研究,踊跃撰写心得体会的教师在教师目标评价考核中实施奖励;为每位教师建立了校本培训档案,对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需要达到的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对教师参与培训的结果认真考核。

三、培训内容强调针对性

培训工作中,我们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强调针对性,坚持把课程改革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与解决素质教育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相结合。

在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性培训后,我们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组织全体教师系统学习了《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变》一书,通过学习,让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角色应怎样转变?几场报告和讲座中的“实例”和“真象”,在不少教师心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和“共鸣”,结合教学中的实际状况,使他们从心底感受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为课程改革的培训和启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同时,在校本培训工作中,我们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解决课程改革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采取专题研讨的形式,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结合自身教育实践,各抒己见,展开争鸣,畅谈学习心得和体会,通过研讨和争鸣逐步形成共识。培训过程中我们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征文活动,共收到教师教学设计、教学论文60多篇,有近20篇在各级教育部门的评选活动中获奖。

四、培训方向突出重点性

为了使课程改革校本培训真正为教学服务,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打好基础,我们始终坚持培训工作以教学改革为重点,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我们致力改革传统课堂教学。培训工作中,我们开展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分析”活动,对照课程改革要求,探讨如何矫正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语文教研组认为:课堂教学的开放主要表现在教材的开放和教学过程的开放,为更好地实施语文教学课内外衔接,正积极探讨突出宜都人文精神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数学教研组认为要改革以教案为本位的封闭性教学,变以书本知识、教师、教案等本位为以学生发展,学生学,开放生成为本位,大胆尝试“活页”备课,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资源共享,提高了课堂效率。

其次,我们致力于课程改革的尝试。在校本培训中,我们突出“三新”,即学习新课程、探索新教法、应用新技术;开展“三课”,即培训教师示范引路课、全体教师课改达标课、骨干教师优秀展评课,使全体教师通过校本培训开展了一次课程改革启动前的热身运动,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同时,我们致力于青年教师的培训,按照学校的分层培训目标,我们紧紧抓住青年教师教学实践的不足以及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成立了青年教师课程改革培训班,主要对象是任教本学科不足5年的青年教师。根据他们的要求,学校为他们指派了一名指导教师并组织了拜师会,签订了协议,采取个别辅导、互相交流的形式,发挥了名师作用。16名培养对象中有12名在论文评比中获奖,有13名在教学创新优质课竞赛中获奖,提高了他们自身的素质,同时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培养了一批生力军。

试题详情

语音知识讲与练

 

近年来,中考英语试题,对语音知识的测试越来越热门,其内容主要包括音 素、重音和语调三个方面。下 面将分别给予介绍:

试题详情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点体会

 

近几年来,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跃出教科书框架,学活书本,从而使学生变得更聪明,这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当今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那么,是什么创新思维能力呢?所谓创新思维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增长开拓新领域的思维能力,亦即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追求最佳、最新知识的独创的思维能力。按爱因斯坦所说:"创新思维能力知识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合作互动,活化课文插图,拓展创新思维

SEFC新教材图文并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教学中的插图都是静态的,其内涵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如果教师能设法让静态的插图"动起来",即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幻灯片显示,那么课堂会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采取合作互动的方法,即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和动脑,进行表演,从而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拔,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在合作制图中,我鼓励学生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制作并组合插图部件,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制作插图时,要求:

1、制作灵活。插图的再创即要忠实于教材的原有设计,又不能受其束缚,内容可以合理取舍或增删,要以服务于教材为宗旨。

2、美育教育。画面之间比例要求协调,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3、广泛教育。让学生参与插图再创造既能减轻教师负担,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按教师指令摆放小拼图到指令位置,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有益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如叫到SB(2B)Unit18 Lesson 70We’ve lost our dad!时,我让学生在预习文章后,分别勾画出四个人物Dad tina Max a railway officer ,一列火车以及此火车在一小站分轨运行的画面。根据上述几幅画,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对文章进行介绍,老师就画面进行问答,自然地引入新课,是文章内容清楚明了地显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二、立足双基,精心设置学案,激发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只有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彩绘有质的飞跃。学生学习英语也是如此。首先,他们要把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学好,奠定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是为思想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和基础即"知识提供的是思维的原始材料"。在英语教学中,我立足于双基教学和训练,力求做到学生学有发展,学得活,觉得透。

1、要求学生在联系应用中学知识,要求充分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2、把掌握知识的重点放在思考力上,根据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特点,通过各种渠道

把知识结构铺垫成学生思维的方式,通过体味、启发和点拔,引导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训练思维方法,用思维方法指导学习知识。

学生要掌握好基础知识,是与教师的指导分不开的。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会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能力才会提高。由于学生在高中起始阶段的自学能力较差,我们备课组全体教师深入开展辽宁省《中学英语创新能力培养实验》英语学科子课题的研究,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巩固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针对此课题,我与备课组全体成员一起协商,为学生进行设置学案,对每单元的课文阅读采取"自学"、"共学"和"练习"的方法。"自学",是指学生针对学案中的目标和要求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我要求他们完成猜词义,长难句分析,段落大意和全问中心思想归纳,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发现问题。"共学"是指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共同的学习研究活动,教师在关键处进行点拔,针对学生的疑难进行解答。在课堂整体教学上,学生"画龙"教师"点睛"/然后,在"自学"和"共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去"练",教师精选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句型、编成练习,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巩固,是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实践证明,这样做,学生不是学少了,而是学多了,学活了,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时,教师结合目标教学,要求学生针对目标,做到读思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的实施也无疑使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是以明显提高。

三、课堂中投设疑问,引导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而且要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在课文教学时,我常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以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如教SB(3A)Unit6 Lesson 22Dealing with wastej 时,我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提问:Why is rubbish as "white pollution " becoming a serious problem in China? What can be don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o you have any suggestions for reducing waste and controlling pollution?……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个个展开联想,答案不一,众说纷纭。又如教到SB(3A)Unit 7 Lesson26 Angkor Wat 时,我让学生讨论:What can we know form the fact that people form different countries took part in the repair work? 同学们会回答:Because people other countries are very friendly /Because the temple of Angkor What is temple is the treasure of human beings ……又如何在考察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时,我力求让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多种思维能力,让学生正确判断不同变化题型。如下面一个选择题:

_______many times but still couldn’t understand it.

A、  Although he had been told

B、  Telling

C、  Having been told

D、  Being told

学生选出正确答案后,让他们把but曲调,再去进行思考和选择。

总之,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适时设问,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训练,那么,学生的思

维创造性能便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不断改进教法,开发创新思维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开拓未来学生的教育,必须立足于竞选的教材和科学的教法。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创造教育,教师只有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用大量生动有趣的题材去刺激学生的好奇心理,才能刺激学生的创造思维。然而,激发学生的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

1、创造性复述。复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大脑思维的过程,它可以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因此,笔者在课文教学声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学生在把握原文主题,故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对原文内容和形式加工、整理、归纳、改写后进行复述,这样做能促进学生语言知识能力的迅速转化,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复述可分为三种:

1)变更复述:让学生变换人称、时态、语态或文章题材进行复述。

2)续篇复述:根据故事可能发生的变化,利用原有知识发挥想象,讲述故事可能出现的结局,这种复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

3)概括性复述:根据材料所战士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全文大意或段落大意。这是较高水平的复述,学生需要很强的归纳能力,如SB(1B)Unit 19 The secret is ort!让学生针对How is the secret out?进行复述

2、发挥性演讲。在上听说课时,尽可能地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充分战线自己,争取说话的机会。如:SB(2A)Unit 5 charlie Chaplin ,在学生复述完课文后,我组织他们就To be an actor (artress) /Not to be an actor (actress) 进行辩论,学生积极性很高,场面热烈,综上所说,复述和演讲是一种培养学生各种语言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同层次,选用适当方法,灵活使用,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

中学生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需要体验成功喜悦刺激的群体,在课堂教学的创造教育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求识欲的产生,能影响到学生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非常离奇的想法,这时候,教师如果给以严厉批评、职责、训斥,将会压抑学生那些朦胧的、零碎的、不成片段的思想,从而会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课堂上,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关系、环境之中才能激起主动的内部活动。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映等做出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评价中,笔者注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以鼓励为主,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采取了以下方式进行评价:

1、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对于回答错误的同学,不马上说:"No you are wrong",而是说:"Pleas think it over"。对于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单单划"×"了事,而是在错误部分下面划线,并在旁边注上"?",示意学生在考虑考虑。

2、分层次评价。不同程度的学生,设以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分层次评价指导。对优秀学生,给予严格和高要求的评价:对差点的,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尊重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只有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的发展,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会取得进步,同时注意给予积极的评价,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发展,并最终使学生发展成为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新时代的接班人。

试题详情

创新作文的三个主要环节

 

若干年来我们大多数教师都缘于老掉了牙的教学方法进行作文方面的施教,如何立意,如何开头,如何过度,又如何结尾等等,讲得有板有眼,让学生拿腔拿调一层不变地作文,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这样如法炮制地进行作文教法和学法的演练。学生的棱角磨平,灵感尽失,创造力和想像力严重受到了压抑。加上学生时间所限,读书少,对生活体验不够,?事不深,领悟不透,缺乏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理论上的升华,写出的作文自然就少了真情实感,少了灵气和活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16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的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万计的高素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激活学生生机勃勃写作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呢?

一、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新作文的写法.。

现在颁布试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写创新作文已成为作文教学的重头戏。

要进行创新作文,生活和阅读―――创新的沃土 。

要丰富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生活,使他们情绪饱满地投入其创新写作的摸索,让他们去充分感受生活,从生活中提取创新写作的材料。诚然,教师也应该充分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其动口、动脑、动手,纷繁多彩的生活会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激起波澜,馈赠给他们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教师要教给学生筛选素材,及时捕捉灵感的方法,使学生创新作文的土壤越积越肥沃。同时,还应转变纯语文教学观和为写而读的功利化的读写结合训练方式,将阅读内容拓展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中外名著、名人名言,丰富自己的知识量,提高自身的素质等。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大量阅读,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和信息,增强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使他们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吸纳精华,达到“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的效果。

二、、写自己缘于生活真实的新体验。

创新作文要求求真和想像并存。求真,就是写生活,写真情实感。作文是反映学生情感的一个载体。同样的生活内容,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写作内容和情感体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像,一切创造性活动都伴随着想像。”如果学生能够做到神思互动,文思泉涌,浮想联翩,那么写出来的文章肯定会让人耳目一新的。

1、求真和想象―――创新的方法 。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在今后的作文教材建设中,首先要更新观念,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反对套话、空话、假话;要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与做人密切相关;要使教师认识到,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也是‘立人’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也是生活的一种实际本领。而不是为了应试;要培养学生简洁、明了、准确地表达信息的能力,包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认真写作、反复修改的习惯等。”创新作文提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让学生写自己的话,不油滑、不轻浮、不虚无,释放出充满热情、饱含生命的蓬勃张力,这应该成为我们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2、仿写到创写―――创新的途径 。

仿写就是对文章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和表现手法进行模拟训练。要多仿形式少仿内容,力求仿中有创,创中有新。学生可仿课文,因为课文都是佳作,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也可仿课外文章。如读过童话,让学生仿写,这是一种从仿到创的过程。再让学生自选素材另写童话,这则是深层次的创新。

3、我笔写我口―――创新的秘诀。

创新作文的一个秘诀是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写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创新作文应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学生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用什么方式写就用什么方式写。如学生可选择喜欢的话题,可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或记叙,或说明,或议论,或抒情,或想像等。同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创新。

三、“新”――作文教学的新理念。

“新”――鲜活的作文流程。

真诚感受生活,充实源头活水,作文就是这个理。作为教师,应教会学生去感受生活,教会学生认真过好每一天,注意身边那些看起来细小琐碎的事情。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生命力。

我们发现历年高考凡是满分作文,一般说来都有它过人之处的“新”奇。翻一翻近几年来的高考满分作文,不难发现,这些文章写作总在力求凸现一个“新”字。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新”起来呢?

1、题目要新。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常规做法是教师命题,写“我的老师”、“校园一角”、“桥”等等,这些老掉牙的题目,学生写烦了,很大程度上难以达到练好笔的目的。有时候老师也想到了要变个花样,出点有新意的有特色的题目,可一旦题目“新”起来,学生就无从下笔了。更多的时候,则是老师们难以命出一个有新意的题目来。那么创新题目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命题权还给学生,学生就会根据自己写作的需要,根据自己对众多创新类作文的借鉴,拟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题目来。

2、 “视角”要新。有一个全新的题目,仅仅是创新作文的第一步。接下来,是要确定写作的新视角。从哪里入手,怎样围绕话题立意,这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像2001年围绕“诚信”话题创作的新类作文《赤兔之死》,2002年围绕“心灵的选择”话题创作的新类作文《老张算命记》,就从拟题到行文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指导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构思作文,就要切实要求他们善于捕捉生活、情感、理性等诸方面的瞬间感受,深入挖掘。

3、语言要新。近几年的满分作文都在语言上占据了先天优势。有的靠风趣幽默取胜,有的靠清新明丽夺魁,有的靠婉曲动人得宠,……总之,在创新类作文中,语言本身的魅力无疑是成功的关键。缘于此情,语文老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意识地借鉴和模仿,修改锤炼,努力打造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

4、故事要新。好故事总能抓住人心,《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等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就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好故事。而好的故事都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深刻道理,关注现实生活这个巨大的写作“故事库”,写出让人久读不衰的文章来。

总之,创新写作教学,要站在教育发展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新作文的写法,用结合学生实情,把生活材料变为课堂创新作文教学资源,写自己缘于生活真实的新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研究生活,多读书,掌握信息时代创新作文教学的“新”的理念,领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培养学习的好奇心和进取心,敢于向新的人生课题挑战,写出创新的文章来。

试题详情

调查?引路?领悟──议论文指导一得

 

议论文是初三和高中阶段写作训练的重点。教师布置写议论文总要作一番指导,且一再强调“立意要高,开掘要深”。待看了学生的作文,往往大失所望。分析原因,认识水平低是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低的主要症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当然有多种途径。就作文指导而言,教师应当先了解学生认识能力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从实际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地、正确地分析事物,逐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写好议论文。我曾用“调查?引路?领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调查、指导分三次(三节课)进行。

第一次:给材料提炼论点。

材料:报载,湖北某地一青工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为“疝气”,通知他住院动手术。他拿到住院通知单将“疝”误认为“癌”,顿时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回家服毒自杀。

要求:独立分析材料,确定论点,列出写作提纲。

在学生思考15分钟后对全班56人统计调查。①认为青工因做事草率、粗心马虎而造成死亡的有14人,占全班人数的25%。②认为青工由于缺乏坚定的生活信念和战胜疾病的勇气而死亡的有26人,占全班人数的47%。③有16人认为无知是造成青工自杀的主要原因,占全班人数的28%。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先不急于评定哪种观点对或错,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大家提出的造成青工轻生的三种原因中,究竟哪种是最根本的原因?经启发、研究、讨论,多数人认识到第三种观点是正确的。通过剖析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确立知识是信念和力量的源泉的论点。这时学生列出写作提纲,则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第二次:给材料选择写作角度。

材料:笼里养着两只母鸡,一只爱唱,一只喜静。主人根据母鸡下蛋之后报唱的现象,以为所有的蛋都是那只“唱鸡”产的,因此很偏爱它,捉来的蟑螂也专门给它吃。但日子一久,秘密揭穿了,原来那只“唱鸡”下蛋很少,而不叫的那只却一天一个,且蛋刚落地就一声不响地离开鸡窝,由那只“唱鸡”站在窝边大喊大叫。

要求:联系实际,选好角度,确立中心,列出提纲。

20分钟后,全班学生都列好了提纲,进行统计调查。①从鸡的角度立意,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批评唱鸡好讲空话、不务实际、哗众取宠的坏作风;提倡蛋鸡忠于职守,任劳任怨,不计名利的工作态度。这部分学生共29人,占全班人数的51?8%。②从主人的角度立意,批评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提倡领导干部深入实际,奖惩合理,扶持正气,搞好工作。这部分学生27人,占全班人数的48?2%。

教师小结调查情况:从上面两个角度立意,都能有机地联系实际,且有明确的中心。但就提供的材料分析,究竟从哪一个角度写更能突出重点,联系实际更紧密,更有现实意义?经过思考,学生纷纷发表意见:从主人的角度写,能较好地把握重点,联系现实,因为类似“唱鸡”和“蛋鸡”的两种人很多单位都有,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关键在领导。只要领导作风改变,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就会发现问题。

第三次:给一组材料,揭示蕴含的道理。

材料: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例。牛顿见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见茶壶喷汽冲起壶盖制成蒸汽机;阿基米德沐浴时发现浮力定律。

要求:分析素材,揭示蕴含的道理,拟出合适的题目。

为了启发学生尽快找到分析材料的突破口,教师层层设问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现象看,这三件事都是偶然的发现,也许有人会说是三个科学家的机遇好,是不是其他人就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经过思考,学生认为其他人同样会遇到类似的现象。那么其他人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些规律呢?是因为牛顿好动脑子,瓦特善于联想,还是阿基米德聪明过人?讨论结果,大家认为不是因为这三个科学家智力特殊,聪明过人。三位科学家的偶然发现,究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经过再三思考,大部分学生认识到:三位科学家遇到的自然现象一般人也常碰到,但并未引起注意,熟视无睹,自然无所发现了。这三位科学家由于长期思考、钻研这几方面的问题,当上述现象出现时,他们深入思考、探求的大门被打开了,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发现了规律,因此,这些偶然发现是他们长期思考、探求的结果。教师再启发学生用哲学原理认识这个道理:必然性(科学家长期的研究探求)通过偶然性(机遇)来表现,在科学家偶然发明的背后存在着长期研究探求的必然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也有人这样表述:科学发明离不开机遇,但机遇只属于那些勤奋探索的有心人。

统计调查:①3人能完整准确地表达,占5%;②28人能抓住主旨,基本表达清楚,占50%;③15人尚能理解,但表达不准确,占27%;④10人理解不准,表达错误,占18%。统计结果表明,经过前两次有目的的训练和引导,从对单一材料的认识到对一组材料的分析,学生的认识能力有了提高,但多数学生的表达还不理想。

从拟题的情况看,95%的学生都能拟出较合适的题目,如:《苹果?壶盖及其他》《机遇与探求》《机遇只属于有心人》《从科学家的偶然发现谈起》《发明小议》《由科学家的发明想到的》等。

为了巩固训练效果,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教师读了华山抢险英雄集体的报道,要求学生讨论所包含的道理。在分析了报道的内容后,学生认为:华山游人发生险情是个偶然的事件,而第四军医大学的二百多名同学奋不顾身抢救游人的事迹则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青年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把知识献给人民的志向。这是他们在党的教育下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结果。这种觉悟在华山游人发生险情的偶然情况下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相反,那些蝇营狗苟、专为个人打算的利己主义者,即使遇到类似的险情,也决不会表现出英雄行为。

中学生写议论文,认识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在对所给材料的分析上,这是确立论点的前提,尤其是议论的论证、说理,直接反映出学生对人生、社会乃至一般事物的认识水平。分析学生认识能力差、水平低的原因,除了阅历浅、知识面窄这些共同因素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看问题,抓不住主要矛盾,看不清偶然性与必然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等。换言之,在依据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过程中缺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分析能力。

总之,我们认为,要提高学生写议论文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试题详情

政治高考论述题的哲学思维解法

 

试题详情

[高中政治论文]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点尝试

 

近年来,我们木渎中学政治教研组根据高中学生特点,在高一试行三段式教学法;在高二试行四段式教学法;在高三试行“选读马列著作――社会调查――复习练习”的教学法。分别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收获,下面谈谈我们的基本作法。

高一的三段式教学法的基本过程是“预习提疑――讲解答疑――综合解疑”。“预习提疑”就是让学生自己总计一个框的内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做一点读书笔记,初步搞清楚教材中概念、原理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告诉教师框中哪些地方懂了,教师可以不讲或少讲,哪些地方难懂,建议教师多讲。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可以谈谈自己的见解或者要求教师结合讲课予以回答。

“讲解答疑”就是课前,必须一一认真阅读学生预习笔记,一是了解学生自学过程中对新课掌握情况,以便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二是记下学生的疑难问题,属于一般性问题教师则在预习本上写上几句眉批,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对于一些重点而带有倾向性问题,必须结合教材,充分准备,精心设计,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力量予以解决。所谓多种形式,可以组织学生对难题议论,或者教师在关键地方交代清楚,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写出要点,互相交流。学生也可根据问题自编成判别题、论述题,扼要地写几个要点,有兴趣的也可运用所学原理写成小论文。

“综合解疑”就是学生学完了一个单元,集中时间大段练习。这种练习分二段进行。学生先是系统复习一课的内容,采用图表形式综合一课的内容,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反映出课与课、节与节、框与框、概念与概念、原理与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其次,教师选择学生中难度大、富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最后教师归纳。学生不同意教师的意见可以提出理由进行反驳,如果学生在某一个问题上驳倒教师,教师可给记100分,以资 表扬。

三段式教学的整个过程都是围绕一个“疑”字。即自学理论,提疑问;讲解理论,解答疑问;综合双基,解决疑问,三段紧紧抓住理论联系实际这个根本原则。三段教学是互相联系的。预习提疑是课堂讲解答疑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讲解理论是答疑的关键。综合解疑则运用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觉悟。这是目的,是前两段教学的归宿。

高一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知识面较窄,社会经验较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低,不宜大起大落,适宜于一框一课时,学完一章进行综合训练。学生经过一年的训练,基础比较扎实,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为高二的四段式教学打下基础。

所谓四段式教学,可以归纳为四句话,即“大段预习提疑――综合讲解答疑――集中训练解疑――写出论文”。

所谓“大段预习提疑”学生已不是一个框地读书,而是集中课时,内外结合,以一课为一个单元预习。学生先是粗读一课书的各个各框,然后精读各节各框,最后找出重点,写出整课书的综合预习笔记,提出难点,互相议论,经过议论仍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写在预习本上,由教师讲解回答。这样的读书,难度大了,要求高了,不仅要基本上读懂,还要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写出质量较高的读书笔记,以训练学生的归纳、分析、综合能力。

“综合讲解答疑”,讲解课文不是孤立地逐框讲,而是按体系将一课书串起来,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搞清楚概念与概念、原理与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讲解也不是空空洞洞,讲条条杠杠,而是结合学生预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难有分析地讲,否则就会干巴巴,理论脱离实际。讲解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讲重点,学生懂的少讲或者不讲。答疑也不是教师一个人讲,而是启发学生自己讲讲、议议,最后教师归纳。

“集中训练解疑”,就是在前面两段教学的基础上,集中时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疑难,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小型题目,比如改错、填空、选择之类的,让学生依据课文中的概念、原理部分,由学生自编题目交换练习,自己批改;中题、大题教师有重点地选择学生中提出的疑难,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学生认为题目已经理解,只要写几条提纲即可以。

“写出论文”,是这种教学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开拓创造性思维的好形式。学完一课,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原理,联系自己的学习、工作及社会现象的实际,写出有分析、有说服力的论文,先是小组交流,进行评议,最后教师给每篇小论文打上等级,选择有质量的进行演讲,提高学生学政治课的兴趣

试题详情

 

 

高考化学复习从元素化学开始

 

 

一、夯实基础

试题详情

化学卷注重基础知识和区分度的合理融合

 

纵观2006年上海高考化学卷,不难发现命题者十分注重化学基础知识和区分度的合理融合。

 

一.   注重化学基础知识

作为化学试卷,涉及了相当广泛的高中教材大纲中的知识点,还有联系到社会生活热点、生产、科技、药物和环保等的化学基本原理和知识,其中涉及基本概念的有第3、5、7、8、12、14、19、24题等;基本理论的有:第6、10、11、13、17、20、21、23(A、B)、25题等;元素化学的有:第11、14、15、16、22、26(A)、27、30、31题等;有机化学的有:第2、5、9、26(B)、28、29题等;化学实验的有:第11、18、21、22、26(A)、26(B)、27题等;化学计算有:第27、30、31题;还有用化学眼光看世界的试题和科学探究题:第1、4、9、26(A、B)、27、29、30题等。如果细分的话,几乎涉及到90%的高中化学的知识点。

而这些知识点的相互关联和应用,使试卷

 

二.体现了很好区分度的选拔功能。

请看试题27:蛇纹石矿可以看作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由蛇纹石制取碱式碳酸镁的实验步骤如下

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Mg(OH)2

开始沉淀pH

1.5

3.3

9.4

 (1) 蛇纹石矿加盐酸溶解后,溶液里除了Mg2+外,还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

(2)进行Ⅰ操作时,控制溶液pH=7-8(有关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右表)

Ca(OH)2不能过量,若Ca(OH)2过量可能会导致_________溶解、_________沉淀。

(3)从沉淀混合物A中提取红色氧化物作颜料,先向沉淀物A中加入_________ (填入物质的化学式),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4)物质循环使用,能节约资源。上述实验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物质化学式)。

(5)现设计一个实验,确定产品aMgCO3?bMg(OH)2?cH2O中a、b、c的值,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可用试剂:浓硫酸、碱石灰):

①样品称量  ②高温分解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MgO称量

(6)18.2g产品完全分解后,产生6.6gCO28.0g MgO,由此可知,产品的化学式中:

a=_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_

该题要求考生1;看懂工业流程图;2:根据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的性质得出第(1)题为:Fe2+、Al3+;3:看懂给出数据表格图中的数据意义,并根据Al(OH)3的两性和Mg(OH)2在PH为9.4时会沉淀的性质,得出第(2)小题填空项的答案为:Al(OH)3和Mg(OH)2;这两题纯粹是元素化学的基础知识,应该完全得分。然后试题向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横向迁移,得知沉淀混合物为Fe(OH)3和Al(OH)3时,再次考查氢氧化铝溶于碱的基本性质,得出第(3)小题填空项为NaOH溶液;随后考生应回忆起固液分离和物质提纯的基础实验操作得出:过滤、洗涤、灼烧的标准答案。第(4)小题引入工业生产中重要的操作流程:循环,识工业流程图,可知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O2。到此台阶,各单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得以整合,但充其量是从基本题提升到中级要求。第(5)小题将考查提高为实验设计的范畴,并要求考生掌握分子式的推断计算,从而将考题引向区分度的范围,让考生凭借自己优秀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解题方法,比他人高出一筹。第(5)小题答案为:测出CO2的质量;测出水蒸气的质量。(6)3、1、3。

此外我们还可从第30题和31题的设计可知,命题者要求考生从基本计算为起点,逐级横向知识迁移和纵向思维深入,为各个层次的考生设计了逐层提升得分的机会。类似的试题还有:25、26(A、B)、29题等。

今年的上海化学高考试卷,以课本为基础,紧扣教材和《考试手册》规定的范围,没有偏题、怪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度、考查对诸多基础知识之间相互关联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具有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均能发挥自己实际水平的区分度,这很好地为广大考生和一线教师指明了今后高考复习的方向,那就是:扎扎实实抓基础,灵活运用抓思维,用化学眼光看世界,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是关键。

 

 

 

徐汇区学科带头人

 

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刘永民

2006-6-27

 

此文刊载于2006年6月30日新闻晚报《升学周刊.高考》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