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甲班化学兴趣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设计实验: 实验室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稀NaOH溶液和相关仪器. 方案1:将维生素C片研碎.溶于蒸馏水制成溶液.然后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①实验现象为 .说明维生素C显酸性. ②如果要加速维生素C片在水中的溶解.操作方法是 . 方案2:①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制成溶液. ②取少量稀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两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呈 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维生素C溶液振荡.直至溶液颜色变为 色.结论:维生素C显酸性. (3)继续探究:运用酸的化学性质的知识.你还可以用什么实验证明维生素C具有酸性?简述实验方法(要求与上述两种实验方法不相似)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计算:
(1)维生素C中含有
3
3
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76
176

(2)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5%
4.5%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现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维生素C溶液500kg,需要25%的维生素C溶液的质量是
40
40
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计算:
(1)维生素C相对分子质量为
176
176

(2)现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维生素C溶液500kg,需要25%的维生素C溶液的质量是
40
40
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pH试纸.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实  验  内  容 实  验  现  象
方案Ⅰ
把维生素C片研碎,溶解在水中,滴入适量的石蕊试液
把维生素C片研碎,溶解在水中,滴入适量的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红色
石蕊试液变红色
方案Ⅱ
把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再把研碎的维生素C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把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再把研碎的维生素C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酚酞试液先变红色,后又变成无色
酚酞试液先变红色,后又变成无色
(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AC
AC

A、金属镁   B、食盐   C、氢氧化钠    D、硫酸铜
(4)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
凉拌加醋
凉拌加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计算:
(1)维生素C中含有
 
种元素,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小婷遵医嘱,她一天补充到的维生素C为
 
mg;
(4)取一片“维生素C”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V-C”的溶液显
 
性.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所以在烹调新鲜蔬菜时要减少“V-C”的损失,应采取的措施可以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能与碘反应,它是人体不可缺乏的有机物,化学式是 C6H806
(1)取2片维生素C轻轻捣碎,放入一支大试管中,注入20mL蒸馏水,振荡.用滴管吸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2.所以该溶液显
 
性(选填“酸”或“碱”),在
 
性(选填(选填“酸”或“碱”)环境中,维生素C易被破坏.
(2)烹调蔬菜前最好不用水浸,不捣碎、切薄,烹调时不要高温煸炒.食用凉拌蔬菜或生菜能获得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C的制剂不能存放太长时间.通过以上内容可知,维生素C有
 
 
等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