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该小组在研究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文献. (1)文献的搜集渠道很多.除通过图书馆.档案馆.计算机网络渠道外.请再举出2种搜集文献的渠道. (2)以下资料中 为研究该课题的有效文献. ① ② ③ ④< F' |. m齐民要术>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3)按信息加工的程度.写出你要查阅的有效文献的类别(如: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属于 文献 属于 文献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甲组同学用图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X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有孔塑料隔板上的固体物质为
石灰石或大理石
石灰石或大理石
(填名称).
②实验前,关闭活塞,向X中加入水使X中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保持不变说明
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为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B装置中盛放饱和NaHCO3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要得到干燥的CO2,C装置应盛放
浓硫酸
浓硫酸
(填“试剂名称”).
④装置B、C中所装试剂的顺序不可以颠倒,理由是:
若颠倒的话,出来的气体就不干燥了
若颠倒的话,出来的气体就不干燥了

(2)乙组同学围绕C还原CuO产生的红色固体是否一定是Cu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在空气中高温灼烧时,CuO会分解生成Cu2O;Cu2O粉末呈红色,在高温下性质稳定;②Cu2O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如在稀硫酸中: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猜想:
猜想Ⅰ:红色固体是Cu;    
猜想Ⅱ:红色固体是Cu2O;
猜想Ⅲ:红色固体是
Cu2O和Cu的混合物
Cu2O和Cu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同学们又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a g,在空气中高温灼烧,直到质量不再发生改变,
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b g.并进行数据分析:若a=b,则猜想
成立;
若b>a,则说明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Cu
Cu
物质.
②第二组同学没有用测量质量的方法也得出了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的结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法是
取样,加入稀硫酸,若溶液变蓝,则含Cu2O
取样,加入稀硫酸,若溶液变蓝,则含Cu2O
.(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解释与结论:根据实验探究,可知C还原CuO时除了发生2CuO+C
 高温 
.
 
2Cu+CO2↑的反应外,还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CuO+C
 高温 
.
 
CO2↑+2Cu2O
4CuO+C
 高温 
.
 
CO2↑+2Cu2O

拓展延伸:同学们又就Cu2O是否具有氧化性展开了讨论,请你设计实验方案:
取样于玻璃管中,通入CO,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浑浊,则证明有氧化性
取样于玻璃管中,通入CO,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浑浊,则证明有氧化性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有何认识?
认真分析,通过实验证明
认真分析,通过实验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后,又查阅相关资料,对二氧化碳知识进行梳理.
(1)如图所示的是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现象结论(结合文字和化学方程式)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2)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CO2的含量上升,造成温室效应,有人建议多植树造林以减少CO2的含量,其原理是:6CO2+6H2O数学公式C6H12O6+6O2,则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化学家也致力于CO2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把过多的CO2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如将CO2与H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按分子个数比为1:4的比例发生反应,生成某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该化工原料是______.写出该化工原料的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3)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白色沉淀将完全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Ca(OH)2+CO2═CaCO3↓+H2O、②CaCO3+CO2+H2O═Ca(HCO32,当二氧化碳持续不断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沉淀质量的变化符合下列图中的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后,又查阅相关资料,对二氧化碳知识进行梳理.
(1)如图所示的是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精英家教网

现象 结论(结合文字和化学方程式)
A ______ ______
B ______ ______
C ______ ______
(2)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CO2的含量上升,造成温室效应,有人建议多植树造林以减少CO2的含量,其原理是:6CO2+6H2O
叶绿素
C6H12O6+6O2,则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化学家也致力于CO2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把过多的CO2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如将CO2与H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按分子个数比为1:4的比例发生反应,生成某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该化工原料是______.写出该化工原料的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3)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白色沉淀将完全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Ca(OH)2+CO2═CaCO3↓+H2O、②CaCO3+CO2+H2O═Ca(HCO32,当二氧化碳持续不断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沉淀质量的变化符合下列图中的______.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后,又查阅相关资料,对二氧化碳知识进行梳理.
(1)如图所示的是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现象结论(结合文字和化学方程式)
A       
B       
C       
(2)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CO2的含量上升,造成温室效应,有人建议多植树造林以减少CO2的含量,其原理是:6CO2+6H2OC6H12O6+6O2,则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化学家也致力于CO2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把过多的CO2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如将CO2与H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按分子个数比为1:4的比例发生反应,生成某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该化工原料是    .写出该化工原料的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白色沉淀将完全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Ca(OH)2+CO2═CaCO3↓+H2O、②CaCO3+CO2+H2O═Ca(HCO32,当二氧化碳持续不断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沉淀质量的变化符合下列图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学习小组对在实验中吸收过二氧化碳气体的碱石灰成分进行了研究.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是CaO与NaOH 的固体混合物,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提出猜想】
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      、Ca(OH)2、CaCO3、NaOH和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的碱石灰样品,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白色沉淀,甲同学认为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乙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                    (填化学方程式).
(2)乙同学进一步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从甲同学的烧杯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通过实验及分析,样品中不含有:
                      
【解释与评价】
(1)乙同学进一步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通过称量B装置的质量变化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及质量(气密性良好,每步均完全反应,操作无误).

多次实验发现测定结果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偏差,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
(2)在老师的指导下乙同学完善了实验装置,并重新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将5.06g干燥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
②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关闭活塞b;
③称量盛有氢氧化钠浓溶液的D瓶质量;
④向锥形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⑤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称量D瓶质量,增重2.2g.
通过分析及计算可知:5.06g样品中各成分及质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