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探究溶洞中空气的组成.需要采集一定量的溶洞内气体的.他采用的方法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中学化学学习小组在阅读了“除去织物上污渍的方法”后,发现草酸能够用于除去水果渍、血渍、铁锈、蓝墨水等污渍.对草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告诉同学们草酸的化学式为H2C2O4,受热分解.同学们对草酸受热分解进行探究:
(1)提出问题: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会是什么呢?
(2)查阅资料:①草酸晶体熔点较低,加热到182℃便开始熔化;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易吸收水变成蓝色晶体,可用于检验水或作干燥剂;
③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是常用的干燥剂,暴露在空气里,其氧化钙易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而氢氧化钠易与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猜想与假设:
第一种:草酸分解产物是CO2和H2
第二种:草酸分解产物是CO2、CO和H2O;
第三种:草酸分解产物是CO2和H2O.
(4)实验装置的设计及实验:
甲、乙同学分别设计了装置Ⅰ和装置Ⅱ.并分别用各自的装置进行了实验.

(5)实验记录:
甲同学实验观察到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生成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在尖嘴处点燃后能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乙同学实验观察到紫石蕊试液变红,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且生成的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在尖嘴处点燃后能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6)结论:第2种猜想符合草酸分解实际,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7)反思与评价:实验之后,甲、乙同学相互交流各自的设计,并找到了不足.
A.在草酸受热分解装置设计上更科学的是装置    (填Ⅰ或Ⅱ).
B.在检验分解产物是否存在水的设计上,有漏洞的是装置    (填Ⅰ或Ⅱ).
C.在检验分解产物是否存在氢气的问题上,二者认为均被忽视了,但同时认为只要使用上
述装置     就可顺利完成实验证明,其操作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房山区一模)某中学化学学习小组在阅读了“除去织物上污渍的方法”后,发现草酸能够用于除去水果渍、血渍、铁锈、蓝墨水等污渍.对草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告诉同学们草酸的化学式为H2C2O4,受热分解.同学们对草酸受热分解进行探究:
(1)提出问题: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会是什么呢?
(2)查阅资料:①草酸晶体熔点较低,加热到182℃便开始熔化;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易吸收水变成蓝色晶体,可用于检验水或作干燥剂;
③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是常用的干燥剂,暴露在空气里,其氧化钙易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CaO+H2O=Ca(OH)2
.而氢氧化钠易与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3)猜想与假设:
第一种:草酸分解产物是CO2和H2
第二种:草酸分解产物是CO2、CO和H2O;
第三种:草酸分解产物是CO2和H2O.
(4)实验装置的设计及实验:
甲、乙同学分别设计了装置Ⅰ和装置Ⅱ.并分别用各自的装置进行了实验.

(5)实验记录:
甲同学实验观察到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生成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在尖嘴处点燃后能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乙同学实验观察到紫石蕊试液变红,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且生成的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在尖嘴处点燃后能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6)结论:第2种猜想符合草酸分解实际,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H2C2O4
  △  
.
 
CO↑+CO2↑+H2O
H2C2O4
  △  
.
 
CO↑+CO2↑+H2O

(7)反思与评价:实验之后,甲、乙同学相互交流各自的设计,并找到了不足.
A.在草酸受热分解装置设计上更科学的是装置
(填Ⅰ或Ⅱ).
B.在检验分解产物是否存在水的设计上,有漏洞的是装置
(填Ⅰ或Ⅱ).
C.在检验分解产物是否存在氢气的问题上,二者认为均被忽视了,但同时认为只要使用上
述装置
 就可顺利完成实验证明,其操作方法是
在火焰上罩一干燥烧杯,观察,若内壁有水雾形成则有;反之没有
在火焰上罩一干燥烧杯,观察,若内壁有水雾形成则有;反之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位于清远市连州境内的“连州地下河”是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
(1)有一位游客在洞内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中的水倒掉,然后盖紧瓶盖,很高兴地说:“我可以用这瓶气体很准确地测定洞内空气成分及含量.”你已经知道,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常常含有较多的水蒸汽.要收集到洞内真实的空气,你对游客有什么好的建议:______.
(2)洞内不但可以欣赏如诗如画美景,还可以河上泛舟.请你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方法探究洞内河水是否为硬水:____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洞内河水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以下是对由煮沸洞内河水产生的水垢所作的探究的一部分,请完成相关问题.
[探究课题]探究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天然水中一般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加热时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从而形成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下面是有可能成为水垢成分的一些物质的溶解性情况:
物质Ca(HCO32Mg(HCO32Mg(OH)2Ca(OH)2CaCO3MgCO3
溶解性可溶可溶不溶微溶不溶微溶
[提出猜想]根据上述物质的溶解性表和相关知识,提出如下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中一定含有Mg(OH)2和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Ca(OH)2和______.
下面是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的实验并得出的相关结论:
在试管A中放入适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震荡.
①取试管A中一定量的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试管B中,加入______溶液,没有白色沉淀,证明水垢中无Ca(OH)2
②将试管A中的剩余上层清液倒出,然后试管A中加入______溶液,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水垢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位于清远市连州境内的“连州地下河”是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
(1)有一位游客在洞内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中的水倒掉,然后盖紧瓶盖,很高兴地说:“我可以用这瓶气体很准确地测定洞内空气成分及含量.”你已经知道,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常常含有较多的水蒸汽.要收集到洞内真实的空气,你对游客有什么好的建议:______.
(2)洞内不但可以欣赏如诗如画美景,还可以河上泛舟.请你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方法探究洞内河水是否为硬水:____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洞内河水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以下是对由煮沸洞内河水产生的水垢所作的探究的一部分,请完成相关问题.
[探究课题]探究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天然水中一般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加热时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从而形成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下面是有可能成为水垢成分的一些物质的溶解性情况:
物质 Ca(HCO32 Mg(HCO32 Mg(OH)2 Ca(OH)2 CaCO3 MgCO3
溶解性 可溶 可溶 不溶 微溶 不溶 微溶
[提出猜想]根据上述物质的溶解性表和相关知识,提出如下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中一定含有Mg(OH)2和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Ca(OH)2和______.
下面是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的实验并得出的相关结论:
在试管A中放入适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震荡.
①取试管A中一定量的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试管B中,加入______溶液,没有白色沉淀,证明水垢中无Ca(OH)2
②将试管A中的剩余上层清液倒出,然后试管A中加入______溶液,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水垢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清远)位于清远市连州境内的“连州地下河”是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
(1)有一位游客在洞内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中的水倒掉,然后盖紧瓶盖,很高兴地说:“我可以用这瓶气体很准确地测定洞内空气成分及含量.”你已经知道,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常常含有较多的水蒸汽.要收集到洞内真实的空气,你对游客有什么好的建议:
改用注射器对空气进行取样,避免采集样品时对空气成分的影响
改用注射器对空气进行取样,避免采集样品时对空气成分的影响

(2)洞内不但可以欣赏如诗如画美景,还可以河上泛舟.请你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方法探究洞内河水是否为硬水:
取河水加入肥皂水,观察泡沫,泡沫少则河水为硬水
取河水加入肥皂水,观察泡沫,泡沫少则河水为硬水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洞内河水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以下是对由煮沸洞内河水产生的水垢所作的探究的一部分,请完成相关问题.
[探究课题]探究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天然水中一般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加热时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从而形成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下面是有可能成为水垢成分的一些物质的溶解性情况:
物质 Ca(HCO32 Mg(HCO32 Mg(OH)2 Ca(OH)2 CaCO3 MgCO3
溶解性 可溶 可溶 不溶 微溶 不溶 微溶
[提出猜想]根据上述物质的溶解性表和相关知识,提出如下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中一定含有Mg(OH)2
CaCO3
CaCO3
(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Ca(OH)2
MgCO3
MgCO3

下面是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的实验并得出的相关结论:
在试管A中放入适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震荡.
①取试管A中一定量的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试管B中,加入
Na2CO3
Na2CO3
溶液,没有白色沉淀,证明水垢中无Ca(OH)2
②将试管A中的剩余上层清液倒出,然后试管A中加入
HCl
HCl
溶液,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水垢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