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经查阅:Cu+2FeCl3=2FeCl2+CuCl2.由此.有些同学根据金属与盐的反应的条件.得出Cu的活动性比Fe强的结论.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某同学设计的方案:首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然后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根据酚酞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发生反应.该同学的方案是否正确? .理由是 . 酸碱中和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①为了证明其反应放热.有同学取40gNaOH固体加入到100g.36.5%且温度为12℃的浓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温度为20℃.由此断定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理由是 . 某同学在加热条件下做硫酸铵[(NH4)2SO4]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未变蓝.可能是因为 .我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郊区农田河水中是否含有铵盐.取少量河水于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后加热.发现没有氨气味.由此断定河水不含铵盐.这种方法是否正确? .原因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酒精灯
酒精灯
  b
铁架台
铁架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C
C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集满的方是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3)实验室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4)某活动小组对教材中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并不太满意,于是决定进行创新设计.经查阅资料得知:甲酸(HCOOH)在浓硫酸催化及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水,实验室常用此方法制取一氧化碳.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设计了一氧化碳的制取、可燃性及还原性的综合实验方案(如图2).
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及实验装置图,完成下面相关各项.
①写出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HCOOH
 浓H2SO4 
.
CO↑+H2O
HCOOH
 浓H2SO4 
.
CO↑+H2O

②写出A、B、C各处的实验现象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A
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
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
CO+CuO
  △  
.
 
Cu+CO2
CO+CuO
  △  
.
 
Cu+CO2
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C
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的火焰
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的火焰
2CO+O2
 点燃 
.
 
2CO2
2CO+O2
 点燃 
.
 
2CO2
③说出你对该实验设计的评价(优、缺点),并阐述你的观点:
优点:
a.把CO的制取、可燃性及还原性实验合在一起完成,增强了综合性和直观效果.
b.CO和CO2的一些性质可形成对比.
c.改进了处理尾气的点燃方式,节能环保.
d.前面装石灰水的集气瓶,可有效防止加热CuO时因CO不纯导致发生器发生爆炸等.
缺点:a.实验仪器多,装置相对复杂.
b.加热浓硫酸,实验必须小心安全.
c.操作不当可能造成漏气或发生爆炸的危险等.(合理理由,即可等分)
优点:
a.把CO的制取、可燃性及还原性实验合在一起完成,增强了综合性和直观效果.
b.CO和CO2的一些性质可形成对比.
c.改进了处理尾气的点燃方式,节能环保.
d.前面装石灰水的集气瓶,可有效防止加热CuO时因CO不纯导致发生器发生爆炸等.
缺点:a.实验仪器多,装置相对复杂.
b.加热浓硫酸,实验必须小心安全.
c.操作不当可能造成漏气或发生爆炸的危险等.(合理理由,即可等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
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①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②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
 
、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2)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及现象
 

Ⅱ.用下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精英家教网
(3)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
 
正确;
(4)若用装置A、C组合进行实验,C中无现象,则猜想
 
正确;
(5)小组同学将装置按A、
 
 
(填“B”、“C”)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
B中的现象为
 

C中的现象为
 

结论: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Ⅲ.固体成分定量测定:
已知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设固体的组成为aCu(OH)2?bCuCO3.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6)写出A B、C 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段:
 

CD段:
 

(7)通过计算可得:a:b=
 

(8)若将24.0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2.4g后质量不再改变,写出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29、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
Na2CO3+CuSO4=CuCO3↓+Na2SO4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①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②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③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色.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
过滤
(填操作名称)、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Ⅱ.用如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2)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
正确;
(3)若用装置A、C组合进行实验,C中无现象,则猜想
正确;
(4)为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小组同学应将装置按 A→
C
B
(选填“B”、“C”)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红桥区二模)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经查阅资料得知:
CuSO4白色粉末,遇水可生成蓝色胆矾.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
CuSO4+Na2CO3=CuCO3↓+Na2SO4
CuSO4+Na2CO3=CuCO3↓+Na2SO4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①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②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
过滤
过滤
、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Ⅱ.用下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2)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
正确;
(3)若用装置A、C组合进行实验,C中无现象,则猜想
正确;
(4)小组同学将装置按A、
C、B
C、B
(填“B”、“C”)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B中的现象为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中的现象
白色粉末变蓝
白色粉末变蓝

结论: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甲、乙两位同学为了探究铜(Cu)、锰(Mn)、镍(Ni)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实验:
(1)乙同学将镍丝(Ni)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儿,发现镍丝的表面覆上一层红色的固体.经查阅资料得知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同时生成硫酸镍(NiSO4).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甲同学将镍丝(Ni)伸入硫酸锰(MnSO4)溶液中,镍丝表面没有变化,说明镍
 
(选填“能”或“不能”)与硫酸锰发生反应.
(3)下图是甲、乙两同学查阅资料得到的部分金属活动性顺序:
①请将镍、铜的元素符号分别填在顺序表中相应的空格中.精英家教网
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②有一种合金导电材料中含有银、锰、锡三种金属.同学们欲从该废旧导电材料中回收金属银,设计的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废旧合金材料 
过滤
将得到的固体洗涤、干燥
方案二:废旧合金材料
加入过量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
过滤
将得到的固体洗涤、干燥
你认为上述方案
 
可行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