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考题 22. 如图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O点是打上去的第1个点.有关长度在图中已标明.选取N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列举的计算打N点时重锤速度的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A.vN= B.vN= C.vN= D.vN= 23.如图所示是测量待测电阻Rx的电路图.由于电压表.电流表有内阻对实验产生影响.使测量值出现误差.为使测量值更准确.分别测有两组数据:S接a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U1.I1,S接b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U2.I2. (1)在如图所示实物图上用导线连接好电路, (2)如果电压表示数几乎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化较大.待测电阻Rx= , (3)如果电流表示数几乎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化较大.待测电阻Rx= . 24. .消防队员为缩短下楼的时间.往往抱着竖直的杆直接滑下.假设一名质量为60kg.训练有素的消防队员从七楼抱着竖直的杆以最短的时间滑下.已知杆的质量为200kg.消防队员着地的速度不能大于6m/s.手和腿对杆的最大压力为1800N.手和腿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设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m/s2.假设杆是搁在地面上的.杆在水平方向不能移动.试求:(1)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杆对地面的最大压力,(3)消防队员下滑的最短的时间. 25.如图所示的两平行金属板间.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 0.40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强度E=2.0×105V/m.PQ为板间中线.紧靠平行板右侧边缘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在第一象限内.存在着以A0为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B2和B3. B2和B3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B2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B3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边界A0和y轴间的夹角为300.一束带电荷量q=2.5×10-8C.质量m=4.5×10-15kg的带正电的微粒从P点射入平行板间.沿中线PQ做直线运动.穿出平行板区域后从Y轴上坐标为的Q点垂直y轴射入磁场B2区.不计微粒的重力.则: (1)微粒在平行板间运动的速度为多大? (2)要使进入第一象限的微粒不能通过AO边界.则匀强磁场B2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3)若匀强磁场B2和B3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60T.求微粒从Q点进入第一象限开始.第6次通过A0边界线时的点到原点O的距离L和经过的时间t. 26.在下列物质转化关系中.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是两种常见金属.反应Ⅲ是工业制盐酸的反应. ①反应I中.甲在通常条件下和水剧烈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焰色反应为黄色的物质.则工业上生产甲的一般方法是 . A.热分解法 B.热还原法 C.电解法 ②反应Ⅱ中.乙与H2O在高温下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有磁性的物质.则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是 . ③通过比较反应I.Ⅱ的反应条件.可得出甲的金属性比乙的金属性 .比较二者金属性强弱的依据还可以是 . (2)若甲.乙是化合物.且反应Ⅲ是工业制漂白粉的反应. ①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反应I的另一种产物为有机物.则该有机物的电子式是 . ③反应Ⅱ是化合反应.乙可与硫酸铵共热反应制氨气.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④在饱和氯水中加块状石灰石.能制得较浓HClO溶液.同时放出一种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7.为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I.取5mL 0.1mol/L的KI溶液.滴加5-6滴FeCl3稀溶液, Ⅱ.继续加入2mL CCl4振荡 Ⅲ.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1)探究活动I的实验现象为 . 探究活动Ⅱ的实验现象为 . (2)探究活动Ⅲ的意图是通过生成血红色的Fe(SCN)3溶液.验证有Fe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但在实验中却未见溶液呈血红色.对此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Fe3+全部转化为Fe2+ 猜想二:生成的Fe(SCN)3浓度极小.其颜色肉眼无法观察. 为了验证猜想.查阅资料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乙醚微溶于水.Fe(SCN)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3+可与[Fe(CN)6]4-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4[Fe(CN)6]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KSCN更高. 结合新信息.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 ①请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和结论 步骤一: 若产生蓝色沉淀.则 . 步骤二: 若乙醚层呈血红色.则 . ②写出实验操作“步骤一 中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 Ⅳ.为了测定探究活动I中的FeCl3稀溶液的浓度.现进行以下操作: ①移取25.00mLFeCl3稀溶液至锥形瓶中.加入 用作指示剂.再用c mol/LKI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 . ②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KI标准溶液VmL.则FeCl3稀溶液 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③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 (填“偏高 或“偏低 或“不变 ). 28.在汽车上安装三效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氢化合物)进行相互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1)已知:N2(g)+ O2 △H=+180.5 kJ/mol 2C(s)+ O2 △H=-221.0 kJ/mol C(s)+ O2(g)=CO2(g) △H=-393.5 kJ/mol 尾气转化的反应之一:2NON2(g)+2CO2(g) △H = .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某温度时.按下列流程探究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C(NO) (×10-4 mol/L) 10.0 4.50 2.50 1.50 1.00 1.00 C(CO) (×10-3 mol/L) 3.60 3.05 2.85 2.75 2.70 2.70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①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 (N2) = . ②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 . ③对于该可逆反应.通过综合分析以上信息.至少可以说明 . A.该反应的反应物混合后很不稳定 B.该反应一旦发生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C.该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至少有一种反应物的百分含量较小 D.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E.该反应使用催化剂意义不大 (3)CO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 B.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 C.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b D.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 29.下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 .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动. (2)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请举两例: . . (3)若某抗原引起机体产生的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的表面.当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 . (4)机体稳态的维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一方面可以通过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如 . 等)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 来实现信息交流.例如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就是通过这一途径实现的.高等植物细胞之间还可以通过 来 进行信息交流 30.下图装置可以用来测量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气量.现有装置两套.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l0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时.有色液体移动的最大速率是 .请写出萌发的种子进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蚯蚓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 (2)动物和萌发的种子实验都表明.在一段时间后.有色液滴移动的速度逐渐减缓.这是因为 .某同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萌发的种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 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 (3) 若要排除外界偶发因素对萌发的种子的实验结果的影响.应如何设置对照组 (4)若要在原实验的基础上测定20粒萌发的种子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CO2.则补充的对照组应在原装置上作何修改 31.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a纯合后.物质甲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请回答: (1)明蟹的青色壳是由 对基因控制的.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有 种. 分别是 . (2)两只青色壳明蟹交配.后代成体只有灰白色明蟹和青色明蟹.且比例为1:6.亲本 基因型组合为 或 . (3)基因型为AaBb的两只明蟹杂交.后代的成体表现为 .其比例为 . (4)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 来控制代射过程.进而控制生物 体的性状. 32.某食品厂.造纸厂的工业有机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都向一条河流中排放.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又黑又臭.后来进行了如下处理.情况大有改观. 水从高处向下流形成的景观叫“跌水 .跌水充氧技术的原理是:生活污水首先进入沼气池.经过沼气池处理后的污水再用泵提升进入多级跌水池.跌水池分多格串行.内装组合填料.其借助生长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去除有机物,经过跌水池的污水一部分回流入沼气池.另一部分进入水耕型蔬菜池.这项技术被称为是生物处理与生态处理相结合的.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新工艺. (1)以前.大量污水的排放使河水变得黑臭.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2)沼气池中沼气发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包括各种不同类型微生物所完成的各种代谢途径.如S-菌系分解乙醇产H2.H2对它继续分解乙醇有阻抑作用.而MOH-菌系可利用H2和CO2合成沼气中的甲烷.以上两种菌系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为 . (3)经过栽培水耕型蔬菜的水中 元素明显减少. (4)水耕型蔬菜池还生活着一些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生物类群.实质就是一个小型的 .水耕型蔬菜如空心菜.水芹菜.茭白等的生长.对水中 的繁殖和生长起了竞争抑制作用.实现了水体净化.并进一步实现了生态系统的 多层次的循环利用. (5)为了检验污水处理的效果.常测定BOD5的值.BOD5通常指20℃下.1L污水中所含有机碳源在微生物氧化时.5日内所消耗分子氧的毫克数.若假设原来100mL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为2.1g.等价于1.8g葡萄糖的耗氧量.污水处理后测得BOD5的值为190mg/L.则污水净化率达到 左右(以BOD5减少的百分率表示).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