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写上±a.如:.离子符号中的电荷数写在元素符号右上方.写a±.如钙离子Ca2+.氯离子Cl- 例1 指出下列符号中.数字“3 所表示的意义 3Al Al3+ NH3 3H2O 分析 化学用语中各种数字所代表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粒子前面的数字.表示粒子的数目,②粒子中元素符号右下方数字表示粒子中某元素原子个数或原子团个数,③粒子右上方数字表示粒子所带的电荷数,④粒子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解答 3个铝原子,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1个氨分子含有3个氢原子,3个水分子. 例2 在某种共价化合物中.M元素显-2价.这是由于( ) A.1个M原子得到2个电子 B.1个M原子得到2对电子 C.2个共用电对偏离M原子 D.2个共用电子对偏向M原子 分析 “- 即负价.在共价化合物中表示共用电子对偏向的原子的化合价.而在离子化合物中负价表示得到电子的原子的化合价. 解答 选D 例3 ①书写硫酸铝的化学式,②计算H2SO3中S的化合价,③判断碳酸钾( KCO3)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解答 ①→3 ×3=0 ② ×3=0 ∴x=+4 ③ =-1≠0 ∴化学式出错. 正确化学式为K2CO3 [难题巧解点拨] 例1 氯化钠与氯化氢中氯元素均呈-1价.其实质有何不同? 分析 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在形成过程中是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阴.阳离子.即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成为Na+.显+1价.氯原子得一个电子成为Cl-.显-1价,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在形成过程中原子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不同使元素呈正负价.在氯化氢分子中.氯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强.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使其呈-1价.共用电子对偏离氢原子.使其是+1价. 解答 氯化钠中.每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Cl-.使其呈-1价.氯化氢中.氢原子与氯原子形成的一对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而使其呈-1价. 例2 已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它们互相形成化合物时.其化学式可能为( ) A.XY B.XY2 C.YX3 D.X2Y 解答 根据1-18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可以推测X可能为C或Si;Y可能是O或S.所以它们互相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CO2 1∶2型或CO 1∶1型.故选(A)B. [典型热点考题] 例1 已知在X.Y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中.X的化合价为+n.Y的化合价为-.且X与Y的质量比为7∶3.则X与Y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 A.7∶4 B.2∶7 C.3∶7 D.7∶2 解答 →Y故选D 例2 分析HCl.X.HClO.KClO3.KclO4的排列顺序规律.可知 X代表的是( ) A.NaCl B.Ca(ClO)2 C.Cl2 D.Cl2O3 解答 KO3 KO4 Na Ca()2 2 显然.标出各物质中Cl的化合价.不难看出是按Cl元素化合价由低→高顺序排列.故选C. 例3 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价 B.+2价 C.+4价 D.+6价 解答 设Mn的化合价为x.则 ×4= 0 ∴x=+ 6选 D 例4 有一种氨的氧化物.其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此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价 B.+5价 C.+3价 D.+4价 解答 设此氧化物化学式为 NxOy 依题意: ∴ 故化学式为 z+(-2)×2=0 ∴z=+4 选 D [同步达纲练习]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为改善食品的营养和味道,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常用到食品添加剂.
(1)焙制糕点时常加入发酵粉作膨松剂,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严格遵照国家标准.稳定态二氧化氯作为蔬菜防腐剂的最大使用量为0.01g/kg,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
 

(3)豆制品加工常用到凝固剂CaCl2,CaCl2易吸水而潮解,若1kg无水氯化钙吸收1.2kg水后得到氯化钙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4)为打击在食品中滥用添加剂的行为,卫生部公布了47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孔雀石绿(化学式C23H25ClN2)是其中的一种.关于孔雀石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孔雀石绿属于有机物                B.孔雀石绿由C、H、Cl、N四种原子构成
C.孔雀石绿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孔雀石绿不能食用
(5)小刚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孔雀石标本,想知道绿孔雀石和孔雀石绿的化学成分是否相同,和课外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实验流程如图:
精英家教网
①小刚依据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孔雀石绿和绿色的孔雀石并非同种物质,绿色孔雀石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写元素符号)
 

②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改善食品的营养和味道,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常用到食品添加剂.
(1)焙制糕点时常加入发酵粉作膨松剂,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
(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严格遵照国家标准.稳定态二氧化氯作为蔬菜防腐剂的最大使用量为0.01g/kg,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豆制品加工常用到凝固剂CaCl2,CaCl2易吸水而潮解,若1kg无水氯化钙吸收1.2kg水后得到氯化钙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为打击在食品中滥用添加剂的行为,卫生部公布了47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孔雀石绿(化学式C23H25ClN2)是其中的一种.关于孔雀石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孔雀石绿属于有机物        B.孔雀石绿由C、H、Cl、N四种原子构成
C.孔雀石绿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孔雀石绿不能食用
(5)小刚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孔雀石标本,想知道绿孔雀石和孔雀石绿的化学成分是否相同,和课外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实验流程如图:

①小刚依据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孔雀石绿和绿色的孔雀石并非同种物质,绿色孔雀石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写元素符号)______.
②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确保实验成功和安全的前提.试回答:
①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
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②用漏斗过滤时,注意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始终要
低于滤纸的边缘
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点燃可燃性的气体如H2前要
验纯
验纯

(2)如图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常见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①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Ⅰ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锥形瓶
锥形瓶
利用上述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H2O2
MnO2
H2O+O2
H2O2
MnO2
H2O+O2

②若用装置E代替装置B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a
a
(选填“a”或“b”)端导入.
(3)小明同学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氧化镁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明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 MgO MgCl2 Mg3N2 Mg(NO32 MgCO3 Mg(OH)2
颜色 白色 白色 淡黄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小聪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生成物中一定不可能含有氯化镁.小聪的理由是
空气中不含氯
空气中不含氯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明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镁与空气中的
氮气(或N2
氮气(或N2
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他的方案可能是
将点燃的镁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生成淡黄色固体
将点燃的镁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生成淡黄色固体

[实验结论]根据小明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两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Mg+O2
点燃
MgO
Mg+O2
点燃
MgO
Mg+N2
点燃
Mg3N2
Mg+N2
点燃
Mg3N2

[反思与评价]
①通过此实验的现象,得出镁更易和空气中的
氧气
氧气
起反应.
②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燃烧
不一定
不一定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③小明点燃镁条后生成的固体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
(选填“>”或“=”或“<”)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顺义区二模)为改善食品的营养和味道,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常用到食品添加剂.
(1)焙制糕点时常加入发酵粉作膨松剂,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
(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严格遵照国家标准.稳定态二氧化氯作为蔬菜防腐剂的最大使用量为0.01g/kg,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豆制品加工常用到凝固剂CaCl2,CaCl2易吸水而潮解,若1kg无水氯化钙吸收1.2kg水后得到氯化钙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为打击在食品中滥用添加剂的行为,卫生部公布了47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孔雀石绿(化学式C23H25ClN2)是其中的一种.关于孔雀石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孔雀石绿属于有机物                B.孔雀石绿由C、H、Cl、N四种原子构成
C.孔雀石绿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孔雀石绿不能食用
(5)小刚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孔雀石标本,想知道绿孔雀石和孔雀石绿的化学成分是否相同,和课外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实验流程如图:

①小刚依据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孔雀石绿和绿色的孔雀石并非同种物质,绿色孔雀石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写元素符号)______.
②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确保实验成功和安全的前提.试回答:
①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______.
②用漏斗过滤时,注意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始终要______.
③点燃可燃性的气体如H2前要______.
(2)如图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常见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①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Ⅰ______Ⅱ______利用上述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②若用装置E代替装置B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选填“a”或“b”)端导入.
(3)小明同学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氧化镁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明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MgOMgCl2Mg3N2Mg(NO32MgCO3Mg(OH)2
颜色白色白色淡黄色白色白色白色
小聪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生成物中一定不可能含有氯化镁.小聪的理由是______.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明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镁与空气中的______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他的方案可能是______.
[实验结论]根据小明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两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①通过此实验的现象,得出镁更易和空气中的______起反应.
②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燃烧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③小明点燃镁条后生成的固体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选填“>”或“=”或“<”)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