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普遍应用的工业合成氨的方法是哈伯于1905年发明的.但此法反应物的 转化率不高. (1)已知:1 mol N2(g)与适量H2(g)完全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 kJ热量.若该反应在298K.398K时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K2(填“> “= 或 “< ). (2)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8 mol H2 及固体催化剂.10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压强变为起始的80%.此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 .用氮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若想提高氨气的产率.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请提出合理的建议: . (3)在上述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加入4 mol NH3.2 mol H2及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比(2)中 (填“大 .“小 或“相等 ). (4)随着对合成氨研究的发展.2001年两位希腊化学家提出了电解合成氨的方法.即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中.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了常压.570℃条件下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 请回答:在电解法合成氨的电解池中 用水作电解质溶液的溶剂.原因是 .钯电极A是电解池的 极.该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分)现在普遍应用的工业合成氨的方法是哈伯于1905年发明的,但此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高。
(1)已知1 mol N2(g)与适量H2(g)完全反应,当生成NH3(g)0.1mol时,放出9.22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若该反应在298K、398K时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K2(填“>”  “="”" 或 “<” )。
(3)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变(始终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8 mol H2 及固体催化剂。10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压强变为起始的80%,此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          ,用氮气表示的反应速率:                  。若想提高氨气的产率,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请提出合理的建议:                     (任意写一条)。
(4)在上述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加入4 mol NH3、2 mol H2及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比(3)中          (填“大”、“小”或“相等”)。
(5)随着对合成氨研究的发展,2001年两位希腊化学家提出了电解合成氨的方法,即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中,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了常压、570℃条件下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装置如右图)。在电解法合成氨的电解池中               (填“能”或“不能”) 用水作电解质溶液的溶剂,原因是              

钯电极A是电解池的     极(填“阳”或“阴”),该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现在普遍应用的工业合成氨的方法是哈伯于1905年发明的,但此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高。

(1)已知1 mol N2(g)与适量H2(g)完全反应,当生成NH3(g)0.1mol时,放出9.22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若该反应在298K、398K时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K2(填“>”  “=” 或 “<” )。

(3)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变(始终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8 mol H2 及固体催化剂。10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压强变为起始的80%,此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           ,用氮气表示的反应速率:                   。若想提高氨气的产率,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请提出合理的建议:                      (任意写一条)。

(4)在上述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加入4 mol NH3、2 mol H2及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比(3)中           (填“大”、“小”或“相等”)。

(5)随着对合成氨研究的发展,2001年两位希腊化学家提出了电解合成氨的方法,即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中,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了常压、570℃条件下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装置如右图)。在电解法合成氨的电解池中                (填“能”或“不能”) 用水作电解质溶液的溶剂,原因是              

钯电极A是电解池的      极(填“阳”或“阴”),该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现在普遍应用的工业合成氨的方法是哈伯于1905年发明的,但此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高。
(1)已知:1 mol N2(g)与适量H2(g)完全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 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反应在298K、398K时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______K2 (填“>” “=” 或 “<” )。
(3)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变(始终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8 mol H2及固体催化剂。
10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压强变为起始的80%,此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用氮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若想提高氨气的产率,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请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一条)。
(4)在上述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加入4 mol NH3、2 mol H2及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比(3)中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5)随着对合成氨研究的发展,2001年两位希腊化学家提出了电解合成氨的方法,即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中,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了常压、570℃条件下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装置如下图)。
请回答:在电解法合成氨的电解池中______(填“能”或“不能”) 用水作电解质溶液的溶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钯电极A是电解池的______极(填“阳”或“阴”),该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现在普遍应用的工业合成氨的方法是哈伯于1905年发明的,但此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高。
(1)已知:1 mol N2(g)与适量H2(g)完全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 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反应在298K、398K时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______K2 (填“>” “=” 或 “<” )。
(3)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变(始终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8 mol H2及固体催化剂。
10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压强变为起始的80%,此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用氮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若想提高氨气的产率,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请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一条)。
(4)在上述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加入4 mol NH3、2 mol H2及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比(3)中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5)氨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6)随着对合成氨研究的发展,2001年两位希腊化学家提出了电解合成氨的方法,即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中,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了常压、570℃条件下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装置如下图)。
请回答:在电解法合成氨的电解池中______(填“能”或“不能”) 用水作电解质溶液的溶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钯电极A是电解池的______极(填“阳”或“阴”),该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现在普遍应用的工业合成氨的方法是哈伯于1905年发明的,但此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高。2001年两位希腊化学家提出了电解合成氨的方法,即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中,氢气和氮气在电极上合成了氨,反应物转化率大大提高。请回答:
(1)哈伯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在电解法合成氨的电解池中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水作电解质溶液的溶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新法合成氨电解池中的电解质能传导H+,请写出阴极反应式___________。
(3)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氨可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化肥──尿素
〔 CO(NH22 〕。已知3.01×1022个尿素分子在高温、高压下分解生成0.85g NH3、0.56 L CO2(标准状况下)和一定数量的三聚氰胺分子。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则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尿素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已知三个A分子可反应得到一分子三聚氰胺,请写出A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