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对于①稀硫酸②澄清石灰水③自来水.它们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 )8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是(横坐标表示水的质量.纵坐标表示pH.) 7 A. B. C. D.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0?荆门)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教师提供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让同学们从中选择合适的仪器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比较分析各自设计的装置的优缺点.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探究并完成下列填空:


【设计装置】小霞、小红、小华、小明四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各自设计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用到的仪器如下:
小霞:②⑤⑦⑨小华:②⑤   小红:①⑤⑥⑨小明:④⑤⑧⑩
【交流评价】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小霞同学设计的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小华同学设计的装置不合理,小红、小明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可行.
(1)小霞同学要想顺利完成实验,只需将所选仪器中的
(填序号)换成⑥即可.
(2)请你分析小华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不合理的原因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来进行收集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来进行收集

(3)小明同学设计的装置一致被评为“最佳创意奖”,它的优点之一是
注射器来加入酸液,可以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
注射器来加入酸液,可以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
.此装置还能用于实验室制取另一种常见气体,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取这种气体的反应原理
Zn+H2SO4═ZnSO4+H2↑;
Zn+H2SO4═ZnSO4+H2↑;

【拓展应用】利用小红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选择不同的药品分组进行对比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于下表: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A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B 石灰石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C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D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1)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
A
A
组药品(填组别序号)制取二氧化碳较为合适国.
(2)气体验满:检验集气瓶内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了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了

(3)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请回答:这种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说明理由,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检验方法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导致许多实验需要改变,或者发生异常现象.
【探究一】
有一乡村中学由于条件所限,仅有一大一小两种试管和稀硫酸.甲(图1)、乙(图2)两学生找来铝制易拉罐皮(代替锌粒),各自设计了一种装置(如图所示),制取并收集一试管氢气.(大试管套在小试管上收集氢气)
(1)哪个学生设计的比较合理?

(2)用较合理的装置制取氢气,要使氢气充满收集氢气的试管,操作过程是
将上面的大试管慢慢地往上移
将上面的大试管慢慢地往上移

(3)在家里,还可以用哪些物品代替废易拉罐皮和稀硫酸完成反应?
铁钉和醋酸
铁钉和醋酸
(任写一组物质名称)
【探究二】
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元凶,减少它的产生和除去它,成为每个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小敏、小丽、小静和我为了探究CO2与NaOH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研究:
【小敏的方法】在一个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倒入约
13
体积的NaOH溶液,发现塑料瓶变瘪.小敏宣布验证了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我不同意小敏的看法,理由是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我的做法是
设计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的一组对比试验
设计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的一组对比试验

【小丽的方法】在NaOH溶液中滴加3滴酚酞溶液,再通入CO2,如果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酚酞溶液应该由红色变成无色.(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
我不同意小丽的看法,原因是
二者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二者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小静的方法】将CO2通入到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取少许反应后的液体,滴加澄清的石灰水,出现了白色浑浊.写出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Ca(OH)2=CaCO3↓+2NaOH

【我的方法】我用的物质与其他三位同学都不一样,证明反应的发生.我的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将CO2通入NaOH溶液一段时间,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滴加稀盐酸
将CO2通入NaOH溶液一段时间,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滴加稀盐酸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结论: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惠山区一模)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中,当倾倒二氧化碳时,发现了
蜡烛自下而上逐渐熄灭(合理均可)
蜡烛自下而上逐渐熄灭(合理均可)
现象;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团燃烧了起来.

【提出问题】棉花团为什么会燃烧起来呢?
【查阅资料】
(1)在常温下Na2O2能和CO2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和碱性物质.
(2)在常温下Na2O2能和水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
(3)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D装置的U型管内放有足量的Na2O2固体,烧杯内盛有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并按图2组装整套实验仪器;
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
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注:整个实验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现象】
①无水硫酸铜
没有变蓝色
没有变蓝色
;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③
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
(1)“小木条复燃”说明Na2O2和CO2反应生成了
氧气(O2
氧气(O2
;实验现象③说明该反应放出了热量;同时棉花团是可燃物,棉花团因为同时满足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所以燃烧起来了.
(2)请你写出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CO2═2Na2CO3+O2

【拓展提高】
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放置了较长时间的过氧化钠粉末,已知发生了部分变质,同学们取3.00g变质粉末决定探究其中的成分及其质量.
【提出问题】变质的过氧化钠粉末中有哪些成分,它们的质量是多少?
【猜想与假设】
(1)粉末成分是Na2O2和NaOH的混合物
(2)粉末成分是
Na2O2和Na2CO3
Na2O2和Na2CO3
的混合物
(3)粉末成分是Na2O2、NaOH 和Na2CO3的混合物…
【设计实施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15g变质粉末于一支大试管内,加入适量的水,共收集到1.6g气体,然后用带火星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 固体完全溶解,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②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将②中物质过滤,得到滤渣,将其洗涤、干燥并称量,得固体5g.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经过认真计算分析,确定了粉末中含有的成分及质量
计算过程:
【反思与评价】
(1)实验室在保存过氧化钠时应注意密封保存.
(2)有同学提出把第②步实验中足量的石灰水改为足量氯化钙溶液,至沉淀不再生成时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液体变红,则证明原粉末中有NaOH.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不合理,因为常温下Na2O2和水也能生成NaOH,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不能证明原粉末中有NaOH
不合理,因为常温下Na2O2和水也能生成NaOH,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不能证明原粉末中有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