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你能不能把九年级的寒假作业发过来

你能不能把九年级的寒假作业发过来答案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4.阅读台湾作家王传明的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评语
    ①一九八八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的最后上课日,有些小朋友知道要领奖或打算去图书馆借假期要看的书,所以还是背了书包。我昵?既不借书,也不领奖,索性空手到校。果然,在学校待了半天,拿了张学期成绩单,就等中午排队回家。
    ②转过路口,队伍自动解散。我加入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    上,已经折得皱巴巴的。
    ③“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那几个已经看了评语却没搭腔的,就是最好的证明。
    ④“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翻起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害群之马?”我说。“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康康苦笑着亮出评语:“好动多言”,小安的是“生活散漫”。
    ⑤“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的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⑥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的字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
    ⑦小男生可能装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心里还是在意老师的看法。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⑧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来自己哪里用功了?我和几个好朋友一样,上课是皱着眉头,甚至不耐烦地“啧”一声警告我们。她既然觉得我们这一群心不在焉、好动多言、生活散漫,又怎么独独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嗯,这似乎比较有可能。看,评语上还有墨水未干就被弄脏的痕迹呢。又或者是老师觉得我赶作业时的奋笔疾书、月考当天的临时抱佛脚,也算是一种用功。
    ⑨晚上,我拿成绩单给爸爸签名。爸爸皱着眉,先看一整排从国语、数学,到体育、美劳全都是“乙”的成绩,再看到另一旁的老师评语,欲言又止。最后,只叮嘱我要听老师的话多用功,就签了名。
    ⑩整个寒假过年期间,我本打算依往例,在看电视、玩游戏中度过,但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⑪开学前一周的返校日,我才发现大多数同学才要开始赶工,而我的作业只剩下两篇日记,其他的全写完了。
    ⑫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⑬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我带了书包到学校,不只装了借的书,还有镶框的学期成绩奖,和图书馆义工的小礼物。书包塞得沉甸甸的。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
    ⑭由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的⑮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活泼又用功?”我有点讶异。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的成绩单。
    ⑯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我又听见朋友们相互比较着。原来心不在焉、不知上进、好动多言……乃至活泼欠用功,几乎都轮流交替被拿来当我们的评语;尴尬和难过在脸颊加温,眼泪快要夺眶而出。那一刻。 我脑海里闪过许多想法……
    ⑰于是,所有的负面情绪都被庆幸取代了。
    ⑱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给学生的成绩单评语早已改成印刷字体,而且内容都是电脑设定、只需勾选的样板文字,简便,却很难发挥我期待的效果。所以我准备了一盒粉彩印刷的名片纸,除了给表现杰出的学生赞美,更想给有待改进的学生适时的肯定。
    ⑲我用字迹工整、快干墨水写的字,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手机短信,或网络留言。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而我总是不忘提醒学生和自己,当别人给我们一个“欠用功”的评语时,不必灰心难过。如果觉得“又用功”对我们其实更有帮助,看错一个字又何妨?
(选自2015年第9期《青年文摘》,有删改)(1)联系上下文,说说老师“活泼又用功”的评语给“我”带来哪些的变化?
(2)第⑧段中极力描写“我”看到整句评语后的心理活动,请指出这样写的作用。
(3)结合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能变成优秀学生?
(4)第⑯段画线处“那一刻,我脑海里闪过许多想法……”请揣摩并写出“我,此时的想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总会有一些伟大人物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九年级(1)班的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以下资料,请你一同进行探究。
材料一 秦朝初年,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在实行何种地方行政制度问题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丞相王绾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ó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1)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秦朝,请你实地考察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并作简要评价。
材料二 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地区发动了秋收起义。在进攻长沙途中,损失巨大。于是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转向农村进军。1928年初,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半年级上册(2)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进行了联系和比较,制作了如下表格,请你参与到该历史兴趣小组中来,写出①所代表的革命道路。
 革命名称实际情况  革命道路
 十月革命城市工人阶级力量强大  城市中心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 城市是反动统治的中心,敌人力量强大;农村广阔,广大农民有革命要求,便于发展革命力量。 ①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材料三 美国经济危机中一方面是银行停业,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大量过剩,另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面对危机,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1933年3月,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尽快开业,对缺乏资金的银行进行改组。接着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保证5000美元以下存款的安全。不到一周,全国有314的银行复业,银行存款迅速增加。1 933年,政府与农场主签订合同,犁掉小麦、棉花各1000多万英亩、以及玉米900多万英亩,政府购买和屠宰了2300多万头牛、600多万头生猪,将其当作肥料。这些措施对控制农产品产量、恢复农产品价格和复苏农业起了一定作用。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3)请你协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一个关于罗斯福新政的成果展示。
改革领域改革内容新政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秦始皇、毛泽东和罗斯福在决策上有什么共同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三点一测丛书  九年级语文(上)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甲文]①有个孩子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②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③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说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④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⑤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作一个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刘燕敏《母亲给出的答案》,有删节)

  [乙文]①吃过晚饭,母亲忙着似乎永远也忙不完的家务,刚上五年级的女儿大声嚷道:“妈妈,问你个问题,你的心愿是什么?”

  ②母亲先是一愣,接着回答:“心愿很多,跟你说没用。”“您就说说看,这对我很重要。”女儿执拗地要求。

  ③“我嘛--一是希望身体健康,青春长驻;二是希望工作顺心,事业有成;三是希望家庭和睦,美满幸福;四是……”母亲有滋有味地历数着,沉浸在对美好的未来种种设想之中。

  ④“哎呀,妈妈,您说的这些又大又空,能不能说点实际的?比如您想要……”

  ⑤母亲渐渐意识到什么了,有些火地打断女儿的话:“我就知道你跟我玩心眼儿,一定是老师留了关于心愿的作文题目,你写不出来就想到我这里挖材料对不对?实话告诉你吧,我的心愿多着呢!我想要别墅,我想要小轿车,我想要高档时装,看,我的皮包坏了,还想要一只鳄鱼皮手袋,这些你都能满足我吗?跟你说顶什么用?心愿说完了,你去写作业吧。”

  ⑥女儿一直用惊诧的目光看着母亲,她没说一句话,静静地走回自己的房间。

  ⑦屋子空旷旷的,安静得只听见墙上的钟摆声。母亲觉得有些话还意犹未尽,又站起身推开女儿的房门。女儿正在写作业,串串泪珠滚落,不停地用手背擦着,母亲火气又上来了,比刚才的声音还要高出几个分贝,吼道:“你还觉得挺委屈是不是?你想偷懒是不是?你故意气我是不是?”

  ⑧“妈妈,我不是……”

  ⑨“你敢顶嘴!告诉你,9点钟之前写不完这篇作文有你好瞧的!”母亲很权威地命令着,一扭身“嘭”地把门关上。

  ⑩第二天晚上吃完饭,女儿照例进屋写作业,母亲照例重复着每日必做的家务。蓦然间,她发现茶几上多出一束鲜花,鲜花旁放了一个包装袋,包装袋上放了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

  妈妈: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用平时攒的零花钱和这两年的压岁钱给您买了一只鳄鱼皮包。让您高兴,是我最大的心愿。

想给您一份惊喜却不小心惹您生气的孩子

  (11)母亲的心颤抖了,呆呆地坐在沙发上说不出一句话。

(肖鸿《心愿》,有删节)

1.结合语境,请补足乙文第⑧段中女儿在妈妈发火后,欲替自己辩解却没有说出的话:“妈妈,我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毕甲乙两个文段,假如你是其中一个母亲的孩子,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心里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陕西省师大附中、西工大附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不成样子的怀念

王蒙

  在大六部口那个漂亮的四合院和陈设简陋乃至寒酸的房间里,我们从来只谈国家、世界、文艺大事。我说:“上个星期三,报纸上有一篇重要的报道……”

  他说:“噢,不是星期三,是星期四。”

  我为他的水晶般的清晰吓了一跳。因为他是夏衍,比我大三十四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距离我出生人世还有七年。

  他永远是那么敏捷,条理,言简意赅,不打磕巴儿,不模糊吞吐,不哼哼哈哈,节奏分明而又迅疾,应对及时而又一针见血。他的这些特点使你不相信他是一个年近百岁的人。

  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你也许会为他的瘦削而吃惊,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然而,他总是明白透彻,一清见底。

  他当然是绝对的前辈,然而他从来不摆前辈的谱。他早就担任高级领导职务了,然而他从来不拿哪怕是一点点官架子。说起待遇,他说五十年代有一回他出差到某市,当地按照他的级别给他安排了房间,“那房间大得太可怕。”他说的时候似乎还“心有余悸”。八十年代初期,有一次邓友梅同志称他与另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老作家为“首长”,他立即打断,说:“不要叫首长。”

  他真诚待人,渴望吸收新的信息,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在这方面,他永远不老。七十年代中期,与世纪同龄的他居然半夜里起床看足球并如数家珍地有所评论,这真是一绝。

  我第一次听他讲话是他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致闭幕词。与一些官样文章不同,夏老语重心长地讲了反封建与学科学,字字出自肺腑,字字是毕生奋斗经验的结晶,寄大希望于年轻人,令人感奋不已。

  华艺出版社一九九○年出版了一个《当代名家新作大系》。出版社领导要我求夏公给写个序。考虑到夏公的高龄,我起草了一个提纲供他参考。夏公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是各人文章写起来风格不同,捉刀的效果往往不好,他无法使用我代为起草的提纲,他自己一笔一画地另外写了颇有见地而又清澈见底的序言。他还对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朋友说:“按王蒙的那个提纲去写,人家一看,就是王蒙的文章么,怎么会是夏衍写的呢!”就这样,他老人家把我的提纲“枪毙”了。但为了“安慰”我,他声称他的序言里已经吸收了我的提纲。我也就假装得到了安慰和鼓励,心中暗暗为老人喝彩叫绝。

  在大六部口住所的院落里,有两棵丁香树,一紫一白。一九九○年开花时节,我去赏花,打从年轻时候我就喜欢丁香。夏老那天也高兴,扶着拐杖出来看花,看小猫在房上跑,他还兴致勃勃地说是它也喜欢石榴花。那场面很像是一幅水墨“新春行乐图”。

  今年元月初,我最后一次在他清醒的时候看望他。我们谈论的是社会治安问题与《人民日报》刊登的胡绳同志的文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那天他精神很好,坐在椅子上谈笑风生。说曹操曹操就到,说着说着胡绳同志进病房来看望夏公来了。据说那是夏公去夏病情不好住院以来情况最好的一天。

  倒数第二次与夏公的见面是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底。他那天十分疲劳,静卧在病床上。他已经卧床数日了。见此情况我稍事问候便起身告辞,以免打搅。夏公平躺着衰弱地说:“有一个担心……”

  我连忙凑过去,以为他有什么话要告诉我。

  他继续说:“现在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而我们的青年作家太不熟悉市场经济了。他们懂得市场么?如果不懂,他们又怎么能写出反映现实的好作品来呢?”

  我感到惊讶。在卧床不起的情况下,夏公关心的仍然是中国的文学事业。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本文作者写了老前辈夏衍四十多年间感人心魄的言论思想、行为举止、生活轶事,表现了夏公的品性气度和高风亮节。

B.

文中划线句形象地写出了夏衍身形的瘦削,更精微传神地写出了夏公的精神气质:思想纯净深刻,言语行事尽去芜杂虚伪、唯求坦率精练。

C.

年逾古稀的夏衍竟然半夜里起床看足球并评论得一清二楚,这是他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的明证,也是他热爱生活的表现之一。

D.

夏衍第一次发表公开讲话是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致闭幕词,所讲的不是形式主义的空话,他阐述了毕生奋斗的经验,对年轻人给予了厚望。

E.

夏衍认为各人写文章风格不同,加之按王蒙的提纲写作写出来的又不是自己的文章,因而写序时只吸收了王蒙提纲的精神。

(2)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夏衍的形象。

(3)

①“不成样子的怀念”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②文章通过哪些事例来具体表现“不成样子的怀念”?

(4)

本文在选材上和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新人教版2012届高三上学期单元测试(10)语文试题 新人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不成样子的怀念

王蒙

  在大六部口那个漂亮的四合院和陈设简陋乃至寒酸的房间里,我们从来只谈国家、世界、文艺大事。我说:“上个星期三,报纸上有一篇重要的报道……”

  他说:“噢,不是星期三,是星期四。”

  我为他的水晶般的清晰吓了一跳。因为他是夏衍,比我大三十四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距离我出生人世还有七年。

  他永远是那么敏捷,条理,言简意赅,不打磕巴儿,不模糊吞吐,不哼哼哈哈,节奏分明而又迅疾,应对及时而又一针见血。他的这些特点使你不相信他是一个年近百岁的人。

  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你也许会为他的瘦削而吃惊,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然而,他总是明白透彻,一清见底。

  他当然是绝对的前辈,然而他从来不摆前辈的谱。他早就担任高级领导职务了,然而他从来不拿哪怕是一点点官架子。说起待遇,他说五十年代有一回他出差到某市,当地按照他的级别给他安排了房间,“那房间大得太可怕。”他说的时候似乎还“心有余悸”。八十年代初期,有一次邓友梅同志称他与另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老作家为“首长”,他立即打断,说:“不要叫首长。”

  他真诚待人,渴望吸收新的信息,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在这方面,他永远不老。七十年代中期,与世纪同龄的他居然半夜里起床看足球并如数家珍地有所评论,这真是一绝。

  我第一次听他讲话是他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致闭幕词。与一些官样文章不同,夏老语重心长地讲了反封建与学科学,字字出自肺腑,字字是毕生奋斗经验的结晶,寄大希望于年轻人,令人感奋不已。

  华艺出版社一九九○年出版了一个《当代名家新作大系》。出版社领导要我求夏公给写个序。考虑到夏公的高龄,我起草了一个提纲供他参考。夏公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是各人文章写起来风格不同,捉刀的效果往往不好,他无法使用我代为起草的提纲,他自己一笔一画地另外写了颇有见地而又清澈见底的序言。他还对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朋友说:“按王蒙的那个提纲去写,人家一看,就是王蒙的文章么,怎么会是夏衍写的呢!”就这样,他老人家把我的提纲“枪毙”了。但为了“安慰”我,他声称他的序言里已经吸收了我的提纲。我也就假装得到了安慰和鼓励,心中暗暗为老人喝彩叫绝。

  在大六部口住所的院落里,有两棵丁香树,一紫一白。一九九○年开花时节,我去赏花,打从年轻时候我就喜欢丁香。夏老那天也高兴,扶着拐杖出来看花,看小猫在房上跑,他还兴致勃勃地说是它也喜欢石榴花。那场面很像是一幅水墨“新春行乐图”。

  今年元月初,我最后一次在他清醒的时候看望他。我们谈论的是社会治安问题与《人民日报》刊登的胡绳同志的文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那天他精神很好,坐在椅子上谈笑风生。说曹操曹操就到,说着说着胡绳同志进病房来看望夏公来了。据说那是夏公去夏病情不好住院以来情况最好的一天。

  倒数第二次与夏公的见面是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底。他那天十分疲劳,静卧在病床上。他已经卧床数日了。见此情况我稍事问候便起身告辞,以免打搅。夏公平躺着衰弱地说:“有一个担心……”

  我连忙凑过去,以为他有什么话要告诉我。

  他继续说:“现在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而我们的青年作家太不熟悉市场经济了。他们懂得市场么?如果不懂,他们又怎么能写出反映现实的好作品来呢?”

  我感到惊讶。在卧床不起的情况下,夏公关心的仍然是中国的文学事业。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本文作者写了老前辈夏衍四十多年间感人心魄的言论思想、行为举止、生活轶事,表现了夏公的品性气度和高风亮节。

B.

文中划线句形象地写出了夏衍身形的瘦削,更精微传神地写出了夏公的精神气质:思想纯净深刻,言语行事尽去芜杂虚伪、唯求坦率精练。

C.

年逾古稀的夏衍竟然半夜里起床看足球并评论得一清二楚,这是他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的明证,也是他热爱生活的表现之一。

D.

夏衍第一次发表公开讲话是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致闭幕词,所讲的不是形式主义的空话,他阐述了毕生奋斗的经验,对年轻人给予了厚望。

E.

夏衍认为各人写文章风格不同,加之按王蒙的提纲写作写出来的又不是自己的文章,因而写序时只吸收了王蒙提纲的精神。

(2)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夏衍的形象。

(3)

完成后面各题。

①“不成样子的怀念”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②文章通过哪些事例来具体表现“不成样子的怀念”?

(4)

本文在选材上和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不成样子的怀念

王蒙

在大六部口那个漂亮的四合院和陈设简陋乃至寒酸的房间里,我们从来只谈国家、世界、文艺大事。我说:“上个星期三,报纸上有一篇重要的报道……”

    他说:“噢,不是星期三,是星期四。”

    我为他的水晶般的清晰吓了一跳。因为他是夏衍,比我大三十四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距离我出生人世还有七年。

    他永远是那么敏捷,条理,言简意赅,不打磕巴儿,不模糊吞吐,不哼哼哈哈,节奏分明而又迅疾,应对及时而又一针见血。他的这些特点使你不相信他是一个九十多岁的人。

    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你也许会为他的瘦削而吃惊,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然而,他总是明白透彻,一清见底。

    他当然是绝对的前辈,然而他从来不摆前辈的谱。他早就担任高级领导职务了,然而他从来不拿哪怕是一点点官架子。说起待遇,他说五十年代有一回他出差到某市,当地按照他的级别给他安排了房间,“那房间大得太可怕。”他说的时候似乎还“心有余悸”。八十年代初期,有一次邓友梅同志称他与另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老作家为“首长”,他立即打断,说:“不要叫首长。”

    他真诚待人,渴望吸收新的信息,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在这方面,他永远不老。七十年代初期,与世纪同龄的他居然半夜里起床看足球并如数家珍地有所评论,这真是一绝。

    我第一次听他讲话是他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致闭幕词。与一些官样文章不同,夏老语重心长地讲了反封建与学科学,字字出自肺腑,字字是毕生奋斗经验的结晶,寄大希望于年轻人,令人感奋不已。

华艺出版社一九九○年出版了一个《当代名家新作大系》。出版社领导要我求夏公给写个序。考虑到夏公的高龄,我起草了一个提纲供他参考。夏公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是各人文章写起来风格不同,捉刀的效果往往不好,他无法使用我代为起草的提纲,他自己一笔一画地另外写了颇有见地而又清澈见底的序言。他还对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朋友说:“按王蒙的那个提纲去写,人家一看,就是王蒙的文章么,怎么会是夏衍写的呢!”就这样,他老人家把我的提纲“枪毙”了。但可能是为了“安慰”我,他声称他的序言里已经吸收了我的提纲。我也就假装得到了安慰和鼓励,心中暗暗为老人喝彩叫绝。

    在大六部口住所的院落里,有两棵丁香树,一紫一白。一九九○年开花时节,我去赏花,打从年轻时候我就喜欢丁香。夏老那天也高兴,扶着拐杖出来看花,看小猫在房上跑,他还兴致勃勃地说是它也喜欢石榴花。那场面很像是一幅水墨“新春行乐图”。

    今年元月初,我最后一次在他清醒的时候看望他。我们谈论的是社会治安问题与《人民日报》刊登的胡绳同志的文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那天他精神很好,坐在椅子上谈笑风生。说曹操曹操就到,说着说着胡绳同志进病房来看望夏公来了。据说那是夏公去夏病情不好住院以来情况最好的一天。

    倒数第二次与夏公的见面是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底。他那天十分疲劳,静卧在病床上。他已经卧床数日了。见此情况我稍事问候便起身告辞,以免打搅。夏公平躺着衰弱地说:“有一个担心……”

    我连忙凑过去,以为他有什么话要告诉我。

    他继续说:“现在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而我们的青年作家太不熟悉市场经济了。他们懂得市场么?如果不懂,他们又怎么能写出反映现实的好作品来呢?”

    我感到惊讶。在卧床不起的情况下,夏公关心的仍然是中国的文学事业。

⑴.请分析概括夏衍的形象。                   

答:

⑵. 说说“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这一句写出了夏衍的哪些特点?          

答:

⑶.回答下列问题                        

①“不成样子的怀念”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

②文章通过哪些事例来具体表现“不成样子的怀念”?        

答:

⑷.本文在选材上和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①在选材上                           答:

②在结构上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不成样子的怀念

王蒙

在大六部口那个漂亮的四合院和陈设简陋乃至寒酸的房间里,我们从来只谈国家、世界、文艺大事。我说:“上个星期三,报纸上有一篇重要的报道……”

    他说:“噢,不是星期三,是星期四。”

    我为他的水晶般的清晰吓了一跳。因为他是夏衍,比我大三十四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距离我出生人世还有七年。

    他永远是那么敏捷,条理,言简意赅,不打磕巴儿,不模糊吞吐,不哼哼哈哈,节奏分明而又迅疾,应对及时而又一针见血。他的这些特点使你不相信他是一个九十多岁的人。

    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你也许会为他的瘦削而吃惊,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然而,他总是明白透彻,一清见底。

    他当然是绝对的前辈,然而他从来不摆前辈的谱。他早就担任高级领导职务了,然而他从来不拿哪怕是一点点官架子。说起待遇,他说五十年代有一回他出差到某市,当地按照他的级别给他安排了房间,“那房间大得太可怕。”他说的时候似乎还“心有余悸”。八十年代初期,有一次邓友梅同志称他与另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老作家为“首长”,他立即打断,说:“不要叫首长。”

    他真诚待人,渴望吸收新的信息,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在这方面,他永远不老。七十年代初期,与世纪同龄的他居然半夜里起床看足球并如数家珍地有所评论,这真是一绝。

    我第一次听他讲话是他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致闭幕词。与一些官样文章不同,夏老语重心长地讲了反封建与学科学,字字出自肺腑,字字是毕生奋斗经验的结晶,寄大希望于年轻人,令人感奋不已。

华艺出版社一九九○年出版了一个《当代名家新作大系》。出版社领导要我求夏公给写个序。考虑到夏公的高龄,我起草了一个提纲供他参考。夏公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是各人文章写起来风格不同,捉刀的效果往往不好,他无法使用我代为起草的提纲,他自己一笔一画地另外写了颇有见地而又清澈见底的序言。他还对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朋友说:“按王蒙的那个提纲去写,人家一看,就是王蒙的文章么,怎么会是夏衍写的呢!”就这样,他老人家把我的提纲“枪毙”了。但可能是为了“安慰”我,他声称他的序言里已经吸收了我的提纲。我也就假装得到了安慰和鼓励,心中暗暗为老人喝彩叫绝。

    在大六部口住所的院落里,有两棵丁香树,一紫一白。一九九○年开花时节,我去赏花,打从年轻时候我就喜欢丁香。夏老那天也高兴,扶着拐杖出来看花,看小猫在房上跑,他还兴致勃勃地说是它也喜欢石榴花。那场面很像是一幅水墨“新春行乐图”。

    今年元月初,我最后一次在他清醒的时候看望他。我们谈论的是社会治安问题与《人民日报》刊登的胡绳同志的文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那天他精神很好,坐在椅子上谈笑风生。说曹操曹操就到,说着说着胡绳同志进病房来看望夏公来了。据说那是夏公去夏病情不好住院以来情况最好的一天。

    倒数第二次与夏公的见面是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底。他那天十分疲劳,静卧在病床上。他已经卧床数日了。见此情况我稍事问候便起身告辞,以免打搅。夏公平躺着衰弱地说:“有一个担心……”

    我连忙凑过去,以为他有什么话要告诉我。

    他继续说:“现在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而我们的青年作家太不熟悉市场经济了。他们懂得市场么?如果不懂,他们又怎么能写出反映现实的好作品来呢?”

    我感到惊讶。在卧床不起的情况下,夏公关心的仍然是中国的文学事业。

⑴.请分析概括夏衍的形象。                   

答:

⑵. 说说“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这一句写出了夏衍的哪些特点?          

答:

⑶.回答下列问题                        

①“不成样子的怀念”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

②文章通过哪些事例来具体表现“不成样子的怀念”?        

答:

⑷.本文在选材上和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①在选材上 答:

②在结构上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寂寞

吴念真【台湾】

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都不亲,就连“爸爸”似乎也没叫过几次。

这个爸爸其实是她的继父。妈妈在她四岁的时候离了婚,把阿照托给外婆照顾,自己跑去北部谋生。

阿照国小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了一个男人来,说是她的新爸爸;不过,她不记得那时候是否叫过他,记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给了她一个红包,以及她从此改了姓。

改姓的事被同学问到气、问到烦,所以这个爸爸对她来说不仅陌生,甚至从来都没好感。一直到国中三年级,阿照才被妈妈从外婆家带到北部“团圆”,而且听说这还是那男人的建议,说以后如果要考上好大学,她应该到北部来读高中。那时候妈妈和那男人生的弟弟都已经上小学了。 

男人在工厂当警卫,有时日班有时夜班,妈妈则在同一家工厂帮员工办伙食,早出晚归,一家人始终没交集,各过各的。不久之后,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

外婆在阿照大三那年过世,不过,之后的寒暑假,阿照也同样很少回家。她给自己的理由是要打工、读书、谈恋爱,其实自己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对那个家根本一点感情也没有。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亲生的儿子太不成材还是怎样,那男人对待两个孩子有很明显的差别待遇,比如跟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则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较厚,儿子只要稍微嘟囔一声,他就会大声说:“你平常拿的、偷的难道还不够多?”

阿照大学毕业申请到美国学校的那年他从工厂退休,妈妈原本希望阿照先上班赚到钱才出国,没想到他反而鼓励她说念书就要趁年轻。阿照记得那天她跟他说:“爸爸,谢谢!”不过,才一说出口就觉得自己可耻,因为在这之前她不记得是否曾经这么叫过他。

从美国回来后,阿照在外商公司做事。弟弟在她出国的那几年好像出了什么事,偷渡到大陆之后音讯全无,连几年前妈妈胰脏癌过世都没回来。孤孤单单的爸爸也没给阿照增加什么负担,他把房子卖了,钱交给阿照帮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

阿照也一直单身,所以之后几年的假日,他们见面、聊天的次数和时间反而比以前多很多。有一天阿照去看他,他不在,阿照出了大门才看到他坐出租车回来,说是去参加一个军中朋友的葬礼。阿照陪他走回房间的路上他一直沉默着,最后才跟阿照说可不可以帮他买一个简单的相机,说他想帮几个朋友拍照,理由是:“今天老宋那张遗照真不象样!”后来阿照帮他买了。

去年冬天他过世了。阿照去整理他的遗物,东西不多,其中有一个大纸盒,阿照发现里头装着的是一大叠放大的照片和她买的那部照相机。相机还很新,也许用的次数不多,更也许是他保护得好,因为不仅原装的纸盒都还在,里头还塞满干燥剂并且罩上一个塑料套。

至于那些照片拍的应该都是他的朋友,都老了,背景有山边果园,有门口,有小巷,也有布满鹅卵石的东部海边,不过每个人还都挺合作,都朝着镜头笑,就连一个躺在病床上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也一样,甚至还伸出长满老人斑的手臂用弯曲的手指勉强比了一个“V”。

阿照一边看一边想象着他为了拍这些照片所有可能经历过的孤单的旅程,想象他独自坐在火车或公路车上的身影,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踯躅的样子,他和他们可能吃过的东西、喝过的酒、讲过的话以及最后告别时可能的心情。

当最后一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阿照先是惊愕,接着便是无法抑制的号啕大哭。照片应该是用自动模式拍的,他把妈妈、弟弟、还有阿照留在家里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后全部摆在一张桌子上,而他就坐后面用手环抱着那三个相框朝着镜头笑。

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民国九十八年秋。”阿照说,那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

(吴念真《那些人,那些事》)

10.小说开头点出阿照从不称呼“爸爸”的细节,有那些作用?(6分)

答:                                                                              

11.简析小说结尾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效果。(5分)

答:                                                                             

12.结合阿照和父亲的形象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6分)

答:                                                                              

1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为小说,《寂寞》去掉了虚饰,挤掉了水分,朴实得像一块煤,也像煤块一样沉重,却透着点点的光泽。

B.小说的高潮之处在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一张并不团圆的全家福却被这位父亲“结合”成“魏府阖家团圆”,既有深刻的内涵,又充满了对这个破碎家庭的嘲讽。

C.文章的题目叫做“寂寞”,这里的“寂寞”至少有三层含义:亲人不在身边带来的孤独感;友人渐渐老去离世带来的落寞感;被时代、社会抛弃,留守老人院带来的落魄感。

D.小说以朴素的文字,无华的语言,刻画出小人物的人生体验,初看似乎平淡寡味,细细品读后却感觉意味深长。

E.吴念真的小说常常具有细节画面感,这篇小说中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以长满老人斑的手臂、弯曲的手指勉强比划“V”就极具画面感,令人心中一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0年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高三上学期12月考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5分)
不成样子的怀念
王蒙
在大六部口那个漂亮的四合院和陈设简陋乃至寒酸的房间里,我们从来只谈国家、世界、文艺大事。我说:“上个星期三,报纸上有一篇重要的报道……”
他说:“噢,不是星期三,是星期四。”
我为他的水晶般的清晰吓了一跳。因为他是夏衍,比我大三十四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距离我出生人世还有七年。
他永远是那么敏捷,条理,言简意赅,不打磕巴儿,不模糊吞吐,不哼哼哈哈,节奏分明而又迅疾,应对及时而又一针见血。他的这些特点使你不相信他是一个九十多岁的人。
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你也许会为他的瘦削而吃惊,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然而,他总是明白透彻,一清见底。
他当然是绝对的前辈,然而他从来不摆前辈的谱。他早就担任高级领导职务了,然而他从来不拿哪怕是一点点官架子。说起待遇,他说五十年代有一回他出差到某市,当地按照他的级别给他安排了房间,“那房间大得太可怕。”他说的时候似乎还“心有余悸”。八十年代初期,有一次邓友梅同志称他与另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老作家为“首长”,他立即打断,说:“不要叫首长。”
他真诚待人,渴望吸收新的信息,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在这方面,他永远不老。七十年代初期,与世纪同龄的他居然半夜里起床看足球并如数家珍地有所评论,这真是一绝。
我第一次听他讲话是他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致闭幕词。与一些官样文章不同,夏老语重心长地讲了反封建与学科学,字字出自肺腑,字字是毕生奋斗经验的结晶,寄大希望于年轻人,令人感奋不已。
华艺出版社一九九○年出版了一个《当代名家新作大系》。出版社领导要我求夏公给写个序。考虑到夏公的高龄,我起草了一个提纲供他参考。夏公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是各人文章写起来风格不同,捉刀的效果往往不好,他无法使用我代为起草的提纲,他自己一笔一画地另外写了颇有见地而又清澈见底的序言。他还对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朋友说:“按王蒙的那个提纲去写,人家一看,就是王蒙的文章么,怎么会是夏衍写的呢!”就这样,他老人家把我的提纲“枪毙”了。但可能是为了“安慰”我,他声称他的序言里已经吸收了我的提纲。我也就假装得到了安慰和鼓励,心中暗暗为老人喝彩叫绝。
在大六部口住所的院落里,有两棵丁香树,一紫一白。一九九○年开花时节,我去赏花,打从年轻时候我就喜欢丁香。夏老那天也高兴,扶着拐杖出来看花,看小猫在房上跑,他还兴致勃勃地说是它也喜欢石榴花。那场面很像是一幅水墨“新春行乐图”。
今年元月初,我最后一次在他清醒的时候看望他。我们谈论的是社会治安问题与《人民日报》刊登的胡绳同志的文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那天他精神很好,坐在椅子上谈笑风生。说曹操曹操就到,说着说着胡绳同志进病房来看望夏公来了。据说那是夏公去夏病情不好住院以来情况最好的一天。
倒数第二次与夏公的见面是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底。他那天十分疲劳,静卧在病床上。他已经卧床数日了。见此情况我稍事问候便起身告辞,以免打搅。夏公平躺着衰弱地说:“有一个担心……”
我连忙凑过去,以为他有什么话要告诉我。
他继续说:“现在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而我们的青年作家太不熟悉市场经济了。他们懂得市场么?如果不懂,他们又怎么能写出反映现实的好作品来呢?”
我感到惊讶。在卧床不起的情况下,夏公关心的仍然是中国的文学事业。
⑴.请分析概括夏衍的形象。                   (5分)
答:
⑵. 说说“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这一句写出了夏衍的哪些特点?          (6分)
答:
⑶.回答下列问题                        (6分)
①“不成样子的怀念”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3分)
答:
②文章通过哪些事例来具体表现“不成样子的怀念”?        (3分)
答:
⑷.本文在选材上和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8分)
①在选材上 (4分)答:
②在结构上(4分)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寂寞

吴念真【台湾】

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都不亲,就连“爸爸”似乎也没叫过几次。

这个爸爸其实是她的继父。妈妈在她四岁的时候离了婚,把阿照托给外婆照顾,自己跑去北部谋生。

阿照国小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了一个男人来,说是她的新爸爸;不过,她不记得那时候是否叫过他,记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给了她一个红包,以及她从此改了姓。

改姓的事被同学问到气、问到烦,所以这个爸爸对她来说不仅陌生,甚至从来都没好感。一直到国中三年级,阿照才被妈妈从外婆家带到北部“团圆”,而且听说这还是那男人的建议,说以后如果要考上好大学,她应该到北部来读高中。那时候妈妈和那男人生的弟弟都已经上小学了。 

男人在工厂当警卫,有时日班有时夜班,妈妈则在同一家工厂帮员工办伙食,早出晚归,一家人始终没交集,各过各的。不久之后,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

外婆在阿照大三那年过世,不过,之后的寒暑假,阿照也同样很少回家。她给自己的理由是要打工、读书、谈恋爱,其实自己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对那个家根本一点感情也没有。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亲生的儿子太不成材还是怎样,那男人对待两个孩子有很明显的差别待遇,比如跟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则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较厚,儿子只要稍微嘟囔一声,他就会大声说:“你平常拿的、偷的难道还不够多?”

阿照大学毕业申请到美国学校的那年他从工厂退休,妈妈原本希望阿照先上班赚到钱才出国,没想到他反而鼓励她说念书就要趁年轻。阿照记得那天她跟他说:“爸爸,谢谢!”不过,才一说出口就觉得自己可耻,因为在这之前她不记得是否曾经这么叫过他。

从美国回来后,阿照在外商公司做事。弟弟在她出国的那几年好像出了什么事,偷渡到大陆之后音讯全无,连几年前妈妈胰脏癌过世都没回来。孤孤单单的爸爸也没给阿照增加什么负担,他把房子卖了,钱交给阿照帮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

阿照也一直单身,所以之后几年的假日,他们见面、聊天的次数和时间反而比以前多很多。有一天阿照去看他,他不在,阿照出了大门才看到他坐出租车回来,说是去参加一个军中朋友的葬礼。阿照陪他走回房间的路上他一直沉默着,最后才跟阿照说可不可以帮他买一个简单的相机,说他想帮几个朋友拍照,理由是:“今天老宋那张遗照真不象样!”后来阿照帮他买了。

去年冬天他过世了。阿照去整理他的遗物,东西不多,其中有一个大纸盒,阿照发现里头装着的是一大叠放大的照片和她买的那部照相机。相机还很新,也许用的次数不多,更也许是他保护得好,因为不仅原装的纸盒都还在,里头还塞满干燥剂并且罩上一个塑料套。

至于那些照片拍的应该都是他的朋友,都老了,背景有山边果园,有门口,有小巷,也有布满鹅卵石的东部海边,不过每个人还都挺合作,都朝着镜头笑,就连一个躺在病床上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也一样,甚至还伸出长满老人斑的手臂用弯曲的手指勉强比了一个“V”。

阿照一边看一边想象着他为了拍这些照片所有可能经历过的孤单的旅程,想象他独自坐在火车或公路车上的身影,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踯躅的样子,他和他们可能吃过的东西、喝过的酒、讲过的话以及最后告别时可能的心情。

当最后一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阿照先是惊愕,接着便是无法抑制的号啕大哭。照片应该是用自动模式拍的,他把妈妈、弟弟、还有阿照留在家里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后全部摆在一张桌子上,而他就坐后面用手环抱着那三个相框朝着镜头笑。

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民国九十八年秋。”阿照说,那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

(吴念真《那些人,那些事》)

1.小说开头点出阿照从不称呼“爸爸”的细节,有那些作用?(6分)

答:                                                                              

2.简析小说结尾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效果。(5分)

答:                                                                             

3.结合阿照和父亲的形象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6分)

答: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为小说,《寂寞》去掉了虚饰,挤掉了水分,朴实得像一块煤,也像煤块一样沉重,却透着点点的光泽。

B.小说的高潮之处在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一张并不团圆的全家福却被这位父亲“结合”成“魏府阖家团圆”,既有深刻的内涵,又充满了对这个破碎家庭的嘲讽。

C.文章的题目叫做“寂寞”,这里的“寂寞”至少有三层含义:亲人不在身边带来的孤独感;友人渐渐老去离世带来的落寞感;被时代、社会抛弃,留守老人院带来的落魄感。

D.小说以朴素的文字,无华的语言,刻画出小人物的人生体验,初看似乎平淡寡味,细细品读后却感觉意味深长。

E.吴念真的小说常常具有细节画面感,这篇小说中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以长满老人斑的手臂、弯曲的手指勉强比划“V”就极具画面感,令人心中一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0年陕西省高三上学期12月考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5分)

不成样子的怀念

王蒙

在大六部口那个漂亮的四合院和陈设简陋乃至寒酸的房间里,我们从来只谈国家、世界、文艺大事。我说:“上个星期三,报纸上有一篇重要的报道……”

    他说:“噢,不是星期三,是星期四。”

    我为他的水晶般的清晰吓了一跳。因为他是夏衍,比我大三十四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距离我出生人世还有七年。

    他永远是那么敏捷,条理,言简意赅,不打磕巴儿,不模糊吞吐,不哼哼哈哈,节奏分明而又迅疾,应对及时而又一针见血。他的这些特点使你不相信他是一个九十多岁的人。

    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你也许会为他的瘦削而吃惊,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然而,他总是明白透彻,一清见底。

    他当然是绝对的前辈,然而他从来不摆前辈的谱。他早就担任高级领导职务了,然而他从来不拿哪怕是一点点官架子。说起待遇,他说五十年代有一回他出差到某市,当地按照他的级别给他安排了房间,“那房间大得太可怕。”他说的时候似乎还“心有余悸”。八十年代初期,有一次邓友梅同志称他与另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老作家为“首长”,他立即打断,说:“不要叫首长。”

    他真诚待人,渴望吸收新的信息,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在这方面,他永远不老。七十年代初期,与世纪同龄的他居然半夜里起床看足球并如数家珍地有所评论,这真是一绝。

    我第一次听他讲话是他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致闭幕词。与一些官样文章不同,夏老语重心长地讲了反封建与学科学,字字出自肺腑,字字是毕生奋斗经验的结晶,寄大希望于年轻人,令人感奋不已。

华艺出版社一九九○年出版了一个《当代名家新作大系》。出版社领导要我求夏公给写个序。考虑到夏公的高龄,我起草了一个提纲供他参考。夏公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是各人文章写起来风格不同,捉刀的效果往往不好,他无法使用我代为起草的提纲,他自己一笔一画地另外写了颇有见地而又清澈见底的序言。他还对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朋友说:“按王蒙的那个提纲去写,人家一看,就是王蒙的文章么,怎么会是夏衍写的呢!”就这样,他老人家把我的提纲“枪毙”了。但可能是为了“安慰”我,他声称他的序言里已经吸收了我的提纲。我也就假装得到了安慰和鼓励,心中暗暗为老人喝彩叫绝。

    在大六部口住所的院落里,有两棵丁香树,一紫一白。一九九○年开花时节,我去赏花,打从年轻时候我就喜欢丁香。夏老那天也高兴,扶着拐杖出来看花,看小猫在房上跑,他还兴致勃勃地说是它也喜欢石榴花。那场面很像是一幅水墨“新春行乐图”。

    今年元月初,我最后一次在他清醒的时候看望他。我们谈论的是社会治安问题与《人民日报》刊登的胡绳同志的文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那天他精神很好,坐在椅子上谈笑风生。说曹操曹操就到,说着说着胡绳同志进病房来看望夏公来了。据说那是夏公去夏病情不好住院以来情况最好的一天。

    倒数第二次与夏公的见面是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底。他那天十分疲劳,静卧在病床上。他已经卧床数日了。见此情况我稍事问候便起身告辞,以免打搅。夏公平躺着衰弱地说:“有一个担心……”

    我连忙凑过去,以为他有什么话要告诉我。

    他继续说:“现在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而我们的青年作家太不熟悉市场经济了。他们懂得市场么?如果不懂,他们又怎么能写出反映现实的好作品来呢?”

    我感到惊讶。在卧床不起的情况下,夏公关心的仍然是中国的文学事业。

⑴.请分析概括夏衍的形象。                   (5分)

答:

⑵. 说说“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这一句写出了夏衍的哪些特点?          (6分)

答:

⑶.回答下列问题                        (6分)

①“不成样子的怀念”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3分)

答:

②文章通过哪些事例来具体表现“不成样子的怀念”?        (3分)

答:

⑷.本文在选材上和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8分)

①在选材上 (4分)答:

②在结构上(4分)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寂寞
吴念真【台湾】
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都不亲,就连“爸爸”似乎也没叫过几次。
这个爸爸其实是她的继父。妈妈在她四岁的时候离了婚,把阿照托给外婆照顾,自己跑去北部谋生。
阿照国小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了一个男人来,说是她的新爸爸;不过,她不记得那时候是否叫过他,记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给了她一个红包,以及她从此改了姓。
改姓的事被同学问到气、问到烦,所以这个爸爸对她来说不仅陌生,甚至从来都没好感。一直到国中三年级,阿照才被妈妈从外婆家带到北部“团圆”,而且听说这还是那男人的建议,说以后如果要考上好大学,她应该到北部来读高中。那时候妈妈和那男人生的弟弟都已经上小学了。 
男人在工厂当警卫,有时日班有时夜班,妈妈则在同一家工厂帮员工办伙食,早出晚归,一家人始终没交集,各过各的。不久之后,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
外婆在阿照大三那年过世,不过,之后的寒暑假,阿照也同样很少回家。她给自己的理由是要打工、读书、谈恋爱,其实自己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对那个家根本一点感情也没有。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亲生的儿子太不成材还是怎样,那男人对待两个孩子有很明显的差别待遇,比如跟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则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较厚,儿子只要稍微嘟囔一声,他就会大声说:“你平常拿的、偷的难道还不够多?”
阿照大学毕业申请到美国学校的那年他从工厂退休,妈妈原本希望阿照先上班赚到钱才出国,没想到他反而鼓励她说念书就要趁年轻。阿照记得那天她跟他说:“爸爸,谢谢!”不过,才一说出口就觉得自己可耻,因为在这之前她不记得是否曾经这么叫过他。
从美国回来后,阿照在外商公司做事。弟弟在她出国的那几年好像出了什么事,偷渡到大陆之后音讯全无,连几年前妈妈胰脏癌过世都没回来。孤孤单单的爸爸也没给阿照增加什么负担,他把房子卖了,钱交给阿照帮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
阿照也一直单身,所以之后几年的假日,他们见面、聊天的次数和时间反而比以前多很多。有一天阿照去看他,他不在,阿照出了大门才看到他坐出租车回来,说是去参加一个军中朋友的葬礼。阿照陪他走回房间的路上他一直沉默着,最后才跟阿照说可不可以帮他买一个简单的相机,说他想帮几个朋友拍照,理由是:“今天老宋那张遗照真不象样!”后来阿照帮他买了。
去年冬天他过世了。阿照去整理他的遗物,东西不多,其中有一个大纸盒,阿照发现里头装着的是一大叠放大的照片和她买的那部照相机。相机还很新,也许用的次数不多,更也许是他保护得好,因为不仅原装的纸盒都还在,里头还塞满干燥剂并且罩上一个塑料套。
至于那些照片拍的应该都是他的朋友,都老了,背景有山边果园,有门口,有小巷,也有布满鹅卵石的东部海边,不过每个人还都挺合作,都朝着镜头笑,就连一个躺在病床上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也一样,甚至还伸出长满老人斑的手臂用弯曲的手指勉强比了一个“V”。
阿照一边看一边想象着他为了拍这些照片所有可能经历过的孤单的旅程,想象他独自坐在火车或公路车上的身影,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踯躅的样子,他和他们可能吃过的东西、喝过的酒、讲过的话以及最后告别时可能的心情。
当最后一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阿照先是惊愕,接着便是无法抑制的号啕大哭。照片应该是用自动模式拍的,他把妈妈、弟弟、还有阿照留在家里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后全部摆在一张桌子上,而他就坐后面用手环抱着那三个相框朝着镜头笑。
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民国九十八年秋。”阿照说,那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
(吴念真《那些人,那些事》)
【小题1】小说开头点出阿照从不称呼“爸爸”的细节,有那些作用?(6分)
答:                                                                             
【小题2】简析小说结尾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效果。(5分)
答:                                                                             
【小题3】结合阿照和父亲的形象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6分)
答:                                                                             
【小题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为小说,《寂寞》去掉了虚饰,挤掉了水分,朴实得像一块煤,也像煤块一样沉重,却透着点点的光泽。
B.小说的高潮之处在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一张并不团圆的全家福却被这位父亲“结合”成“魏府阖家团圆”,既有深刻的内涵,又充满了对这个破碎家庭的嘲讽。
C.文章的题目叫做“寂寞”,这里的“寂寞”至少有三层含义:亲人不在身边带来的孤独感;友人渐渐老去离世带来的落寞感;被时代、社会抛弃,留守老人院带来的落魄感。
D.小说以朴素的文字,无华的语言,刻画出小人物的人生体验,初看似乎平淡寡味,细细品读后却感觉意味深长。
E.吴念真的小说常常具有细节画面感,这篇小说中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以长满老人斑的手臂、弯曲的手指勉强比划“V”就极具画面感,令人心中一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两双鞋
  ①人过五十,会有很多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人和事。但是,当编辑约稿的那一瞬间,我脑海里最初闪现的,便是本文的题目。
  ②我出生在南市贫民窟,一家十口全靠蹬三轮的父亲和两个姐姐做童工维持生计。1947年,在我三岁的时候,左脚得了骨结核。当时,除了锯掉,没有别的办法。一天,父母抱着我来到英租界的“贾大夫医院”(现在的公安医院),找大夫治病。不一会儿,两位护士小姐推进来一架小车,车上豁然摆着一把银光闪闪的不锈钢锯。母亲问:“给孩子治病怎么还用锯呀?”护士说:“对,一会儿得锯他的左脚。”母亲大惊失色:“啥,锯脚?”护士说:“你还不知道啊,孩子的爸爸已经签过字了。”说着就要抱我往手术床上放。母亲一把推开护士的手,抱着我就往门外跑。护士拦住:“这种病的感染是控制不住的,现在只是锯脚,往上就得锯腿,再往上这孩子就没命啦!”性情豪爽的母亲斩钉截铁地说:“我这儿子,从小就好胜要强,锯掉一只脚,还不如让他死在我怀里呢!”跑遍了天津大小医院,反反复复地开刀刮骨治了5年,我虽没死,病却越来越厉害。此时刚刚四十出头的母亲,已然是银发满头,深纹满面了,即使如此,她也从来没动摇过给我治好脚的信心。
  ③到了读书的年龄,母亲每天背着我去学校,她老人家虽然身高体壮,却是缠过足的小脚,学校离家不远,路上也总要气喘吁吁地歇上四五次。班里同学知道了,便轮流来背我。这时,有个叫王文祥的同学说:“你们都别管,我背!”因为家境贫寒,王文祥十五岁才上小学一年级,是班里的老大哥。后来我才知道,他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先到八里台一带钓鱼,把钓来的鱼拿到鱼市上卖完后,回家把钱交给妈妈买棒子面,然后再跑步背我上学。他一天不卖鱼,全家就要挨饿。他每次来背我,我总是看到他后脖子上挂满了细碎的汗珠儿。一次我问他:“你这么爱出汗哪?”他笑笑说:“毛病,从小养成的毛病!”就这样,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他整整背了我三年。
  ④这时候,从“贾大夫医院”传来消息,说有一种叫青链霉素的进口药,能治骨结核,但要两袋白面一针,必须连打十针才能根治。二十袋白面!我的天,那时候的我们家,每年三十夜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饺子,哪里去弄这天文数字的钱?母亲高门亮嗓地说:“愁什么?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钱,借!借不来,卖房子卖地!房子地卖不出钱,我就带你们去要饭!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治脚!”
  ⑤不久,我的脚病果然被青链霉素治好了,可是母亲还是放心不下,时时担心我的脚病复发。中学时我喜欢踢足球,母亲说:“用那只好脚踢’别把病脚踢坏了。”奇怪的是,我的左脚技术特别好,传球到位,射门也准。后来我考上解放军艺术学院到北京读书,寒暑假回天津,母亲见面的第一句话总是:“脚没事吧?”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每封家信都少不了嘱咐我:“西北的天气冷,别把脚冻坏了。”最有意思的是,我转业到天津人艺,在话剧《九一三事件》中扮演林彪,剧中有一场戏:“林彪”在下场之前绊一跤,旁边的“昊法宪”连忙趁前搀扶,以表现这位空军司令讨好副统帅的奴才相。母亲看罢演出'回家就问我:“脚疼啦?”我笑着说:“那是导演安排的动作。”母亲听后哈哈大笑。
  ⑥背我上学的王大哥,早已失掉了联系。四年前的一天,我突然接到小学同学的电话:“在电视里看了你写的《蛐蛐四爷》到台湾演出,才知道你在人艺当院长,我们大家都想见见你呢!”我立即说:“到我家来,我请你们吃饭。能联系上王文祥吗?”同学说:“试试吧。”聚会那天,久违的王大哥果然来了!一见面我就热情地抱住他:“王大哥,小时候你一边钓鱼卖,一边还背我上了三年的学……”王大哥一脸茫然:“钓鱼换棒子面我忘不了,可我怎么不记得背你上过学呢?”刻在我心里让我终身难忘的恩情,他不仅没有索要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感情回报,竟然忘得一干二净!我的眼睛潮湿了。
  ⑦分别时,我送给王大哥一双皮鞋:“三年,磨坏了你多少双鞋,算是老弟的一点补偿吧!”王大哥开心地笑了:“寸不寸,今天我也给你带来一双鞋,不是皮鞋,是运动鞋。小时候你的脚不是打石膏,就是缠着白纱布,不记得你穿过鞋,给你这双鞋,是希望你事业步步登高,还希望你锻炼身体,长命百岁!”我的泪水终于控制不住地从眼角滚落下来。
1.文章题目是“两双鞋”,想一想,皮鞋代表了什么?运动鞋代表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中写到母亲刚刚四十出头,就已满头银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③段中王文祥说自己出汗是从小养成的毛病,第⑥段中王文祥不记得背过“我”三年,你怎样理解王文祥这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把对你影响最深的友爱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不成样子的怀念

王蒙

  在大六部口那个漂亮的四合院和陈设简陋乃至寒酸的房间里,我们从来只谈国家、世界、文艺大事。我说:“上个星期三,报纸上有一篇重要的报道……”

  他说:“噢,不是星期三,是星期四。”

  我为他的水晶般的清晰吓了一跳。因为他是夏衍,比我大三十四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距离我出生人世还有七年。

  他永远是那么敏捷,条理,言简意赅,不打磕巴儿,不模糊吞吐,不哼哼哈哈,节奏分明而又迅疾,应对及时而又一针见血。他的这些特点使你不相信他是一个年近百岁的人。

  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你也许会为他的瘦削而吃惊,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然而,他总是明白透彻,一清见底。

  他当然是绝对的前辈,然而他从来不摆前辈的谱。他早就担任高级领导职务了,然而他从来不拿哪怕是一点点官架子。说起待遇,他说五十年代有一回他出差到某市,当地按照他的级别给他安排了房间,“那房间大得太可怕。”他说的时候似乎还“心有余悸”。八十年代初期,有一次邓友梅同志称他与另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老作家为“首长”,他立即打断,说:“不要叫首长。”

  他真诚待人,渴望吸收新的信息,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在这方面,他永远不老。七十年代中期,与世纪同龄的他居然半夜里起床看足球并如数家珍地有所评论,这真是一绝。

  我第一次听他讲话是他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致闭幕词。与一些官样文章不同,夏老语重心长地讲了反封建与学科学,字字出自肺腑,字字是毕生奋斗经验的结晶,寄大希望于年轻人,令人感奋不已。

  华艺出版社一九九○年出版了一个《当代名家新作大系》。出版社领导要我求夏公给写个序。考虑到夏公的高龄,我起草了一个提纲供他参考。夏公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是各人文章写起来风格不同,捉刀的效果往往不好,他无法使用我代为起草的提纲,他自己一笔一画地另外写了颇有见地而又清澈见底的序言。他还对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朋友说:“按王蒙的那个提纲去写,人家一看,就是王蒙的文章么,怎么会是夏衍写的呢!”就这样,他老人家把我的提纲“枪毙”了。但为了“安慰”我,他声称他的序言里已经吸收了我的提纲。我也就假装得到了安慰和鼓励,心中暗暗为老人喝彩叫绝。

  在大六部口住所的院落里,有两棵丁香树,一紫一白。一九九○年开花时节,我去赏花,打从年轻时候我就喜欢丁香。夏老那天也高兴,扶着拐杖出来看花,看小猫在房上跑,他还兴致勃勃地说是它也喜欢石榴花。那场面很像是一幅水墨“新春行乐图”。

  今年元月初,我最后一次在他清醒的时候看望他。我们谈论的是社会治安问题与《人民日报》刊登的胡绳同志的文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那天他精神很好,坐在椅子上谈笑风生。说曹操曹操就到,说着说着胡绳同志进病房来看望夏公来了。据说那是夏公去夏病情不好住院以来情况最好的一天。

  倒数第二次与夏公的见面是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底。他那天十分疲劳,静卧在病床上。他已经卧床数日了。见此情况我稍事问候便起身告辞,以免打搅。夏公平躺着衰弱地说:“有一个担心……”

  我连忙凑过去,以为他有什么话要告诉我。

  他继续说:“现在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而我们的青年作家太不熟悉市场经济了。他们懂得市场么?如果不懂,他们又怎么能写出反映现实的好作品来呢?”

  我感到惊讶。在卧床不起的情况下,夏公关心的仍然是中国的文学事业。

⑴.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作者写了老前辈夏衍四十多年间感人心魄的言论思想、行为举止、生活轶事,表现了夏公的品性气度和高风亮节。

  B.文中划线句形象地写出了夏衍身形的瘦削,更精微传神地写出了夏公的精神气质:思想纯净深刻,言语行事尽去芜杂虚伪、唯求坦率精练。

  C.年逾古稀的夏衍竟然半夜里起床看足球并评论得一清二楚,这是他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的明证,也是他热爱生活的表现之一。

  D.夏衍第一次发表公开讲话是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致闭幕词,所讲的不是形式主义的空话,他阐述了毕生奋斗的经验,对年轻人给予了厚望。

  E.夏衍认为各人写文章风格不同,加之按王蒙的提纲写作写出来的又不是自己的文章,因而写序时只吸收了王蒙提纲的精神。

⑵.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夏衍的形象。

 

 

 

 

 

⑶.完成后面各题。

  ①“不成样子的怀念”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②文章通过哪些事例来具体表现“不成样子的怀念”?

 

 

⑷.本文在选材上和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不成样子的怀念

王蒙

在大六部口那个漂亮的四合院和陈设简陋乃至寒酸的房间里,我们从来只谈国家、世界、文艺大事。我说:“上个星期三,报纸上有一篇重要的报道……”

他说:“噢,不是星期三,是星期四。”

我为他的水晶般的清晰吓了一跳。因为他是夏衍,比我大三十四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距离我出生人世还有七年。

他永远是那么敏捷,条理,言简意赅,不打磕巴儿,不模糊吞吐,不哼哼哈哈,节奏分明而又迅疾,应对及时而又一针见血。他的这些特点使你不相信他是一个年近百岁的人。

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你也许会为他的瘦削而吃惊,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然而,他总是明白透彻,一清见底。

他当然是绝对的前辈,然而他从来不摆前辈的谱。他早就担任高级领导职务了,然而他从来不拿哪怕是一点点官架子。说起待遇,他说五十年代有一回他出差到某市,当地按照他的级别给他安排了房间,“那房间大得太可怕。”他说的时候似乎还“心有余悸”。八十年代初期,有一次邓友梅同志称他与另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老作家为“首长”,他立即打断,说:“不要叫首长。”

他真诚待人,渴望吸收新的信息,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在这方面,他永远不老。七十年代中期,与世纪同龄的他居然半夜里起床看足球并如数家珍地有所评论,这真是一绝。

我第一次听他讲话是他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致闭幕词。与一些官样文章不同,夏老语重心长地讲了反封建与学科学,字字出自肺腑,字字是毕生奋斗经验的结晶,寄大希望于年轻人,令人感奋不已。

华艺出版社一九九○年出版了一个《当代名家新作大系》。出版社领导要我求夏公给写个序。考虑到夏公的高龄,我起草了一个提纲供他参考。夏公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是各人文章写起来风格不同,捉刀的效果往往不好,他无法使用我代为起草的提纲,他自己一笔一画地另外写了颇有见地而又清澈见底的序言。他还对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朋友说:“按王蒙的那个提纲去写,人家一看,就是王蒙的文章么,怎么会是夏衍写的呢!”就这样,他老人家把我的提纲“枪毙”了。但为了“安慰”我,他声称他的序言里已经吸收了我的提纲。我也就假装得到了安慰和鼓励,心中暗暗为老人喝彩叫绝。

在大六部口住所的院落里,有两棵丁香树,一紫一白。一九九○年开花时节,我去赏花,打从年轻时候我就喜欢丁香。夏老那天也高兴,扶着拐杖出来看花,看小猫在房上跑,他还兴致勃勃地说是它也喜欢石榴花。那场面很像是一幅水墨“新春行乐图”。

今年元月初,我最后一次在他清醒的时候看望他。我们谈论的是社会治安问题与《人民日报》刊登的胡绳同志的文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那天他精神很好,坐在椅子上谈笑风生。说曹操曹操就到,说着说着胡绳同志进病房来看望夏公来了。据说那是夏公去夏病情不好住院以来情况最好的一天。

倒数第二次与夏公的见面是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底。他那天十分疲劳,静卧在病床上。他已经卧床数日了。见此情况我稍事问候便起身告辞,以免打搅。夏公平躺着衰弱地说:“有一个担心……”

我连忙凑过去,以为他有什么话要告诉我。

他继续说:“现在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而我们的青年作家太不熟悉市场经济了。他们懂得市场么?如果不懂,他们又怎么能写出反映现实的好作品来呢?”

我感到惊讶。在卧床不起的情况下,夏公关心的仍然是中国的文学事业。

⑴.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作者写了老前辈夏衍四十多年间感人心魄的言论思想、行为举止、生活轶事,表现了夏公的品性气度和高风亮节。

B.文中划线句形象地写出了夏衍身形的瘦削,更精微传神地写出了夏公的精神气质:思想纯净深刻,言语行事尽去芜杂虚伪、唯求坦率精练。

C.年逾古稀的夏衍竟然半夜里起床看足球并评论得一清二楚,这是他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的明证,也是他热爱生活的表现之一。

D.夏衍第一次发表公开讲话是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致闭幕词,所讲的不是形式主义的空话,他阐述了毕生奋斗的经验,对年轻人给予了厚望。

E.夏衍认为各人写文章风格不同,加之按王蒙的提纲写作写出来的又不是自己的文章,因而写序时只吸收了王蒙提纲的精神。

⑵.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夏衍的形象。

 

 

 

 

 

⑶.完成后面各题。

①“不成样子的怀念”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②文章通过哪些事例来具体表现“不成样子的怀念”?

 

 

⑷.本文在选材上和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寂寞
吴念真【台湾】
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都不亲,就连“爸爸”似乎也没叫过几次。
这个爸爸其实是她的继父。妈妈在她四岁的时候离了婚,把阿照托给外婆照顾,自己跑去北部谋生。
阿照国小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了一个男人来,说是她的新爸爸;不过,她不记得那时候是否叫过他,记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给了她一个红包,以及她从此改了姓。
改姓的事被同学问到气、问到烦,所以这个爸爸对她来说不仅陌生,甚至从来都没好感。一直到国中三年级,阿照才被妈妈从外婆家带到北部“团圆”,而且听说这还是那男人的建议,说以后如果要考上好大学,她应该到北部来读高中。那时候妈妈和那男人生的弟弟都已经上小学了。 
男人在工厂当警卫,有时日班有时夜班,妈妈则在同一家工厂帮员工办伙食,早出晚归,一家人始终没交集,各过各的。不久之后,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
外婆在阿照大三那年过世,不过,之后的寒暑假,阿照也同样很少回家。她给自己的理由是要打工、读书、谈恋爱,其实自己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对那个家根本一点感情也没有。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亲生的儿子太不成材还是怎样,那男人对待两个孩子有很明显的差别待遇,比如跟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则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较厚,儿子只要稍微嘟囔一声,他就会大声说:“你平常拿的、偷的难道还不够多?”
阿照大学毕业申请到美国学校的那年他从工厂退休,妈妈原本希望阿照先上班赚到钱才出国,没想到他反而鼓励她说念书就要趁年轻。阿照记得那天她跟他说:“爸爸,谢谢!”不过,才一说出口就觉得自己可耻,因为在这之前她不记得是否曾经这么叫过他。
从美国回来后,阿照在外商公司做事。弟弟在她出国的那几年好像出了什么事,偷渡到大陆之后音讯全无,连几年前妈妈胰脏癌过世都没回来。孤孤单单的爸爸也没给阿照增加什么负担,他把房子卖了,钱交给阿照帮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
阿照也一直单身,所以之后几年的假日,他们见面、聊天的次数和时间反而比以前多很多。有一天阿照去看他,他不在,阿照出了大门才看到他坐出租车回来,说是去参加一个军中朋友的葬礼。阿照陪他走回房间的路上他一直沉默着,最后才跟阿照说可不可以帮他买一个简单的相机,说他想帮几个朋友拍照,理由是:“今天老宋那张遗照真不象样!”后来阿照帮他买了。
去年冬天他过世了。阿照去整理他的遗物,东西不多,其中有一个大纸盒,阿照发现里头装着的是一大叠放大的照片和她买的那部照相机。相机还很新,也许用的次数不多,更也许是他保护得好,因为不仅原装的纸盒都还在,里头还塞满干燥剂并且罩上一个塑料套。
至于那些照片拍的应该都是他的朋友,都老了,背景有山边果园,有门口,有小巷,也有布满鹅卵石的东部海边,不过每个人还都挺合作,都朝着镜头笑,就连一个躺在病床上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也一样,甚至还伸出长满老人斑的手臂用弯曲的手指勉强比了一个“V”。
阿照一边看一边想象着他为了拍这些照片所有可能经历过的孤单的旅程,想象他独自坐在火车或公路车上的身影,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踯躅的样子,他和他们可能吃过的东西、喝过的酒、讲过的话以及最后告别时可能的心情。
当最后一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阿照先是惊愕,接着便是无法抑制的号啕大哭。照片应该是用自动模式拍的,他把妈妈、弟弟、还有阿照留在家里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后全部摆在一张桌子上,而他就坐后面用手环抱着那三个相框朝着镜头笑。
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民国九十八年秋。”阿照说,那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
(吴念真《那些人,那些事》)
小题1:小说开头点出阿照从不称呼“爸爸”的细节,有那些作用?(6分)
答:                                                                             
小题2:简析小说结尾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效果。(5分)
答:                                                                             
小题3:结合阿照和父亲的形象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6分)
答:                                                                             
小题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为小说,《寂寞》去掉了虚饰,挤掉了水分,朴实得像一块煤,也像煤块一样沉重,却透着点点的光泽。
B.小说的高潮之处在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一张并不团圆的全家福却被这位父亲“结合”成“魏府阖家团圆”,既有深刻的内涵,又充满了对这个破碎家庭的嘲讽。
C.文章的题目叫做“寂寞”,这里的“寂寞”至少有三层含义:亲人不在身边带来的孤独感;友人渐渐老去离世带来的落寞感;被时代、社会抛弃,留守老人院带来的落魄感。
D.小说以朴素的文字,无华的语言,刻画出小人物的人生体验,初看似乎平淡寡味,细细品读后却感觉意味深长。
E.吴念真的小说常常具有细节画面感,这篇小说中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以长满老人斑的手臂、弯曲的手指勉强比划“V”就极具画面感,令人心中一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寂 寞

吴念真【台湾】

①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都不亲,就连“爸爸”似乎也没叫过几次。

②这个爸爸其实是她的继父。妈妈在她四岁的时候离了婚,把阿照托给外婆照顾,自己跑去北部谋生。

③阿照国小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了一个男人来,说是她的新爸爸;不过,她不记得那时候是否叫过他,记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给了她一个红包,以及她从此改了姓。

④改姓的事被同学问到气、问到烦,所以这个爸爸对她来说不仅陌生,甚至从来都没好感。一直到国中三年级,阿照才被妈妈从外婆家带到北部“团圆”,而且听说这还是那男人的建议,说以后如果要考上好大学,她应该到北部来读高中。那时候妈妈和那男人生的弟弟都已经上小学了。

⑤男人在工厂当警卫,有时日班有时夜班,妈妈则在同一家工厂帮员工办伙食,早出晚归,一家人始终没交集,各过各的。不久之后,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

⑥外婆在阿照大三那年过世,不过,之后的寒暑假,阿照也同样很少回家。她给自己的理由是要打工、读书、谈恋爱,其实自己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对那个家根本一点感情也没有。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亲生的儿子太不成材还是怎样,那男人对待两个孩子有很明显的差别待遇,比如跟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则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较厚,儿子只要稍微嘟囔一声,他就会大声说:“你平常拿的、偷的难道还不够多?”

⑦阿照大学毕业申请到美国学校的那年他从工厂退休,妈妈原本希望阿照先上班赚到钱才出国,没想到他反而鼓励她说念书就要趁年轻。阿照记得那天她跟他说:“爸爸,谢谢!”不过,才一说出口就觉得自己可耻,因为在这之前她不记得是否曾经这么叫过他。

⑧从美国回来后,阿照在外商公司做事。弟弟在她出国的那几年好像出了什么事,偷渡到大陆之后音讯全无,连几年前妈妈胰脏癌过世都没回来。孤孤单单的爸爸也没给阿照增加什么负担,他把房子卖了,钱交给阿照帮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

⑨阿照也一直单身,所以之后几年的假日,他们见面、聊天的次数和时间反而比以前多很多。有一天阿照去看他,他不在,阿照出了大门才看到他坐出租车回来,说是去参加一个军中朋友的葬礼。阿照陪他走回房间的路上他一直沉默着,最后才跟阿照说可不可以帮他买一个简单的相机,说他想帮几个朋友拍照,理由是:“今天老宋那张遗照真不象样!”后来阿照帮他买了。

⑩去年冬天他过世了。阿照去整理他的遗物,东西不多,其中有一个大纸盒,阿照发现里头装着的是一大叠放大的照片和她买的那部照相机。相机还很新,也许用的次数不多,更也许是他保护得好,因为不仅原装的纸盒都还在,里头还塞满干燥剂并且罩上一个塑料套。

至于那些照片拍的应该都是他的朋友,都老了,背景有山边果园,有门口,有小巷,也有布满鹅卵石的东部海边,不过每个人还都挺合作,都朝着镜头笑,就连一个躺在病床上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也一样,甚至还伸出长满老人斑的手臂用弯曲的手指勉强比了一个“V”。

阿照一边看一边想象着他为了拍这些照片所有可能经历过的孤单的旅程,想象他独自坐在火车或公路车上的身影,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踯躅的样子,他和他们可能吃过的东西、喝过的酒、讲过的话以及最后告别时可能的心情。

当最后一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阿照先是惊愕,接着便是无法抑制的号啕大哭。照片应该是用自动模式拍的,他把妈妈、弟弟、还有阿照留在家里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后全部摆在一张桌子上,而他就坐后面用手环抱着那三个相框朝着镜头笑。

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民国九十八年秋。”阿照说,那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

(吴念真《那些人,那些事》)
1.文章的题目叫做“寂寞”,请分析其具体内涵。(3分)
2.文章第⑨段写阿照去看父亲,陪他走回房间的路上,父亲一直沉默着,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3.小说塑造了阿照和父亲怎样的形象?并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七年级 语文版 2009-2010学年 第2期 总第158期 语文版 题型:048

阅读

挂在墙上的童年

文/李治修

  刚交新春,寒气未尽,风筝却迫不及待地飞上了晴空。原野上时不时地扬起孩子们的笑声。提及风筝,令人不无眷顾地记起那早已逝去的童年,可现在,我心中被它牵出的却是缕缕愧悔。

  孩子刚进入初中二年级,老师家访时告诫我:这是孩子成绩转变的关键阶段,关系到将来升学,家长必须如何如何。我和妻当然坚决照办,可学期完结,成效甚微。我很生气,也十分着急,立即对孩子“约法三章”:寒假不准玩,晚上不准看电视,下学期每科必须上85分。在我的责令下,孩子噙着泪水订出了学习计划。

  除夕,我和妻忙着准备过年,无暇过问孩子的功课。不知什么时候,他乘我们不备悄悄溜出户外,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了。

  一会儿,他从外面蹦蹦跳跳地跑回家来,手里高高擎着一只色彩鲜艳的风筝。“爸爸,妈妈,你们看哪,多漂亮的蝴蝶!”孩子一脸得意忘形的神态。见此情景,我气往上冲,抢步上前,一把夺过风筝,就要撕个粉碎。孩子从未见我发这么大的火,半是惊吓,半是疼惜自己的风筝,“哇”的一声号啕大哭起来。妻心软了,赶忙夺下风筝,连连哄孩子道:“别哭!别哭!妈替你把风筝挂在墙上,以后再放吧。”孩子也一边拭泪一边走进卧室拿起书本。以后,他竟没再看风筝一眼,也没提起放风筝的事。我很欣赏孩子的自制力,妻也向我夸孩子有志气。

  从此,我对孩子的学习盯得更紧了。一天,照惯例检查孩子作业,突然,一则标题引起我的注意——咦?“挂在墙上的童年”!童年能挂上墙吗?不通!题目就不通,拿腔捏调的!怎么,还给了九十分?

  随着视线扫描,看着看着,我的心渐渐抽紧。

  孩子在作文中记叙了买风筝的那段往事。他并没有责怪自己的父亲,相反,还很理解做父母的一片苦心:负担过重,这是现实;竞争激烈,这更是现实!因此,他说:“户外的春天不是我的,天上的风筝没有我的,我只能将自己的童年永远永远挂在墙上!”然而,在作文的结尾处,他仍旧忍不住发出了成年人的叹息:“唉,别了,我的童年!但愿比我年纪更小的千千万万的弟弟妹妹们,不再将童年挂在墙上。”

  “难道剥夺孩子童年的只是我这做父亲的吗?”在自责愧悔中,我试图从情感的罗网中解脱出来,但愈是挣扎,愈感惶惑。我想,像我一样陷入惶惑中的父亲们,能以这样的理由安然自释吗?

(选自《精美散文》,有删改)

1.本文和鲁迅的《风筝》分别写到了作者禁止儿子、小兄弟放风筝,他们禁止的原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与鲁迅的《风筝》在开头的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与鲁迅的《风筝》都表达了作者的愧悔之意,他们为什么要愧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剥夺孩子童年的只是我这做父亲的吗?”作者认为剥夺孩子童年的还有什么?请你在文中找到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想,像我一样陷入惶惑中的父亲们,能以这样的理由安然自释吗?”“这样的理由”具体指代什么?请从文中摘取相关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标题“挂在墙上的童年”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华而不实
【美】欧•亨利
    托尔斯•钱德勒先生在他那间在过道上隔成的卧室里熨晚礼服。一只熨斗烧在小煤气炉上,另一只熨斗拿在手里,使劲地来回推动,以便压出一道合意的褶子,不一会儿,钱德勒先生的漆皮革到低领坎肩的下摆就出现了两个笔挺的线条。
    钱德勒的酬劳是每周十八块钱。他在一位建筑师的事务所里工作。他只有二十二岁,从每星期的收入中留出一块钱凑满十星期以后,把自己打扮成百万富翁或总经理的样子,到生活十分绚丽辉煌的场所吃一顿精致豪华的晚饭。
    钱德勒走在百老汇路上,仿佛加入了晚间穿正式礼服的阅兵式。今晚,他不仅是旁观者,还是供人观看的人物。在以后的六十九个晚上,他将穿着粗呢裤和毛线衫,在蹩脚饭馆里吃吃盒饭,或是在小饭摊上来一盒快餐,或是在自己的卧室里啃三明治,喝啤酒。
    他放慢了脚步,在一个拐角处站住,心里盘算着,是不是要折回到那豪华的时髦的饭馆去。这时,一个姑娘轻快地跑过拐角,在一块冻硬的雪上滑了一下,咕咚一声摔倒在人行道上。
    钱德勒连忙关切而彬彬有礼地扶她起来。姑娘一瘸一拐地向一幢房屋走去,靠在墙上,端庄地向他道了谢。
“假如还有什么地方要我帮忙,”年轻人建议道,“比如说,雇一辆车子,或者--”“谢谢你。”姑娘恳切地轻声说,“你千万别再费心啦。只怪我自己不小心。”
    钱德勒打量了那姑娘一下,发觉自己很快就对她有了好感。她有一种娴雅的美;她的眼光又愉快又和善。她穿着一身朴素的黑衣服,像是一般女店员的打扮。她那顶便宜的黑草帽底下露出了光泽的深褐色发鬈,草帽上没有别的装饰,只有一条丝绒带打成的蝴蝶结。她很可能成为自食其力的职业妇女中最优秀的典型。
    钱德勒突然起了一个念头:请她一起吃饭一定会很愉快的。而且,只要这十块钱花得恰当,那么他准能因这顿饭而产生的深切感激增加他的得意和快乐。
    不过,这种做法不很礼貌,但是职业妇女在这类事情上往往不拘泥于形式。在判断男人方面,她们一般都很精明;并且把自己的判断能力看得比那些无聊的习俗更重。“我认为,”他坦率而庄重地对她说,“你的脚需要休息的时间,比你想象的要长些。现在我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你既可以让它休息一下,又可以赏我一个脸。我正要去吃饭。你同我一起去吧,让我们舒舒服服地吃顿饭,愉快地聊聊。吃完饭后,我想你那扭伤的脚踝就能胜任愉快地带你回家了。”
    姑娘飞快地抬起头,对钱德勒清秀和蔼的面孔瞅了一眼。她的眼睛非常明亮地闪了一下,天真地笑了起来。
“可是我们并不认识--这样不太好吧?”她迟疑地说。
    “没有什么不好。”年轻人直率地说,“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自己--托尔斯•钱德勒。我一定尽可能使我们这顿饭吃得满意,之后我就跟你分手告别,或者伴送你回家,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姑娘朝钱德勒那一丝不苟的衣服瞟了一眼,说道,“我穿着这套旧衣服,戴着这顶旧帽子去吃饭吗?”
    “没关系。”钱德勒爽快地说,“我敢说,你就这样打扮,要比我们将看到的任何一个穿最讲究的宴会服的人更有风度。”
    “我的脚踝确实还疼。”姑娘试了一步,承认说,“我想我愿意接受你的邀请,你不妨称呼我--玛丽安小姐。”
    他们走进不远处的一家饭馆,两人在一张摆设齐全的桌子旁就座,一个能干的侍者在附近殷勤伺候。这时,钱德勒开始感到了他的定期外出一向会带给他的真正的快乐。
    这家饭馆的华丽阔气不及他一向喜欢的,不过还好,饭馆里满是衣冠楚楚的顾客,还有乐队演奏着轻柔的音乐,烹调和招待也都是无可指摘的。他的同伴,尽管穿戴得并不讲究,但自有一种风韵,把她容貌和身段的天然妩媚衬托得格外出色。可以肯定地说,在她望着钱德勒那生气勃勃而又沉着的态度,灼热而又坦率的蓝眼睛时,玛丽安的脸上也流露出一种近似爱慕的神情。
    接着,他开始向玛丽安小姐夸说俱乐部,茶会,高尔夫球,骑马,狩猎,交谊舞,国外旅游等等,同时还隐隐约约地提起停泊在拉奇蒙特港口的私人游艇。他发现这种没边没际的谈话深深地打动了她,所以又信口诌了一些暗示巨富的话,亲昵地提出几个无产阶级听了就头痛的姓名,来加强演出效果。这是钱德勒的短暂而难得的机会,他抓紧时机,尽量榨取最大限度的乐趣。
    “你讲的这种生活方式,”她说,“听来是多么空虚,多么没有意义啊。难道你在世上就没有别的工作可做,使你更感兴趣吗?”
    “我亲爱的玛丽安小组,”他嚷了起来,“工作!你想想看,每天吃饭都要换礼服,一个下午走五、六家串门--每个街角上都有警察注意着你,只要你的汽车开得比驴车快一点儿,他就跳上车来,把你带到警察局去。我们这种闲人是世界上工作得最辛苦的人了。”
    晚饭结束,慷慨地打发了侍者,他们两人来到刚才见面的拐角上。玛丽安小姐真诚地说,“现在我得赶快回家了。我非常欣赏这顿饭,谢谢您。”
    他亲切地微笑着,跟她握手道别,提到他在俱乐部里还有一场桥牌戏。他朝她背影望了一会儿,飞快地向东走去,然后雇了一辆马车,慢慢回家。
    在他那寒冷的卧室里,钱德勒收藏好晚礼服,又得让它休息六十九天了。
    那位姑娘迅疾地穿过市区,来到一座漂亮而安静的邸宅前面。那座邸宅离东区有两个广场,面临那条财神和其余副神时常出没的马路。她急急忙忙地进去,跑到楼上的一间屋子里,有一个穿着雅致的便服的年轻妍丽的女人正焦急地望着窗外。使女告诉玛丽安小姐,太太和大小姐正等着她吃饭呢。
    夜里,玛丽安不住地想:我会爱上一个有着和善的深蓝色眼睛的人,他体贴和尊重穷苦的姑娘,漂亮、和气,不卖弄风情,但他总得有志向,有目标,有工作可做。只要我能帮助他建立一个事业,我不在乎他多么穷。可是,我为什么老是碰到那种在交际界和俱乐部里庸庸碌碌地混日子的人?我可不能爱上那种人,即使他的眼睛是蓝的,即使他对在街上碰到的穷姑娘是那么和气。
(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有改动)(1)下列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D
A.一场邂逅,真正的上层人士隐藏自己的身份,穷人却将自己虚幻成有钱人,从中也能看出当时美国的社会风气--金钱至上。
B.作者对这位钱德勒先生没有褒贬之意,怎么看,全由读者做主。这是一种客观的写实主义,作者隐藏了自己对主角的情感,是一种情感的悬念。
C.“‘你讲的这种生活方式,’她说,‘听来是多么空虚,多么没有意义啊。难道你在世上就没有别的工作可做,使你更感到兴趣吗?’”这席话中,睿智的姑娘实际在提醒眼前的男孩要踏实一些,也说明玛丽安对那种上流社会的生活充满了厌倦,更向往一种朴实的生活。
D.“假如我不那样胡吹乱扯,把真话告诉她,我们也许--可是,去它的!我讲的话总得跟我的衣服相称呀。”钱德勒的故事从熨衣服开始,到收好衣服结束。讲话要配衣服,多么荒谬的逻辑,多么夸张的讽刺。
E.小说人物描写很有特色,多从侧面对人物进行刻画。如写玛丽安小姐,穿着非常朴素,“像是一般女店员的打扮”,“眼光又愉快又和善”,“有一种娴雅的美”,外表的美折射出心灵的美;对钱德勒的描写亦是如此。
(2)作者笔下的钱德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3)试分析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
(4)对作者笔下的钱德勒,有人鄙弃他,也有人同情他。你的态度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