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图4-4 (1)A区域盛产水稻.与其气候相似的稻米产区有 A.长江流域 B.恒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亚马孙河流域 (2)“新马泰 是近年中国人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旅游者在这里可以看到的文化景观有 A.泰姬陵 B.吴哥窟 C.天然橡胶园 D.象群 (3)C河的上游在我国境内称为 .它与另外两条河流在我国 呈“三江并流 的奇特景观.2003年7月“三江并流 被列入.“三江并流 景观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4)20世纪中后叶.E国发展外向型经济.一跃成为一个工业发达.贸易繁荣的现代化工业国家.E国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5)图中D岛自然环境呈环带状分布的原因是 .环岛的丘陵和台地适宜发展 . (6)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比黄土高原地区有过之而无不及.图中B省的水土流失在全国仅次于黄土高原.图4-5是B省某地的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这种模式是否合理.请从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作出评价: . 图4-5 材料一: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材料二: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人.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材料三:“你们一边倒 .正是这样.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一边倒 指倒向前苏联--引注) --以上均引自毛泽东 材料四: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是列宁创造的党.无论什么时候.现在.将来.我们一辈子.我们的子孙.都要向苏联学习.学习苏联的经验.不学习苏联.要犯错误. --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 (1)简要说明康有为.孙中山如何“向西方寻找真理 .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人的路 所取得的成就和遭受的挫折有哪些? (3)新中国成立第一年里.在外交上“一边倒 的重要史实是什么? (4)在社会主义建设之初.中共继续“走俄国人的路 .以后又“走中国自己的路 .这两种路具体指什么?结果如何? (5)从所给材料和以上史实.你对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有什么认识? 我们党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十六大报告指出.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从经济学角度思考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意义. (2)我们党对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认识过程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3)运用所学哲学常识的知识说明能否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唯一实现形式?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持续强降雨.造成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发生了超过1991年的大洪水.但是灾害损失却大大减少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制定科学详尽的“预案 .科学调度洪水.启用行洪区.调配抗洪物资.②防洪工程发挥作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人.财.物对淮河进行了大规模治理.这些治淮工程发挥了明显的效益.③七个行蓄洪区的群众作出巨大牺牲.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迅速撤离,启动行 洪区.有效减轻防洪压力.使淮河干流堤防没有发生重大险情.灾害造成的损失大大减轻. 图4-6 淮河流域示意图 (1)简述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2)淮河中下游的安徽省曾提出.要把安徽建设成为“中国的鲁尔区 .请问安徽省提出这一口号是基于什么样的条件? (3)历史上南宋和金曾划淮水而治.宋金对峙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带来了什么影响? (4)在抗洪过程中人们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在过去100多年里.人类发明了电话.电报.电视.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1969年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到1999年底.全球因特网使用者已达2.6亿.计算机网络已经把全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 . 科技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日益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据估计.以科技为核心的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为5%至20%.而目前这一比例已上升到 80%至90%.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新发现和新发明得到应用后所创造的价值.要超过科研投入的10倍以上. 高科技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很多的负面效应.到20世纪.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的威胁--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怎样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课题. (1)结合史实说明以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等成就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 (2)材料中所列举的负面影响.哪些是没有处理好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所造成的.分别简述其形成原因. (3)上述材料中对科技作用的分析是如何体现矛盾观点的. (4)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我国是怎样迎接科技革命挑战的. 仿真试题(四)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