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清晨 B.我国北方寒冬季节的清晨 C.阴天高温的夜晚 D.我国南方夏季的午后 读下表.完成3-4题. 表: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分布和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年龄分布 迁移率 年龄分布 迁移率 年龄分布 迁移率 15~19岁 14.47 2.86 8.34 13.17 6.93 17.79 20~29岁 33.79 3.95 25.29 14.53 20.33 18.01 30~39岁 24.13 2.04 30.33 7.65 29.44 11.03 40~49岁 15.84 1.26 21.61 3.38 23.87 5.10 50~59岁 11.78 0.85 14.43 2.07 19.42 2.42 3.表中数据显示 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低龄化 B.农村劳动力以20-29岁年龄段为主 C.随年龄段增大.人口迁移率增长速度减慢 D.农村劳动力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 4.据表分析.农村劳动力年龄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 B.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 C.39岁以下青年劳动力迁移率上升较快 D.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右图是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图,图中的曲线为饱和曲线,甲、乙、丙、丁的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的途径。回答12~14题。

12.关于甲、乙、丙、丁四种途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温度固定时,增加水汽而达到饱和

B.乙:经升高温度及减少水汽含量而达到饱和

C.丙: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而达到饱和

D.丁:经升高温度及增加水汽而达到饱和

13.关于自然现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而达到饱和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4.下列条件中最容易出现“露”的是(  )

A.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清晨    B.我国北方寒冬季节的清晨

C.阴天高温的夜晚                D.我国南方夏季的午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图,图中的曲线为饱和曲线,甲、乙、丙、丁的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的途径。回答下题。

(1)

关于自然现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而达到饱和的

[  ]

A.

B.

C.

D.

(2)

下列条件中最容易出现“露”的是

[  ]

A.

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清晨

B.

我国北方寒冬季节的清晨

C.

阴天高温的夜晚

D.

我国南方夏季的午后

(3)

在自然界中,下列哪种情况最不可能发生水汽凝结现象

[  ]

A.

富含水汽的气流沿着迎风坡爬升

B.

越过山脉于背风坡的含水汽气流

C.

暖空气沿冷锋面上升

D.

强烈热对流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图,图中的曲线为饱和曲线,甲、乙、丙、丁的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的途径。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自然现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而达到饱和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条件中最容易出现“露”的是(    )       

A.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清晨           B.我国北方寒冬季节的清晨

C.阴天高温的夜晚                       D.我国南方夏季的午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图,图中的曲线为饱和曲线,甲、乙、丙、丁的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的途径。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自然现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而达到饱和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列条件中最容易出现“露”的是(    )    

A.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清晨           B.我国北方寒冬季节的清晨

C.阴天高温的夜晚                       D.我国南方夏季的午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