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能与盐酸反应.但无气体产生的是 ( ) A.Cu B.石灰石 C.铁锈 D.纯碱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大理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剩余.小文说:因为瓶内有固体剩余,所以溶液中只有氯化钙而无盐酸.其理由是______.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请你写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2)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你认为小红的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______.
(4)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______(填字母:A、石蕊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盐酸 )来代替酚酞试液,理由是______.
(5)若实验证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反应完成后过滤就可得到只含CaCl2一种溶质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大理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剩余.小文说:因为瓶内有固体剩余,所以溶液中只有氯化钙而无盐酸.其理由是______.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请你写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2)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你认为小红的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______.
(4)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______(填字母:A、石蕊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盐酸 )来代替酚酞试液,理由是______.
(5)若实验证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反应完成后过滤就可得到只含CaCl2一种溶质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36、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大理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剩余.小文说:因为瓶内有固体剩余,所以溶液中只有氯化钙而无盐酸.其理由是
剩余固体含有碳酸钙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HCl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请你写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2)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
酚酞在酸性条件和中性条件下均为无色

(4)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
A
(填字母:A、石蕊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盐酸 )来代替酚酞试液,理由是
石蕊试液在酸性条件下为红色,中性条件下为紫色

(5)若实验证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CaCO3
,反应完成后过滤就可得到只含CaCl2一种溶质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7分)初中常见的6种物质A~F,由H、C、O、Na、S、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1)常温下,固体A与液体B反应,无气泡冒出,该反应在生活中可用于加热食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固体C常用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CO2。则C的溶液的pH    7(填“<”、“>”或“=”),CO2不能用固体C干燥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将固体D久置于空气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E的溶液,得到黄色溶液,同时有气泡冒出。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4)向F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E中的一种,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变化前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一定减少
b.F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F可能是Ca(OH)2,加入的物质可能是Na2CO3
d.向上述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7分)初中常见的6种物质A~F,由H、C、O、Na、S、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1)常温下,固体A与液体B反应,无气泡冒出,该反应在生活中可用于加热食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固体C常用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CO2。则C的溶液的pH    7(填“<”、“>”或“=”),CO2不能用固体C干燥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将固体D久置于空气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E的溶液,得到黄色溶液,同时有气泡冒出。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4)向F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E中的一种,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变化前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一定减少
b.F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F可能是Ca(OH)2,加入的物质可能是Na2CO3
d.向上述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