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 B.+3.+2 C.+2.+2 D.+3.+32.在某同学的学习笔记中.对下列符号中“2 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正确的是--[ ] A. 符号2SO3中的“2 .表示2个三氧化硫分子 B. 符号O2-中的“2- .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符号CO2中的“2 .表示一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D. 符号中的“2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2、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标志着我国已跨入航天领域国际领先行列.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宇宙飞船中可用超氧化钾(KO2)作为氧气再生剂.超氧化钾是一种固体,它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
为了验证这个反应能够产生氧气,该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来与KO2反应制取O2,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C处应从A、B两种装置中选择
A
作CO2发生装置.检验G中集气瓶内收集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可以在取出集气瓶后,用
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的木条)
检验.
(2)已知CO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D装置的作用是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3)为了除去O2中可能混有的CO2,F中可盛放
NaOH
溶液.
(4)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生成氧气可能与CO2中混有的水蒸气有关.若要检验干燥的CO2能否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你对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
在D和E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3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双氧水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二氧化锰

(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图中的装置
D
(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瓶内没收集到氧气

(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B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B、不需加热;C、需加热
(5)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C、加热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32、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Zn、CaCO3、Na2CO3三种物质,为检测出该混合物中的具体物质及含量,探究小组选择了图中的部分装置,经过实验得知气体产物中含有氢气和二氧化碳.(提示: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性)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仪器A的名称是
锥形瓶
,乙中仪器B的名称是
量筒

(2)长颈漏斗须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3)装置戊若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某种气体,当气体从g处进入,则可收集到密度比空气
的气体(填“大”或“小”).
(4)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仪器装置,进行合理的连接,可完成以下指定的实验:
①证明该混合物中含有碳酸盐,从左到右的接口顺序为a→
b
.写出除装置甲内的反应外,该项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②证明该混合物中含有锌粉,从左到右接口顺序为a→
b→c→d→e→h
.若在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没有除尽

(5)假如固体混合物中不含CaCO3,在实验中称取m克的样品(允许采用上述装置以外的仪器,但装置甲必须使用),甲同学说可以通过测量氢气体积,然后换算成氢气质量的方法计算出Zn的质量.乙同学说,他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获得锌的质量,他的方法是
称出丙、丁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求出质量差即为CO2的质量;根据CO2的质量可计算出Na2CO3的质量,再由样品质量与Na2CO3的质量可得锌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32、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溶液需要
10
g氯化钠固体.
(2)下列仪器中,量取水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d和
c
(填字母序号,下同),溶解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e

a.烧杯;b.10mL量筒;c.100mL量筒;d.滴管;e.玻璃棒;f.药匙
(3)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3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下图的
B
(填字母序号).

若某同学称量时将烧杯与砝码在天平上放反了,则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将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32、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某甲同学用A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
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②最后天平的指针(填序号)
c
(a.偏左b.偏右c.不偏转d.无法预测).
(2)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
①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装置不密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使左盘内质量减小

②若将本实验中的烧杯替换成带有气球的锥形瓶,如图所示,其他操作不变,最后天平仍不平衡.可见,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
装置密闭,体积不变

(3)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
①②③⑥

①元素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原子数目;④分子种类;⑤分子数目;⑥物质的总质量.
(4)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反应物或产物的化学式.在载人宇宙飞船中,一般都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再生氧气,供宇航员呼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Na2O2+2CO2=2X+O2.则X的化学式为
Na2CO3

(5)已知化学反应A+3B=2C+2D.在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内各物质质量如表:

则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8: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