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在某溶液中加入BaCl2 溶液和适量的稀硫酸.只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 A.一定含有硫酸或硫酸盐 B.可能含有硫酸或硫酸盐 C.可能含有碳酸盐 D.可能含有可溶性 的银盐 95-26.将30g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227g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向溶液中加入10.6g碳酸钠粉末.碳酸钠溶解且恰好完全反应.计算: (1)生成的碳酸钙沉淀是多少克?(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克? 98-27.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来粗略测定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供选用的药品:足量的浓硫酸.足量的稀硫酸和氧化铜. 供选用的实验装置: [设计方案]请你在 下表中.完成三个实验小组设计的三个不同方案和计算式 选用 药品 的名 称 选用的实验装置及组装时接口的连接顺序 需测得的实验数据 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选用的 实验装 置序号 组装时接口编号的连接顺序 方案一 稀硫酸 AFE 方案二 方案三 『搜集数据』在实验中可测得数据: 黄铜的质量为ag. 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bL(在此实验条件下.2.0g氢气的体积是22.4L) 反应前仪器和药品的质量为cg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dg 充分反应后仪器和药品的质量eg[ 反思评价]你认为上述三个方案中.最佳方案是 . (7)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校学生在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后忘记塞瓶塞.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他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假设二:该溶液部分变质
假设三:该溶液全部变质
他们提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理由是
 

Ⅰ.定性研究
为了验证以上假设,甲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提示: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假设一成立
方案2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入过理BaCl2溶液,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酚酞变红 假设
 
成立
有白色沉淀产生,酚酞不变红 假设
 
成立
【交流讨论】
乙组同学认为他们的实验方案不严密,方案一不能证实溶液没有变质.后经研究,方案一改进如下: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若无气泡产生,则假设一成立.
最后经过同学们共同努力,得出结论:假设二成立.于是他们继续研究下去.
Ⅱ.定量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呢?
【设计实验】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只要收集上述实验中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你认为该相关数据是
 

(1)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甲组同学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铁架台等固定装置已略去),取待测样品,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①如图1所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称一定量的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混合,完全溶解后全部倒入图1的烧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待用;
③将量气管液面调节到“0”刻度,并使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相平,打开止水夹和分液漏斗活塞;
④反应结束后,再次调节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读出气体体积;
⑤查得CO2的密度,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问题讨论】
图1中油层的作用为
 
,油层上方留有空气,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中和反应明显放出热量,滴加稀盐酸后,发生装置里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个反应的发生可能使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2)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乙组同学提出了可以用如图2装置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取10.0g待测样品,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b.打开弹簧夹,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c.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83.4g;
d.关闭弹簧夹,慢慢滴加Y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e.打开弹簧夹,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f.再次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84.5g.
精英家教网
【交流讨论】
①试剂X、Y、Z依次最适宜选用
 
(选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   浓盐酸    浓硫酸        B.澄清石灰水    稀盐酸     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稀硫酸    浓硫酸        D.浓硫酸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②步骤e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
 

③若没有装置C,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没有装置E,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交流讨论】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丙组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如图3方案测定碳酸钠的质量
①该实验要求加入的A溶液必须过量,检查A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②操作B的名称是
 
,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班化学实验课进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
【自制酸碱指示剂】
(1)取少量紫包菜和白菜叶剪碎后分别放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装好待用.
(2)取四支试管分别用NaOH溶液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观察到现象如图,记录如下:

NaOH溶液稀盐酸苹果汁
紫包菜汁液①绿色②红色红色
白菜汁液③无色④淡黄色淡黄色
你认为两种汁液中,更适合做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___.
(3)再用苹果汁进行相同实验,现象记录见上表.则苹果汁溶液显________性.
【酸碱盐的性质】
第一组学生进行Cu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
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微观本质上看,中和反应的实质可以用下图1表示,那么请在图2虚框中将Cu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
【废液再探究】
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化学兴趣小组对浊液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进一步探究无色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溶质除了NaCl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①:BaCl2;  猜想②:Na2SO4;  猜想③:NaOH;猜想④:BaCl2、NaOH  猜想:⑤Na2CO3、Na2SO4  
猜想:⑥Na2SO4、NaOH 猜想:⑦Na2CO3、Na2SO4和________
【实验探究】
(1)取样,滴加紫包菜叶汁,显绿色,小军判断一定含NaOH,小华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_.
(2)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则猜想________一定不成立.
(3)为确定该滤液的组成,还需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若观察到白色沉淀,则该无色滤液的组成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校学生在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后忘记塞瓶塞.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他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假设二:该溶液部分变质
假设三:该溶液全部变质
他们提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理由是______.
Ⅰ.定性研究
为了验证以上假设,甲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提示: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假设一成立
方案2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入过理BaCl2溶液,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酚酞变红假设______成立
有白色沉淀产生,酚酞不变红假设______成立
【交流讨论】
乙组同学认为他们的实验方案不严密,方案一不能证实溶液没有变质.后经研究,方案一改进如下: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若无气泡产生,则假设一成立.
最后经过同学们共同努力,得出结论:假设二成立.于是他们继续研究下去.
Ⅱ.定量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呢?
【设计实验】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只要收集上述实验中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你认为该相关数据是______.
(1)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甲组同学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铁架台等固定装置已略去),取待测样品,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①如图1所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称一定量的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混合,完全溶解后全部倒入图1的烧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待用;
③将量气管液面调节到“0”刻度,并使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相平,打开止水夹和分液漏斗活塞;
④反应结束后,再次调节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读出气体体积;
⑤查得CO2的密度,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问题讨论】
图1中油层的作用为______,油层上方留有空气,会使测量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中和反应明显放出热量,滴加稀盐酸后,发生装置里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这个反应的发生可能使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2)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乙组同学提出了可以用如图2装置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取10.0g待测样品,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b.打开弹簧夹,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c.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83.4g;
d.关闭弹簧夹,慢慢滴加Y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e.打开弹簧夹,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f.再次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84.5g.

【交流讨论】
①试剂X、Y、Z依次最适宜选用______(选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  浓盐酸  浓硫酸    B.澄清石灰水  稀盐酸   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稀硫酸  浓硫酸    D.浓硫酸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②步骤e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
③若没有装置C,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没有装置E,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
【交流讨论】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丙组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如图3方案测定碳酸钠的质量
①该实验要求加入的A溶液必须过量,检查A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
②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白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白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碳酸钙;②只有碳酸钠;③只有氢氧化钠;④是碳酸钠、碳酸钙的混合物;⑤是碳酸钙、氢氧化钠的混合物;⑥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钙,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查阅资料】
1、碳酸钠俗称纯碱,溶液呈碱性.  2.CaCl2、Ca(NO32、BaCl2等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然后加入足量的水,振荡.结果白色粉末全部溶解,从而排除猜想中的______(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后再滴加2~3滴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溶液变成红色.乙同学认为只有猜想③正确,可是丙同学却不是这样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
(3)丁同学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在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结果有气泡产生,于是丁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③,试写出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交流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认为猜想②正确,有的同学认为猜想⑥正确,各执一词.于是小明同学想出一种方法:在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______溶液,然后再滴入______,根据看到的______的现象,从而得出猜想⑥是正确的.
【反思评价】
戊同学指出: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手段,但要注意实验的严谨性,如果小明同学加入的试剂的先后顺序颠倒一下,你认为______(填“能”或“不能”)准确验证猜想⑥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班化学实验课进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
【自制酸碱指示剂】
(1)取少量紫包菜和白菜叶剪碎后分别放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装好待用.
(2)取四支试管分别用NaOH溶液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观察到现象如图,记录如下:

NaOH溶液稀盐酸苹果汁
紫包菜汁液①绿色②红色红色
白菜汁液③无色④淡黄色淡黄色
你认为两种汁液中,更适合做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_.
(3)再用苹果汁进行相同实验,现象记录见上表.则苹果汁溶液显______性.
【酸碱盐的性质】
第一组学生进行Cu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微观本质上看,中和反应的实质可以用下图1表示,那么请在图2虚框中将Cu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
【废液再探究】
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化学兴趣小组对浊液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进一步探究无色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溶质除了NaCl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①:BaCl2;   猜想②:Na2SO4;    猜想③:NaOH;猜想④:BaCl2、NaOH   猜想:⑤Na2CO3、Na2SO4    
猜想:⑥Na2SO4、NaOH  猜想:⑦Na2CO3、Na2SO4和______
【实验探究】
(1)取样,滴加紫包菜叶汁,显绿色,小军判断一定含NaOH,小华不同意,理由是______.
(2)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则猜想______一定不成立.
(3)为确定该滤液的组成,还需补充的实验是:______,若观察到白色沉淀,则该无色滤液的组成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