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粉丝 李国文 中国文学.一直有大众化和小众化的分野.唐代的白居易.则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学大众化的典型诗人. 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终于公元846年.活了74岁.经历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六朝.无论当时.无论后世.谈及这位诗人.离不开以下三点:一.他在诗坛领袖群伦.推动潮流的地位,二.他在朝野引起轰动.遐迩知名的程度,三.作为诗人.他在当时中国人之大多数心目中的无与伦比的尊崇.非同凡响的声望.他的粉丝.可以说是举国上下.遍地皆是.大江南北.无处不在.这也许是最值得大书而特书的中国文学的“白居易现象 . 他的朋友元稹为他的诗集序中.这样写道:“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道.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中.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明人胡震享的一书中引:“开成中.物价至贱.村路卖鱼肉者.俗人买以胡绡半尺.士大夫买以乐天诗. 白居易的一首诗.竟可以换来一条胖头鱼.一方五花肉.我估计当代诗人的作品.怕难以卖出这样的高价来.所以.我一直认为.白居易大众化的文学追求.和白居易诗歌的大众化现象.是特别应该加以研究的对象.因为与之相对的文学小众化.文人的小圈子化.贵族化.雅痞化.老爷化.使得文学脱节于现实.疏隔于生活.陌生于人民.淡漠于民众.再这样下去.不但换不来鱼.换不来肉.被人唾弃.视作敝屣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为什么要研究.因为在唐朝.中国文人的作品.其传播的范围.速度.方法.手段.都是极其有限的.然而.白居易能够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来无限的局面.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有的被他同时代广大公众所追捧.千载以来被更广大公众所认可的成功者. “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通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 “日者又闻亲友间说:礼.吏部举选人.多以仆私试赋判传为准的.其余诗句.亦往往在人口中.仆恧然自愧.不之信也.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倡伎.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岂同他妓哉?’由是增价.又足下书云:`到通州日.见江馆柱间有题仆诗者.复何人哉?’又昨过汉南日.适遇主人集众乐.娱他宾.诸妓见仆来.指而相顾曰:`此是.主耳.’ (元稹序) 我很纳闷.唐代一没有作协.二没有诗刊.三没有朗诵会.演唱会.四没有立体的.平面的媒体鼓吹.五更没有好事之徒.乌合之众.炒作什么排行榜.名家榜.成就榜.畅销榜.起哄架秧子.赔钱赚吆喝.然而.白居易的诗.竟弄得连政事缠身的将相王侯.深居九重的嫔妃宫娥.也被他的诗声文名.为之倾倒.不能不看到没有现代传播手段的唐代诗歌.其传播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大.群众反应之广.舆论呼应之热.简直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因为一直到北宋庆历年间.白居易死后约二百年.一个叫毕升的技工.才发明活字版印刷.在此以前.雕版印刷书籍.数量有限.然而.尽管如此.白居易.还是成为中国最受欢迎.最有读者.最具广泛影响.最拥有知名度的诗人了.那时的读书人.要是手里不拿着两册白居易的书.要是嘴里念不出白居易的诗.就是缺乏格调.赶不上时代的落伍者了. 据宋人计有功的卷二载: “唐宣宗李道龙闻白居易死.以诗悼之曰:`缀玉连珠六十年.谁叫冥路作诗仙.浮名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一个诗人.能得到上自帝王的知音.下至黎民的拥戴.拥有如此上上下下的热烈支持.得到如此方方面面的强大反应.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诗人白居易.恐怕是绝无仅有者. 而据唐段成式.白居易竟有如此热爱其诗歌的追星族.简直令人叫绝了.“荆州街子葛清.勇不虏挠.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诗.成式尝与荆客陈至呼观之.令其自解背上.皆能暗记.反手指其去处.至`不是此花偏爱菊’.则有一人.持杯临菊丛.又`黄夹缬林寒有叶’.则指一树.树上挂缬.缬窠锁胜绝细.凡刻三十余处.陈至呼为`白舍人行诗图’也. 说实在的.古往今来.中国诗人何止千千万万.但从来没有一位诗人的粉丝.追捧到这等程度者. 打开整部中国文学史上.与大众如此呼吸相通.生息相关.声气相连.心神相交的文人.还真是很少见有与他相匹敌者.所以.对于我等身在其中的.已经进入21世纪的中国文坛来说.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读小说的人.比写小说的人少.相较之下.就不免感到相当败兴.相当沮丧.相当打不起精神来呢! 4年前与奥巴马的邂逅 杨扬 11月5日中午.当我看到奥巴马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胜出.当选为美国200多年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时.不禁回忆起4年前在美国与他的邂逅. 2004年.当时我担任新民晚报驻美记者.7月底.前往有民主党摇篮之称的波士顿.采访报道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这个会议要正式确认民主党参加总统选举的人选.以及造势.那一年.民主党推出的是两个约翰的组合.即同为联邦参议员的克里和爱德华兹.对抗共和党的小布什与切尼组合. 在波士顿市中心的大篮球场弗利特中心.我亲眼见识了一场文体秀.4天的会议.原本以为会很枯燥.其实正好相反.穿插期间的歌舞表演和宣传短片都很精彩.重量级人物出场之前是极尽铺陈.演讲也很具煽动性.在这次大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奥巴马的名字.一个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年轻黑人议员.他自然也登上讲台发表演说.支持克里和民主党.一些美国媒体把他称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民主党政治新星 .甚至说他4年后有望参选美国总统.不过当时.他的风头显然比不过前总统克林顿夫妇.甚至也不如今天的对手麦凯恩.当年共和党重量级人物的麦凯恩坚决反对小布什的政策.被民主党拉到了阵营里.与奥巴马同台演讲支持克里. 会议结束后.我乘坐美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从波士顿返回洛杉矶.航班在芝加哥中转.在波士顿罗根机场的候机室里.我见到了乘坐同一个航班的奥巴马.只有一个人.一身休闲西装打扮.自己背着公文包.安静地和其他乘客一起候机.很少有乘客认出他.出于职业的习惯.我上前做了自我介绍.他微笑着与我握手.和我聊了起来.得知我是来自上海的记者.他高兴地说.他几年前去过上海.对上海的印象很好.因为上海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他那次去上海有一个目的.是访问东方航空公司.因为东航曾经开通奥巴马所居住的芝加哥到上海的客运航线.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停飞了.他很希望能说服东航恢复这条航线.因为这有利于中美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他的家乡芝加哥的发展. 转眼登机时间到了.他和我握手道别.分头上了飞机.我走向自己座位时.发现他就坐在前面不远的经济舱座位上. 那一年的10月31日.美国当时第二大航空公司美联航开通了上海--芝加哥的直飞航班. 那一年11月.奥巴马在国会选举中当选为联邦参议员. 2006年4月.美国当时第一大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开通了上海--芝加哥的直飞航班.美国航空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比在开通仪式上感慨地说.全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开通了飞往全世界人口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的空中桥梁.很多人认为这是早就应该发生的事.但是他更愿意用“值得的等待 形容这条新航线的开通. 这几年间.东航虽然没有恢复上海--芝加哥的客运航线.但是开通了上海--纽约的直飞航班.中国国航.美国达美航空.大陆航空公司等也相继开出中美之间的客运航线.算上美国成为中国居民旅游目的地等等.无庸置疑.如同奥巴马所期待的那样.近年来中美之间的交流在不断推进. 历史与记忆 邢建榕 城市记忆.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时髦的名词.且号称“工程 .哪个城市都在用.有的学者或团体则将城市记忆列项.作为研究开发的重点.笔者向多位专家请教.城市记忆究竟是什么.有曰名人.名事.名物的.也有曰名校.名企.名楼的.也有综合各项的.内涵丰富.外延也漫无边际.不过总的意思是要重视城市的历史.从这一点来说.重视城市记忆.还真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我曾去澳门参加一个学术讨论会.主题就是“历史与记忆 .这样的会议应该是历史学家唱主角.但这次会议的与会者.却来自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地理学家.博物馆学家.档案学家.居然还有IT方面的专家.且有的本身就是跨学科的研究者.比起专门由历史学家出席的会议.这次更多了几分学术热闹.也更给人以启示. 这次会议.与我们所说的城市记忆.主题有几分相似.所以我是格外留意.以致使我在会议期间.整天在想这些问题:历史是什么?历史的职责又是什么?记忆与历史的关系如何?记忆能否擦拭掉历史的尘垢.恢复其本来面目?我知道这些问题肯定是与会者感兴趣的.因为会议的论文基本上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但感兴趣是一回事.弄清楚是另一回事.如果真弄清楚了.还要这么多学者干什么?我还在想.如果说记忆将成为历史的延续.那么记忆是否准确就显得极为重要.因为记忆并不一定是准确的.如果记忆出现集体失误.是否会给社会进步带来一种更可怕的后果? 会议的最后一天.有一位来自以色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的女士.介绍他们征集展品以及展出的内容.犹太人对历史的不忘大概已经到了极致.在世界各地到处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大屠杀纪念馆.那位叫Haviva的女士说.为了一件大屠杀幸存者的遗物.诸如一副破碎的眼镜.一双鞋.一只陪伴过集中营中孩子的玩偶.她们可以奔波千里.等待数年.然后征集进馆.当然更多的是幸存者自己找上门来捐赠的.一位妈妈在被纳粹分子抓走时.她的孩子还只有两岁.在押往集中营的火车上.她设法递出了令人揪心的一封明信片.她说.她不知道她的孩子在哭泣.在挨饿?他要死了吗?她希望有人去照料一下她的孩子啊!这份明信片现在就在博物馆里展出. 她在演讲的时候.放映了一些图像.其中有她提到的眼镜.玩偶.明信片等物品.当那只小熊玩偶终于征集进馆.准备从外地邮寄回来时.运输公司的人问.需要保险吗?保额多少?她说.这真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物品本身并不值多少钱.但如果它是大屠杀幸存者的遗物.尤其对幸存者来说.它是可以通过金钱来计算的吗? 这位女士讲述的是一些展品背后的故事.与喜好“宏大叙事 的学者们不同.以小见大.倒反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她对历史与记忆的一种诠释?我不知道历史需要宽容.还是需要执着?或许二者都需要.我们从不缺乏记忆力.但记忆好像不仅仅是记忆力的问题. 传统油画过气了吗? 任凭 我并不讳言自己喜爱的是那种“看得懂的 或曰“诗意的 的.常被年轻人讥为“老派 .“过时 的传统油画.尽管一个多世纪前就有人预言由于摄影术的发明这类写实派油画必将式微以至消亡.但今天看来.架上油画仍是绘画艺术中魅力犹存的主流样式.对此.艺术史家可以给出种种解释.在我看来却另有原因. 工业革命以来.尽管科技发明日新月异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大为改观(最主要的变化在“行 .实现了从马车到飞机的跨越).但人们居住的基本格局并无大变.无论是独幢住宅还是楼宇式公寓.现在仍有模仿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的成套古典家具出售--既是复古.也是时尚.将其置于欧式别墅.再配上古典油画.可谓相得益彰,至于乡村风格的实木家具.其温馨简约的气质似乎更能包容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油画,当然了.与“狞厉之美 的现代派油画相协调的只能是风格冷“酷 的现代家具了. 我们据此可以大致得出结论:住宅与家具风格样式的延续性使得装饰其间必须与之协调的画作(主要是油画.也包括水彩.素描.版画等)的风格得以延续.而人们的审美习惯也因此沿袭而难以被彻底颠覆.只是.名画多锁于豪门深院.行画多置于中产客厅.而名不见经传的佳构或许正悬于寒士的阁楼. 对传统油画过气与否的分歧还在于:同是“海归派 .带回国内的见闻却迥异--美国的艺术教育根本不教什么素描.写生.人体结构.只是鼓励学生们肆意涂鸦,俄国的美术学院至今保留着完整.严谨的俄罗斯画派的写实基础训练课程,欧洲一些完全按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创作方式复原的艺术工作室声誉日隆.而在中国.既有陈逸飞.靳尚谊等人的写实油画的天价拍卖纪录.也有深圳大芬村创下全球行画市场60%份额的商业奇迹. 在我看来.传统绘画方式的继承者往往不像那些野心勃勃的叛逆者那样追求惊世骇俗的轰动效应.作画的动力多源于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他们追慕大师.不抱超越之心.但求臻于化境.由于心境淡泊.反倒不乏自出机杼.别开生面者. 所附油画的作者徐文华君.与陈逸飞.陈丹青.夏葆元等同为80年代赴美的上海画家.在纽约这样的现代大都市生活了二十多年.却从未间断过写生. 画面中的秋景即取自纽约中央公园.左侧凸前的青灰色树干与背景中林木的黄绿色形成虚实与色调上的对比.色块和线条显然经过画家的简约处理.可见其研习俄罗斯风景画大师列维坦的心得.构图则大胆采用了风景画中少见的正方形.沉稳大气.可视为画家对印象派宗师塞尚的致敬.然而.晨曦透过薄雾弥漫的秋林.整个画面给人以静穆中蕴含生机之感.这种淡淡的诗意却无疑又是东方式的.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